公司名称侵权的处罚规定及法律依据。侵权者可被责令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并处以罚款。另外,侵权者还可能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赔偿企业造成的损失。对于涉及中国与外国企业名称争议的情况,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根据国际条约原则处理。
法律分析
一、侵犯公司名称权是怎样处罚
公司名字侵权的界定如下:
1、如工商局登记注册了,就不存在侵权;
2、企业名称在同一个行政区划范围内,同一个行业的名称是不能够重名的,因为工商局会有检索功能。
二、法律依据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
第六条企业只准使用一个名称,在登记主管机关辖区内不得与已登记注册的同行业企业名称相同或者近似。
企业名称是由行政区划+字号+行业特点+组织形式构成。这四个部分只要前三项中有一项不同都行。两公司虽然字号相同,但行业不同,一般是可以的,除非该化工企业是集团公司,经营范围广泛。但从该企业名称看不是集团,两者不会造成名称混同。
三、公司名称侵权怎么处罚
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规定,登记主管机关有权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赔偿被侵权人因该侵权行为所遭受的损失,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此外,企业亦可根据侵权者的侵权行为及企业遭受的损失,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要求人民依法判令侵权者赔偿因此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中国企业的企业名称与外国(地区)企业的企业名称在中国境内发生争议并向登记主管机关申请裁决时,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据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的原则处理。
拓展延伸
公司名称权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及处理措施
公司名称权是指公司拥有并使用特定名称的权利。侵犯公司名称权是指未经授权擅自使用他人公司名称或与之相似的名称,造成混淆或误导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侵犯公司名称权的行为,会承担法律责任。处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向侵权方发出警告函、要求停止侵权行为、要求赔偿经济损失等。同时,侵权方可能面临罚款、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罚的风险。为了保护公司名称权,公司应积极采取措施,如注册商标、与相关部门建立沟通渠道、加强监测和维权意识等。维护公司名称权的合法权益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结语
侵犯公司名称权是严重违法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侵权行为将采取严厉处罚措施。侵权者可能面临警告函、要求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等处理措施。同时,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登记主管机关有权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罚款。此外,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企业还可向申请赔偿损失。保护公司名称权是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公司应积极采取措施,如注册商标、加强监测和维权意识等,以维护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七章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第五十 将他人注册商标、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使用,误导公众,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2022修正): 第八章 附 则 第六十 经营者依照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行规规定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不适用本法;但是,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排除、竞争的行为,适用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2019修正):第二章 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六条 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
(一)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
(二)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社会组织名称(包括简称等)、姓名(包括笔名、艺名、译名等);
(三)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域名主体部分、网站名称、网页等;
(四)其他足以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的混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