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社区矫正机构有哪些

社区矫正机构有哪些

来源:九壹网

社区矫正机构是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的组织,主要适用于轻罪犯和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司法所承担日常工作,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其中。社区矫正人员需要经批准才能变更居住地,需提前一个月提出申请,并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

法律分析

一、社区矫正机构有哪些

社区矫正机构,在中国,指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的组织。具体为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是一种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罪犯的方法,主要适用于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被裁定假释、被暂予监外执行或者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其中,对于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弱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作为重点对象。司法所(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乡镇街道的派出机构)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社区矫正机构的组织指导下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二、社区矫正由哪个部门负责

社区矫正由司法行政机关(司法局)及其派出机构(司法所)在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三、社区矫正可以申请更换居住地吗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四条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变更居住的县(市、区、旗)。

社区矫正人员因居所变化确需变更居住地的,应当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征求社区矫正人员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后作出决定。

经批准变更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法律文书和矫正档案移交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有关法律文书应当抄送现居住地及新居住地县级人民和机关。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收到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到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结语

社区矫正机构是中国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的组织。社区矫正由司法行政机关及其派出机构负责,在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协助下,进行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帮助罪犯改造并顺利回归社会。社区矫正人员如需变更居住地,需提前一个月提出申请,并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经批准后,相关法律文书和矫正档案将移交至新居住地,社区矫正人员需在七日内到新居住地报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一章总则第四条社区矫正对象应当依法接受社区矫正,服从监督管理。

社区矫正工作应当依法进行,尊重和保障。社区矫正对象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不受侵犯,在就业、就学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七章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特别规定第五十二条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根据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年龄、心理特点、发育需要、成长经历、犯罪原因、家庭监护教育条件等情况,采取针对性的矫正措施。

社区矫正机构为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确定矫正小组,应当吸收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人员参加。

对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应当与成年人分别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二章政治权利第十三条妇女有权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依法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妇女和妇女组织有权向各级国家机关提出妇女权益保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