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假币罪的现行刑法规定及量刑:一般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1-10万元罚金;犯罪数额巨大者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2-20万元罚金;犯罪数额特别巨大者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5-10万元罚金或没收财产。对于伪造货币后持有、使用假币的行为,认定存在不同意见。即使不构成犯罪,也会受到治安管理方面的处罚。
法律分析
一、现行刑法对持有假币罪量刑是如何规定的
1、现行刑法对持有假币罪量刑主要有以下规定:
(1)触犯本罪的,一般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者单处1-10万元的罚金;
(2)犯罪数额达到巨大标准的,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2-20万元的罚金;
(3)如果犯罪数额特别巨大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5-10万元罚金或没收财产。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一百七十二条
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对于伪造货币后而持有,使用假币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1、这里涉及伪造者与持有者,伪造者与使用者的相互关系问题,分而论之是一种可行的办法,也是伪造行为的自然延伸。在伪造后而持有假币场合,持有就失去的意义,并成为伪造货币罪这个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
2、对于伪造行为后而使用假币的认定,则有不同的意见。
3、在以往的审判实践中,有的认为已经构成数罪,即伪造货币罪和诈骗罪(当时没有规定使用假币罪),主张实行两罪并罚;有的虽然也认为构成数罪,但坚持按牵连犯处理。
对于使用假币的行为,不见得就一定构成犯罪,关键还是要看是否达到了规定的立案标准。在没有达到的情况下,不能认定行为人构成犯罪,但此时也逃脱不了治安管理方面的处罚,这点需要特别注意。就算不能成立犯罪,也不会轻易的免于处罚。
结语
根据现行刑法对持有假币罪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持有假币罪可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1-10万元的罚金。如果犯罪数额达到巨大标准,可处以3-10年有期徒刑,并处2-20万元的罚金。而如果犯罪数额特别巨大,可处以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5-10万元罚金或没收财产。对于伪造货币后而持有、使用假币的行为,认定存在不同意见。在审判实践中,有的主张实行两罪并罚,有的则坚持按牵连犯处理。但无论是否构成犯罪,行为人都难以逃脱治安管理方面的处罚。因此,即使不能成立犯罪,也不会轻易免于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八十九条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票据业务中,对违反票据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或者保证,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七十一条 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2004修正):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零二条 【票据欺诈行为的刑事责任】有下列票据欺诈行为之一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变造票据的;
(二)故意使用伪造、变造的票据的;
(三)签发空头支票或者故意签发与其预留的本名签名式样或者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
(四)签发无可靠资金来源的汇票、本票,骗取资金的;
(五)汇票、本票的出票人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的;
(六)冒用他人的票据,或者故意使用过期或者作废的票据,骗取财物的;
(七)付款人同出票人、持票人恶意串通,实施前六项所列行为之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