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3 培养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教课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绝招》
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①什么是绝招(可以通过查字典或同桌议论理解题意)
②通过课题,你还理解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文,读通课文,读准生字。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
2.分段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根据阅读提示,再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小组讨论:
①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讲的是几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故事。主人公小柱子和小伙伴比本领,没能取得好成绩,感到很羞愧。于是他暗下决心要挽回面子,要练一种“绝招”,“镇”住那些小伙伴。结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果然出奇制胜,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大家都对他的绝招赞不绝口,“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绝招,太绝了!’”
②课文讲了谁的绝招
三胖 → 憋气
二福 → 空翻
小柱子 →
谁的绝招最绝最有用(小柱子的绝招最有用。)
③小柱子的“绝招”引来了大家的赞叹,大家想知道他的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吗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整体感知课文。从启发谈话入手,诱导学生理解课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
四、细读课文,感悟理解,组织全班同学讨论。
1 引导想象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学生可各抒己见,想象他在练的过程中是怎样克服困难,虚心求教,持之以恒的,想象他在取得成功后的喜悦。)
① 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绝招
(起因是和小伙伴比本领,却样样都落后于别人,觉得自己“太丢人了”;回家后看见奶奶包饺子,在和奶奶的谈话中受到启发)
② 他练习了什么绝招
(两个不过百的数做乘法,算得快、算得对。)
③为什么“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
(小柱子的“绝招”出奇制胜,“镇”住那些小伙伴。大家都十分佩服,所以大家都对他的绝招赞不绝口。)
2 小柱子是个怎样的孩子
(自尊、好强、不服输的孩子。)
3 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同桌互相讨论一下。说说那位小朋友的绝招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对小朋友的言行作出自己的评价。
3通过对绝招的阅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要练,就练对自己未来发展有用的本领。)
[设计意图]
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了解了故事的前因后果。指导学生在评价、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课文蕴含着的道理: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要练,就练对自己未来发展有用的本领。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文中有很多处描写了人物的动作和对话,要通过这些动作和对话体会人物的内心和感情,并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出来。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引导学生在阅读时产生情感共鸣。
六、扩展延伸
1.引导学生续编故事:下次的比赛,会是什么情景呢展开想象,练习写一段话。
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本领可以称得上是绝招
3.你佩服周围谁的本领或技艺,可以问问他是怎么练成的,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学一学。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续编故事,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练习生活谈谈对“绝招”的认识,升华了小学生的情感。引导小学生采访周围人物的绝招,这就把语文教学生活化了。
七、课堂练习作业
对一些重点词语的复习,可以通过再提问的方式;对文章精彩部分的内容回顾,同时考察学生的复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