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赣州红色音乐的传承与传播研究

赣州红色音乐的传承与传播研究

来源:九壹网
赣州红色音乐的传承与传播研究

作者:韩瑜

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6年第10期

韩瑜

(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音乐系,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在那个血色年代,在那段激情的岁月里,赣南苏区的党员和军人共同创作了数量众多的红色音乐。他们采取山歌、民谣等多种形式,对战斗生活进行歌颂,其内容取材之广泛、创作形式之丰富,都为我国音乐史甚至文学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何认识这种精神财富,并做好后续的传承和传播工作,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赣州音乐;红色音乐;传承;传播

中图分类号:D;J6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6)28-0253-01

20世纪初期,在中国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引领了时代潮流,也带给世界以极大的震动。从1927年南昌开始,中国党有了自己的,走向了武装之路,在其后的一段时期内,力量云集赣南,由此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武装斗争历程。可以说,赣南地区是我国红色征程的关键地点,同时也是红色音乐的关键地点。红色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那段红色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了艰苦岁月里党和人民顽强的斗争精神,其内容取材之广泛、创作形式之丰富都极引人关注,对其进行传承,也非常有必要。

一、红色音乐的艺术特点

赣州红色音乐具有所有红色音乐的典型性,它民众基础广泛、地域色彩浓厚,表现出了强烈的热情和工具作用,同时还富有显著的即兴化、民歌化特点。对于赣州地区的红色音乐来讲,其艺术特点有下述四个方面。第一,音调节奏鲜明,可以肯定的是,红色音乐从当地客家民歌中汲取了创作营养,通常来说都是高亢而洪亮的,其音域的大致延伸位置处在中音和高音领域,这便会让人产生心潮澎湃之感,而节奏上的自由,则又突破了传统的,能够融入更多的内容。第二,所描述的内容多为生活场景,这种做法显著缩短了同志和普遍群众的联系。第三,红色音乐的用词造句有着通俗易懂的特色,很多客家方言被融入其中,而口语化的语言应用,也使音乐作品的亲近感得到增强,与此同时音乐作品所要呈现的人物形象也就更加生动。第四,赣州地区红色音乐的演唱题材非常丰富,这也使得它的整体艺术特征变得非常突出,其中像对旧社会的、对红军的颂扬等,都有似乎取之不尽的素材。

二、红色音乐的教育作用

红色音乐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这是探讨其传承和传播价值的首要问题。按照学者的研究,对于在校学生的教育来说,红色歌谣的作用是难以取代的,其在爱国主义教育,还有音乐教育资源提供方面,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些资源的应用范围还不够广泛,比如在学校音乐课堂中的份量便明显不足,究其原因正在于我们未能真正认识到红色音乐的巨大价值。事实证明,红色音乐不但可以给人以历史知识补充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人们在精神层面上树立崇高的理想,追逐生命的价值。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红色音乐所表现的主要是时代精神和精神,但是这种精神是并不会过时的。其精神内核并没有出现太大改变,像红色音乐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具体的描述乐句既真挚又恳切,使人不由得心潮为之澎湃,而这种赞美,在当今时代同样是需要的。

三、红色音乐的传承和传播方式

虽然赣州地区为数不少的红色音乐作品可以如民歌一样传承下来,但是作为历史上的一种特殊文化艺术,仍然需要我们给其持续注入活力,以保证其长葆旺盛的生命力而不衰。例如像《苏区干部好作风》这种歌谣,表面上看来是和时代相脱离的,如果我们不能主动阐发其精神内核,对其做出有意的传承,那么极有可能会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根据时代发展特点,红色音乐的传承和传播具体可以采取下述做法。

第一,利用音乐创作促进传承传播。对于音乐专业工作者而言,无论是歌词的创作,还是曲谱的创作,都是一种艰难的创新活动,而这种创新活动将会有效带动红色音乐的传承和复兴,虽然创作与传承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对于经典的传承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借助民歌改编的办法达到题材创新的效果。那些比较经典的赣州红色音乐,实际上和当地的古老民歌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比如《十送红军》这首经典作品,就和赣南的采茶调具有师承关系。我们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便可以对此加以因袭,采取同样的思路,对红色音乐进行适当改编,从而给当代社会带来富有时代感的文化作品。

第三,传承和传播方式在于让音乐人给企业创作音乐。因为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各企业管理者均能意识到企业文化对于企业价值增长的重要作用,并在企业标识、工作标准以及文化载体等方面对企业理念进行巩固,对企业形象加以完善,因此企业歌曲的形成大有方兴未艾之势。

第四,传承和传播方式在于红色音乐研究部分的形成。红色音乐是红色文化的一种,它的产生和发展表现出了相对的性,与其他音乐形式是有一定区别的。因此,应建立红色音乐的研究机构,以该机构为核心,对红色音乐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了解其类型、表现手法、外延价值等项内容,继而进行创新发展,对于传承和传播将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吕全.红色歌谣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功能[J].赣南师 范学院学报,2014,(4):26-28.

[2] 彭玉兰.论赣南地区红色歌谣的艺术特征[J].牡丹江大学学 报,2015,(11):56-57.

(责任编辑:赵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