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一、前言
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要求,课程设计是整个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而又相当重要的环节。学生在完成《桥梁工程》后,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钢筋混凝土简支梁上部结构的内力计算,熟悉桥梁设计规范及标准图的应用,地较系统而又全面地完成一般复杂程度的设计内容,使学生基本掌握设计计算的基本过程,进一步巩固已学过的课程与专业知识,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资料:
某路线上桥梁要求桥宽为:
第一组:净7+2×1.0m,人行道包括栏杆荷载集度为6 kN/m;
第二组:净9+2×1.0m,人行道包括栏杆荷载集度为5kN /m.;
第三组:净12+2×0.5m,人行道包括栏杆荷载集度为4.1kN/m;
第四组:净8.5+2×0.5m,人行道包括栏杆荷载集度为5.5kN/m。
使用荷载各组均为:(公路-Ⅱ级);
三、主要设计内容:桥上部结构设计
1.根据要求确定有关构件细部尺寸
2.进行桥梁行车道板的内力计算及组合(按铰接悬臂板计算)
3.进行主梁的内力计算及组合
4.进行横隔梁的内力计算及组合
5.进行平板橡胶支座设计
6.绘制桥梁构造详图
四、提交成果
1.桥梁方案图
2.纵断面设计图(全线)
3.标准横断面图若干;
4.计算说明书
结束后,完成计算说明书、设计图纸,并及时上交。
五、参考文献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D60-2004)
2.《公路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3.《桥梁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姚玲森主编)
4.桥梁设计手册
六、设计的有关规定与注意事项
1. 思考,完成设计内容;
2. 设计必须认真仔细计算数值;
3. 设计计算书书写清楚、认真,内容条理清晰,尽量采用简图和表格形式;
4. 纸张和封面统一,计算书装订成册,并在其后附上有关此设计的总结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