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动画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当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而且还要使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培养各种的优异才能”。根据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本节教材的特点,结合八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设置舞台背景和角色,学会导入并调用“库”中的图片到舞台,进一步了解“库”的作用。
2、通过制作由远到近的动画效果,学会位置移动、大小缩放的动画制作,初步掌握创建动画补间动画的基本方法。
3、在制作过程中,进一步熟悉关键帧和元件,掌握将“库”中的图片转换为图形元件的方法,理解元件的作用,了解补间动画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制作图像数字化补间动画,让学生学会分析和分解运动过程,理解补间动画制作的一般性思路,掌握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通过Flash技术手段,做出各种动画效果,从而来正确表达自己的个性化想法,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2、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小组合作排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团队与协作精神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特点和八年级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将“库”中的图片转换为图形元件,创建动画补间动画。 难点: 设置起始帧和结束帧上同一对象的位置和大小。   二、分析教学过程
八(13)班里的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合作互助精神与竞争创新意识对优秀的企业团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动力,可以说是企业的生命线。我听说我们八(13)班也是一个优秀的团队,在这方面的表现也很出的色,老师很期待同学们这节课的优秀表现。上课前分组,通过组内的合作互助和组间的竞赛来完成教学任务。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3-5分钟)
1、上节课我们学习制作的逐帧动画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描绘对象的每一帧变化,(同时打开逐帧动画源文件)需要一帧一帧进行制作,如果我们每一个动画都这样制作,那得花费非常多的时间,并且非常麻烦。Flash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动画制作方法——补间动画。
2、教师播放补间动画:(学生观看)
这些动画只要两个关键帧,中间部分由计算机补上,所以它是一种便捷、高效的动画制作方法。这就是补间动画—提示课题
3、情节构思,角色设计 (二)、任务驱动,层层深入(15-20分钟)  任务一:学生自学完成前期准备(P33-P34)
① 把素材导入到库中 ② 设置舞台背景
教师巡视后,对学有困难的同学,先让完成好的同学演示一遍,(并表扬学生)再组内互助完成,教师作指导。
任务二:创建动画补间动画(讲练结合)
1、教师演示制作过程:(要求学生认真听,仔细观察)
①、创建新层,命名为小女孩;将库中小女孩的图片拖到舞台中的合适位置,调整大小;
②、将小女孩图片转换成元件;(两种方法 重点介绍); ③、创建结束帧:在20帧中插入关键帧;
④、创建动画:在第1帧与第20帧之间任意一帧上单击右键,选择“创建补间动画”,背景颜色变化、出现带箭头的实线(成功)。(难点)
2、实践操作完成任务二,对于改变第20帧“小女孩”的大小比例,教师提示利用利用任意变形工具改变大小的方法完成,这个过程教师巡视指导,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答,之后挑选一名完成好的的同学给大家示范,教师一旁讲解详细操作步骤。师生归纳总结“动画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补间动画制作三部曲:
①找演员:新建图层-转换元件-图形 ②请演员上舞台:创建起始帧-结束帧 ③让演员表演:把两帧之间的动画补起来
3、对有问题的动画研究讨论,指出问题所在并进行修改完善。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帮助他人。教师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由于这个动画补间动画是一个全新的内容且稍有难度,所以使用教师演示讲练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加深理解补间动画的概念。 (三)、体验提升(10分钟)
布置练习:
①完成“亲身体验”的动画效果
②制作照片旋转的动画效果(提示属性旋转设置) (四)、作品点评与小结评价(约5-7分钟)  1、作品点评:采用多元评价
(1)生评:每小组推荐一个作品来展示
(2)教师点评:肯定每组作品的优点与特点,鼓励和激发学生   的创作热情,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并引导学生自行解决 2、课堂小结:
(1) 学习方法:合作互助与探索
(2)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补间动画的制作,补间动画包括哪两种类型? (3)哪位同学来讲讲简单的动画补间动画制作的过程(三部曲)? (动作补间制作口诀)
动作补间动画好,动画设计离不了, 首尾两个关键帧,中间补间为动作, 相关属性设置前,对象上要点一点, 手动绘图需组合或转换元件来实现, 制作淡入淡出动画需设对象为元件。
板书设计:
简单的动画补间动画
一、 作品构思
二、 补间动画制作三部曲: ①找演员: ②请出演员: ③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