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亲古文,悟“知音”——统编版六(上)《伯牙鼓琴》教学设计与思考

亲古文,悟“知音”——统编版六(上)《伯牙鼓琴》教学设计与思考

来源:九壹网
作者: 吴建英[1]

作者机构: [1]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教育集团,226199出版物刊名: 教育视界页码: 41-43页年卷期: 2019年 第22期

主题词: 板书课题;伯牙;一咏三叹;文言文;读题;教学设计;诵读;多音字

摘要:�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认识文言,揭示课题(课前学生交流积累的古代名句。)师:刚才所说的语言,我们称为文言,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文言文又称为古文,记载了中华古国几千年灿烂的文明,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之所以得以传承,文言文功不可没。(板书课题,指名读题、齐读课题。)二、多样诵读,了解古文,读出古韵1.师:文言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和感觉?2.师:学好文言文,贵在诵读。老师先来读,如何?(师配乐诵读)3.师:自由读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尤其要读出词句内部的停顿。(生自由读、指名读)4.师:注意要读准两个语气词:\"哉\"\"乎\"。读文言文时,语气词后面延长、停顿一下,一咏三叹,就有音乐美了。(出示: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指名读)\"汤\"是个多音字,表示什么意思时读shān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