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icu公式

icu公式

来源:九壹网
一、 补钠公式

需补充的钠量(mmol) =【血钠的正常值(mmol/L) -血钠测得值(mmol/L)】 ×体重(kg)×0.6(女性为 0.5) 17mmol Na+ =1gNacl

当天先补 1/2 量+正常日需量 4.5g=补钠量

假设血钠测得值122mmol/L, (142-122)*60*0.6=720mmol 一半为360, 360/17=21, 21+4.5=25.5g 0.9%*500+10%X/500+X=3% 则X=15 补钠原则:先慢后快

二、 补碱公式――原则: 边治疗边观察, 逐步纠正酸中毒 1、 5%NaHCO 3 溶液 100-250ml 不等 2-4 小时后复查血气+电解质 2、 不能测知 PH 和血气

首次 NaHCO 3 溶液的剂量按 1mmol/kg 给予 每十分钟给 0.5mmol/kg 3、 根据血 PH+血气分析

当剩余碱 SBE 达到-10mmol/L 以上时, 才使用 NaHCO 3 NaHCO 3 (mmol) =SBE X 体重(kg) /4 三、 高钾血症治疗

1、 停用一切含钾的药物或溶液 2、 降低血钾浓度: (1) 促使 K + 转入细胞内:

1) 先 5%NaHCO 3 溶液 60-100ml, 再继续静脉滴注 NaHCO 3 溶液 100-200ml; 2) 25%葡萄糖溶液 100-200ml(5g 糖加入 1u 正规胰岛素), 必要时可以 3-4 小时重 复用药;

3) 对于肾功能不全, 输液受限, 则 10%葡萄糖酸钙 100ml、 11.2%乳酸钠溶液 50ml、 25%葡萄糖溶液 400ml, 加入胰岛素 20u, 作 24h 缓慢静脉滴注。 (2) 阳离子交换树脂 (3) 透析疗法

3、 对抗心律失常: 10%葡萄糖酸钙溶液 20ml 静脉滴注 四、 重症、 顽固性代谢性碱中毒治疗 血浆 HCO 3 - 45-50mmol/L, PH>7.65 治疗: 0.1mol/L 或 0.2mol/L 盐酸 方法:

(1)1mol/LHcl150ml加入10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1000ml中(0.15mol/LHcl) 由中心静脉导管缓慢滴入(25-50ml/h) (2) 血气分析+电解质监测 五、 输血并发症-溶血反应 治疗:

1) 抗休克: 晶体、 胶体液及血浆以扩容

2) 保护肾功能: 5%NaHCO 3 溶液 250ml 静滴 3) DIC 明显: 肝素治疗 4) 血浆交换治疗。 六、 失血量

低于总血量 10% 500ml

达总血量 10%-20% 500-1000ml 参考血红蛋白+血红细胞比容 HCT 达总血量 20% 1000ml

缺氧临界值: HCT30%-35% 七、 休克监测指标意义

1、 精神状态: 反应脑组织血液灌流和全身循环状况 2、 皮肤温度、 色泽: 体表灌流情况的标志

3、 血压: 收缩压<90mmHg,脉压<20mmHg 是休克存在的表现 4、 脉率: 脉率/收缩压(mmHg) =休克指数 休克指数=0.5 无休克 休克指数>1.0-1.5 有休克 休克指数>2.0 严重休克

5、 尿量: 反应肾血流灌注情况

尿量<25ml/h, 比重增加, 反应供血不足

血压正常, 尿少, 比重偏低, 反应急性肾衰 尿量达到 30ml/h, 反应休克纠正 特殊监测项目:

6、 中心静脉压(CVP)

正常值 0.49-0.98Kpa(5-10cmH 2 O) CVP<0.49Kpa 血容量不足

CVP>1.47Kpa(15cmH2O) 心功能不全

CVP>1.96kpa(20mmH 2 O) 充血性心力衰竭 7、 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

PCWP 正常值 0.8-2Kpa (6-15mmHg) PCWP 低于正常 血容量不足 PCWP 增高 急性肺水肿 8、 动脉血气分析

动脉血氧分压(PaO2)

正常值: 10.7-13Kpa(80-100mmHg)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 ) 正常值 4.8-5.8Kpa(36-44mmHg) PaCO 2 >45-50 mmHg(5.9-6.6Kpa)

提示肺泡通气功能障碍

PaO 2 低于 8.0Kpa(60mmHg) +吸入纯氧无改善者是 ARDS 先兆 八、 休克并发 DIC 诊断

下列五项中出现三项异常, 结合临床有休克及微血管栓塞症状和出血倾向: 1) 血小板计数<80×10 9 /L; 2)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3s;

3) 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 1.5g/L 或呈进行性降低; 4) 3P 试验阳性(血浆鱼精蛋白副凝); 5) 血涂片中破碎红细胞超过 2% 九、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ARDS 诊断 (1) 急性肺损伤 ALI 诊断标准: 1)急性起病;

2) 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 <=40kpa(300mmHg)(无论 PaCO 3 是否正 常或是否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 PEEP) 3) 胸片显示双肺弥漫性浸润

4) PCWP<=18mmHg 或无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证据 5) 存在诱发 ARDS 的危险因素 (2) ARDS 诊断标准:

ALI 诊断标准+氧合指数<=26.7kpa(200mmHg) (3) 治疗 1) 原发病治疗

2) 循环支持治疗: 提高有效循环血容量; 正性肌力药物增加输出量; 维持收缩压 100mmHg 以上; 改善肺通气和氧合功能

3) 呼吸支持治疗: 初期: 面罩维持气道正压通气 进展期: 呼吸终末正压通气 PEEP 4) 应用肺血管舒张剂: 经呼吸道给予 CO 和或前列腺素 E1(PGE1) 5) 体位治疗: 仰卧位改为俯卧位 6) 营养支持

7) 糖皮质激素应用。

十、 感染性休克先兆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1、 体温>38℃或<36℃; 2、 心率>90 次/分

3、 呼吸急促>20 次/分或过度通气, PaCO2<4. 3Kpa 4、 白细胞计数>12×10

9 /L 或<4×10 9 /L, 或未成熟白细胞>10% 十一、 儿童剂量公式 1、 按年龄计算:

剂量=成人剂量×年龄(岁) /(年龄岁+12) 2、 按体重计算:

剂量=成人剂量×体重(kg) /60 根据年龄推算体重:

1-6 个月体重(kg) = 月龄×0.5+3 7-12 个月体重(kg) = 月龄×0.6+3 1 岁以上小儿体重(kg) = 月龄×2+8 3、 按体表面积计算

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表面积(m 2 ) /1.73(m 2 ) 小儿体表面积计算:

1) 面积(cm 2 ) =W0.425×H0.725×71.84 W=体重(kg); H=身高(cm); 71.84 为常数

2) <30kg 体表面积(m2) =体重(kg) ×0.035+0.1 3) >30kg 体表面积(m2) =(体重 kg-30) ×0.02+1.05 十二、 小儿每日水的需要量 1 岁 120-160ml/kg 1-3 岁 100-140ml/kg 4-9 岁 70-110ml/kg 10-14 岁 50-90ml/kg

十三、 小儿代谢性酸中毒补碱公式

主张当血气分析的 PH 值<7.30 时用 NaHCO 3 溶液

补充的碱溶液 mmol 数=剩余碱(BE) 负值×0.3×体重 kg 1) 5%碳酸氢钠溶液量(ml) =(-BE) ×0.5×体重 kg 2) 将 5%碳酸氢钠稀释成 1.4%的溶液输入 3) 先给予计算量 1/2, 复查血气后调整剂量 4) 注意补钾、 补钙

十四、 不同年龄儿童的体液分布(占体重的%)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年龄 总量 血浆 间质液 足月新生儿 78 6 37 35 1 岁 70 5 25 40 2-14 岁 65 5 20 40

成人 55-60 5 10-15 40-45 十五、 酸碱紊乱的分析方法 动脉血气分析

酸中毒(PH<7.40) 碱中毒(PH>7.40)

【HCO 3 - 】 下降 PaCO 2 增高 【HCO 3 - 】 增高 PaCO 2 下降 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

PaCO 2 代偿下降 HCO 3 - 代偿增高 PaCO 2 代偿增高 HCO 3 - 代偿下降 呼吸代偿 肾脏代偿 呼吸代偿 肾脏代偿 十六、 需液量 安体积计算 体重(kg) 每天需液量(ml) 10kg 100ml/kg

11-20kg 1000+超过 10kg 体重数×50ml/kg >20kg 1500+超过 20kg 体重数× 20ml/kg 十七、 每日体液消耗量(体液%) 健康婴儿 10%-15% 成人 2%-4%

十八、 Glasgow 评分法

睁眼反应 语言反应 运动反应

能自行睁眼 4 能对答, 定向正确 5 能按吩咐完成动作 6

呼之能睁眼 3 能对答, 定向有误 4 刺痛时能定位, 手举向疼痛部位 5 刺痛能睁眼 2 胡言乱语, 不能对答 3 刺痛时肢体能回缩 4 不能睁眼 1 仅能发音, 无语言 2 疼痛时双上肢呈过度屈曲 3 不能发音 1 刺痛时四肢呈过度伸展 2 刺痛时肢体松弛, 无动作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