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4年度甘肃优秀教师

2014年度甘肃优秀教师

来源:九壹网
2014年度甘肃优秀教师 — 许国鹏、王生龙、赵尔增(第067期——2015.5.25)

2015-05-20 甘肃教师学苑 甘肃教师学苑

许国鹏——金昌市金川区双湾中学

潜心为人师 精心育桃李

许国鹏,金昌市金川区双湾中学教师。自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并长期担任毕业班班主任的工作。工作中,他潜心钻研、努力进取,恪尽职守、甘于奉献,时刻为学生着想,在辛苦与付出中展现着自我,愉悦着自我,并不断超越着自我。

“做人梯——用我们的坚韧,让学生踩着我们的肩膀奔向新的征程;化春蚕——用我们的才能,让知识的绸缎从我们身上延伸;当蜡烛——用我们的忠诚,燃烧自己给人间带来光明。”这句看似平淡但细品后却有另一番滋味在心头的话语,是他从事教育事业以来始终信奉和恪守的座右铭。

坚定信念,尽心尽责

他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处处以教学和学生为前提,服从学校安排,任劳任怨,不计报酬。他善学乐学,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主动向优秀教师学习,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励自己,树立了扎根农村、服务乡村教育的朴实思想。“态度决定一切”,这是他对学生和自己的要求。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坚持跟班进行辅导。

深入钻研,勤于实践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精益求精,善于钻研、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学的新途径。在教学工作中,他认真掌握教学大纲,刻苦钻研教材,根据物理教学专业特点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法,深入浅出,把抽象的内容条理化、简单化,因材施教,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他注重用全新的教学理念、优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用尝试、实验、讨论等办法寻求结论,在发展学生的自信和勇气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学习。在教研上,他刻苦钻研,勤于实践,有多篇论文在省市区论文评选中获奖并在教育刊物上发表。

细心工作,爱心育人

“三尺杏坛、五更灯火、树千秋师表”。从教以来他一直担任毕业班班主任工作,凭着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挑战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他挑起来了,并且不断地告诉自己“要做就要做到更好!”思想上导之以德、生活上施之以爱、学习上律之以实,是他教育学生的自我要求。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跟学生谈心交流,给学困生做思想工作,不厌其烦地进行课外辅导。细心的观察,精心的呵护,挽救了一个个精神上失落、学习上掉队、性格上怪异的学生。学生们都把他当作可信赖的朋友,有什么小秘密、要求或情况反映都会用纸条、电话或短信跟他交流。他严于律己,做好表率,注重榜样效应,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以和风细雨的方式,取得润物无声的效果,建立起了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

从教的十余个春夏秋冬,他饱尝了教书育人的困难和艰辛,然而对于曾经的付出与奉献,他感受更多的是充实与快乐、满足与喜悦,因为他爱这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他甘为人梯,他愿做红烛。在未来的人生征途上,他将继续奋斗,在教育这方热土辛勤耕坛,收获学生的未来,辉煌自己的人生!

王生龙——武威市第五中学

追逐梦想 超越自我

王生龙,中学高级教师,1985年参加工作,现为武威第五中学副校长。从教二十九年来,他在农村教育这块无垠的园地里,辛勤耕耘,追逐着自己的教育梦想。他以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勤奋努力,成绩卓著,深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爱心育人——春风化雨细无声

“每个教师都是宝,每个学生都重要”。王生龙认为:好校长是博爱的校长。没有爱就无所谓教育,没有爱心就当不好校长,也当不好教师。

在工作中,他总是想尽一切办法给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他鼓励并支持教师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实行骨干教师备课引领制度,促进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在短期内有大的提高;开展校园读书活动,倡导教师撰写教学随笔、教学体会与感悟,学校编辑打印成册,在联片教研组内探讨交流,极大地鼓舞了教师,提高了教师教学素质。

王生龙不仅在工作上关心教师,在生活上更是关爱有加。教师石国银因病住院,无法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他急在心上,带头发起倡议,进行了爱心救助,使得病危的石老师顺利完成手术得以康复。他的真诚和爱心赢得了全校师生的爱戴和尊敬。“尽管我们工作苦点,累点,但跟着王校长干,我们有目标,有奔头!”老师们朴实的话语正是对王生龙最大的肯定和最高的赞誉。

求真务实——扎扎实实搞科研

王生龙高度重视师资培养工作,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他鼓励教师进行学历进修和继续教育培训,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和拜师学艺活动。学校每年开展的教师基本功竞赛和教师五项技能竞赛,为教师展示才华提供了舞台;他实施的“师德、培训、名师”三项工程,加大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促进了教师的快速成长。王生龙充分意识到教科研工作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牢固确立了“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的战略思想。近几年学校教科研成果不断增加:全校有80余篇论文在省、市、区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有l8篇论文在省、市级以上的各类评比中获奖,教师多次在各级优质课评选、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竞赛中获奖,60多名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知识竞赛中获奖。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王生龙坚信,汗水点燃希望,实干成就梦想!只要辛勤耕耘,挥洒汗水,一定能实现自己心中的教育梦想。他愿永远做一个怀揣激情、追逐梦想的人!

赵尔增——武威市第六中学

赵尔增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高中化学教学及班主任的工作。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敬业爱岗,严于律己,科学施教,出色地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及其它各项工作任务。以良好的师德形象,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良好赞誉。

在教学工作中,他以严谨的态度,踏实的作风,灵活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化学学科思想、方法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在教给学生“怎么学”上下功夫。经过多年的实践创新,形成了灵活、精要、新颖的教学风格。他的课堂教学严谨而不拘泥,活跃而有条理,富有创新意识。抽象的概念、深奥的规律,一经他讲解就变得生动有趣,正如他的学生们所说:“听赵老师的化学课简直是一种享受。”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断改进方法,他总是用鼓励和欣赏的口吻表扬学生;每次考试后将优秀学生的试卷,在全班传阅,一则观摩学习,树立榜样,二则鼓励信心,激发他们更高的追求;教育学生将理想、信念,变成成就大事之豪气。“一切为了学生,这就是爱”; “不能误人子弟,这就是责任”。爱和责任是他做班主任的行为准则,他常说,衡量一个班集体的成功与否,另一个标准就是你在离开学校的那一天是否有依依惜别之情。

尊重学生的差异,做到“量体裁衣”,在教学中,不同学生不同指导,并根据变化,适时调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准自己的分数增长点,还将学生以好、中、差搭配,组建学习小组,利用下午的自习课开展研讨学习,由老师或同学们自主决定讨论内容,确定主讲人,鼓励其他同学多提问,多质疑,在讨论和解疑同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参与、创新能力,尤其对优秀同学,更是起到了催化和促成的作用。

在教学研究方面,深入挖掘教材,潜心探讨教法,积极参加和承担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及观摩示范课教学活动,先后有多项研究成果在凉州区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奖,多篇论文获省级表彰,多次承担校级公开课、示范课,并积极承担市区优质课竞赛。工作25年来,他始终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精神、蓬勃的朝气、理智的思考面对生活和工作,乐于奉献,勇挑重担,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微信用户请返回上一页,在左下角对话框中回复数字“1066”表示您已经阅读了本文章,网页版用户请直接回复数字“106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