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指向“提问”策略的说明性文章阅读教学实践

指向“提问”策略的说明性文章阅读教学实践

来源:九壹网
教学策略

指向“提问”策略的说明性文章阅读教学实践

江苏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

言志国

【摘要】“提问”作为阅读策略,是指读者在阅读中对阅读材料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从文章中获取信息,掌握文本意义的过程。在说明性文章教学实践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示范、引导与感悟”“实践、运用与调适”“延伸、内化与储备”等阶段演练该项策略,从而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的能力。

【关键词】提问

说明性文章

阅读策略

阅读策略是指读者要达到一定的阅读目的而有意识地采取的方法。一个“成熟”的读者,在阅读中会自觉、恰当地运用相关阅读策略,更好地掌握文本内涵、赏析文本语言,进而反思阅读效果。“自我提问策略”是指阅读者对阅读材料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从文章中获取信息,掌握文本意义的方法。“自我提问策略”经常和“理解监控策略”连用,能帮助阅读者确认自己是否已经了解文章意义。通过训练,阅读者可以获得提出好问题的技巧,培养阅读和统整文章概念以及组织高层次思考的能力。学生们阅读并且对所阅读的材料提出问题时,他们会不断地停下来,自我提问策略就此产生。然而学生并不是生来就会在阅读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需要教师指导,并在反复的阅读训练中才能掌握“自我提问”的阅读策略。

说明性文章在小学教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中说明性文章都有一定的占比。语文课程标准对于第三学段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的总体要求是“阅读说明性文章,能够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在课标要求下,教师在说明性文章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提问阅读策略的培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教会学生在阅读说明性文章时怎么提出问题,通过“自我提问策略”和“理解监控策略”连用,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不断形成运用提问

策略有效阅读说明性文章的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一、示范、引导与感悟——以互动为基础在平时的说明性文章教学实践中,对于学生自我提问,由于缺乏必要的示范引导,我们发现他们的提问更多指向知识性的问题,有的甚至漫无边际,很少能围绕学语文这个中心来展开提问。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引导显得尤为重要。

如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说明文单元首篇《秦兵马俑》的教学中,重点是通过向学生示范引导如何阅读说明性文章,如何学会通过“提问”阅读策略的运用,来实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的目标。

阅读题目时,教师鼓励学生提问: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继而引导学生初读说明性文章时,除了针对不理解的字词提问,一般还可以提问:课文主要说明了事物(秦兵马俑)的哪些特点?

初读课文时,学生带着“自我提问”,有目的地阅读,采用理解监控策略,明白课文主要说明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等特点。

阅读至此,进入精读环节,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又可以围绕这类文体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呢?先让学生自由提问,不断讨论问题的价值,不断引导学生如何提出合适的问题。从而

80

2019/02

教学策略

引导出:阅读说明文到这个阶段,我们要思考文章是如何说清楚这些特点的?这个大问题一般可以拆分为以下小问题:(1)课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2)课文采用哪些说明方法介绍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特点的?(3)这些说明方法的使用有什么好处?(4)课文还有哪些个性化的表达方法?这些经过教师引导、师生共同讨论的问题,需要清晰地呈现在课件中,让学生读读这些问题,静下心来思考,反思在这些问题中哪些问题自己能提出来?哪些当时没有想到?重点是让学生在反思中培养自己在阅读说明性文章时如何提问。接下来就是围绕这些问题开展不同的学习活动。

上述环节结束后,再引导学生们从情感、知识拓展和应用三方面自我提问并思考:课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秦兵马俑是如何制作出来的?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在向别人介绍一种物品或写作说明文时,能够给我们什么借鉴?知识类问题虽不是本篇课文的重点,但却是学生感兴趣的,教师不妨鼓励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一个问题课后去探究。应用类提问的出现并思考,标志着学生提问策略的渐渐形成。

在课堂总结环节,教师清晰再现阅读说明性文章过程中提问策略的实施步骤。

阅读说明性文章时,在教者精心设计的指向策略示范引导中,学生会渐渐感悟并掌握在阅读说明性文章时,一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自我提问并展开阅读,从而在阅读说明性文章时将提问策略自觉实践与调适。

二、实践、运用与调适——以体验为推动通过前面教师精心设计的指向“提问”策略的示范引导,学生已渐渐感悟提问策略的应用,但此时的学生往往是略有意识,更多只是一知半解,需要在阅读同类课文时不断实践,与“理解监控策略”整合使用,才能使之不断内化为自己的一种阅读策略,逐渐形成相伴终身的阅读能力。

说明性文章《埃及的金字塔》教学时,在课堂的不同阶段,要求每个学生将“提问”写在学习单上。通过同伴交流,教师指导,逐步使学生掌握在

阅读说明性文章的不同阶段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使用理解监控策略去解决。

初读课文时,全班所有学生都能围绕“埃及的金字塔”有什么特点来提问。在自主阅读中,不断监控自己是否明白其特点——金字塔宏伟而又精巧。

在初步了解金字塔宏伟而又精巧的特点的基础上,教学进入精读课文环节。此时能够提出问题“课文是怎样安排说明顺序?”的学生占80%。在阅读、思考和厘清说明顺序之后,能够提问“课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的学生占95%。在找出相关说明方法后,能立即提出“运用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这一问题的学生只占45%。在教师提醒下,能够提出这一问题的学生增加了40%。在对比体会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之后,学生很难提出相关问题,或者很难跳出语文特点提出一些与金字塔有关的知识性问题。此时,需要教师引导调适。笔者出示以下句子:“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据说是先砌好地面的一层,然后堆起一个和这一层同样高的土坡”让学生阅读这两句并尝试提问,于是就有学生发现课文用词非常准确严谨,不确定的就使用“差不多”“据说”等词语。于是笔者追问:那么,读到类似的句子时,我们可以从哪方面来提问呢?通过上节课的示范引导,此时绝大部分学生知道可以从这篇说明文个性化表达方面进行提问,如用词的特点、语句的特色等。

课堂接近尾声,此时学生知道,可以从文章表达的情感和一些感兴趣的知识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提问。

在实践运用环节,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进行深度体验,引起智性共鸣,体会运用该项阅读策略的“别有洞天”。此环节还需要教师时刻关注,不断调适引导。

三、延伸、内化与储备——以情境架构为“螺旋”为了让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时自我提问策略能达到自觉运用、主动内化的境界,提问阅读策略教学要关注拓展情境的创设,情境创设可分为近景实践情境与远景实践情境两方面。

2019/02

81

“提问”教学策略

“悦读”阅美,“阅”有滋味

——浅谈核心素养目标下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陈晓旭

【摘要】当今社会,阅读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更是英语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试图阐述:在核心素养目标下如何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培养其阅读能力;小学英语特别是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有什么行之有效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

阅读能力

知识

兴趣

策略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认为,语言学习过程是输入(阅读、视听)—吸收(思维处理)—输出(说、写)的过程。所有成功的语言习得都与可理解输入不可分割,可理解输入是第二语言输入,它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技能水平。阅读作为一种可理解的输入,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一个人的英语阅读能力水平,通常决定着他吸收的有用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是不够的。”成功的英语教学依赖于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在阅读训练中,它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乐趣,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

近景实践情境的创设是紧随同类型课文课堂教学展开的实践,具有定向性与狭义性的特点,教学完前两篇说明性文章之后,在阅读第一篇说明性文章《音乐之都维也纳》时,让学生试着运用将前两课所学的提问阅读策略展开阅读。近景实践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提问阅读策略的即时性训练与巩固。

远景实践情境的创设是指在日后说明性文章课外阅读辅导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可以运用“自我提问”和“理解监控”策略阅读材料,并展开相应的阅读实践。

真正的阅读不仅仅是知识的输入,还需要读者在主动参与中积极建构,通过预测、推论、假设等思维能力的训练,加强对文本的理解和对自主

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技能,从而具备积极学习和合作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017年修订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培养核心素养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不仅能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能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养成良好品格。

那么,如何在核心素养目标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从而善于阅思考意识的培养。这样的阅读离不开提问策略的有效运用。指向“提问”策略说明性文章阅读教学研究是笔者在这方面进行的班本实践与思考。然而,提问策略在不同文体阅读中如何实施、提问策略如何与其他阅读策略整合、如何评估提问策略教学的有效度等问题还需要在接下来的实践中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瞿卫华.阅读风格构建:培育智慧型读者的具象化操作[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8(8):20~23.

[2]祁明艳.指向“预测”策略的班本阅读实践[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8(2):30~35.𝅘𝅥𝅮

XIAOXUEJIAOXUEYANJIU

82

2019/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