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工地用电安全和管理的认识与思考
摘要: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就建筑工地用电安全和管理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认为需要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制度层面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从而有效的防治用电安全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建筑施工;用电安全;用电管理;
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随处可见。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构成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其中的用电安全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建筑工地用电安全管理,拟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制度层面进行总结和探讨:
1、建筑工地用电安全的技术管理
1.1做好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工作
概况来说,低压供电系统分为TT、IT、TN三大类,其中TN系统又分为TN-C、TN-S、TN-C-S三类。TT系统的电源侧中性点接地,IT系统的电源侧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阻抗ZL接地。这两种系统中,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这种方式称为保护接地,如图1所示。
图1 TT、IT供电系统图2 TN供电系统
当设备金属外壳带电时,由于有接地保护,可以大大减少触电的危险。在TN系统中,电源侧中性点接地,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源中性线N相连接(TN-C系统)或与保护接地线PE相连接(TN-S系统),这种方式称为保护接零,如图2所示。当设备金属外壳带电时,其漏电流上升为短路电流,使熔断器熔断或低压断路器动作跳闸,切断故障设备电源,不致使人触电。
弄清了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基本概念之后,下一步就是要明确基本要求:①根据施工现场提供的电源情况,确定施工用电采用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方案。②TT、IT系统中,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小于或等于4Ω。③TN系统中的N线或PE线上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且要在配电室(箱)、线路末端与中间三处重复接地,接地电阻小于或等于10Ω。④由同一发电机、同一变压器或同一段母
线供电的低压线路,不能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地而另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零。⑤施工现场的所有用电设备,在做好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的基础上,一般须在设备负荷线路的首端装设漏电保护器。⑥采用三相四线制的漏电保护器时,N线穿入零序电流互感器后,不得再作重复接地。⑦人防、隧道等潮湿或条件恶劣的建筑工地,必须采取保护接零。⑧在TT、IT系统中,如因条件保护接地有困难时,应该放置用电设备的绝缘台,并使操作维修人员不致触及设备外的其他物体。
1.2 施工现场漏电保护器的选择
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实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或三级)保护,部分施工现场总配电箱(柜)内未装设总漏电保护器,只设有总的自动空气开关,并且开关箱内控制施工机具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偏大。根据规范及有关文件规定,在总配电箱及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中采用 TN-S 相同作为保护系统,从而防止了触电事故的发生因为。当电气设备在正常带电部分对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基座发生漏电时,保护零线只能为漏电电流提供通路过载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时,保护零线上将会有流过较大的电流,使设备外壳对地电位升高,使之相接触的人体受到相应的触电伤害。所以,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的设置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 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大于 0.1S,第二(或第三)级漏电保护器的设置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小于 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 0.1S。
1.3 配电箱或开关箱按规范要求设置
首先,配电箱的材料应采用铁质材料,移动式开关箱的高度应与符合要求;其次是进出线的位置应在箱体的下面,且导线进出铁质箱口处应有防护套,不容易造成导线的破损。第三,开关箱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原则。严禁用同一开关箱直接控制 2台或 2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最后,配电箱或开关箱内闸刀开关的熔丝选择应根据设备的大小而定;但是有的闸刀开关的熔丝偏大或用铜丝代替;
2、建筑工地用电安全的制度管理
为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了国家经济建设健康发展,为了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双双攀升,对于建筑工地用电安全必须加强制度管理,以防患于未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治和规范。
2.1加强思想教育
施工单位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遵循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的安全生产理念,把安全生产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把原来忽视甚至遗忘的施工用电安全严肃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统一认识。明确责任,扎实有效地落实各项措施。要加强用电安全检查、监督,落实防雨、防涝、防雷措施,责任到人。
2.2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用电安全责任制,制订和完善安全用电组织措施、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以及用电安全的现场管理措施。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①施工企业要切实加强对职工的用电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用电知识培训,增强职工防触电及自我安全防范保护意识及能力,特别要严格执行电气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制度。②必须严格按照建设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明确规定: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配电箱,必须实行一机、一箱、一漏电保护、一闸的“四个一”规定,严禁用同一开关箱控制两台及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并做好开关箱、配电箱的防雨、防潮以及保护接地等措施。③对施工现场的电气装备和绝缘工器具,应定期送有资质的电气试验部门进行直流电阻、接地电阻、绝缘电阻、耐压、泄漏等相关电气预防性试验。④严格加强施工用电现场管理,使用的电线不能随意拖、拉,线路尽量采取架空线路,不能架空也要采取保护措施。注意不要让电线浸泡在水中或被物体碾压,电线老化、表皮破损、用电器具和零件缺损等要及时更换和维护、维修。严禁使用拖线圆盘、多用插座等无防雨措施的电器器具。
⑤加强日常巡视检查。对塌电保护器是否有效动作、熔体额定值和断路器整定值是否正确、接地引线和用电设备的PE线是否连接良好可靠等要形成定期不定期检查维护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有效加强检查监督。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现场的用电管理虽然是多变的、复杂的,只要我们针对其中的主要环节,加强控制、检查,使其纳入规范化管理,相信我们一定能消除用电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保证施工生产顺利、有序、安全的进行。
参考文献:
[1]陈绍堂,施建辉.浅议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用电[J],建筑施工,2008,07
[2]杨野.建筑领域施工电气与设备安全用电问题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