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哲学是 理论化、系统化 的世界观。
2、哲学是人们关于 人与世界关系 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
3、哲学是人类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抽象概括和总结
4、哲学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5、哲学是通过 逻辑分析 和 理论论证 的形式,阐述一系列观点。
6、哲学既是一种世界观的 理论体系 ,也是 社会意识 的一种形式,属于 意识形态 范畴,是 思想上层建筑 的组成部分。
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思维和存在或者说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 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区分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二,思维能否认识存在或精神能否反映物质,即同一性区分为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 历史原因 、 自然科学的前提 和 理论来源 。
9、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 英国工人宪章运动 , 法国里昂工人 和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 。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原因: 细胞学说 、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 达尔文的进化论 。
1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 英国古典经济学 、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学说、
德国古典哲学 。
1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 和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思想成果 。 简记“黑心费物”
1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主观努力特别是批判了黑格尔哲学的 客观唯心主义 ,吸收改造了黑格尔哲学中的 辩证法 “合理内核”,批判抛弃了费尔巴哈哲学中的 形而上学和历史唯心主义 ,吸收了 唯物主义 的“基本内核”。
14、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1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 自然界 、 人类社会 和 思维发展 最普遍规律的科学。
1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无产 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是 无产阶级政党 制定路线、方针、的 理论基础 。
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它的 实践性 、 科学性 和 性 。
18、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主要的特征是 实践性 。
1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就是在实践基础上的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
2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体现了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 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 科学世界观和方的统一 。
2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也可叫 阶级性 。
2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以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原初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
23、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基本粒子构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的某种属性即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其主要问题是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考查客观事物;否认物质是运动的,否认质变,否认矛盾,并把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归结为外力的作用。
24、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做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于基础。
25、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意识变成的存在,把那个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如理、理念、道、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等作为世界的本原。
26、物质是标志 客观实在 的哲学范畴,不是具体的物,也不是具体的概念。
27、物质的共同本质、唯一特性是 客观实在性 。
28、列宁关于物质的科学定义的含义在于:①坚持了物质的 客观实在性原则 ,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肯定了物质的 可知性 ,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指出物质是标志 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是对一切物质共同本质的概括,而不是一个具体的科学概念,从而同把物质归结为某种具体物质形态的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④是 辩证唯物主义 的理论前提;⑤为 科学的发展 提供正确的哲学指导;⑥是反对 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的思
想武器。
29、唯心主义和二元论认为:物质不具有客观实在性。
30、旧唯物主义认为:把物质归结为某种具体物质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