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很实用)

《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很实用)

来源:九壹网
《走一步,再走一步》导学案 (2课时) 课型:讲读课

学习目标

①理解、积累“啜泣、纳罕、迂回、训诫、瘦骨嶙峋、小心翼翼”等词语。

②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③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重点)

④学习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试着鉴赏你喜欢的文句。(难点)

第 一 课 时

学习要点:朗读、复述,把握文章情节及思想内涵。

课 前 自 学

一、【导学提纲】

①借助工具书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及课内易错或不理解的词语。

②查找资料,了解作家作品、写作背景等文学常识。

③熟读课文(划好段标),感知文意,练习复述课文内容。

④回忆自己曾经遇到的困难和战胜困难的经过,尽可能用书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写一段小故事。

二、资料助读

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1、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 述,描 写,议 论,说 明,抒 情。关于人物描写: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2、写作背景: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享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小时候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体弱多病,和五个小男孩一起爬悬崖,他好不容易爬到一处岩石架,爬了1/3高度,再也上不去,要下也下不去,陷入可怕的两难境地。后来照父亲说的,一小步,一小步下来,终于脱险了。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人生的富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三、自学检测1、字词积累

①给下列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耸立 迂回 啜泣 纳罕 头 晕 目 眩

训 视 瘦骨 小心

②多音字、形近字辨音组词。

闷 晕 颤 扎 弦

涯 诫 蓬 晕 啜

崖 械 篷 昏 缀

③结合课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

训诫: 嶙峋:头晕目眩: 啜泣:纳罕: 小心翼翼:

迂回: 2、掌握:

本文作者是 国当代作家 ,体裁是 。

课 堂 探 究

一、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 ②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③爬悬崖的一共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哪两个?④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结果如何?2、交流讨论: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

①记叙文的六要素是? ②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内容:

本文记叙了 的故事。 3、本文开头为什么突出“闷热”

二、合作探究

1、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是有什么意义?

2、如何理解把巨大的困难分成“一步一步走”?

3、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4、你从文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三、拓展训练:你能给标题重新拟个题目吗?说说理由

第 二 课 时

学习要点:学习多角度探究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试着鉴赏你喜欢的精彩文句。

课 前 自 学

一、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

1、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A、 训诫(jiè) 耸立(sǒng) 迂回(xū)B、 啜泣(zhuì) 纳罕(hǎn) 嶙峋(lín)

C、 屹立(yì) 屡次(lěi) 目眩(xuàn)

D、 萧瑟(sè) 头颅(lú) 小心翼翼(yì)

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嶙峋 头晕目炫 颤抖 B、啜泣 心惊肉跳 屡次

C、山涯 小心翼翼 晕倒 D、峭壁 恢心丧气 恐惧

3、 下列各句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A、 那高高的摩天大楼像是钻天的白杨树,直刺苍穹。B、 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膛里咚咚直跳。

C、 虽然我也很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活泼勇敢。二、自学内容及要求

①有感情的朗读课,感悟文中蕴涵的哲理。②多角度阅读与思考,读懂人物、情节。

③将课文中自己认为写的非常精彩、或自己非常喜欢的句子在文中勾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下赏析。(可从选词、修辞、描写方法、揭示的哲理、写法等方面来谈)。三、学法指导

1、常用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反复、借代等。

2、人物的五种描写方法是: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3、一篇文章,除了探究中心意思之外,还可以多角度地阅读,相信会你获得更多方面的教益。那么怎样确立角度呢?可以着眼于某一人物,也可以着眼于某一情节,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举个例子,评论杰利什么地方做得对,什么地方做得不太好,就是一个角度。这样的角度课文中很多,你想到了吗?执笔写下你有创意的解读角度或疑问吧!

课堂探究

一、多角度阅读探究

1、快速浏览课文,积极思考,确立角度:

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你找到了哪些阅读的角度呢?(学生说,教师启发、整理)整理归纳:A、父亲:

B、杰利:

C、“我”:

D、其他四个孩子:

E、读文的“你”:(1)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2)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

办?

2、组内交流探究——班内汇报二、语言鉴赏

将课文中自己认为写的非常精彩、或自己非常喜欢的句子在文中勾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下赏析(可从选词、修辞、描写方法、揭示的哲理、写法等方面来谈)。

例如:“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噗噗乱跳。”

赏析:“瘦骨嶙峋”正是表现了我体质的瘦弱,既与前文的8年来我一直有病相照应,又为后文爬崖遇险埋下伏笔;而噗噗乱跳则反映了我爬崖过程中的恐惧心理。 重点赏析:A、伏 笔

B、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C、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三、体验与反思

“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种在困难面前不畏惧、分析困难、化解困难,对于我们学习具有那些积极的意义?(写下你的学习启示吧!)

四、能力提高

阅读课文最后三段,回答问题:

1.父亲为什么不怕孩子失足?为什么不上去抱他下来?

2.末段说“看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又说“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既然要到的地方“很明确”,为什么又说“前途茫茫”呢?

3.找出“我”下山时心理变化的词语,并说明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

4.对这位父亲的教育方法,你赞成吗?你是如何看的?你爸爸又是怎样教育你的?

五、课外阅读

离黄金只有三英尺

【美】拿破仑·希尔

失败的一个最为普遍的原因是,当人们被暂时挫折所压倒时就轻易地放弃。每个人在某个时候或某种场合常会犯这种错误。

达贝的一位大叔在那些淘金热的时日里也得了“黄金病”,想到西部去采掘黄金发财。他弄到一块矿区土地,带着锨和镐去工作。

几星期辛勤劳动以后,他得到了报偿,找到了一块闪亮的矿石。他需要机器把矿石挖到地面上来。他悄悄地掩蔽好矿苗,返回老家马里兰州威廉姆堡,把这个发现告诉他的亲戚和少数邻居。他们凑了钱,购置了所需的机器,并把它装运到矿区。达贝和他的大叔也重返矿山工作。

第一车矿石开采出来了,运到一个冶炼厂。返回来的信息证明,他们找到了科罗拉多州含金量最丰富的矿藏。只要再有几车矿石就能还清债务。似乎垂手就可赚大钱。

越往下钻采,达贝和他大叔的希望愈为增长。然而,发生了意外。金矿的矿脉不见了。他们的希望就像天上的彩虹一样消失了。幻想扑灭了,这笔横财不翼而飞。他们继续采掘,孤注一掷,想重新找到矿脉,但一切都是徒劳。最后,他们终于撒手不干。

他们把机器卖给一个收破烂的人,只换得几百美元,而后丧气地回老家。收破烂的人请了一位矿业工程师到矿里看了一下,再做了一点计算。工程师说,上次失败的原因是不了解“断层线”的缘故。计算结果表明,矿脉就在达贝停止钻采的地方再过去3英尺。果然,就在那里重新找到了金矿!

收破烂的人从这个金矿赚了几百万美元,只是因为他想到了,在放弃以前应该找专家商议。

1、文章的第一句话即全文的 起到 的作用。2、根据文章内容解释一下“黄金病”的含义。

3、文章点题句在第 段中。这句话是 。4、收破烂的人从这个金矿中赚了几百万美元原因是: 。

5、请用一个成语 概括达贝叔侄即将采到黄金却失去的情形。6、故事采用了 的手法揭示生活哲理。

六、片段描写:以“那是一个可怕的夜晚,狂风大作,暴雨倾盆,爸爸妈妈都出差去了,只有我独自在家”开头,恰当运用心理动作描写,写一段话,100字左右。

 

学习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