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l0月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0ct.2011 第25卷第5期 J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SociM Sciences Edition) V01.25 No.5 ●管理学研究 论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 张云波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摘要: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读者要求渐趋多样化,加强知识管理,完善知识服务,成为现代高校图书 馆的必然选择。知识管理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服务水平,激发馆员积极性,增强行业竞争力。以人为本、促进馆 员角色的转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推动服务升级是完善知识服务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服务;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334(2011)05—0149—02 收稿日期:2010—12—26 作者简介:张云波,女,河南新乡人,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 一、知识管理运用于图书馆管理的特定含义和特点 和增值。因此,知识管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对信息的保管和 收藏,它可以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通过管理者和阅读者的 知识管理最初是在企业界出现的,是激烈的商业竞争和 共同参与,实现对现有信息中的隐性知识的开发,从而产生 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的产物。由于理念的先进性和适用的 知识的创新和增值。所以,知识管理与一般意义上的信息管 广泛性,知识管理很快被别的行业和领域转化、吸收并利用。 理不是同一个层级的感念,它是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的一种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理念,人们会因为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对它 更高层次的要求。“信息管理侧重于显性知识的管理,即对 进行各种各样的解释,因而对知识管理难以给出一个明确、 知识的记录型的管理,将信息以一定的方式汇总、组织起来, 公认而且统一的定义。比如,有人认为“知识管理是对信息、 方便人们查询和检索。而知识管理突出隐性知识开发,通过 技术即知识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的统一,它要求把信息与信 促进知识的编码化和加强人际交流互动,充分发掘非编码的 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联结起来而形成知识网络,实现知 个人隐性知识,使这部分知识得以共享,从而促进知识创新。 识共享,并使传统结构发生变化,以适应‘知识工作者’的出 知识管理的作用在于培育集体创造力,是从智力和知识资产 现和发展,进而通过‘任务集中的团队’来实现组织内外多 中创造价值的过程,以实现信息的增值服务。” 随着社会 重利益关系的协同” 。这是从总体上对知识管理进行定 的发展,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已由传统的文献管理发展为信息 义,侧重于企业方面。也有人认为:“知识管理就是以人为中 管理,进而发展为知识管理。文献和信息管理只是一种低层 心,以信息为基础,以知识创新为目标,采用技术、经济、人文 次的管理,而知识管理则是高层次的全方位的管理,它将对 等手段,对人和知识资源进行增值管理的持续过程。” 这 知识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结合起来,让文献和信息中有用的 种对知识管理内涵的界定就已经具备了向图书馆管理工作 知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从而实现知识创新和增值。知识管 延伸的可能,所以,有人干脆将“知识管理”和“图书馆”直接 理以读者为中心,使散乱的知识条理化,使固定的知识灵活 合并,给出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定义,认为“图书馆知识 化。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它不光 管理属微观知识管理,其主要内容是继续发展与创新图书馆 是对知识进行收集和组织,还要挖掘知识的潜力。在知识经 学;为知识和科技创新服务;不断完善图书馆知识管理系 济时代,图书馆知识管理是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动力,是知 统” 。也有人认为图书馆知识管理是一个“协助图书馆和 识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创新的手段。 个人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知识的生产、分享、应用、创新,并在 个人、图书馆、战略以及经济各个方面形成知识优势和产生 二、知识管理运用于图书馆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 价值的过程。” 从这些定义中,我们可以大体看出,它们虽 图书馆作为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在社会发展和 说法各异,但却有着几个根本的关键词:信息、人、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作为教学和科研 149 的前沿阵地,其图书馆更是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殊地 位。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各 方面的需求,现代高校图书馆必须采用知识管理的管理模 式,这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进行知识管理,既是 因为知识有其独特优势,也是因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图书馆知识管理可以实现知识的组织、交流、创造和创新,可 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图书馆的传播知识的功能,使静止的知识 变得活起来。“图书馆管理中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 不断的创新来满足用户基于创新知识的需求,从而增强图书 馆的生存能力、知识服务能力和面对未来的竞争能力。图书 馆知识管理是图书馆信息管理的延伸和发展,是图书馆信息 管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的必然结果。”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意义和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知识 管理可以提高文献、信息和知识的利用率。读者走进图书 馆,所需要的其实并不是文献和信息,而是包涵在文献和信 息中的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知识管理就是要更好地满足读 者的这一需求,将文献和信息中的知识整合起来并做好分 类,使这些知识更快捷、更方便、更专业地融人读者的思维网 络,在最短的时间内为知识创新和增值提供优越的条件,打 下良好的基础。第二,知识管理可以激发馆员的积极性,提 高服务水平。传统的馆员曾被形象地称为“资料看管员”, 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对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和记录。而知识管 理对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份工 作,他们必须提升自身的素质,更主动地为读者服务,这样, 服务水平自然也会随之提高。第三,知识管理可以提高图书 馆工作效率和的行业竞争力。现代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的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图书馆必须适应这个大潮流。采用知 识管理这种新的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从 而使图书馆的行业竞争力大大增强。 三、加强知识管理,完善知识服务的途径 关于知识服务,目前尚无标准统一的定义,但可以肯定 的是,知识服务是建立在知识管理的基础上的,是对信息服 务的升华,是更高层次上的服务。“用户利用图书馆所关心 的是能否从繁杂的知识资源中获取解决问题的知识,并将这 些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知识服务是针对人们的需要 将知识提炼出来的过程。” 知识管理可以更好地促进知识 服务。就目前来看,实施知识管理的困难主要是图书馆工作 人员工资待遇还比较低,不利于发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图 书馆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十分有限。另外,目前的信息管 理系统比较机械,缺乏人性化,不利于和读者互动,也不利于 馆员主动为读者服务。图书馆缺乏知识共享的氛围,不利于 隐性知识的开发。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要加强知识管理,完善知识服务,这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第一,适当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 的工资待遇,增强图书馆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提供充足 的财政保障,完善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和人员配置。第二,在 150 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发挥馆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其 责任意识和知识素质,激发他们的潜能。转变过去重技术、 设备而轻视人才素质的落后理念。要营造创新和共享的文 化环境,让具有不同技能特长的馆员之间能够互相学习,取 长补短。第三,促进馆员服务意识和角色的转变。馆员不再 是“资料看管员”,而应该是“信息导航员”,要具有较强的信 息知识和能力,不但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百问不 厌”,还应是知识面广博的复合型人才,“百问不倒”,要将传 统的“为人找书”转变为“为人找知识”。第四,充分利用现 代信息技术比如Web OPAC等为读者提供书目查询、推荐书 籍、新书通报等服务,还可以让读者了解自己的书刊借阅、违 章欠费和刚到新书的情况,使读者和图书馆之间实现充分的 交流和互动。可以借助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这种 在线内容共享技术,将不同信息聚集到单一页面,为读者提 供更快速更方便的信息查询。第五,推动知识服务升级。首 先是要建立数字参考咨询系统。馆员可以通过网络向用户 提供参考咨询服务。国内像图书馆专家联合导航,分布式联 合虚拟参考咨询系统,上海市中心图书馆网上联合知识导航 站等,都取得了成功,它们的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然后是 向专业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方向推进。学科馆员利用自己 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艺,为读者提供更为专业和更为主动的 服务。尽量满足各类甚至每一位读者的不同需求,为他们 “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服务。 综上所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在读者要求日趋 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加强知识管理,完善知识服务,已经成 为现代高校图书馆的当务之急。知识管理可以提高资源利 用率和服务水平,激发馆员积极性,增强行业竞争力。以人 为本、促进馆员角色转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推动服务升 级是完善知识服务的必要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图书 馆顺应时代发展,更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伟光,李继祥.知识管理:一种新的管理范式[J].社 会科学辑刊,2000,(1). [2]应秀霞.论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发展策略[J].浙江高 校图书情报工作,2006,(6). [3]刘茂生.图书馆知识管理管见[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0,(4). [4]周建.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动态核心能力构建[J].现 代情报,加o3,(9). [5]安娜.论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J].内蒙占科技与经 济,2010,(2). [6]梅伯平.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J].情报科学,2003, (3). [7]李春兰,李春华.论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Jj.沧桑, 2006,(4). [责任编辑李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