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双一流”背景下应用型大学一流专业建设与实践研究

“双一流”背景下应用型大学一流专业建设与实践研究

来源:九壹网
2019年11月第46期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TEACHINGFORUMNov.2019NO.46“双一流”背景下应用型大学一流专业建设与实践研究张鄂

(西安外事学院工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

摘要:“双一流”建设,是我国由高教大国向高教强国转变的关键,也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一流专业建设是一流学院建设的基石。本文针对应用型大学的建设与发展,分析了一流专业建设的内涵,讨论了一流专业建设的方法与措施,总结了本校汽车工程系在专业建设中取得的一些经验,为促进“双一流”背景下一流专业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双一流;应用型大学;专业建设;创新型人才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6-0176-03

2015年10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

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强调分“三步走”的战略,计划到21世纪中叶,我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为了落实国家战略,2015年11月,陕西省又出台了《陕西省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发展纲要(2016—2020年)》,针对陕西实际,不仅提出了陕西省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目标和规划,还针对陕西的应用大学,提出了建设“一流学院和一流专业”(又称“第二双一流”)规划,争取在国家“双一流”的建设中积极作为。

一、一流专业及专业的内涵建设

众所周知,高等学校的专业是一种学业类别,是与社会分工相对应的。在《辞海》中,对专业的解释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在《实用教育大词典》中,对专业的定义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科的发展和分类状况而划分的学业门类。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设置的各种专业,体现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制定各自不同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我国较多的学者认为,“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在国际教育标准中,专业被称为课程计划。以课程定义专业,则反映了课程与专业之间的本质联系。

评价一个专业是否为一流,一般来说,其评价标准主要有如下方面:一流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及其专业课程体系;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水平与实验条件;一流的学生培养质量;一流专业的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一流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及其专业课程体系是建设一流专业的根本(基础),没有科学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及其专业课程体系,要培养和造就一流的学生质量是不可能的。

一流的教师队伍是一流专业建设的关键,尤其是顶尖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团队,更是引领专业走向一流的主力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院的建设经验告诉我们,有什么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有什么样的学科和专业,有什么水平的学科和专业就有什么水平的大学和学院,因此,一流专业是一流学院的基础和保障,一流的教师队伍则是一流学院的核心和支撑。

一流的教学水平与实验条件是造就和培养一流学生质量的基石,也是衡量和评价一流专业建设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一流的教学水平及实验条件不仅会提升专业发展的硬实力,而且必然会推动一流专业建设和一流学生的茁壮成长。

一流的学生培养质量是体现一流专业成果的重要标志,专业以教师教学的形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其学习能力以及专业素养,是学生成功成才的关键。

一流专业的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是促进一流专业建设和检验专业人才培养、办学水平的风向标,也是检验专业办学质量与成果的重要依据。其评估指标体系可分一级、二级指标及其主要观测点,其一级指标主要包含在五个方面:专业定位及建设规划;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教学质量管理;教学效果等。

上述五个方面,就是“一流专业”内涵建设的基本内容。

收稿日期:2018-12-29

基金项目:西安外事学院2017教改项目“一流特色专业建设及应用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作者简介:张鄂,男,西安外事学院工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西安汽车学会副理事长,长期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

-176-

2019年11月第46期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TEACHINGFORUMNov.2019NO.46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基本建设。积极加强专业的内涵建设,可以显著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一流专业建设方法与措施

进行一流专业建设,其建设方法及措施主要如下。

(一)科学制定专业目标、人才培养计划

一流专业建设首先应以建立一流的专业目标、人才培养计划为突破口,需着力改革专业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制订符合一流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全面修订专业教学计划。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应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力促全面发展。同时,还应建立健全学分制,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造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优质人才成长。

(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着力加强专业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一流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在课程建设中,要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专业特点、办学层次以及各门课程在整个培养计划中所处的地位,对课程及其结构进行整体优化,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这条主线,深化教学改革,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革新课程内容,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三)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力促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的根本保证,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通过课程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在一流专业建设过程中,要重视精品课程群的建设。要以课程或课程群为平台,促进教学团队建设,并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加强教学条件建设,促进专业教学保障工作加强教学条件(资源)建设,是促进专业教学保障的重要基础。教学条件(资源)建设包括教材建设、实验教学条件、实习基地建设和网络教学条件建设等。教材既是知识的载体,又是认知能力的载体,是教师教研成果固化的标志。建设和使用优秀教材是推动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突出课程优势和特色的重要措施。

(五)抓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是保障人才培养效果的手段。在课程建设中,要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把培养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作为改进教学方法的出发点和归宿,大力推进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实践式、自学式等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逐渐从传递性教学向探索性教学转变,实践教学逐渐由验证性实验向学生自主设计课题的创新性实验转变,毕业论文从模仿性训练向研究性训练转变,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六)加强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就是要建立起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机制。通过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机制,来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课程的教学管理的具体内容很多,除了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实践教学的安排、学习成绩的评定等教学环节的管理外,还包括师资队伍的配备、课程建设过程的管理、教学保障条件的建设等。

(七)在专业建设中要逐步形成自己专业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在专业建设中,一定要突出专业特色的建设与发展,避免趋同化的建设模式,避免盲目模仿与复制,避免千校一面的做法,一定要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和当地经济发展实际,争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力争在同类型高校、同区域高校、同层次高校建设出差距、建设出特色,逐步形成自己的专业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

三、一流专业建设的实践几年来,在本校教务处、工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本系在专业建设中,以上述专业内涵建设内容及其建设方法与措施为指导,进行了如下专业建设实践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力促专业建设与发展

几年来,根据应用型大学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以“一流课程”建设为抓手,先后在建设出四门校级精品课程(汽车机械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现代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又建设出一门省级精品课(机械设计基础)和三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现代设计方法),并成功地建设出“机械设计学”省级精品课程群,不仅提升了这些课程的教学水平,而且促进了专业建设。

(二)积极建设优秀教学团队,促进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几年来,我们狠抓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建设优秀教学团队,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教学科研水平,以促进专业建设。目前,专业的青年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学位,积极促进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现已送美国培养博士一名,实验室的教师已全部为在职硕士生。在抓师资队伍建设中,先后建设出二支“校级优秀教学团队”;一个“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一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一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力促进专业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三)狠抓优秀教材建设,力促一流课程建设几年来,针对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需要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需要,本系狠抓优秀教材建设工作,先后在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多家国家顶级出版社主编出版

-177-

2019年11月第46期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TEACHINGFORUMNov.2019NO.46了10部特色教材。其中,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机械设计基础》教材,于2018年9月获“2018年陕西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这些优秀教材不仅为本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也为全国应用型工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精品教材,并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狠抓教育教改研究,力促专业教学科研水平提高

几年来,本系积极组织教师及教学团队申报国家、省市的教改、科研项目,通过项目完成来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几年来,本系已申报、主持完成省、市级教改项目6项,校级教育教改项目10项;已主持完成省教育厅、省科技厅、西安市科研项目以及校级科研项2项。在完成这些教改、科研项目中,本系教师共发表教改研究论文、科研论文70余篇,促进青年教师茁壮成长。

(五)组织、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各类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几年来,本系及实验中心积极引入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实施了开放实验室、实践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工程教育模式、贯彻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育理念等,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工程实践的创新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

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汽车职业院校课程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各类全国、省级竞赛,共获得全国奖6项、省级奖35项(总41项),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了应用型工科创新人才的培养。

四、结语

一流专业建设是一流学院建设的基石。进行一流专业建设,必须根据一流专业的内涵建设来开展工作,此外,还需应用科学的建设方法与措施来实施。多个“一流专业”的成功建成将为“一流学院”成功建设奠定可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教研[2017])2号[EB/OL].(2017-01-25).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431201701/t20170125_295701.html.

[2]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陕西省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EB/OL].(2015-11-19).http://www.snedu.gov.cn/news/jiaoyutingwen-jian//201511/19/10001.html.

[3]潘静“.双一流”建设的内涵与行动框架[J].江苏高教,2016,(5):24-27.

[4]张鄂,袁帆.民办高校工科专业建设的思考[J].民办教育研究,2010,(3):75-81.

TheStudyontheFirst-classProfessionalConstructionandPracticalundertheBackgroundof\"Double

First-class\"fortheApplication-orientedUniversity

ZHANGE

(EngineeringCollege,Xi'anInternationalUniversity,Xi'an,Shaanxi710077,China)

Abstract:Thenational\"DoubleFirst-class\"constructionpoliciesisthekeyforthetransformationfromlargereducationnationintopowereducationnation,aswellasisanimportantsupportforhigheducationmodernizationinChina.Establishingfirst-classprofessionalisthefoundationstoneofthefirst-classcollegeconstruction.Inordertoprovidethesupportandhelpforprofessionalconstructionandcultivatinginnovativetalentfortheapplication-orienteduniversityunderthebackgroundof\"DoubleFirst-class\".Inthispaper,weanalysistheconnotationofthefirst-classprofessionalconstruction,discussthemethodologiesandstrategiesforestablishingfirst-classprofessional,andsummarythesuccessfulexperiencesofestablishingourAutomobileEngineeringprofessional.

Keywords:doublefirst-class;application-orienteduniversity;professionalconstruction;innovationtalent

-17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