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读材料
经典名著
1. 经济
选择一种东西意味着需要放弃其他一些东西。一项选择的机会成本是相应的所放弃的物
品或劳务的价值。
——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曼昆《经济学原理》
人天生,并且永远,是自私的动物。
——亚当·斯密《国富论》
每个人都不断努力为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当然,他所考虑的是自身
的利益。但是,他对自身利益的关注自然会,或者说,必然会使他青睐最利于社会的用途。
;..
'.
这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尽力达到一个他并不想要达到的目的。
——亚当·斯密《国富论》
如果一个人单独进行思考的时间太长,那末,他会暂时相信愚蠢的东西,甚至达到令人
惊奇的程度。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在中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穷人到银行存款,富人到银行贷款。结果穷人越来越穷,富
人越来越富!
——林毅夫
我国当前差距的主要矛盾不在于富人太富,而在于穷人太穷。因为城里也出现了穷
人,才有了收入分配不公。不应该有仇富心理。
——林毅夫
我们的权力没有关在笼子里面。现在是有权力的人提着笼子到处关别人。
;..
'.
——张维迎
“无知”是指我们的知识有限,想做好事但不知道怎么做,或者说自以为是,结果干了
很多蠢事、坏事。“无耻”是指出于自身的私利明知故犯,损害别人的利益
——张维迎《市场秩序的形成与审批制改革》
信任当然很重要,市场经济不能没有信任,离开了它社会很难运转。
——张维迎《博弈与社会》
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
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
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马克思《资本论》
2. 政治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
'.
——王充《论衡》
把权力赋予人等于引狼入室,因为欲望具有兽性,纵然最优秀者,一旦大权在握,总倾
向于被欲望的激情所腐蚀。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今天我们把历史切断,一概想模仿外国制度,明明知道这一制度与现实不配合,却想推
翻现实来迁就制度,而美其名曰。其实的本质,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绝
非是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
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我们看历史上一切制度,都该注意到每一制度之背后的当时人的观念和理论。
;..
'.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便是动
物中最坏的东西。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安定与繁荣多半出现于中产阶级得势而没有极贫极富的处所。
——威廉·邓宁《政治学说史》
极贫极富是社会万恶之源:极富则易生骄,骄就不受命;极贫则流于贱,贱就不能令。
如果一群人尽是这些两种处于极端的人,这没有国家可言——因为这两阶级间不致有真正的
友情,而友情实是一切社会的基础。
——威廉·邓宁《政治学说史》
3. 历史
学问最难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业都可以做。
;..
'.
——南怀瑾《谈历史与人生》
少数人渴望自由,多数人只希望有个公正的主人。
——萨卢斯特《历史》
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黄埔军校
人类历史只是宇宙中的一瞬间,而历史的第一个教训就是要学会谦逊。
——威尔·杜兰特《历史的教训》
4. 文化
水,看似柔顺无骨,却能变得气势滚滚,波涌浪叠,无比强大;看似无色无味,却能挥
洒出茫茫绿野,累累硕果,万紫千红;看似自处低下,却能蒸腾九霄,为云为雨,为虹为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这是我碰到最多的提问。 我回答:“没有
两者。路,就是书。”
;..
'.
斯坦因看到的,是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
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
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象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
长城还只是它的晚辈。 它,就是都江堰。
——余秋雨《文化苦旅》
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选择和文化选择。那
么反过来,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余秋雨《借我一生》
"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表达: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
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梁晓声
;..
'.
一个中学生要养成每天看报的习惯,这样才能开阔眼界;一个有文化的人不知道国家和
世界发生了些什么事情,这是可悲的!
——路遥《平凡的世界》
《断背山》真的不是关于同性恋,而是关于压抑,关于那个时代。李安刷新了牛仔文化,
他深知什么是压抑。在中国,在过去半个多世纪,异性恋们也压抑得一塌糊涂啊。
——陈丹青《陈丹青谈同性感情:我们远远不了解人性》
王维的笔触实在是温厚,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文静淡
雅的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春的柳色,看了
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也许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
饮畅谈的老朋友了
——余秋雨《阳关雪》
;..
'.
只有发展,才有尊严;只有尊重别人的尊严,才有自己的尊严。
——余秋雨《千年一叹》
5. 生态
胆大包天的现代人,在历史和自然面前要懂得谨慎。再高亢的歌咏,怎么敌得过撒哈拉
的夜风在金字塔顶端的呼啸声。
——余秋雨《千年一叹》许多西方的生态哲学家已经提出警告,整个西方文明的走向根本就是错误的,长此下去,
势必将会超出地球所能承受的范围。他们谈的不只是环境污染与破坏这些具体的问题。他们
宣称,西方的思想形态根本上就有一些谬误。
——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
我认为铁律不是说说而已的胡扯,而是行动,任何事情,如果影响到健康,那么立刻就
应放弃,四年前,我看了一个有关北京的环境污染方面报告,就认为必须离开北京,不管它
;..
'.
的发财机会有多么好,都不值得丝毫的留恋,我当时就认为问题根本不是买什么牌子的水、
空气净化器的问题,而是离开后去哪里的问题。
——石康
科学的法则并不遵从政治的界限。
——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
如今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地方已没有鸟儿飞来报春;清晨早起,原来到处可以听到鸟儿
的美妙歌声,而现在却只是异常寂静。鸟儿的歌声突然沉寂了,鸟儿给予我们这个世界的色
彩、美丽和乐趣也在消失,这些变化来得如此迅速而悄然,以至在那些尚未受到影响的地区
的人们还未注意这些变化。
——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
地球存在了多少亿年了,冰冻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磁暴,什么洗礼没经历过?人类竟然以
;..
'.
为自己能做到“破坏地球”或者“保护地球”吗?别把自毁和自救描述的这么伟大可以
吗?
——网络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
人们经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是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加以珍惜。
——甘哈曼
我们不要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恩格斯
我们已经背弃了大自然。她曾经那样准确恰当地为我们指路,而我却想用她的教导来教
训她。
——蒙田
;..
'.
6. 贫苦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辛苦劳作,来回奔波是为了什么?所有这些贪婪和欲望,所有这些对
财富、权力和名声的追求,其目的到底何在呢?归根结底,是为了得到他人的爱和认同。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马克思《1844 年哲学和经济学手稿》
人生如同道路。最近的捷径通常是最坏的路。
——弗兰西斯·培根《培根论人生》
如果你的梦想还站着的话,那么没有人能使你倒下。
——马丁·路德·金
我生来一贫如洗,但决不能死时仍旧贫困潦倒!
——索罗斯
;..
'.
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甘贫困,又无力改变。
——网络
贫穷最根本的特征,贫困最令人痛苦的地方,并不是它所导致的身体上的受苦,而是他
人对贫困状态的负面反应所导致的羞耻感,是贫困状态违反了亚当斯密所称的“既定的社会
体面原则”所产生的羞耻感。
——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
忍受贫困的人们在死亡线上挣扎,这不仅仅归咎于漠视贫困的人们,同样也归咎于虽然
渴望帮助却不懂如何真正给予帮助的人们。
——威廉·伊斯特利《白人的负担》
我们以为贫穷就是饥饿、衣不蔽体和没有房屋;然而最大的贫穷却是不被需要、没有爱
和不被关心。
;..
'.
——特蕾莎修女效应原理
备考中,总有同学抱怨自己只会写大白话。这篇文章列举了 20 余个效应原理类素材,送给
你,你可以背诵下来,活学活用。
效应 1:蝴蝶效应
解释:在一个动态系统中,初始条件下的微小变化能带来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和巨大的连锁反
应。一个形象的说法是:“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
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相似概念为骨牌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
举例:在申论考试中,蝴蝶效应可以用于论证“细节决定成败”相关的论点。
效应 2:煮蛙效应
解释:煮蛙效应,又叫温水煮青蛙,指的是将一只青蛙放进沸水中,它会跳出来,但如果将
它放进冷水中慢慢加热,将会察觉不到危险而被煮死。
;..
'.
举例:常用于论证“忧患意识”的必要性,比如巨头诺基亚被智能手机时代抛弃黯然离场。
效应 3:鲇鱼效应
解释:在挪威活的沙丁鱼比死的贵很多,所以当地渔民把鲇鱼和沙丁鱼放在一起,鲇鱼东游
西窜,沙丁鱼因此不停游动,提高了沙丁鱼存活率。
举例:常用于论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适当引入竞争”等论点。
效应 4:羊群效应
解释:指的是人们容易受到其他人或者群体影响,从而跟随其他人或者群体的现象。又叫从
众效应或者乐队花车效应。
举例:常用于论证“理性思考”、“拒绝跟风”、“走自己的路(创新)”等论点。
效应 5:破窗效应
解释: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就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比如建筑物
;..
'.
的破窗不及时修补,就会引发更多人打破窗户甚至做其他破坏行为。
举例:常用于论证“法不责众的观念要不得”、“防微杜渐”、“及时反思反省”等观点,
强调从源头抓起,防止小错误蔓延成大麻烦。
效应 6:马太效应
解释:出自《马太福音》中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
有的也要夺去。在现实中,只要获得了一点点成功, 就会产生累积优势,进而有更多的机会获
得更大的成就,这也是造就了差距的原因之一。
举例:常用于论证“警惕两极分化”、“差距拉大”等问题,意在强调强者愈强弱者愈
弱。
效应 7:晕轮效应
解释:又叫“光环效应”、“光晕效应”、“月晕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根
;..
'.
据整体印象,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出现“以偏概全”。
举例:常在论证中需要强调“全面理性看待人和事物”时使用,突出“以偏概全”。
效应 8:首因效应
解释:首因效应又叫优先效应,指的是人们因为“第一印象”和“先入为主”的缘故,最先
接触的事物留下深刻印象,影响自己的判断的现象。
举例:常用于论证“做好充足的准备(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印象)”类似的论点。
效应 9:非零和效应
解释:零和效应指的是实力相当的双方在谈判时做出大体相等的让步,方可取得结果。麻将
是典型的零和效应。非零和效应与之相反,代表的是“共赢”理念。
举例:常用于论证“共赢”、“合作”的重要性。
效应 10:共生效应
解释:一株植物单独生长往往会矮小单调,但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则枝繁叶茂。这种相互
;..
'.
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被称之为共生效应。
举例:常用于论证“合作”、“团结”,有时候也可以用于论证“竞争带来更好发展”这样
的观点。
效应 11:安泰效应
解释:安泰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力大无穷,但有致命缺点——双脚不能离开大地母亲的滋
养。他的敌人知道了这个秘密,在空中把他杀了。人们把这种脱离某种条件就失去某种能力的现
象叫做“安泰效应”。举例:可用于论证“人与自然”、“人与集体”等观点。
效应 12:霍桑效应
解释:又称霍索恩效应,指的是心理学上的实验者效应,即被观察者知道自己成为被观察对
象而改变行为倾向的反应。名字源于一个叫霍桑的工厂,心理学家在这个工厂的实验证明,关心
员工的情感和员工的不满情绪,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此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
;..
'.
引申义基本
一致,不解释原故事时可通用。
举例:可用于解释为何要“要多给予他人鼓励和期待”之类人际交往问题。
定理 1:路径依赖
解释:路径依赖指的是给定条件下,人们的决策受制于过去的决策,哪怕过去的境况已经过
时了。
举例:可用于论证“注重培养好的习惯”或“要打破路径依赖努力创新”。
定理 2:刺猬法则
解释:两只刺猬取暖时,靠太近容易刺伤,靠太远又太冷,最终会取一个恰到好处的距离。
举例:常用于论证“距离产生美”等论点,也可引申为“中庸的处世态度”或“亲密有间”。
定理 3:木桶理论
解释: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
;..
'.
板。一
个组织也是如此。
举例:可用于论证“扬长补短”或“团结协作”。
定理 4:手表定律
解释:两块以上的手表并不能帮人更准确的判断时间,反而会制造混乱,让看表的人失去对
时间的判断。引申为“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行为准则或者价值观念,否则那个人的
行为将陷于混乱”。
举例:可用于论证“目标要坚定唯一”或“要坚守正确的信念”等论点。
定理 5:二八定律
解释:又叫帕雷托法则,指的是在众多现象中,80%的结果取决于 20%的原因。这一法则在
很多方面被广泛的应用,比如 80%的劳动成果取决于 20%的前期努力等等。
举例:可用于论证“区分主次矛盾抓主要矛盾”等观点。
;..
'.
定理 6:蘑菇定律
解释:长在阴暗角落的蘑菇因为得不到阳光又没有肥料,常面临着自生自灭的状况(但风雨
过后蘑菇长的特别茂盛)。
举例:可用于论证“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也可用于论证“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直面
现实”。
定理 7:墨菲定律
解释:又叫摩菲定律,即“凡是可能出错的事必定会出错”。指的是任何一个事件,只要具
有大于零的概率,就可确定它必会发生。
举例:可在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使用。
定理 8:帕金森定律
解释:帕金森定律是官僚主义或官僚主义现象的一种别称,指的是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
;..
'.
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
举例:用在“简政放权”等观点上会很出彩。
定理 9:达维多定律
解释:一家企业如果要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就必须第一个开发出新一代产品。
举例:常用于论证“超越自己”、“否定自己”等,也可用于论证“中国智造”相关的论点。
定理 10:华盛顿合作规律
解释:指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类似三个和尚的
故事。
举例:可用于论证“合作”,批判“分工不明确”、“各自为政”等。
定理 11:奥卡姆剃刀法则
解释: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举例:可引申为“简单化”,用于论证“精简机构简政放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