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崤之战练习

崤之战练习

来源:九壹网
《崤之战》练习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胃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兼词,相当于“之于”)

钥匙)(2)穆公访诸蹇叔。

(3)勤而无所,必有悖心。(墓也。(

君主

辛劳)(4)其南陵,夏后皋之

(5)蹇叔之子与师之淹。(停留,驻扎)

(参加)(6)不腆敝邑,为从者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D)。(A、B、C名作动D、名作状)

A.秦师遂东。

C.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B.若潜师以来。D.其一人夜亡,告之。

3.选出句式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C)。(2分)(A、B、D都是判断句,C不是特殊句式。)

A.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C.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B.不替孟明,孤之罪也。D.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B)。(A其,语助

词,加强反问;C其,语助词,表推测,可译为“大概”;D其,语助词,表命令语气,可译为“一定”;B其,代词,自己之意。)

A.且行千里,其谁不知!乐也。

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

C.其皆出于此乎?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弦高)拿了四张熟牛皮作为先行礼物,又用十二头牛去犒劳秦军。

(2)居

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如果你们)住下一天,就准备一天的粮草,要走就准备好那一夜的警卫工作。

(3)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攻打它不能取胜,包围它又没有后援,我们还是回国吧。

6.选文第一段紧扣秦穆公、、三个动作,写出了

他、

的性格特点;还写到了蹇叔的忠告和两次“形势了如指掌、

”,刻画了一个对天下的谋士的形象。

访、辞、骂;一意孤行,刚愎自用,贪暴虚伪;哭师;忠直爱国;深谋远虑

7.从选文中可以看出弦高是一个怎样的人?

(1)机智勇敢,随机应变。一方面自称奉郑君之命来犒劳秦师,一方面又迅速派人回国内报告;

(2)从容镇定,言辞得体。他向秦帅说出一段貌似恭敬,实则强硬的言辞,使秦军对郑国早已有准备深信不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