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试论农业灌溉中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试论农业灌溉中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来源:九壹网
产业观察 南方农机 2015.1 23 试论农业灌溉中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姜艳 (洛浦县水利局,和田,8482O0) 摘要:我国现今的农业发展过程中,用水率始终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国家的水资源,是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是最 主要、最基础的资源。文章针对解决国家水资源的困境,达到在满足农业用水需求的同时还要节约资源,提出了针对农业 生产中水资源利用率的提升措施。 关键词:水资源;农业灌溉;有效利用 中国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水资源占有量是全球总量的百分之六,在世界内的 排名是第4位,可见我国的水资源是较为丰富的,但由于人口 的数量不断增长,所以水资源均分到十分少 。同时水资源的 大量使用也造成了国时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因此,国家的可 持续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制约。为了让国家水资源在摆脱 瓶颈的同时能够满足国家的大量用水需求,就需要我们加强对 水资源的重视,提升水源的利用率。而在农业中,灌溉环节是 最主要的用水环节,用水量相对较大,所以应当从这一方面着 手,对水资源进行更合理的利用与更科学的管理。 1 灌溉环节用水的现况 现今我国农业的灌溉环节中对水资源的利用率是相对偏 低的,主要在以下的几个方面有所体现 : 1)投入与产出不符。农村区域的雨水资源分布不平均, 灌溉时便很容易出现错位,使得大部分灌溉区的水源利用率大 幅降低,出现用水多、产出少的情况。 2)管理措施的不足。因为受到传统管理方式的影响,灌 溉工程的收益始终呈现下降的趋势,在部分偏远的山区,因为 管理的不健全,水价过低、水价滞后、相关人员的素 质也较低,所以致使多数的灌溉工程都处于瘫痪的状态。 3)工程模式老化。我国的灌溉工程一般是在六七十年代 建成的,配套设施普遍都存在老化、质量差、管理不足的 问题。沿用到现在的设备多数都已经出现了失修、老化、甚至 根本无法使用的情况。以上所分析的这些因素,都对我国农业 灌溉环节中的水资源利用有很大的局限。 2灌溉环节中有效提升水源利用率的措施 2.1 改善水源管理的观念 水源的一般管理模式因为太过注重供水的管理,所以容易 导致供需问题的激化,这种管理模式的最大问题在于其忽略了 用水者在节水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只是将水资源的供给管理作 为排除问题的途径,这样的方式产生的后果就是浪费的情况加 剧与水资源利用率的低下。所以,只有对水源管理的观念进行 改善,把水源真正当做珍贵的资源来进行管理,从现有的水源 供给下手来推动水资源利用率的提升。 2.2提升农民节约水源的意识 农民是农业生产中的主体,所以,水资源利用率的提升与 农民的参与程度是密不可分的。所有对水资源进行管理的技术 作者简介:姜艳(1978-),女,和田人,助理工程师,研究 方向:农业水资源。 文章编码:1672-3872(2015)01・0023-02 与措施,也都要借由农民的实践应用,才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所以,农民的节水积极性对节水工作的效率有着决定性的影 响。所以应当建立专门的农民节水合作组织。自负盈亏、 结算,强调农民的参与性,实行自我管理、自主给水、自主缴 费、按方核算的管理,充分提升农民节约用水、加强管理 的意识。 2.3对新型节水技术加以应用 对新型节水技术加以应用,能够有效提升灌溉环节中的水 资源利用率,新型的节水技术主要包含渠道防渗、喷灌、微灌、 细流沟灌、短窄畦灌及管道输水等等。将这些新兴技术在农村 进行普及和应用,并配合推广田间节水、推行暗管化、小畦化 及微喷化。另外要加强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的 利用,建立起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推动节水工作迅速、广泛、 高效率的发展。 2.4对灌溉用水规章进行改菩 对灌溉用水的规章进行补充与改善,能够进一步确保农民 用水的规范性。相关部门要通过节约型的灌溉规章对农民用水 加以约束与指导。不但要对用水的相关规章、及要求进行 完善,还要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让农识到节水工作 的重要性。同时,要开展针对相关技术的培训,加强节水知识 的沟通,推广节水的经验,促进节水的观念在农民心中扎根, 让每个农民都能做到自主节水。有了严格的制度与系统的培训 作为保障,农民的节水技能与节水意识都得到了逐步的提高, 自然能够推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2.5加强节水高产农产品的种植 农村区域应当依据当地的水资源实际情况,对传统的产业 构造进行转变,减少种植耗水高、生长周期长、产出低、效益 低的农产品,对生长周期短、产出高 耐干旱、四季皆宜的新 型农产品进行加强种植。并且由当地的对农产品市场进行 管理与组织,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撑,达到提升经济收益的目标。 这样就实现了用更少量的水资源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也做到 了对水资源的高效率利用,缓解了水资源缺乏的局面。 3结束语 水资源正在呈现日益短缺的局面,所以对于水资源进行更 有效的利用,减少水源浪费,成为了社会生产生活中每个领域 都在关注的课题 而从灌溉工作的角度来说,因为其具有涉及 面积广、需求量较大等特征,所以采取不同的灌溉手法在用水 量与用水率上可能会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对于灌溉环节的水 资源利用进行考察是十分必要的。在灌溉这(下转第26页) 26 2015.1 南方农机 产业观察 科技改革,建成高校、地方科研院所等有机结合的布局合 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 转变。首先,要建立新型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强化农技推广 理、联合协作的具有国际优势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积极 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农业技术与经验,提高农业科技创 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效率。通过科技创新实实在在地提升农业 的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3.1.2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具有较强的风险性和探索性,其成果是 典型的公品。应积极采取措施,为农业科技创新营造 良好的法制环境,建立农业科技发展基金和完善农业保险 机制,鼓励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等措施有力支持农 业科技创新。 服务的公益性职能,全面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扶植农业科 技示范户,提高其辐射带动能力。其次,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平 台建设,打造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建立起企业和高校、科研机 构之间联系沟通的桥梁与纽带。最后,要引导建立起完善的科 技中介服务体系。’通过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 务中心、科技创业中心等,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为各类科 技创新主体建立紧密联系,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重要的支撑性 服务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3.3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3.1.3加强对农业科技知识产权的保护 为了更好地加速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全面向农业产 业的渗透,实现墨江县农业生产力质的飞跃,营造良好的农业 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着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首 先,要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种短期培训,提高农 民的专业技能。其次,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传授科技知识, 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和科技普及活动。最后,要加大对大 科技发展环境,要尽快完善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加强和制定农 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对有重大价值的农业科技成果实施 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墨江县自行研制等品种资源,具有遗传 基因研究价值等作物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以促进高技术 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农林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鼓励他们毕 业后到农村,为发展现代农业建功立业。依托重大农业科研项 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培育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 军人才。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 及,开展农民技术培训。 3.1.4建立科技创新团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遵循市场规律积极吸引和留住科技创 新人才,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团队。首先,应正视农业科技的风 险性、艰苦性特征,运用一流的待遇吸引和保留流动人才:其 次,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人才理念,在创新科研成果的评价、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与发展的形势下,区域农 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转变思路,借 助科学技术手段,推动本地区的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传喜,张俊飚,赵可.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关 系实证I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03):113—118. [2]汪洋.“农业科技促进年”带来新机遇[J].农药市场信 息.2012(04):49. 个人业绩的考核、生活待遇的提高等方面运用现代激励理论, 不断提高优秀农业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的科技创新积极性。 3.2确定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点和推广体系 要瞄准全国、世界农业科技发展前沿,以生物技术和信息 技术为重点,组织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自 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弓I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 现农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创新,加速 (收稿日期:2015—1—4) 嚣越 一矗嚣 , 告拈茜8 晴 一茸冉 慨 岱蒜一 如舢%昂斌 性 如堪- 博 , 临谍啦 再 肆岱0喾书 灿 黼札她姚 岱荔 讳l蓝书如;讳 抛%% (上接第23页)种用水量大的环节,要比其他环节更加注重 水资源的利用率。需要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更加完善 吉林蔬菜,2012(10):50—51. [2]王在枉,,郭玲玲等.浅析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农 业节水灌溉对策E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4).42-43. (收稿日期:2015—1—12) 的控制管理措施与制度,并切实的贯彻在实际的工作中,才能 够确保在灌溉工作中对水源进行更加有效的利用。 参考文献 【1]母龙广,崔龙,雷思佳等.农业节水灌溉的管理措施【J]. 融 强譬 穆s辟矗m堪 札乳讹帆僦% 落乳‰《 蔼雷桃挑4 也墙镐雷 岱《,坫挑 矗 盂粕哥 札‰ (上接第24页) 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3结束语 畜牧养殖对本土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畜 禽粪便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以及畜禽疫病的传播给生态环境 造成不可预估的污染等方面,需国家有关部门对其重视起 来。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在发展我国畜牧养殖产业的过程中, 【1]房连波,许波,胡容婕.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 破坏及防治Ij].当代畜牧,2014,11(11):3-4. [2]金鑫.规模化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措施研 究iJ].北京农业,2014.08(15):269—270. 需要大力推进国家畜牧业科学化发展,让新科技、新技术来 [3]杨冰梅,张丽,徐慧艳.我国畜牧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的对策研究EJ].民营科技,2014,07(07):223—224. 治理环境污染,促使整个产业链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并 以此来辅以完善畜禽防疫工作的执行,保护生物界赖以生存 (收稿日期:2015—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