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l5卷第6期 2016年12月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oi.15 NO.6 Dec.2016 Journal ofChangzhnuVocationalCollege ofInformationTechnology 创业机会识别能力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龚光军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遂宁629000) 摘要: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能力是决定其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厘清创业机会、机会识别与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等概 念基础上,从创业者、高校、社会等维度阐释提升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主观创业机会;机会识别;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434(2016)0641063-03 Study on University Students’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Based on the Subjective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 GONG c,uang ̄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uining 629000,China) Abstract:University students’entrepreneurialopportunity recognition is the key factor bus ̄ss SUCCESS.By clarifyingthe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opportun ̄iclcntiifc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opportur ̄identification ably,this paper explains the mam paths to upgrade the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 recognition ab ̄ity ofuniversity students. Key words:subjective entrepreneurial opportta-ifties;opportunity recognition;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总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 1)创业机会。学界倾向于以融合的视角揭示 创业机会的本质,认为创业机会“既需要被发现亦 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 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关于全面深化改 需要被创造”,归根结底,创业机会是存在于市场之 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实行激励高 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 新”生力军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使命。高校能否 应时而动、顺势而为,让更多的大学生“想创业、会 创业、创成业”,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中一定时间,并且需要创业者发现、评估、改进的商 业机会…。一些学者总结分析了10多年来不同领 域关于创业机会的研究,发现关于创业机会的研究 可归纳为3个方面:创业机会的发展过程、创业机会 的影响因素、创业机会与环境以及与创业成果之间 培育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能力则是破解这一课题的 关键所在。 的关系。其中创业机会发展过程研究主要涉及到 what”“why”“how”等基本问题,即创业机会产生 “1相关概念界定 全球创业观察(GEM)指出,创业是一种“全球 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生的,为什 么有些人能发现而其他人难以发现。影响因素的研 现象”,并且在持续增加,同时吸引了经济学、社会 学、商业、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兴趣。 收稿日期:2016-07-29 究主要涉及创业的本质特点与创业者的个体差异对 机会的影响两大方面,尤其是创业者个体差异的影 响最受关注。已有研究发现了众多影响创业机会的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15SA0157、15SA0159) 作者简介:龚光军(1981・),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l2月 个体特质因素,比如成就动机、警觉性、控制性、自我 效能感等人格个性品质以及认知偏差、风险觉知、学 习能力、先验知识、决策力等认知因素。创业机会与 环境的研究主要涉及到影响创业机会的宏观经济环 境、变化、资源与资本等影响与关系。 2)创业机会识别。对于机会识别的界定,不同 研究者给出了不同的描述。J.A.Baronetal提出创 业机会识别是人们在面对多样化外部环境的刺激时 对商业机会是否存在的一种知觉。Lumpkin、Hils和 Shrader认为机会识别是一个阶段性模型,包括机会 发现和形成阶段。机会发现阶段包括准备、孵化和 洞察,形成阶段包括机会的评估和深加工。林嵩将 机会识别过程划分为机会搜索和机会开发两个相互 依赖的方面,并强调要从机会识别的主体、内容、模 式和线索四个方面人手去研究 J。这些界定有一 个共同特点:认为机会识别是个体基于已有知识经 验对外在创业环境中的有商业价值的信息的主观搜 索、识别、评价确定的过程。因此,主观创业机会的 识别和发现具有随机性和非平衡动态性这两个特 点,可采用非平衡统计的理论来较定量地探讨其变 化规律 。机会识别作为创业机会形成的重要组 成部分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研究主要涉及到机会 识别内涵与本质特点、过程与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等 方面。 3)创业机会识别能力。在创业机会研究中存 在着创业机会的存在主义观点与认知主义观点两种 争论。存在主义认为,机会于创业者而存在,但 是这种客观主义的创业机会观难以解释为什么有些 人能发现机会,而有些人难以发现机会以及对创业 机会的不同程度的警觉性等个体差异性问题。相应 地,认知主义认为,创业机会的出现是创业者对当前 现实的认知评估能力与对可预见的未来的新现实情 况的感知能力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有研究者对此 持较为中立的态度,认为创业机会是一种不会被所 有人在任何时间都能知晓的客观现象,而机会的识 别过程是主观的。创业机会识别能力则是创业者在 “机会窗口期”与创业机会互动之中所体现出的一 种综合能力,既包括创业者对市场机会的捕捉、发现 能力,也包括对初步发现的创意进行分析、研判、加 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创业者信息搜索能力、风险 感知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等诸多能 力的综合运用和外在体现,引领了创业活动的方向。 2影响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的因素 一般认为,影响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的关键因素 主要有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实际上,这 四个因素可以浓缩为创业者主观因素和外部客观因 素两个方面,前者具体表现在诸如成就动机、警觉 性、控制性、自我效能感、创新力以及学习力、决策力 等诸多方面,后者主要包括学校教育、时间、家庭支 持、国家等。由于家庭因素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国家的动态性和统一性,这里重点论述知识经 验、时间窗口和社会网络。 1)知识经验。S.Shane认为创业者更愿意接 触那些与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信息相近的机会,并 根据率先掌握的这些信息,在大多数人没有得到信 息之前做出准确的判断。这说明相关知识、经验对 机会识别有重要影响。实际上,大量研究表明,创业 者的知识以及通过学习获得的新经验对其机会识别 过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Minniti和Bygrave认为 创业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有关创业理论也是学习 理论。有研究表明,知识有助于人们识别一些先前 模糊的机会,丰富的行业知识与经验有助于进行机 会的有意搜寻与评价权衡。总之,已有的研究表明, 先验知识与专业知识对创业机会识别有重要影响。 2)时机窗口。创业机会存在于或产生于现实 的时间之中,它会随着社会环境、社会发展的时间变 化而变化,因此,特定商业机会存在一定的时间跨 度。所谓时机窗口,就是指某特定商业机会在特定 环境中萌芽、生长、成熟直至衰亡的生命周期中,有 一定的时间长度,使得创业者能够在这一时段中创 立自己的企业,并获得最大的盈利与投资回报。然 而,一个客观存在的最佳创业时机,对于不同创业者 来说,不一定会被知觉为一个主观最佳创业时机,因 为这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业者的主观识别能力 与决策判断力等诸多主观个体因素。 3)社会支持。依据社会支持理论的观点,一个 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 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创业的过程是摄取资源并 进行整合、利用的过程,良好的社会网络可以更好地 连接机会和创业活动。换言之,大学生创业机会识 别能力除了受其自身专业知识、创业经验等“内在 因素”的影响以外,还与其所在的个人社会网络这 一“外在因素”相关。此处的“社会网络”是指大学 生创业者在学习、工作、生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以个 人社会关系为主的网络联系。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创业机会识别是一个更多 依赖于创业者的个人因素的主观过程,是知识经验、 个性特征、外在环境、社会网络、专业等多变量关于 第l5卷第6期 龚光军:创业机会识别能力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时间T的复杂函数。在外部创业环境相同的情况 下,不同行业可能存在不同的主观时机窗口。需要 特别指出的是,这些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的 络规模,提高网络强度。学校要统筹校内外各相关 部门和社会资源,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社会支持网络 体系。首先,学校要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寻求家庭支 影响不是线性的、单向的,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 响,并最终影响创业机会识别能力。 持,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合力。2014年7月,中国青年 报一项调查显示,66.6%的受访者认为对大学生创 业意愿影响最大的因素来自家庭,58.2%受访者认 为创业大学生最需要来自家庭的资金支持。有研究 3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在影响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的四个主要因 素中,就高校而言,需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科学设计 发现,关注大学生的背景信息,对于识别、引导和激 发大学生创业动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学 与完善:要注重大学生创业核心素质的培养;要引导 校要动用一些来自社会力量(尤其是校友资源)给 大学生参与创业“实战”;要统筹资源要素,构建支 予创业支持。高校可以邀请企业家校友以论坛、讲 持网络。 座、对话等形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鼓励校 1)创新创业教育要注重大学生核心素质的培 友企业建立毕业生实习、就业实践基地,帮助大学生 养。已有研究表明,创业者更愿意接触那些与自己 加深对学习、工作和社会的认识。再次,学校与部分 所拥有的知识和信息相近的机会。大学生创业的主 职能机构对接,让在校大学生知晓并享受到各 要优势在于容易学习获得关于某行业最新的专业知 类创业优惠,邀请他们与大学生创业者定期开 识,先前通过教育获得的知识不仅能促进新知识的 展交流,为创业者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为创 整合与积累,而且提高了个体识别更多有创新性的 新创业教育提供良好的培育土壤。 机会。如果一个大学生缺乏敢于承担一定风险的能 力,缺乏从众多信息中做出果断决策的能力,那么, 4 结束语 机会最终也很可能会从其身边悄然溜走。因此,决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高校要充分认识 策判断能力是影响大学生把握主观创业机会的另一 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探索,不 个关键因素。创新创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 断创新,不断实践,致力于打造服务青年学生创新创 动机、创业警觉性、决策判断能力、创业信心、创造性 业的新平台、新模式和新机制,构建全方位、系统化、 人格等核心素质,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 纵深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要分析大学生创新创 2)创新创业教育不能纸上谈兵,要引导大学生 业教育的心理接受机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 参与“实战”。创业者不能“守株待兔”,等待机会的 行科学设计,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路径。 成熟与到来,而是要“适时而上”,这一点对大学生 在创新创业教育推进过程中,高校能否将创业机会 创业来讲尤为重要。由于大学生的创业往往具有小 识别能力提升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采取切 规模、低风险、自雇与专业相结合等特点,同时由于 实有效措施并取得成效,对于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 进入的技术、资金等门槛要求并不会很高,机会的竞 推动我国创新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争性很大,相应的机会时间窗VI往往消失得比较快; 如果投入太多的时间去考察、观察、等待时机更成 参考文献: 熟,其结果可能就会错失良机。因此,要教育大学生 [1]王飞,姚冠新.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能力提升研究[J]. 在准备创业的过程中,学会正确把握最佳创业时机,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8):57-60. 不要错过最佳创业时间窗。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 [2]林嵩.创业机会识别的过程解构与机制探讨[J].技术 体作用,构建运行与保障、参与与激励、评估与反馈 与创新管理,2010(3):306-308. 的协同机制,有效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工作的 [3] 郑瑞伦,邓旭升,肖前国,等.专业对大学生主观创业机 开展 。 会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影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 3)创新创业教育要统筹资源要素,构建支持网 然科学版),2015(11):178.183. [4] 任少伟,杨建,陈冉.协同创新视阙下大学生创新创业 络。大学生在创业之初主要需要从外部获取资金、 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 物质资源,随着创业网络的不断完善,更希望获得人 学版),2015(12):147-151. 力、信息、技术以及市场资源等支持,不断地扩大网 [责任编辑:缪宁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