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浅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来源:九壹网
第32卷第2期              山   

2006年1月文章编号:100926825(2006)0220037202

SHANXI ARCHITECTURE

西建

Vol.32No.2筑             

Jan. 2006

・37・

浅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颜胜强

摘 要: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原则、措施、存在问题、体系、总体战略、模式及保护规划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以

保护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古城风貌。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原则,保护措施,保护体系中图分类号:TU984.1文献标识码:A

  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城市文化是现代化的根基,是城

市的气质。城市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城市现代化的必要内容。城市化、现代化不仅仅意味着高楼大厦、立交桥、高架路,更要求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其理论的研究是一个迫切的问题。下面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几个基本问题的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所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整治要坚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2)整体性。对于城市、街区、地段、景区、景点,要保护其整体的环境,这样才能体现出历史的风貌。整体性还包含其文化内涵,形成的要素等。3)可读性。要承认不同时期留下的痕迹,从而可以直接读取它的“历史年轮”。4)可持续性。要加强教育使保护事业一代一代地传承,持之以恒。

2 三大保护措施1)存古。对保护尚好,风貌较完整的,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进行修缮“,修旧如旧,以存其真”。2)复古。对质量尚好,

1 四个保护原则

[1]

1)原真性。要保护原先的本来的真实的历史原物,要保护它但局部损毁的,在恢复其原风貌的基础上,修缮后加以利用。3)创古。确属无文化价值的,予以拆除,在继承大量历史文化“基因”间形态产生联系,增强或削弱其表现力。

心,是跨越发展的动力源泉。3.2 城市开放空间与景观轴线城市空间中的景观轴线往往串联着城市主要的节点和区域,

通常是由穿越城市的道路、城市中主要的公共建筑物和绵延一定长度的沿街绿带所形成的城市主要骨架。对于两岸已密切联系的跨水域城市,常常以平行、垂直水域流向的主轴和其他景观轴线构成开放空间体系的结构框架。

武汉城市的基础骨架包括从南岸嘴经洪山广场、东湖到磨山,从江汉关到洪山广场至洪山的这两条跨江景观轴和垂直于长江的南岸嘴→武汉展览馆→中山公园的一条景观轴,三条轴线组织起统帅一城、两江、三镇的城市空间结构框架。

4.2 桥梁———跨越空间的实体形态

桥梁在跨水域城市形态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正是由于桥梁对

河流的跨越,使两岸的景观集结为整体。桥梁常成为该城市的标志性景观。城市桥梁的美,不只体现在孤立的桥梁造型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把桥的形象与两岸城市形体、环境、水道的自然景观特点有机地结合。

二桥位于武汉长江大桥下游6.8km处,武汉长江二桥的建成,结束了“三镇交通一线牵”的历史,它与武汉长江大桥相呼应,组成了28km的内环线,环抱三镇45km2的繁华区域。长江二桥与举世闻名的黄鹤楼和雄伟的龟山电视塔遥相挺立。它气势雄伟、线条流畅、比例协调、主塔高耸挺拔,并以它高超的技术和3.3 长江沿岸的城市公园广场

优美的造型成为武汉市的新景观和标志性建筑。由于历史上长江多次泛滥成灾,人们对江水更多的是恐惧和

疏远,长江沿岸筑起了高高的防洪堤,阻断了人们亲水的途径。参考文献:

[1]刘艳平.武汉城市空间形态:历史变迁与未来构想[J].长江论随着科技和建设水平的提高,人们审美情趣的增长,亲水、戏水成

坛,1999(3):15217.为城市人的游憩要求。城市中也出现了直接向水域开敞的城市

[2]许 慧,丁时忠.武汉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探析[J].规划师,公园、城市广场。

2004(4):88290.

4 跨江城市空间环境中的实体形态

[3]洪亮平,唐 静.武汉市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及规划演变[J].新

4.1 建筑———体现特色的实体形态

建筑,2002(3):47249.

跨水域城市中的沿岸建筑风格和形式对水域空间形态有着

[4]张卫宁,李保峰.城市特色与近代文物建筑的保护[J].长江建

很大影响。跨水域城市区别于一般的临水城市,其特点在于两岸

筑,1998(5):26227.

的建筑实体之间能够产生功能和视觉上的关联,并由此和水域空

AnalysisonspatialformofWuhan

HUANGRui FUQian

Abstract:AccordingtoimportantactionofChangjiangtodevelopmentofspatialformofWuhan,itresearchesurbanskintexture、openingspaceandphysicalformfromspatialformofcity,whichtoacceleratedevelopmentofWuhan.Keywords:spatialformofcity,urbanskintexture,openingspace,physicalform

收稿日期:2005208216

作者简介:颜胜强(19792),男,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研究生,湖北武汉 430072

・38・

第32卷第2期          

山2006年1月

西建筑                         

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式修整复兴。

3 三个普遍问题

1)消极静态地保护。以划定保护范围、建筑高度、体量

甚至建筑风格、形式为主要内容。2)片面单一地保护。以保存文

物的数量和历史价值、意义作为选定的标准。3)建设性破坏严重。旧城改造、开发对有特色的街区建筑毫不留情。

4 四个保护体系

1)立法体系。与英、法、日、美等国家相比,我国历史文化名

城保护立法体系相对滞后,主要是全国性法律、法规不完善。新

(2002年10月)《(2003修订的《文物保》、城市紫线管理办法》

年11月),以及即将出台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将基本完善国家立法。而地方立法也迫切需要针对城市本身的情况出台相应的详细、明确的法律、法规。另外,在保护立法体系中,还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a.形成完整的保护的法律框架;b.给保护资金提供立法保证;c.加强法律文件内容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

2)投资体系。与英、法、日、美等国家相比较而言,我国历史遗产的保护资金问题无论从资金投入的绝对数量,资金筹集的渠道与方式以及的配合与引导上都有相当大的差距。今后,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投资体系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重要问题:a.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拨款应是保护资金最主要的来源;b.以国家投资带动地方资金相配合,并辅以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及个人的多方合作。国家和地方资金分担的份额,由保护对象及重要程度决定。c.资金保障与立法制度相结合,各类相关的制定要为保护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筹措方式,如减免税收、贷款、公用事业拨款、发行奖券、自筹资金等。

3)管理体系。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的调研和与英、法、日、美等国家的比较研究认为,今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管理体系,要注意以下几个主要问题:a.要明确地方一级的名城保护管理的机构及其职能;b.要建立完整的保护档案制度;c.要建立完整的保护审计制度;d.要建立完整的保护信息网络;e.可以发展专门委员会或公共保护社会团体。

4)内容体系。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体系中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a.城市环境,包括自然环境(水、大气、动物、植物)、人工环境(建筑、街巷、村落、城市)、人文环境(风俗习惯、艺术);b.城市生态,包括自然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生态;c.城市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历史景观、人文景观;d.城市特色,包括场所精神、地方特征、街区风貌;e.城市历史,包括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历史地段、历史街区、古村落、历史城市。

之处就在于自然。治河之道在于治污不在于改造河道。另外还

要保护、恢复城市湿地,避免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而产生环境污染。

3)乡土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许多独特而弥足珍贵、却被视为荒滩荒地的乡土植物生境和生物的栖息地更需要保护。其中包括:a.将被城市吞没古老村落中的一方“龙山”或一丛风水树;b.坟地;c.被遗弃的村落残址;d.不宜农耕或建房的荒滩、乱石山或低洼湿地等。

4)城市整体布局保护战略。城市整体布局是城市历史的见证,城市发展过程中,要充分保留城市原来的社会结构、文化遗存、城市风貌和地方风情,合理处理老城区和新城区的关系,保护城市原有整体布局,延续城市文脉。

6 关于保护规划

1)名城特色内涵。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内涵应包括名城的历

史沿革、各种历史文化遗存的现状、地方风物风俗、名人典故、古树名目、民间传说、地方戏剧、特色小吃等。

2)保护规划理念。名城保护规划的理念主要是指规划的依据、规划的原则、保护的体系、规划的时序以及实现的目标等,也就是保护规划的框架。理念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下一步具体方案的实施。3)保护层次范围。要确定一个相对内涵丰富而富有特色的区域,然后分不同层次和区域加以保护。不少地方在做保护规划时,常常只对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而对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控制单位却没有划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及风貌协调区。这种只注重个体,忽视整体完整性的做法,十分欠妥,应在规划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4)无形文化遗产。要加强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广度、深度和可操作性。

5)规划图纸绘制。图纸部分要尽量准确全面。一般包括名城保护规划总图、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分布图、旧城区和历史文化街区现状图以及建筑年代、建筑功能、建筑高度、建筑质量现状图、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图、交通现状图等。特别要有未来规划和措施的效果图。

7 关于保护模式

1)投资与大众参与。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社会工程,要

加强对其重要性的宣传,应充分调动大众参与进来。

2)功能置换与旅游开发。要有计划、分阶段地实现部分建筑的功能置换,降低人口密度,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历史

[3]文化名城的活力,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同时,有计划、有限度地5 整体保护战略

进行旅游开发,提高历史文化名城的经济作用,以发展促进保护。

1)山水整体格局保护战略。维护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机体

参考文献:

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一大关键。破坏山水

[1]杨大禹.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J].新世纪城市规划与设计

格局的连续性,就是切断自然的过程,包括风、水、物种、营养等的

论坛,2002(7):49251.

流动。

[2]俞孔坚,李迪华.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C].杭州2)水域自然形态保护战略。污染、干旱断流和洪水是目前中

市园林文物局,杭州城市绿化论坛论文集,2002.55268.

国城市河流水系所面临的三大严重问题,而尤以污染最难解决。

[3]叶南客.中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策略比较[J].中国城市化,

现在的河道整治存在许多误区,如:水泥护堤衬底;裁弯取直;高

2003(11):266.

坝蓄水等。城市河流中用以休闲与美化的水不在其多,而其动人

Discussiononprotectionofhistoricalandculturalcity

YANSheng2qiang

Abstract:Accordingtoprinciple、measures、existingproblems、generalstrategy、modelandplanningofprotectionofhistorical&culturalcity,itputsforwardself2ideastoprotecthistoricalcultureofcityandviewofancientcity.

Keywords:historicalandculturalcity,protectionprinciple,protectionmeasure,protectionsyste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