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HIP4081内部结构及技术特点
HIP4081是intersil公司推出的一款专门用于控制H桥的高频全桥驱动芯片。采用闩锁抗干扰CMOS 制造工艺,具有的低端和高端输入通道,分别驱动4个N沟道MOS管;输出峰值电流为2 A;芯片内部具有电荷泵和死区时间设置;悬浮电源采用自举电路,其高端工作电压可达95 V,逻辑电源电压范围6~15 V,工作频率高,可达1 MHz;具有能控制所有输入的禁止端,可方便地与外接元件形成保护电路。图3给出HIP4081的引脚排列定义,图4显示了1/2 HIP4081(A边)的内部功能框图。主要组成部分有:逻辑输入、使能、电荷泵、电平平移及死区时间设置等。
在图4中,ALI,AHI分别是A边的低边输入和高边输入;ALO,AHO分别是A边的低边输出和高边输出,DIS是使能输入;在另一半(B边)的内部功能图中,BLI、BHI分别是B边的低边输入和高边输入;BLO,BHO分别是B边的低边输出和高边输出。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如表1所示。
3 电路实现基本原理
电路原理框如图5所示。
在图5中,Vcc?为内部逻辑电路和MOS管上臂和下臂驱动器的低压电源;Vs为H桥供电电源,MOS管从这个电源端获得输出电流,该脚电压范围为Vcc?~+80 V;?Vo1?为半桥的输出脚1,当PWM输入ALI为高,BLI为低时,该脚输出为Vs;Vo2?为半桥的输出脚2,当PWM输入ALI为低,BLI为高时,该脚输出为Vs;SENSE为2个半桥下臂的共同联接点,可连接一个到Vs地的检测电阻以检测电流,该脚也可以直接连到Vs的地。GND为输入逻辑和Vcc?的地;PWM输入为用于输入与TTL兼容的PWM信号,占空比在0%~100%之间;DIS为用于关断4个MOS管,该脚为1时为关断,为0时使能。
3.1 电路工作逻辑时序及电机运动状态分析
在图5中,当使能端DIS处于高电平“1”时,无论ALI,BLI是“1”还是“0”,ALO,BLO,AHO,BHO都为“0”,电路处于禁止状态,电机停转。 当使能端DIS处于低电平“0”时,ALI和BLI可通过反相器分别同时接收PWM信号的高电平“1”和低电平“0”。当ALI为1,BLI为0时,此时,ALO为1,AHO为0,BLO为0,BHO为1,H 桥中的MOS管M1与M4导通,H桥?处于图1状态,电机顺时针旋转。当ALI为0,
BLI为1时,此时,ALO为0,AHO为1,BLO为1,BHO为0,H桥中的MOS管M3与M2导通,H桥处于图2?状态,电机逆时针旋转。 当ALI,BLI同时为0时,ALO,BLO都为0,AHO,BHO都为1,电机中没有电流流过,处于制动状态。 当ALI,BLI同时为1时,ALO,BLO都为1,AHO,BHO都为0,电机中也没有电流流过,同样处于制动状态。其逻辑关系如表2所示。 3.2 死区时间的考虑 在图5中,保证H桥上2个同侧的MOS管(M1和M2,M3和M4)不会同时导通非常重要。如果MOS管M1和M2(或M3和M4)同时导通,那么电流就会从电源Vs正极穿过2个MOS管直接回到负极。此时,电路中除了MOS管外没有其他任何负载,因此电路上的电流就可能达到最大值(该电流仅受电源性能),甚至烧坏MOS管。基于上述原因,在实际驱动电路中要使M1与M2或M3与M4在导通时间上有一个延迟,也称死区时间。
HIP4081留有HDEL和LDEL两个端口(见图4),?用户通过外接电阻,可根据实际电路工作情况,自行定制死区时间。死区时间与HDEL/LDEL电阻的关系如图6所示。
3.3 效率的考虑
在图5中,决定驱动电路效率的主要是以下3个因素:HIP4081的静态功耗;Vcc?电源的动态功耗;MOS管的I?2R损耗。
由于HIP4081是CMOS器件,第(1)项损耗很小,可忽略不计,第(2)项损耗虽然大一些,但远小于(3)项(尤其是满负荷输出时)。而MOS管的I?2R由其导通电阻决定,因此选择合适的MOS管组成H桥电路,可以减少(3)项损耗。该电路选用N沟道HEXFET Power MOSFET IRFP250N,其导通电阻为0.075 Ω,降低了导通损耗,提高了效率。
3.4 产品结构的考虑
(1) 该产品结构采用厚膜混合集成技术设计,如图7?所示,在具有高导热率的AlN陶瓷基板上通过厚膜印烧工艺制作厚膜基板,并通过基板金属化与焊接技术,将ALN基板与金属外壳进行焊接,大大提高了电路的导热能力和功率密度。
(2) 在图7中,产品内部全部有源器件采用裸芯片,通过混合集成电路的二次集成工艺技术,将元器件、ALN厚膜陶瓷基板以及金属外壳组装在一起。形成具有全密封金属外壳、外形尺寸为32 mm×32 mm×7 mm?的双列直插式厚膜混合集成产品,大大缩小了
体积,减少了产品内部级连和焊点,提高了可靠性。
4 结 语
这里设计的厚膜H桥电机驱动电路经过实际应用表明:该电路不仅安全可靠地实现了电机的双向转动和调速,提高了驱动电路和系统的可靠性,而且产品体积小,导热性能好,效率高,能在恶劣的使用环境下安全工作,适合军、民两用。
参 考 文 献
[1]Intersil.Application Note AN9325\\.3.2003.
[2]Intersil.HIP4081 Data Sheet\\.1996.
[3]IR.IRFP250N Data Sheet\\.2004.
[4]谭建成.电机控制专用集成电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5]谭建成.新编电机控制专用集成电路与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6]吴红星.电机驱动与控制专用集成电路及应用\\.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7]张崇巍,李汉强.运动控制系统\\.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8]刘宝延,程树康.步进电动机及其驱动控制系统\\.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
[9]高钟毓.机电控制工程\\.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0]王成元.电机现代控制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1]谢少荣,蒋蓁,罗均,等.现代控制与驱动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2]冬雷.DSP原理及电机控制系统应用\\.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