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ep.2008 VoI.5 No.9 第5卷第9期 英语听力障碍分析及提高听力的策略 蔚 (青岛科大技术专修学院,山东青岛266042) 摘要: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是英语学习的基本任务,也是大学英语学习的难点。笔者从词汇、语音、语法、文化背 景知识、学生的心理因素等方面对构成听力能力提高障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提出了相应 的对策.旨在改进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力;图式理论;障碍;提高策略 听力理解是一个涉及记忆、思维等诸多因素的复杂心理 that中,『t 1又属于失去爆破,这样学生会就会误听成I can do tllat。因此选出与题意截然相反的答案。 过程.听作为语言与信息的输入,是人们理解话语的重要途 径.是深人学习语言.进行言语交际的基础。而教学实践中发 现.听力是学生英语学习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因此如何帮 助学生克服听力障碍.提高英语听力水平是大学英语教学中 尤其需要重视的问题。 图式论是认知心理学家用来解释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 所谓“图式”是指每个人的既有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方式。根 据图式理论.人的大脑对信息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 (二)词汇、语法、句型 有些学生词汇量缺乏.没有牢固的语法知识或者不熟悉 句法规则.就很难对稍纵即逝的信息有良好的把握。不熟悉 句法规则而试图听懂外语材料无异于试图回忆那些随机安 排的外语单词 这就是说.熟悉句法规则是听力理解的基础。 例如:He is tlle last Derson to do such lf thing.如果将其翻译成: 他是最后一个做这件事情的人.就是没有很好地掌握句式。 (应译为:他最不适合做这件事。) 二、影响听力的非语言性障碍 是“自下而上”fbottom up)的信息处理方式。它是一个从具体 到抽象的过程.另一种为“自上而下”(top down)的信息处理 方式.它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在外语听力理解中,自 下而上方式表现为听者较为注重语言信息.即单词、句子等 具体信息的听辨和具体图式的运用;自上而下方式则较多利 用大脑中已有的抽象概念和知识来分析、处理输人的新信 非语言性障碍包含文化背景、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 (一)社会文化 听力材料内容广博。题材多种多样,从天文地理到人物历 史,从社会新闻到民间习俗,包罗万象,学生由于知识面狭窄, 息。可见.听力理解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听者大脑中的先存知 或者对异域文化、历史知识的缺乏,常会出现听懂单词而听不 懂内容的困惑。许多研究者认为,听者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和 语用学知识与听者语言方面的知识同样重要。如果学生缺乏 识与新输入的信息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过程。听者大脑中 的图式存量越丰富,其理解行为就越准确、迅速,就越有利于 在大脑中建立新的图式。影响听力理解的图式主要包括语言 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缺乏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思想、习俗风 图式和内容图式两种形式。因此影响听力的既有语言性障碍 也有非语言性障碍两种因素。 一尚、道德观念、宗教信仰、历史、政治、地理、社会问题的基本 了解.缺乏最新的社会科学信息,以致对听力材料的内容不熟 悉。缺乏认同感。必定影响对材料深层次内涵的理解。 f二)心理因素 、影响听力的语言性障碍 语言因素分为语音、词汇、语法几部分 (一)语音 学生受母语方言的影响.自身发音不准.又缺少必要的语 心理因素反映在听力障碍中的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学生有畏难情绪.对自己没有信心.往往 是听到不懂的单词就卡壳了.下面也没有信心听下去。而且 每次上听力课就心生恐惧。第二种情况是试图听懂每句话, 每个单词.经常会出现注意力过度集中的情形。注意力过度 集中.就是有意识地注意听的过程本身。过分注意听的过程打 乱了已经习得的活动或行为习惯.造成心态失衡、从而分散了 注意力,影响生理机能的正常发挥。平时听力练习中经常感受 到越是特别注意地听。反而听不好,就是这个道理。第三种情 音知识。难以识辨语流中间的爆破、连读、弱读、似音、略读、同 化、合成、等语言变化.造成语音障碍。例如将:“glove”理解为 “只ulf",把"use the”听成“used”,把“wind,,听成“when the”,把 “underground”听成“under the ground”等等 还有英式发音和 美式发音的差别。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他们上小学和中学 的时候学习的是英式发音,可是随着美语全球热的趋势.上 大学时的大部分磁带和教学资料都是美音,包括四六级考试 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美式发音。例如:I can’t do that.can’t 况是假听ffake listening).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走神”、“思想开 小差”-属于一种潜意识行为。对听的内容缺乏兴趣、或听的时 在英音中读『ka:nt 1,而在美音中读f knt],在句子I can’t do ・189・ 间过长。就会不自觉地分散注意力。尽管听话人出于礼貌。会对 (四)选择要点训练——学会区分主次信息 信息交流通常是在语篇层次上进行的。听语篇时.听者没 有必要追求听懂每一个单词.而应该根据预测选择要点。经过 标题预测后,听者已预测了相关词汇,在听录音的过程中,听者 讲话作出某些反馈信号.但注意力实际上已分散到别处,影响 听的效果 (三)记忆对听力的影响 心理语言学家把记忆分为瞬问记忆(Instantaneous 就应该注意听段首句和过渡性词语 段首句一般是段落中心 思想的主题句.而过渡性词语则体现出说话者的思路和语篇 的展开方式。关注段首句和过渡性词语有助于听者理解整个 Memory)、短时记忆(Short term Memory)和长时记忆(Long term Mem0州。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是人们听力理解的依据,人们 的思维正是凭着这种依据去分析、辨认语言信号,并把信号变 成文字的形式.以达到理解的目的。但是,瞬时记忆、短时记忆 语篇。因此在教学时。要启发学生不拘泥于一词一语的得失, 学会把握关键词.把注意力放在传递整个语段中各句之间内 在人们头脑中保留的时问却非常有限。心理语言学家通过实 在逻辑联系的信息的词语上。放在反映主题的词语上。实际 验得出这样的结论:“瞬时记忆有着鲜明的形象性。但保持时间 上这已对文章的主次信息作了区分 很短.在听觉范围内估计约在0.25—2秒之间”.“短时记忆的 (五)克服心理困难 储存最多不超过一分钟。”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他们听 从心理学角度看,听力理解是一种积极的思考、理解和 音的主要困难之一是记不住所听的内容,表现在听力课上.学 接受信息的心理过程。是受话者与发话者之间相互交流的活 生往往是昕了后面的又忘了前面的.昕到最后就记住只言片 动 由于听力课一般都在一种被动而严格的气氛中进行.常 语。 常导致学生心理紧张,久而久之。昕者的兴趣逐渐淡漠,自信 三、针对性训练模式 心也随之受到挫伤.从而成为他们有效进行听力理解的心理 (一)语音训练——规范发音.熟稔技巧 障碍。因此,要使学生获得较好的听力效果,应该首先设法帮 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提高听的能力,可从 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清除心理障碍.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 说、读上人手,利用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材料可选 兴趣。如充分发挥语言实验室的作用,在课前几分钟播放一 用语音教材、课外短文、绕口令等,形式可以是跟读、共读等。 些较轻松的音乐调节课堂气氛 在正式听音前可采用预示的 在朗读中要规范学生发音.并教给其必要的语音知识.训练多 方法借题发挥。即预先向学生问些与听音有关的问题 激发 种语言技能,把握好强弱式、连续、不完全爆破、等关键环节, 想象力,集中注意力,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要注意 还有必要介绍美音的特点.进行英美发音对比.为听解英语材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在逐步锻练中提高对听力的 料打下坚实的基础 兴趣。 、 (二)文化语境训练 听力是~个解码的过程.要对所听到的声音进行解释.通 在听力教学中.我们一方面可以有计划地介绍东西方文 过音乐特征和词汇语法特征。结合语境发现话语的意义。所 化的差异 英美国家文化背景。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博览群 以.这个过程要求把语言形式和文化情景两个方面的因素结 书,用心去了解、积累多方面的背景知识,以增加对所听材料的 合起来,共同确定语篇的意义。老师在教学中需要同时考虑这 熟悉度。进而更准确地理解所听内容。加大阅读量是扩大知识 两个方面的因素,使学生学会利用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来解码. 面、增强跨文化意识的主要手段。学生不仅要完成英语课本所 既要发现通过语言形式的预示和非语言特征来表达的意义. 规定的阅读任务.还要广泛涉猎有关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资 并且还要训练学生的敏感程度和反应能力.从而达到听力教 料.多积累科普知识及其他各专业的知识,增加对生活常识的 学的最佳效果 了解。 (三)记忆训练——提高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技巧 参考文献: 人们在对话、听讲座、听广播和电视节目时.所听的内容 [1]1杨坚定.听力理解策略训练与教师的作用叨-夕 语研究,2003,(3): 一般都是瞬间即逝 而信息在人的短时记忆中只能保持最多 66—71. 不超过1分钟.要想记住信息。这就要设法把短时记忆中的信 (2】邵益珍.英语听力障碍分析及提高途径叨.外国语学院学 息存贮到长时记忆中。这就需要运用记忆训练 因为心理语言 报,1999,(22):72-74. 学实验研究证明。人们聆听连续音时。理解的基本单位是句子。 【3】李慧敏.从图式理论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I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 所以,句子听写和小段落听写是一种较为合适的训练方式。在 院学报【外语版),2006,(8):94—97. 段落听写时,采用在每一句子后稍停的方法。这种听写练习是 [4】李开荣.听力的语言心理认知与训练哪.外语界,2002,(2):35—39. [5】张德禄,苗兴伟,李学宁.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外语教学与 训练学生迅速而准确地抓住时机.对输入的新信息作短时记 研究出版社.2005.261—265. 忆处理,进而更好地理解所听内容。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