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园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设施园艺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必修课
适用专业:园林技术
开课学期:第3学年第3学期
课程学时:总学时76学时(其中理论课50学时,实验课26学时)
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农业气象学、农业生态学、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土壤肥料学
并修课程:园艺植物栽培学、园艺植物组织培养、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
课程简介:该课程属于园林技术专业的专业教育必修课,由理论课50学时与实验课26学时组成。设施园艺是研究园艺作物设施生产的一门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相结合的科学。本课程主要讲授风障、阳畦、温床、塑料棚(大、中、小)、温室等园艺植物的主要栽培设施的类型、结构、性能与主要应用;设施覆盖材料的类型、性能与应用;着重讲授塑料拱棚、现代化温室的设计原理与建造要求;园艺设施环境的特性以及综合技术;设施育苗技术的基本理论基
1
础与操作技术要点;设施果树、蔬菜与观赏植物的设施栽培技术等内容。
二、课程教育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使学生熟悉不同类型园艺设施的结构、性能与应用,设施覆盖材料的类型、性能与选择;着重掌握塑料拱棚与现代化温室的设计原理、建造要求以及建造技术要点,设施环境的特点与综合环境技术;使学生学会设计不同类型的园艺设施,可对农业种植园进行初步的规划与设计;熟练掌握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主要果树、蔬菜与花卉的设施栽培技术与管理技术,为学生将来从事园艺植物设施栽培生产打下基础。
三、理论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
第一章 绪论
【教学内容】
1、设施园艺的定义
2、国外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及特点
3、我国设施园艺存在的问题
【教学要求】
1、 掌握设施园艺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方法
2
2、 熟悉设施园艺的发展历史,我国设施园艺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3、 了解设施园艺在农业生产上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学时】2学时【教学内容】
1、风 障
2、阳 畦
3、酿热温床
4、电热温床
5、拱棚
6、温室
【教学要求】 第二章
设施的类型、结构和性能
3
1、掌握园艺设施的概念与分类,温室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日光与现代化温室的结构、性能、设计原理与建造技术要求
2、熟悉塑料拱棚以及一些简易园艺设施的结构、性能、设计原理与建造技术要求
3、了解不同类型的园艺设施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
【学时】14学时
第三章 覆盖材料的种类和性能
【教学要求】
1、透明覆盖材料的特性
2、透明覆盖材料的种类与应用
【教学要求】
1、熟悉透明覆盖材料的特性
2、了解透明覆盖材料的种类与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
4
【学时】10学时
第四章 设施的环境特性及其技术
【教学内容】
1、光环境特点及其
2、二氧化碳环境及其
3、温度环境及其
【教学要求】
1、 掌握设施环境的特点、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因素
2、 熟悉设施环境的常用方法与综合技术要点
3、 了解其它新型环境技术的运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
【学时】6学时
第五章 设施育苗技术
5
【教学内容】
1、概 述
2、种子处理技术
3、穴盘育苗技术
4、嫁接育苗
5、电热育苗
【教学要求】
1、 设施育苗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2、 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工厂化育苗的基础知识与操作技术
3、 种子处理技术的操作要点
4、 设施育苗的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学时】6学时
6
第六章 蔬菜设施栽培
【教学内容】
1、黄瓜设施栽培
2、番茄设施栽培
【教学要求】
1. 掌握黄瓜、番茄的设施栽培技术和植株调整技术要点
2. 熟悉黄瓜、番茄的落花落果原因与保花保果技术,绿叶蔬菜的育苗与定植技术
3. 了解黄瓜、番茄的无公害设施栽培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与读书指导法
【学时】4学时
第七章 设施果树栽培
【教学内容】
葡萄设施栽培
7
【教学要求】
1. 掌握设施果树栽培的品种选择原则,主要果树的设施栽培技术与环境技术
2. 熟悉打破休眠方法与环境因子的
3. 了解设施果树栽培的生产概况与主要的产业发展方向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与读书指导法
【学时】4学时
第八章 花卉设施栽培
【教学内容】
1、概 述
2、球根花卉设施栽培
【教学要求】
1. 掌握设施花卉栽培品种的选择原则,主要花卉品种的设施栽培与管理技术要点
2. 熟悉花卉的设施育苗繁殖技术
8
3. 了解设施内花期的原理与操作技术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与读书指导法
【学时】4学时
四、实验课程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安排
(一)实验项目
实验一 园艺栽培设施类型的调查
1.实验类别:专业
2.实验类型:验证性
3.学时:4学时
4.实验的目的和要求:通过对主要类型园艺设施的现场调查和测量,加深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了解主要设施的基本结构、建造方式、存在问题、生产季节及其在园艺作物生产上的地位与作用。
5. 实验内容:全班划分成若干小组,按实验内容要求进行调查、访问,将测量结果和调查资料,整理成报告。调查内容如下:①主要设施类型,设施场地选择、方位和规划情况;阳畦结构和规格测量;②塑料棚结构观测(测定项目:棚的大小、架材用料及规格、压膜设施、放风口、棚门等);③加温温室和日光温室结构观测(测定项目:占地面积、加温设施、栽培
9
床面积、采光面积、前屋面角度、通风设施、墙体和后屋面的用料和规格、后屋面角度、不透明覆盖物的用料和规格等。
实验二 设施内小气候观测 1.实验类别:专业
2.实验类型:验证性
3.学时:4学时
4.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掌握温室(大棚)的小气候特点及其对作物生育的影响,并学会设施小气候的观测方法。为今后的研究及应用打下基础。
5. 实验内容:①温、湿度分布:在温室(大棚)中部选一纵剖面(设五排测点),在温室(大棚)1m高处选一横断面(按东、中、西和南、中、北设置7个测点),每测点设1台自记温度计和湿度计,地面设地面温度表、最高最低温度表,并埋入5cm、10cm、15cm、25cm地温表,在露地相应高度应设对照测点,各测点设干、湿球温度表或自记温度计和湿度计(观测时间:上午8:00、中午14:00、晚上8:00);②光照分布的测点选择、观测时间与温湿度观测相同。
实验三 现代化温室的结构设计
1.实验类别:专业
2.实验类型:设计性
10
3.学时:4学时
4.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当地气象条件和生产要求,学习对一定规模的设施、园艺生产基地进行总体规划和布局;学会进行现代化温室设计原理、设计内容和步骤。
5. 实验内容:根据当地的气候、地理位置等环境条件选择合适建造的温室类型;确定温室的几何尺寸(长度、跨度、高度等);选择骨架的用材和覆盖材料;设计荷载的计算,结构受力分析计算,确定初步结果,并局部调整,确定最终结果。
实验四 园艺设施育苗营养土配制及床土消毒
1.实验类别:专业
2.实验类型:验证性
3.学时:4学时
4.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初步掌握园艺设施育苗技术中营养土的组成成分、配制及床土消毒方法。
5. 实验内容:有机肥和园土按4︰6或3︰7的体积混匀,保证营养土营养物质充足、分布均匀,将营养土做成土方或装入育苗盘、营养钵中使用,可根据当地园艺设施育苗的实际情况以及园艺植物种类,适当调整营养土组成成分、配比,以保证育苗营养土质量;床土消毒:选用药剂、蒸汽和微波等方法进行消毒,并对消毒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
11
实验五 温室果菜的植株调整
1.实验类别:专业
2.实验类型:验证性
3.学时:4学时
4.实验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温室内果菜作物植株调整的方法,了解其对植株生长发育和产品器官产量、品质的影响。
5. 实验内容:选择蔬菜品种并了解生长结果习性;搭架、吊蔓、缚蔓;定干(蔓);去侧枝、摘心、去老叶;疏花、疏果。
实验六 瓜类嫁接育苗技术
1.实验类别:专业
2.实验类型:验证性
3.学时:4学时
4.实验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次实验,学习掌握瓜类蔬菜嫁接育苗技术,以便更好的应用于生产
5. 实验内容:首先进行砧木的准备,选择靠接法或顶插接法进行嫁接,并注意接后管理,
12
每天观察嫁接成活情况,并进行记录,总结这2种嫁接方法的优缺点。
实验七 二氧化碳施肥技术
1.实验类别:专业
2.实验类型:验证性
3.学时:4学时
4.实验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实验是学生掌握增加设施内CO2浓度的化学反应法,了解CO2化学反应能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
5. 实验内容:于晴天进行,利用酸与碳酸盐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可分解为水和CO2的原理,增加设施内CO2浓度。用红外线CO2分析仪测定环境中CO2浓度及光合速率。
实验八 百合的分生繁殖技术
1.实验类别:专业
2.实验类型:验证性
3.学时:4学时
4.实验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次实验,初步掌握百合的设施栽培品种的生态习性,分生繁殖的生产技术与操作要点,并了解栽培环境的、管理技术要点。
13
5. 实验内容:把百合的地下部分取出,分别采用分小球法、分鳞茎法,进行分生繁殖,并进行繁殖后管理,每天观察分生繁殖情况,并进行记录,总结这2种分生繁殖方法的优缺点。
实验九 园艺植物种植园的规划与建设
1.实验类别:专业
2.实验类型:综合性
3.学时:4学时
4.实验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次实验,掌握园艺植物种植园规划的设计原理与建造要求,学会合理规划种植植物类型、配套设备的平面与空间布设。
5. 实验内容:①园艺植物种植园的设计(种植园的面积、以及园中温室、大棚、露地的比例,种植园附属设施的种类及规模);大棚群的设计(部位、走向、供水、供电系统、道路)。
(一)实验报告基本要求
要求使用统一的实验报告纸,如实、认真记录实验结果。绘图要求用HB和1H专用绘图铅笔点、线描绘,用绘图专用橡皮擦除多余部分。图的大小要适中、位置摆放美观,有图题,图标正确、美观。实验报告中应包括以下内容:实验序号,实验名称,目的要求,实验原理,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步骤,结果分析,并对实验中遇到的专业问题进行探讨。
(二)备注
14
实验总学时24学时,因实验资源的准备有不确定因素(受天气、季节、园艺植物品种/种类园艺设施类型的),因此,教师可根据实验教学实际情况自行调整,要求如下:所列实验项目中,实验一、二为必做实验;从实验三、四、五选做1 – 2;从实验六、七、八、九中选做1 – 2个实验项目,最终的实验学时总数必须符合实验教学的要求。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
(一)命题原则与思想
命题本着“注重基础、提倡运用、全面考核、科学严谨”的原则,努力实现知识、能力、素养的统一,并着重考查学生运用基本知识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考试范围
所有教学章节内容。
(三)考核要求
考试内容的重点是教学要求中的掌握部分,其次为熟悉部分,少量涉及了解部分。
(四)考核类型
理论平时考核以作业、考勤、课堂提问和讨论等方式进行;实验考核以实验报告、实验设计和实验技能等方式进行;期末考核以闭卷考试形式进行。
15
(五)试题类型
本课程期末考试试题类型一般为(从以下题型中选择4-8种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是非题)、填空题、释词题、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等。
(六)试卷结构
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判断题共10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释词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简答题共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论述题共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七)成绩评定
成绩以百分制记录,包括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20%)。
五、其它说明
教师应根据每章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学术论文、专著,对问题集中的进行统一讲解,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方法,采用启发式教育,努力提高课程教学水平,注意深化所学知识,拓展知识领域,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在课外,学生要多参加生产实践活动,了解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大量阅读与本课程相关的科普书籍,提高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参考资料
16
1. 李式军 设施园艺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 王宇欣. 设施园艺工程与栽培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3. 张福墁. 设施园艺学[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4. 邹志荣. 园艺设施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