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标为导向、优化课堂教学
心得体会
郭
四
平
以目标为导向、优化课堂教学
8月5日上午,所有中小学教师在影剧院聆听北京教育学院吴松年教授的讲座,其中讲到要让课堂做到有效,继而高效,需要一系列工程,更需要我们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学习。其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目标教学,吴教授讲到:三维目标并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从三个维度去整体把握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环节目标,其中环节目标为课时目标服务,课时目标为单元目标服务,单元目标为《课程标准》服务,反之制定单元目标要参照《课标》,课时目标参照单元目标,环节目标参照课时目标,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经增效过程后,最终达到高效。课时目标的达成度应有体现和检验方式。教案就是实现课时目标的方案设计。使我深感触动。
8月8日在职中听了太原四十八中优秀教师的讲课,在课后的交流中,四十八中的教师强调,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目标要具体、明确、准确、全面,而且具有可操作性。教师必须树立目标意识,才能围绕目标,组织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有效活动。这样才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让我收获很大。
8月9日在影剧院省教研室焦佩婵教授作《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与实践操作》讲座中说到教学目标应具有导向性、激励性、标准化。新课程目标要变“任务驱动”为“目标导向”。教育目标具体化后,即为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再具体化为课时目标。目标的设计要科学合理,应该具体化、明确性、适切性。目标包括三个维度,三个维度又是有机整体,不能割裂。目标要指向学生,可观察,可测量,根据需要来制定。让我深受启发,感到改革的必要性。
培训结束后,我的思维并没有停滞,反思我们现在的教学现状,教师在教学目标认定和制定上,存在盲目、随意、定位不准等问题。并导致课堂的低效和无效。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特此,本学期我决心以目标为导向、优化课堂教学。
首先,学校对教研组重新划分,以学科为单位,重点确立备课组,选出优秀教师为组长,确立备课组组长职责,其职责如下:
一、每周组织本学科各年级提前备课,制定下周的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并拟定出针对目标的检测题。
二、检查本学科备课情况,并负责把关、签字到教研室盖章后上报教导处。
三、负责周清、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的登记,试卷分析以及总结工作。
四、每位教师征订教辅资料必须由备课组组长把关。
五、根据学科特点,制定作业的量,并对质量把关,且注重实效。
六、全面启用纠错本,所有学科共用一本并负责检查、记录。
七、配合教研室、教导处负责提升本学科教学质量。并且对中考试题要研究分析,为中考备考提供科学的依据。
八、负责本学科内教师结对工作,骨干教师的推荐,青年教师的培训。
九、负责推荐本学科到太原师院附中学习人选。
十、配合好教研室、教导处, 以及年级组要求的各项工作。
以上为备课组长职责,每周备出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后与太原师院的目标进行对接指导。
其次,要求全体教师人手一本课标,并要求努力学习,准确定位,并进行考试。
再次,要求全体教师分析近三年来中考试题,并抽中考题,对全体老师进行考试。每人都做到每一章,每一节的考点明了,目标明确,从而才能做到高效的教学。
教学改革必须从课堂改革入手,围绕“增效减负”为中心,改革教学模式和手段,做到目标明确,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