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作品《月牙儿》读后感】
(一)苦难命运的象征
如前所述,月牙儿是“我〞苦难时候的“好伙伴〞,正因为每当“我〞受苦的时候总是看见了月牙儿,才让“我〞和月牙儿之间有了某种联结的意味,这种人与自然惺惺相惜的巧妙互通正是小说设置第三方月牙儿的需要,其用意在于借助月牙儿来剖析人物内心世界和暗示人物的命运未来。所以当妈再嫁过上好日子后,“我在这三四年里想不起曾经看见过月牙儿〞。实际上不是“我〞没有看见,而是看见了却不记得了,因为那时的“我〞和月牙儿之间已经暂时中断了“苦难〞的共通点。
(二)黑暗社会的对抗者
“一个春天的月牙在天上挂着,我看出她的美来……显出难以想到的纯洁〞,从中可以看出,月牙儿其实也象征了黑暗社会微弱的希望,是这个逼良为娼的社会的小小的对抗力量,只不过,作品中呈现出的结局是小小的希望依旧抵抗不了社会的黑暗。这样,月牙儿便具有了极大的艺术张力。一方面,它是“我〞苦难的象征,另一方面,它更是“我〞借以向命运提出对抗却不得的希望。“我〞所遭遇的生活是这个社会小小的缩影,“我〞的命运同样也是社会上同类女性的命运。在这里,“我〞就是对这个男权社会控诉的代表者。是黑暗的社会逼着“我〞选择了当初自己都以之为耻的事情,这是种屈于命运的悲哀,而回到“我〞最初的本衷,“我〞只是想“不要饿肚子〞而已。
(三)探析命运合理性的手段
“穷〞可以说是“我〞和母亲两代人面对的共同的问题,当最根本的生存需要都无法满足时,谈何人生的价值,谈何爱情,谈何女性的尊严呢?母女两人在痛苦追求人类维持自身生存最根本的过程中也遭受到不尽的挫折,难怪“我〞不相信爱情了,难怪“我不想把自己专卖给一个男人了,我决定玩玩了〞,因为“肚子饿是最大的真理〞。而也正是在这当中,我看到了中国女人特有的隐忍,她们有过微弱的抗争,有过少女单纯的情意,却最终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母女二人先后命运的轮回和循环不禁让人掩卷叹息。
读到这里,我好似能理解为什么当初“我〞视暗娼为自己“绝不肯做的事〞而后来自己也沦为和母亲一样的女人了。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生存下去最根本的需求都达不到的话,哪有资格去追求身为人的尊严?因为人的开展需求总是建立在生存需求满足的根底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