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
第十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结构设计大赛
-----竹质单层网壳结构设计
一 竞赛题目
三十多年来,空间结构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从早期的平板网架至网壳,到索穹顶、膜结构、张弦梁结构、弦支穹顶等。这些结构体系中,网架及网壳最早广泛应用,也是目前量大面广的结构形式。本次结构设计大赛赛题在第10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赛题(天津大学)基础上适当修改,要求设计能够承受一定竖向荷载的竹质单层网壳结构模型。
二 模型要求
总体模型由支承结构模型、制作的屋盖模型和作为底座连接用的承台板三部分组成。图1、图2为总体模型三维透视图和总体模型布置图。 (1)给定的承台板 承台板为实木板,总厚度20~30mm,尺寸1800×2400mm,柱底轴网尺寸1200×1800mm,轴线交点处必须设四个角柱,1轴及2轴上两柱间不得设柱。A轴及B轴上两柱间可由各队另行设柱,数量不限,但其偏轴尺寸不得超过限定边界。承台板标高为±0.00m,尺寸详见图1。
(2)上部结构
上部结构包括多立柱支承结构、屋盖结构、屋面维护结构,柱顶标高不超过1150mm,轴网尺寸范围内屋盖净空不低于850mm。屋面维护结构覆盖面积(水平投影面积)不小于1300×1900mm。
结构的所有构件、节点及连接部分通过给定竹材与502胶水手工制作完成。结构模型底部采用502胶水固定于木质承台板上。
三 材料及工具
1.竹材,竹材规格及数量如表1所示。竹材参考力学性能指标如表2所示。 2.用于模型制作的502胶水和制作工具(美工刀、卷尺等)需各队自备。
表1 竹材规格及用量
竹材规格 1250×430×0.50mm 1250×430×0.35mm 1250×430×0.20mm 密度 0.798g/cm3 竹材名称 本色测压双层复压竹皮 本色测压双层复压竹皮 本色测压双层复压竹皮
表2 竹材参考力学指标 顺纹抗拉强度 抗压强度 150MPa 65MPa 数量(张) 2 2 2 弹性模量 10GPa
图1
图2
四 模型加载及评判
模型加载采用静加载的形式完成,加载装置及荷重悬挂于屋盖下方,并通过四个连接点与
屋面结构相连接。在制作过程中,屋盖结构中应留出四个位置以固定竖向加载装置,建议设置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的三分点处。
荷重为标准加载块,比赛时由参赛队指定一名参赛队员施加荷重。模型须进行两次加载实验,第一级加载为2kg荷载(包括小车荷重和配重)、第二级加载为4kg荷载(包括小车荷重和配重)。每队加载成绩由各级加载成功时,计算所得荷重比分数和竖向位移分数组成。施加竖向荷载时量测屋面中心位置处的竖向位移。
加载时,根据以下情况进行评判:
1.模型安装后,模型出现投影线内偏或外偏超过20mm,不予加载,参赛模型加载项成绩为零;
2.加载时,立柱及屋面结构发生整体倾覆、垮塌等,导致荷重块掉落,此次加载级及以后加载级成绩为零(即第二级加载出现此情况,加载项成绩算第一级加载成功的成绩); 3.每级加载时,当模型结构完整,但出现以下操作失误时,即认为本级加载失败(若此情况发生在第一级加载,则第一级加载失败,模型进入第二级加载):
1)指定测点处的竖向变性过大,超过允许位移,屋面板起皱;
2)由于局部加载处破坏,导致整个加载机构脱落;
五 评分项及评分标准
5.1 模型评分项及分值
模型评分项共六项,总分100分,其中包括: (1)计算书以及设计说明——10分 (2)结构选型与制作质量——10分 (3)现场表现——5分 (4)模型质量——25分 (5)模型承载力——25分 (6)模型刚度——25分 5.2 评分标准
(1)计算书以及设计说明——10分
计算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 6分 图文表达的清晰性、规范性 4分
注:计算书要求包含:结构选型、主要构件详图、计算简图、荷载分析、内力分析、位移分析、
承载力估算等。
(2)结构选型和制作质量——10分
结构合理性和创新性 6分 模型制作质量与美观性 4分
(3)现场表现——5分
赛前陈述 3分 现场答辩 2分
(4)模型质量——25分
根据式(a)计算模型得分K1
K1=25×Mmin /M (a)
式中,Mmin为所有参赛队中最轻模型的质量,M为本队模型的质量。
(5)模型承载力——25分 根据式(b)计算模型得分K2
K2=25×N/Nmax (b)
式中,Nmax为所有参赛队模型中最大的加载荷重,N为本队模型的加载荷重。
(6)模型刚度——25分
根据式(c)计算模型得分K3
K3=25×fmin / f (c)
式中,fmin为所有参赛队模型中最小的竖向变形,f为本队模型的竖向变形。
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系
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