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当前税源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于当前税源管理的几点思考

来源:九壹网
科技信息专题论述

关于当前税源管理的几点思考

河北大学MPA生

朱贤雨

[摘要]税源管理是税收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当前由于依法治税与税收任务的矛盾、管理手段的相对落后,税源管理的现状不容乐

深化税源管理,才能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观。只有逐步转变传统税收管理理念、

[关键词]税源管理思考

税源,是指税款的最终来源。税源管理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有关法

律、法规对税收收入的来源渠道,通过一系列规范的、现代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全方位的信息跟踪和纳税控制以及分析预测税源发展变化趋势,以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力度,有效地防止税款的流失,保证税收收入实现的一系列税收管理活动。税源管理的目的是使实际征收的税款最大限度地逼近潜在税源的边界。税源管理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果。近年来,随着新税收征管模式的深入实施,各级地税机关都把强化税源管理作为当前税收征管工作的重点来抓,税源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税源管理领域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需解决。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拟对此谈一些肤浅的看法,以期对地税机关强化税源管理工作有所裨益。

一、当前税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现行税源管理的范围主要是已办理税务登记户,通常是根据纳税户的申报资料、提供的有关财务报表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掌握有关税

源情况。

一般根据上一年度纳税情况选择重点税源大户进行管理,将其作为税收征管工作的重点,进行数据分析和监督,如我市管理分局按月编制《年纳税额50万元以上企业税源情况月报》、按半年编制《个体工

商大户税收征管情况报告表》

等,税源管理的范围相对较窄。在相当程度上把税源管理与重点税源户、纳税大户的税收管理混淆等同,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征收管理工作的需要。主要问题:

(一)税收管理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在税收实务中,以税收任务完成情况论英雄的观念还很普遍;在考核目标中,未完成税收收入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在执法理念上,还

没有完成由收入任务型逐步向税源管理型的转变。

从理论上讲,依法治税是税务机关的天职,是第一位的任务,完成税收收入也是税务机关的任务,是建立在依法治税基础上的第二位的任务,规定税收收入任务的目的是为了各地更好地加强管理,更规范地执法,使纳税义务得以切实地履行,因此两者并不矛盾。但收入考核确实对依法治税造成了一定的

负面影响。

如税源充裕的地方为减轻以后年度的任务压力,年底申报不开票延压税款;而税源贫瘠的地方,靠现有的税源无法完成任务,被迫以各种税收“优惠”吸引外地税源,严重扰乱了税收秩序。

(二)税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计算机在税源管理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运用,不能为税源管理提供强力支撑,主要体现在:一是软件功能不健全,征管软件辅助决策模

块功能尚不能正常使用,不能利用计算机数据进行税源分析、

对比,衍生出相关联的可对税源进行管理的数据和资料;二是数据质量不高,如纳税户财务资料、稽查查补税款情况等数据没有采集和录入,导致有关数据不完备,甚至严重失真,影响税源管理的分析、监控及稽查作用的

有效发挥;三是网络化程度偏低,不能与国税、

银行、工商、财政、房产、土地等相关部门资源共享,缺乏部门之间的支持配合。

(三)对纳税人的征管权属划分不清由于对管理分局管辖区域划分不清、分工不尽合理,造成税源管理中存在漏洞。表现在各个管理分局管辖范围存在交叉重叠,没有严格按

照区域、

路段来划片管理。特别是对招商引资企业的管理比较混乱,如将本属于市直管辖的企业“招商”到区局管辖。征管权属的划分不清,容易导致各管理分局对大的税源积极争抢,而对小的税源可能无人问津,不仅扰乱了税收征管秩序,而且影响了对税源的有效监管。

(四)税收管理员“管事”太多,税源管理力不从心

据对我市地税系统的一项调查显示,税收管理员一天7小时工作时间是这样分配的:1、办理纳税人涉税事宜1.5小时;2、下户调查、辅导约2小时;3、用征管软件处理业务、整理纳税资料、统计有关数据、撰写

相关材料约3小时;4、

参加分局会议、政治业务学习、撰写工作日志约1.5小时。可以看出,税收管理员每天真正履行本职工作职责的时间只有2小时左右,而其余大量的时间被各种琐事所占用,税收管理员陷入了日常税收管理事务性工作的汪洋大海之中。税收管理员的职责决定

—590—

了税收管理员应当经常深入纳税户了解、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财务核算的基本情况,全面掌握税源变化情况。但现实中,税收管理员极少能够下户,对分管纳税人的税源情况无法准确掌握。调查显示:1个月22个工作日中,税收管理员平均下户只有3.5天。若以我市2008年底平均每人管户116户计算,1天1户,则需要33个月才能将所管纳税户跑一

遍。随着经济的发展、

纳税户数的增加和各项管理措施的不断细化,税收管理员的日常工作量不断加大,无法完成本职工作职责,造成税源管理力不从心。

(五)纳税评估作用没有有效发挥

对企业进行纳税评估是强化税源管理,提高税收征收率的有效途径。

纳税评估在目前的管理中没能得到深入应用,一是纳税评估的对象选择主观随意性较大,未能建立科学、实用的纳税评估模型和细化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不能做到有的放矢;二是评估面较窄,据统计,2008年我市地税系统共对1928户纳税户进行了纳税评估,仅占管户总数的4.68%;三是评估的期限不符合要求,目前地税机关开展的纳税评估主要是对纳税人以前纳税年度的申报纳税情况进行检查,而按照国家税

务总局

《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评估的期限应以纳税申报的税款所属当期为主;四是评估深度不够,仅停留在看看表、对对数等浅层次,对企业的一些异常现象做简单约谈,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一些隐藏较深的问题。

二、强化税源管理的几点思考(一)要强化税源管理法治观念。首先要切实转变税源管理的观念,将税收执法理念从收入任务型逐步转变为税源管理型。树立税源管理是税收工作的中心和重点的观念,使税源管理工作成为日常税收工作

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税源管理过程中,

做到抓大管中不放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应收尽收。

(二)依托信息化,加强科学管理。一是完善征管软件功能,提高适用层次和范围,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内部信息传递和信息共享制度,加强内部协调配合,实现征收、管理、稽查信息的全方位共享,及

时发现税源管理中的问题;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工商、

国税、地税、等部门间的信息传递,积极创造条件,实现部门间的信息网络共享,实现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各系统的“一户式”管理,随时掌握区域内税源变化情况,做到税源分布一目了然。

(三)理顺机构,明确职责,实行属地管理基础上的专业化管理。一是坚持纳税人属地管理原则,科学划分各管理分局的征管区域,做到征管区域无重叠、无缝隙、全覆盖。一般情况下,纳税人是以经营地为税务登记地,如工商注册地与实际经营地不一致时,应以实际经营地址为税务登记地,纳入经营地税务机关管理。这样可以避免税源管理上了出现交叉、遗漏和互相扯皮、推卸责任的现象出现。二是实行属地管理基础上的专业化管理,在一个管理分局的管辖范围内,对税源进行专业化管

理,如成立金融企业、

房地产企业管理组,或指派专人对金融企业、房地产企业应纳税收进行征管。由于实行专管,对某个税种税源存量和变化发展的信息掌握得更加清楚,有利于堵塞税收流失的漏洞,增加税收收入,并使同类纳税人之间的税负大致趋于平衡。

(四)进一步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充分调动税收管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一是给税收管理员“减负”,将税收管理员从繁重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中出来。要牢固树立税收管理员是第一位的思想,重

点工作宁少勿多,防止面面俱到,影响基础性工作。

合理筹划工作时间,提高时间利用效率,上级机关应根据全年税收工作特点,注意业务工作的淡旺季,合理安排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避免税管员的工作忙上加忙。二要注重培训选拔一批懂企业生产经营、具备一定财会知识、熟悉税收业务和法律、责任心强的干部担任税收管理员,充实基层税源管理

力量,适当提高税收管理员占一线人员的比重。同时,

要积极摸索建立税收管理员的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税收管理员的积极性。

(五)完善纳税评估,堵塞税源管理漏洞。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纳税评估管理办法,结合实际,建立科学、实用的纳税评(下转第587页)

科技信息工程技术

沥青废料、混凝土废料,应及时收集并运送至弃渣场。对机械设备维修废配件,进行回收利用。

2.5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主要是通过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使城镇道路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减小到最低限度。突出对取土场、弃土(渣)场的重点防治,加强具有潜在隐患水土流失区的防护措施。在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严禁取土、挖砂、采石。

2.6生态环境保护措施2.6.1生物保护措施

施工前,采取相应措施对位于路基范围内的珍稀动物植物进行保护。施工中严禁随意采摘、破坏野生植物资源及捕猎野生动物。在草、木较密集的地区施工时,遵守护林防火规定。

2.6.2文物保护措施

在文物保护区周围进行施工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严防损毁文物古迹。施工中发现文物时,暂停施工,保护好现场,并立即报告当地文物管理部门研究处理,不能隐瞒不报或私自处置。

2.7社会环境产生影响的减缓措施2.7.1节约用地

范围进行施工,尽量节约用地。严格按照城镇规划提供的位置、

2.7.2减小施工对交通的影响

工程车辆和施工便道对交通的影响有时非常显著,不但影响车辆通行,甚至有可能引起纠纷,因此要事先充分合理地编制交通疏导方案,修建社会交通便线,严格按和交通部门审批的方案实施,尽量减小道路施工对交通的影响。

2.7.3召开施工配合会

开工前在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的同时,要充分调查沿线地下原有管线、设施、构筑物的障碍现状,及时请求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召集施

排水、燃气、电信、电力、绿化、工中可能涉及到的有关单位(如自来水、

环保、环卫、交通、街道组织等)对地上、地下障碍物的处理及对交通疏导等问题商讨方案、统一部署、各负其责,签订协议,做出会议纪要,明确期限及执行人姓名(电话)。在执行中施工单位请专人进行协调,负责落实会议纪要执行情况,遇到问题及时报告主管部门进行解决,以免造成损失或影响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

3结束语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家大力兴建基础设施的今天,自然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生命安全,所以国家在工程建设方面把环保工作提到一定高度,必须把环保工作等同于安全、质量、进度来抓。作为基础设施中重要组成之一的城镇道路工程,

实践证明,在工程施工过程它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产生了多方位影响。

中,采取严格管理、优化施工工艺等综合措施,可最大限度地减缓对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好地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参考文献

[1]C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S].[2]王贵春等.路基路面工程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翟三扣.公路施工环境保护监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6]姜雅净,李艳.税务代理理论与实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10

[7]李秋有.借助社会资源寻求纳税服务新突破[EB/OL].http://www.gx.xinhuanet.com/focus/2007-06/21/content_10358048.htm

[8]季承武,李志伟.对优化纳税服务的若干思考[J].中国税务,2003(10)

[9]左晓龙.优化纳税服务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税务,2005(6)[10]温来成.维护纳税益:当代中国公共管理的重要议题[J].中国税务,2008(3)

·M·林登.无缝隙———公共部门再造指南[M].[11][美]拉塞尔

汪大海,吴群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2]冯强.不断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J].经济,2008(1)[13]郑晶铸,李俊生,刘毅.浅议优化纳税服务的途径[N].江苏经济报,2008-05-15(4)

[14]吴帆.关于优化纳税服务的思考[EB/OL].http://www.he-n-tax.gov.cn/qhdgsww/lltt/jcdy/200707/t20070729_42913.htm

[15]金人庆.中国当代税收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15-318

水、循环使用的目的。

2.3空气环境污染防治措施2.3.1车辆运输扬尘的防治

施工中汽车行驶会产生道路扬尘污染;运输过程中会撒落粉末、灰、土等材料,对空气产生二次污染[3]。应采取下列措施加以减轻或避免:其一,加强运输管理,保证汽车安全、文明、按规定车速行驶。其二,运输车辆应当在除泥、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作业场所,不得使用空气压缩机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清理车辆、设备和物料的尘埃。其三,施工单位应采用密闭化车辆运输,并且加强对车辆机械密闭装置的维护,确保设备正常使用,装载物不得超过车厢挡板高度,运输途中的物料不得沿途泄漏、散落或者飞扬。其四,科学选择运输路线,运输道路应定时洒水,每天至少两次。

2.3.2沥青混凝土拌和、水泥混凝土拌和、灰土拌和为了减轻沥青烟气对环境空气、操作人员健康、植物生长的影响,同时也为了施工管理的方便,提出下列措施:其一,合理安排沥青混凝土拌和场集中拌和。采用先进的沥青混凝土拌和装置,并配备除尘设

沥青烟气净化和排放设施。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拌和场不得选备、

在环境敏感点上风向,与其距离应在300m以上。其二,拌和场作业人员

在城镇人口密集应佩戴劳动保护用品,现场应采取防扬尘措施。其三,

区,应使用厂拌灰土,不得使用路拌石灰土。

2.3.3道路材料的堆场和临时性的废弃物堆场

城镇道路施工用堆场中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一般指煤炭、砂石、灰土、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等易产生粉尘颗粒物的物料。这些物料如遇大风、雨、雪天气也会造成污染,应采用下列措施:其一,堆场应选在

其二,遇恶劣天气加篷覆盖。其三,环境敏感点下风向,距离100m以上。

注意合理安排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堆存地点及保护措施,减少堆存量并及时利用,必要时设围挡(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防尘网,并定时洒水防止风蚀起尘。

2.3.4其他方面防治措施

气象部门发布建筑施工扬尘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应当停止土石方挖掘、爆破、房屋拆除等作业;在进行产生大量泥浆的施工作业时,应当配备相应的泥浆池、泥浆沟,做到泥浆不外溢,废浆应当采用密封式罐车外运;施工机械在挖土、装土、堆土、路面切割、破碎等作业时,应当采取洒水、喷雾等措施防止扬尘污染;对已回填后的沟槽,应当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防止扬尘污染;使用风钻挖掘地面或者清扫施工现场时,应当向地面洒水。

2.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2.4.1生活办公区固体废物处置措施食堂产生的剩菜剩饭、餐厨垃圾,应综合利用,卫生填埋。办公室的废日光灯管、墨盒、晒鼓应收集统一处理,回收利用废纸张。宿舍区产生的粪便,应设置化粪池等处理设施,对生活垃圾进行卫生填埋。

2.4.2路基工程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对地表清理构筑物拆除产生的树木、杂草、建筑垃圾,进行综合利用,运至弃土(渣)场。对路基开挖产生的弃土、弃渣,合理堆放,尽可能综合利用。同时对路基填筑中土石方运输沿路撒落,应当采取密闭运输,打扫清理。

2.4.3路面工程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对拌和场物料运输撒落,应采取密闭运输,打扫清理。对路面浇筑(上接第590页)估模型和细化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运用不同税种的分析评估方法,有针对性地对企业开展纳税评估,将有疑点的作为评估对象,减小主观随意性。二是充分发挥纳税评估信息系统功能,利用该系统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做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不断提高纳税评估水平。三要衔接好评估工作与征收、稽查等环节的关系。评估不等同于检查,评估应侧重于对纳税人当期的纳税申报情况进行审核评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参考文献

[1]蔡建勋.美国纳税服务情况及其借鉴和启示[EB/OL].http://www.jslg-l-tax.gov.cn/E_ReadNews.asp?NewsID=2790

[2]马文奇.每个人都是纳税服务的主体[N].中国税务报,2008-11-03(1)

[3].新公共管理及应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06

[4][美]珍妮特·登哈特,罗伯特·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麻勇爱.纳税人遵从理论及其借鉴意义[J].涉外税务,2002(4)

—58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