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历年语文中考综合分类题
2.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4 分)
那些内心高贵的人,即使 ① (曲折 挫折)不断,即使被压迫在人生的谷底,他区别于他人的是拥有一张 ② (从容不迫 从容自扣)的纯正的脸。脸如同一个人的心。林肯说,一个人活到四十岁,就该对自己的脸负责。在父母的无私之爱中孕育出的清纯美丽的脸,四十年后是否还能不染浊尘,无阿谀之风、汲汲之气、躲闪之态…… ……这取决于我们自己。
古往今来,那些优秀的、内心过着严肃生活的人,他们的外表.往往是本真的、朴素的:真正的清贵之气,不是一件精于裁剪的皮装,不是位高权重的地位, , 而是一颗对自己、对他人都无比真诚的心。
真正高贵的人,是那些能够超越自我,始终带着情感前行。
(选自《 读者》 2008年第10 期,有删改)
(1)文中①② 两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是(2 分) ① ②
(2)请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补写出第二节中的一句话。(1分)
(3)请修改文中画线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 分)
3.名著阅读(3 分)
A 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掇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1)文段中A 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2)请你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关于他的另一个故事:
4.语文实践活动:( 4 分)
学校开展“魅力徐州”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加以下两个板块的主题活动: 【 文化名城】
徐州北接齐鲁大地,南临江淮平原,纵横四百里,上下五千年。其灵山秀水,孕育了众多杰出人物:汉高祖刘邦、音乐家马可、美术家李可染等都创造了不朽的业绩;其雄风雅韵,倾倒了无数文人墨客:李白、韩愈、苏东坡等都在此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1)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推介一位名人作为“文化名城”的代表,你的建议是:( 2 分) 我建议推介 (填人名),因为 【 聚焦奥运】
(中国江苏网消息)5 月23 日上午,从全市各行业选拔出的9 名北京奥运会徐州火炬手启程前往苏州。他们将代表900 多万徐州人民参与奥运圣火25 日上午在江苏境内首站的传递。
9 名火炬手包括丰县女交巡警张敏、《 都市晨报》 记者王瑜珩、第九届世界技巧锦标赛冠军苏红等。据悉:江苏境内传递火炬手总数为624 名。5 月25 日至27 日,北京奥运
1
圣火将在我省传递。届时,徐州火炬手将和其他615 名火炬手一道,高擎奥运火炬,在江苏境内完成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和宣传北京奥运会“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理念的神圣使命。
(2)标题是对消息内容的概括,请帮助校报记者在下面的横线上为此消息拟个标题(2 分)
(以上为2008年中考)2.( 4 分) (1)( 2 分)① 挫折⑧ 从容不迫(每空1 分) ( 2 ) ( 1 分)不是异常显赫的家世。或:不是那种目空一切的傲慢行为,(能够符合语境、文意,句式与上文保待一致,即可得分。)( 3 ) ( 1 分)真正高贵的人,是那些能够超越自我,始终带着情感前行的人。或:真正高贵的人,能够超越自我,始终带着情感前行。 3 . ( 3 分)主要性格特征:嫉恶如仇(行侠仗义)、豁达明理、粗中有细等。(1 分)人物故事示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大闹五台山、花和尚单打二龙山等。( 2 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人物故事符合原著即可得分。) 4. ( 4 分)( 1 ) ( 2 分)我建议推介刘邦,因为他开创了汉朝四百年帝业,汉文化对后世影响极大,徐州因而成为汉文化的发祥地。或;我建议推介李可染,因为他是当代著名画家,把中国山水画的风气神韵从传统推至现代,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山水图式,其影响早已超越美术界。或:我建议推介苏东坡,因为他是“唐宋家”之一,作为徐州知府率民抗洪,建黄楼、修苏堤,其佳作《 放鹤亭记》 、《 黄楼集》 等增强了徐州文化名城的魅力。(只答人名不得分,理由充分,没有科学性、知识性错误,得2 分。) ( 2 ) ( 2 分)9 名徐州奥运火炬手赶赴苏州参加火炬传递(人物、地点、事件缺一项扣1 分)
3.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5分)
一个年轻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总是不断地变换工作单位。因为在一个单位工作不久, 就会感觉到怀才不遇,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不得已只好跳槽。他觉得很 ① (沉痛 无奈),就把烦恼向一位阅历丰富的老人 ② (倾诉 反映)。老人说:“你换了这么多单位根本没有用啊。因为 。” 有些人总不断埋怨别人的过错,指责别人的缺点,他们觉得周围的环境和人处处跟自己作对;或者认为自己生不逢时,没有真正的“伯乐”来赏识自己。实际上,他们没有意识到真正的问题不是来自于周围,而是来自于他们自己。像这样的人,必须深刻地看待自己,正确地反省自己,不能一味地埋怨别人。而一个单往也没有必要为失掉这样的“人才”而遗憾。 (1)为文中①②两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① ② (2)根据上下文语境,在下面的横线上把文中老人的话补充完整。(1分)
因为 。 (3)文中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后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答: 。 4.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3分) 修养的花儿
在寂静中开过去了, 成功的果子
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1)这首小诗的作者是 (1分)
(2)请问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告诉了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
答: 。
2
5.请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从中选出四个最能体现徐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地位和文化底蕴 的关键词(四字短语).填在文后的方格中。(2分)
徐州,古祢彭城.是江苏境内建城最早的城市,历史悠久。秦汉之际,从这里走出的布衣皇 帝刘邦一统天下.建立了辉煌的汉王朝。两汉四百多年间,徐州共有l3个楚王,5个彭城王,是有名的帝王之乡。徐州城周围构造各异的汉墓,栩栩如生的汉画像石,惟妙惟肖的汉兵马俑.并称为“汉代三绝”。徐州更是人文荟萃之邦,彭祖、刘邦、项羽自不必说,还有萧何、刘裕、李煜、刘向、刘禹锡、李蟠、李可染、马可、宋绮云等,从帝王将相到丈人骚客.从艺术大家到志士.无数风流人物.闪烁寰宇。 (以上为2009年中考)3.(5分)(1)(2分)①无奈②倾诉 (2)(1分,从问题出于自身的角度来回答)示例: (因为)不是环境的问题,而是你自身存在问题。 (3)(2分)像这样的人,必须正确地看待自己,深刻地反省自己,不能一味地埋怨别人。 4.(3分)(1)冰心(谢婉莹)(1分)(2)比喻。人只有耐得住寂寞,努力提高自己,才能迎来辉 煌的成功。(“手法”1分,“哲理”1分。意思对即可)
5(2分,答对两个得1分,答对四个得2分)历史悠久帝王之乡汉代三绝人文荟萃 3.名著阅读。(3分)
“在童年,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蜂窝,一些普通、平凡的人们象蜜蜂一样,把自己的知识和关于生活的想法的蜜送到那里,每个人尽自己的力量慷慨大方的充实着我的心灵,这种蜜往往是肮脏而苦涩的,但这一切知识仍然是蜜。”
(1)请举出“一些普通、平凡的人们”中的一个并写出其性格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这些人怎样的感情?(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那是怎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繁花满枝,显出一种青春和欢乐来。
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树鲜花,在晨风中轻轻( )着。
当我一步步走近它时,才看清了,它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缠绕着刚刚绽开的牵牛花。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鲜艳的花簪上了枯树的头顶。于是它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猛然间感到它们原本就是浑然一体的。
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 柔藤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你的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我看过一些枯枝( )地直立着,身上落满了肮脏的鸟粪,脚下卷过萧条的西风。我也看过一些牵牛花,因找不到支撑,散落在地上,把荒草吞没。
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备选词语:摇晃 摇曳 顽强 孤寂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1分) 修改后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横线上写两句话,使上下文语意连续。(2分)
5.为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主标题。(2分,不超过15个字)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新网徐州新闻5月19日电)72年前的今年,徐州被日军攻占,今天上午9时起,徐州分分3个时段试鸣3种防空袭警报。
1938年5月19日为徐州沦陷日。为使全市人民以史为鉴,不忘国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鸣放防空袭警报要求,经徐州市批准,徐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拟于2010年5月19日上午9时起,分3个时段试鸣3种防空袭警报。顺序为:①9时整试鸣防空袭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时间3分钟;②9时10分试鸣防空袭紧急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时间3分钟;③9时20分试鸣防空袭解除警报,音响为一声长音,时间3分钟。 (以上为2010年中考)3.(1)外婆,慈祥善良、宽厚、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小茨冈,纯朴、乐观;“好事情”,献身科学,见识远大;戈里格里,正直。(2)对这些人的感激、热爱、赞美和敬佩之情。 4.(1)摇曳 孤寂(2)因找不到支撑,散落在地上,被荒草吞没。(3)示例:你不憎恶那长者的衰老,以你的活力伴随着它。 5.徐州今试鸣防空袭警报纪念沦陷日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得问题。(4分)
生活如旅行。只有善于思考的人才能更好地( )生命的美好,觅得怡心的美景。 享受思考的乐趣,就要让思考绕过一道弯,多角度( )那难得一见的美景。只要多角度思考,才能察事物之全貌,品难见之美景。关于人生,我们不妨多角度思考一番:我们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可以是最可爱的;我们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可以是最勤奋的; , 。这一切表明,角度犹如思考的魔方。 ① 请为文中的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2分) 备选词语:品味 品位 观察 观赏
② 文中画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1分)
修改后: ③根据上文,在文中的横线处仿写句子。(1分)
4.下列关于课外阅读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名人传》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作品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B.《骆驼祥子》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故事。祥子为了实现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梦想,历尽苦难,三起三落,他与命运的抗争最后以惨败告终。 C.《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了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等三方面的内容。
D.《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作品的主人公认为“就是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 5.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提出的问题展开探究。(2分)
“给力”一词是一个网络用语,2010年开始流行,在世界杯期间被网友广泛使用,并入选“2010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让不少人有些“意外”。一向以严肃严谨著称的《人民日报》采用如此“潮”的标题,立刻引发如潮热议,网友纷纷大呼“标题给力”。 2011年初,“给力”一词又登陆春晚。海清和黄海波的小品《美好时代》之后,朱军问观众:“刚才的小品给力吗?”台下一片欢呼。
4
今后,与社会热点密切关联的网络用语“转正”,或将成为不可遏制的潮流。 问题:“给力”作为网络用语能够“转正”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点)
答: (以上为2011年中考)3.(4分)(1)(2分)品味观赏 (2)(1分,关联词错误,“只要„„就”的句式不得
分)只有多角度思考,才能察事物之全貌,品难见之美景。(多角度思考,才能察事物之全 貌,品难见之美景。) (3)(1分,句式相同,语意连贯,语句通顺即给分。前后是一种转 折关系,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可以弥补客观上的不足)示例一:我们也许不是最富有的, 但可以是最充实的;示例二:我们也许不是最顺利的,但可以是最乐观的。 4.(2分)D(引文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5.(2分,回答出以下答案中的两点即给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①这一词语与社会热点密切关联,反映时下社会生活。②这一词语新鲜有趣,有创意,表现力强,用起来自然顺畅,③网络的发展加速了这一词语的流行。④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官方媒体 越来越主动亲近网络,关注网络词语。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