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广西桂林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广西桂林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来源:九壹网
广西桂林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霍金:人工智能不一定是好事或导致人类灭亡

腾讯科技讯 5月3日消息,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Steveb Hawking)在讨论约翰尼德普(Johnny Depp)主演的新片《超验骇客》时称,人工智能或许不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事件,而且还有可能是最后的事件,他的意思是:人工智能可能会导致人类的灭亡。 当你为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欢呼雀跃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这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

在观看了德普主演的新片《超验骇客》后,霍垒在为《》杂志撰写的一篇文章中明确地表达了他对这个问题的担忧。

霍金担忧的对象不仅仅是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甚至还包括现在的一些公司比如谷歌和,他说:“人工智能的短期影响取决于由谁来控制它,而长期影响则取决于它是否能够被控制。”

不管从短期还是长期角度来说,人工智能都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风险。实际上,霍金似乎根本就不信任所谓的人工智能专家。

他说:“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到底是好是坏完全是无法预料的,面对这种情况,专家们肯定会尽一切可能去保证得到最好的结果.对吗?错!如果有一个优越的外星文明给我们发来一条信息说:‘我们将在几十年之后到达地球。’我们是否应该回答说:‘好的,当你到达地球的时候请通知一下我们,我们将给你留门’?我们可能不会那么做,但是如果人工智能技术继续发展下去,差不多就会出现那样的情况,”

实际上,坚持技术发展似乎可以消除或避免最终产品可能对人类构成的威胁。无人汽车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工程师们似乎并不关心人们在开车的过程中获得的乐趣。 霍金承认,机器人和其他的人工智能设备也许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好处。如果那些设备的设计非常成功,就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好处,他说那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事件。然而他同时也提醒说,人工智能也有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后的事件。实际上,人类在考核人工智能技术的潜在风险和收益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太少。霍金对此表示担忧和哀叹。

他说:“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到极致程度时,我们将面临着人类历史上的最好或者最坏的事情。”

霍金以前就曾试图提醒人们注意一点,即科幻的魅力会蒙蔽我们的双眼。它有时会掩盖住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最终的结果有可能引发一场浩劫。他曾经说过,外星文明可能会憎恨地球文明。

人类有一种自恋的倾向,盲目相信自己很聪明而从不考虑事情有时可能会出错。或许正如霍金所说的那样,科技行业应该更多地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未雨绸缪上面。

(来源:腾讯科技 2014-05-03 作者:林靖东)

l.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工智能长期来看只在未来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风险,所以我们必须防范未然。 B. 基于人工智能的潜在风险,霍金根本就不信任所谓的人工智能专家。 C.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到极致程度时,人类历史上最好或最坏的事情都可能发生。 D. 霍金认为,机器人和其他的人工智能设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好处。 2. 下列对人工智能可能引发的人类终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工智能短期影响取决于由谁来控制它,唯利是图的人掌握它,会损人利己;心怀叵测的人掌握了人工智能技术,有可能会毁灭人类甚至地球。

B. 人工智能长期影响取决于人类能否控制它,即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到了极致,以至于人类的智慧和能力或许无法控制它。

C. 人工智能专家们只看到它有利于人类的一面,而往往忽视了它可能无法预知的不利于人类的一面。

D. 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继续发展,在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到底是好是坏完全是无法预料的。

3. 根据文章内容,下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面对无法预料的未来,霍金认为人工智能会引导人类走向灭亡。 B. 如果人工智能设备的设计非常成功,就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好处。 C. 对人工智能的潜在风险,人类还没有足够关注,研究工作太少。 D. 人类过于自恋和自信,以至于只专注好的趋势,而忽视危机的来临。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足,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屋,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宜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4.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衡少善属文(连缀,引申为写作) 不好交接俗人(结交) ...

B.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高雅)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以……为奇) .. C. 再迁为太史令(升迁) 中有都柱(大) ..

D.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都) 帝引在帷幄(拉,引申为延请) .. 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而无骄尚之情/未之有也 ..

B.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乃知震之所在 .. C. 复为太史令/以为吉凶倚伏 ..

D.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 .. 6. 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衡创造的候风地动仪是用精铜铸成的,直径有八尺,由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凸起,形状像个酒樽,外面用篆字和山龟、鸟、兽的图形装饰。

B. 顺帝曾经询问张衡所痛恨的人,宦官们害怕他说自己的坏话,个个紧张,都给他递眼色,张衡便没对皇帝说实话。

C. 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法令制度;还有很多豪门大户,和他一道胡作非为,张衡一到任就威风凛凛,整顿法制。暗中探知奸党分子的姓名,一下子全都抓了起来。 D. 本文虽为节选,但仍然颇为完整地介绍了张衡一生的主要经历、科技方面的历史性贡献及文学成就、政治表现等,反映出他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质。 7.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3分)

(2)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白书典所记,未之有也。(3分)

(3)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4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共11分)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①,去时冠剑是丁年②。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②丁年。壮年。③茂陵:汉武帝的陵墓。封侯: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他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8. 颔联描绘了两幅动人的画面,请简要概括两幅画面的内容。(6分)

9. 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抒发了怎样的情感?(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杀人如麻。(李白《蜀道难》) (2)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4)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定风波》) (6) ,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共25分)

康熙字典 粱晓声

集市,即便在小镇,也还是热闹的。

少年面前的地上铺一张白纸,特白,闪着好纸的光芒。那是旧挂历的一页,是在集市上花一角钱买的——他自然舍不得花一角钱买,但馄饨铺的老板娘无论如何不肯白给他。 “都是去年的挂历了,你就扯一张给我,也不是什么损失。”

“不是什么损失?损失大了!你看那明星,结婚了,息影了。息影,知道怎么回事吗?就是再也看不到她演的影视剧了!一册挂历上全是她一个人,有收藏价值的。扯一张给你,不完整了,不完整了还有屁价值!”老板娘从挂历上扯下那一页时,表现得十分不情愿,仿佛真吃了极大的亏。

午后三点多,集市的热闹像戏剧的高潮过去一般退去了。少年仍蹲在那页白纸旁。白纸正中,摆着一部纸页破损、颜色像陈年谷子似的字典。1949年以后,全中国再没有任何一家出版社出版过那种字典。它已没了原先的封皮,后贴上去的封皮上写着“康熙字典”笔迹工整又拘束,是少年写上去的。

他的左边,是卖肉的摊位,从上午到此刻,买肉的人络绎不绝,卖肉的汉子忙得不亦乐乎。右边,是卖油条的,生意也不错,农村人一年四季自家是炸不了几次的。跟着大人们赶集的小孩子,十之要央求大人给买了吃。城乡差别,至今仍明明白白地体现在细微处。而且,越是体现在细微处,越使农村的少男少女们做梦都想成为城里人。

这少年也有那样的梦。

真的梦是无逻辑的,人生的梦却须循着某种规律。

少年凭着刻苦学习的一股韧劲考上县重点高中,那是他实现人生之梦的关键一步。拮据的家庭负担不起住校费用,为了圆梦,他想买辆旧自行车骑车上学,尽管每天要走几十里的路有些辛苦。可他靠卖废品才存下二十元,要拥有旧货店中那辆状况还算好的自行车,得先卖掉这部《康熙字典》。父亲病故了,母亲在南方打工。他清楚妈妈挣钱的辛苦,不忍向妈妈要;并且他也清楚,妈妈正省吃俭用地攒钱,以备他将来考上大学的花费。 集市渐渐冷清,卖肉的和炸油条的,在他的巴望之下先后离去。他和那页旧挂历纸的存在,总算是比较显眼了。炸油条的摊位那儿,留下了几块烧过的炭,他捡起一块,在纸上写出一个大大的“卖”字,那是他上学以来写的最大的字。 天已傍晚。

终于有四个人围住了少年。其中一人三十六七岁,隔街走过来的,左腿一瘸一拐,看上去较有文化,他对字典的兴趣挺大,拿在手中翻看良久,少年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不料他说:“这字典其实没什么收藏价值,是1949年以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学生字典而已,至今民间仍多的是。而且,显然做了手脚,把最后一页撕掉了,最后一页肯定印着出版年份什么的……” “没做手脚!”

少年愤怒了,他确实撕掉了最后一页,但不是为了骗人,而是最后一页太破了…… 少年的辩解已无济于事,他用半页挂历纸包起字典离开小镇时,天已黑下来。 “那孩子,过来,帮帮我!”

他听出是那个坏了他事的男人的声音。原来那人的左腿有半截是假肢。他因为躲一辆卡车而摔倒,假肢的关节处摔坏了,站都站不起来,他的处境无疑很危险,路那么窄,不被压到才怪呢!

少年尽管恨他,但还是站住了。

他是县重点高中的一位数学老师。开学后,任班主任的他手持名册点名时,意外地看到了那卖《康熙字典》的少年应声站在他面前,他愕然了……

下课后,老师将他引到无人处,表示感谢,问:“字典卖掉了吗?” 学生摇头。

“我收回我的话,因为老师说的不对,那字典其实很有收藏价值……” 学生将目光望向别处,不言语。

“卖给我吧,我出两百元。”

“我不能和老师做交易!”学生说罢,转身跑了。

过了几天,老师旧话重提,学生还是说不能和老师做交易。

“老师都和你说过几次了,你都不给老师一点面子嘛?你本来就是想卖的,不是吗?有收藏价值的东西应该由知道它价值的人来收藏,对不对?” 最后一次,老师有点生气了。

于是,老师得到了“康熙字典”,学生得到了一辆自行车,新的。

三年弹指一挥间,少年考上了上海交大。临行前,送给老师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老师,我明白你为什么非要买我那本《康熙字典》,也明白了某些东西的真正价值是什么。”每每看到它,老师心里就漾起一股暖意。(有删改)

1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少年撕去字典最后一页的行为被“老师”误会后,他很愤怒,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他极力地向围观的人解释,想澄清事实。

B. 买肉和油条的人络绎不绝,而少年的康熙字典却无人问津,这种鲜明的对比说明,当地人的物质生活虽已富足,但精神追求严重缺失。

C. 小说中关于赶集孩子和农村少男少女城市梦的描写,使少年的生活境遇和人生梦想超越了个例而成为一种典型,成为农村少年生活的一个缩影。

D. 小说强调少年用碳写下的“卖”字“是他上学以来写的最大的字”,意蕴丰富,表明少年要立志成为城里人,缩小城乡差距的决心巨大。

E. 这篇小说以“康熙字典”为线索,运用插叙的手法,描写了留守少年卖《康熙字典》的曲折经历,避免了平铺直叙.使行文曲折有致。

12. 小说多处写到“白纸”“旧挂历纸”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l3. 小说中的少年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14. 小说中的“老师”先说“这字典其实没什么收藏价值”,后来又高价收藏了《康熙字典》。小说这样写,有人认为很巧妙,有人认为不太好。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四、语言文字积累和运用(20分)

1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A. 这项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拆迁,村民依然很不满意,看来,的制订还是没有.......站在村民的角度来全面考虑。

B. 一个时期以来,叙利亚军加大了对反武装的攻击力度,在霍姆斯地区甚至动用了坦克等重武器,在军的强力打击下,反武装弃甲曳兵,溃不成军,纷纷撤....出了占据的地区。

C. 近年来,“红色”旅游、农业旅游、科技旅游、探险旅游的特色旅游方兴未艾,甚至....成为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名片。

D. 他的演讲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反响十分热烈。

1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4分)

A. 加来道雄说,童年的两件趣事极大地丰富了他对世界的理解力,并引导他走上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

B.根据对幼小猩猩常玩游戏的调查结果显示,一些科学家认为,动物的游戏行为是未来生活的排演或演习。

C. 桑迪亚哥鼓起全身的力气,把锋利无比的一杆鱼叉扎进了鲨鱼的脑子,鲨鱼在海里翻滚着,肚皮朝上。

D. 祥林嫂伸手去取烛台被四婶喝住后,脸色顿时变得灰黑,她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地站在那里动也不动。

17.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6分)

为认真贯彻落实的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书画艺术,由中国网络电视台与文史研究馆书画院联合主办,北京央媒信诚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具体承办,中国国家画院师生联谊中心协办的“弘扬经典、推崇大家”经典书画艺术创作展演系列活动即将拉开帷幕。

18. 下面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写在横线上。(6分) 上联:勤读书读好书赏妙文佳作品人生甘味 下联:

五、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敬畏,词典的解释是“又敬重又畏惧”。人们由于知识、经验、环境、信仰的不同,有着不同的敬畏之心。有人敬畏生命,有人敬畏自然,有人敬畏科学,有人敬畏法纪,有人敬畏传统,有人敬畏创新,还有人敬畏鬼神……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胸中就有了方向,行为就有了规范,就会自觉用法规约束自己;有了敬畏之心,就会严于律己,谨慎从事,不会忘乎所以,为所欲为。所以说常怀敬畏之心,是人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

请以“敬畏之心”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试题答案】

1. (3分)C(A. 短期也存在风险,“只在”表述不准:B. 只是“似乎”,并未确切;D. “也许”、“如果”等词,说明霍金的表述是不确定的。) 2. (3分)A(原文没有说“毁灭地球”。)

3. (3分)A(只是“可能”,并没有那么确切。所以这种推断是片面的。) 4. (3分)B(雅闻:素常)

5. (3分)D(A. 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标志。B. 于是,就/才。C . 担任/认为。D. 转折连词“却”。)

6.(3分)C(不是威风凛凛,而是治理严厉。)

7. (10分)(1)在三辅一带游学,趁机进入京城,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3分,“因”“观”各1分,句子整体通顺1分)

(2)用已经发生的事情来检验它,完全符合,灵验如神。自从有书籍文字记录以来,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情形。(3分,“合契”“未之有也”各1分,整体通顺1分。) (3)张衡一到任,就治理严厉,整顿法令制度,暗中查知奸党的姓名,同时收捕,于是举国上下都肃然敬畏,人人都称赞他政治清明。(4分,“下车”“禽”“政理”各1分,整体通顺1分。)

8. (6分)第一幅是望雁思归图。(1分)画面借“雁”“月”等意象形象地描绘出了苏武在音讯隔绝的漫长岁月中对故国的深长思念和欲归不得的深切痛苦之情。(2分)第二幅是荒塞归牧图。(1分)画面借“归羊”“塞草”等意象形象地展示了苏武牧羊绝塞的单调、

孤寂、艰辛的生活,表现出贫贱不能移其爱国之志的胸怀。(2分)

9. (5分)尾联运用了借代、衬托、化用(或用典)的技巧。借代,“茂陵”是汉武帝的陵墓,用它代指去世的汉武帝。衬托,以哀景衬哀情,用“茂陵”“秋波”等哀景衬托苏武的伤感之情。化用,从《论语》中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化用出“逝川”二字,这也可说是用典。这一联集中抒发了苏武归国后对武帝追悼思念的悲凉之情,这是融忠君与爱国为一体的感情。(“三个表达技巧”各1分,“情感”2分,共5分) 10.(6分)(1)磨牙吮血 (2)无边落木萧萧下 (3)别有幽愁暗恨生

(4)申之以孝悌之义 (5)何妨吟啸且徐行 (6)三杯两盏淡酒(每空1分,错字,多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11. (5分)B、D(B项当地人“生活富足”“精神追求严重缺失”表述不当;D项“表明少年要立志成为城里人,缩小城乡差距的决心巨大”无中生有。)

12. (6分)①巧妙地刻画了少年的心理。少年不惜花一角钱买张“旧挂历纸”包字典,说明他特别看重、特别想卖出这本康熙字典,字典承载着他的求学之梦;白纸“特白,闪着好纸的光芒”,但却无法吸引人们的目光,对白纸的描写暗示了少年的希望和失望。②对比鲜明,发人深思。“明星挂历有收藏价值”与“字典没有收藏价值”形成对比,并与结尾处少年说“明白了某些东西的真正价值是什么”相照应,引发读者思考。③具有讽刺意味。老板娘说挂历有收藏价值,不肯撕给少年,但少年出一角钱买的时候,她却愿意卖了,这一细节表现了老板娘身上那种小气吝啬、唯利是图的小市民气。(6分,答出一点给3分,答出任意两点、分析合理即可)

13. (6分)①执着,有韧劲。为圆梦,他凭着刻苦学习的韧劲考上县重点高中,不辞辛苦,骑车走几十里的路上学。②节俭、懂事。平日不肯多花一角饯,理解妈妈挣钱的不易,不忍向妈妈要钱,靠卖废品存二十元钱。③善良、宽容。坏了他事的“男人”说他对字典动了手脚,尽管心里很委屈,很愤怒,依然助其走出困境。④自尊心强。老师为先前的言辞向他道歉,他以沉默彰显了自尊;不愿与老师做交易,也体现了他的自尊。⑤自立,敢担当。父亲病故,遇到困难不依赖妈妈,自己想办法筹钱。(6分,答出一 点给2分,概括与解析各占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4. (8分)示例一:我认为很巧妙。理由:①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老师在不了解少年处境的情况下,主观臆断,冤枉了少年,后来明白了字典承载着少年的梦想,诚 挚向少年道歉并高价收藏字典,这是一个意识到错误之后能想法弥补的人、一个能细 心呵护少年自尊与梦想的好老师。(或:老师说“这字典其实没什么收藏价值”,坏 了少年的好事,但少年仍然在他遭遇危险时出手相救,这样的情节设置更好地突出了

少年不计前嫌、热心助人的形象。)②使情节更加曲折、完整,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 少年失望而归,开学巧遇老师,老师诚挚道歉,想要收藏字典,少年拒绝,老师最终 收藏字典,情节一波三折;小说从卖字典写起,最后字典卖出,这样写也使情节更加 完整。③丰富了小说的主题。少年帮助“老师”脱离险境,最终得到老师的帮助而圆梦,使小说在表现农村少年追梦的执着的同时,又多了一层意蕴:无论身处何境,都要心怀善念,帮助他人,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帮助。

示例二:我认为不太好。理由:①不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少年街头卖字典和路上相助的时候,“老师”既没有询问他为何卖字典,也无意买他的字典,从这些表现来看,他并不是一个善解人意、热心助人的人,但他后来坚持要买《康熙字典》时却对少年十分理解、小心呵护,似乎又是个热情细心的人,人物性格发展缺乏必然的逻辑,让人觉得虚假。②这样的情节设计不太合理。老师主观臆断,冤枉少年,坏了他的好事,但在少年出手相助之后却没有询问卖字典的情况,一直等到发现少年是自己的学生后才询问字典卖掉了没有并坚持购买,这有点不合情理。③削弱了小说的主题。“老师”原本可以在被少年帮助时询问卖字典的情况,热心买下字典,但他直到少年入学之后才买下《康熙字典》,有为了避免师生相处尴尬而买字典的嫌疑,从某种意义上说使小说的主题变得暗淡、窄化。(8分,其中“观点”明确2分,“理由”答出一点给3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15. (4分)D(A项“千呼万唤始出来”指一再催促、呼唤才出现:B. “弃甲曳兵”丢掉盔甲,拖着兵器,形容打败仗逃跑时十分狼狈的样子。C. “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D. “居高临下”指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句子是指演讲者思想的高度,不是指“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16. (4分)D(A项,成分残缺,应改为“走上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的历程”。B项,杂糅,应改为“根据……调查结果”或者“……调查结果显示”。C项,语序不当,应改为“一杆锋利无比的鱼叉”。)

17. (6分)“弘扬经典、推崇大家”经典书画艺术创作展演系列活动即将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的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书画艺术。活动将由中国网络电视台与文史研究馆书画院联合主办,北京央媒信诚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具体承办,中国国家画院师生联谊中心协办。

18. (6分)答案略。(只要与上联词性相对,整体意思完整明确即可,不必追求平仄押韵等严对)

19. (60分)请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敬”是一种尊重的心理态度:“畏”,惧也,可引申出“谨慎”之意,小心

翼翼的样子。“敬畏”强调的是对事物的重视,体现的是对虔诚的态度。审题时思考几点:一是对象,即敬畏谁。作文所写的内容可以是“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事业”“敬畏诺言”“敬畏传统”“敬畏规范”“敬畏法律”等等。二是思考的内涵,即敬畏的表现。三是思考为什么敬畏。四是敬畏的作用。作文时须注意的是:化抽象为具体,从小处入手,切忌文章大而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