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方程、直线与圆练习
1.如果两条直线l1:ax2y60与l2:x(a1)y30平行,那么a等 A.1 B.-1 C.2 D.【答案】B 【解析】
2 3A1B2A2B1ACA2C1A1B2A2B1试题分析:两条直线平行需满足12即a1,故选择B
ACAC1221考点:两条直线位置关系
2. 已知点A(1,1),B(3,3),则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A.yx4 B.yx C.yx4 D.yx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得:AB中点C坐标为直平分线的斜率为-1,所以直线方程为:
2,2,且kAB31131,所以线段AB的垂
,故选择A
y2x4yx4考点:求直线方程
3.如图,定圆半径为a,圆心为(b,c),则直线axbyc0与直线xy10的交点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答案】D 【解析】
bcx0axbyc0ba试题分析:由图形可知bac0,由得所以交点xy10acy0ba在第四象限
考点:圆的方程及直线的交点
4.若点(k,0)与(b,0)的中点为(1,0),则直线ykxb必定经过点 A.(1,2) B.(1,2) C.(1,2) D.(1,2) 【答案】A 【解析】
.
试题分析: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kb2,所以直线ykxb化为
ykx2kkx1y2,令x10,y20x1,y2,定点(1,2)
考点:1.中点坐标公式;2.直线方程
5.过点P(1,3)且平行于直线x2y30 的直线方程为( ) A.2xy10 B.2xy50 C.x2y50 D.x2y70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设直线方程:x2yc0,将点P(1,3)代入方程,-1-6c0,解得c7,所以方程是x2y70,故选D. 考点:直线方程 6.设Px,y是曲线C:取值范围是()
A.3,3 B.,33, yx2cos(为参数,02)上任意一点,则的xysinC.3333 , D.,,3333
【答案】C 【解析】
x2cosC:ysin试题分析:曲线(为参数,02)的普通方程为:
yx2y1,Px,y是曲线C:x2y1上任意一点,则x的几何意义就2222是圆上的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 如图:
y33,x33.
故选C.
考点: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直线的斜率;3.圆的参数方程.
7.设点A(1,0),B(2,1),如果直线axby1与线段AB有一个公共点,那么a2b2
试卷第2页,总48页
.
(A)最小值为1155 (B)最小值为 (C)最大值为 (D)最大值为 5555【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直线ax+by=1与线段AB有一个公共点,则点A(1,0)B(2,1)应分布在直线ax+by-1=0两侧,将(1,0)与(2,1)代入,则(a-1)(2a+b-1)≤0,以a为横坐标,b为纵坐标画出区域如下图:则原点到区域内点的最近距离为OA,即原点到直线2a+b-1=0的距离,OA=故选A.
15,a2b2表示原点到区域内点的距离的平方,∴a2b2的最小值为,55
考点:线性规划.
8.点1. ,1到直线xy10的距离是( )A.1 B.3 C.
22322 D.
22【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d1(1)1121232,故选D。 2考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9.已知直线x2ay10与直线(a2)xay20平行,则a的值是( ) A.2233 B.或0 C.- D.-或0 2332【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两直线平行,系数满足1a2aa2a合a3,0,a0时两直线重23 2考点:直线平行的判定
10.已知点A(1,3),B(2,1),若直线l:yk(x2)1与线段AB没有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1111A.k>2        B.k<2        C.k>2或k<-2     D.-2 311112,kPB,由此已知直线l122221若与直线AB有交点,则斜率k满足的条件是0k或k2,因此若直线l若与直 21线AB,没有交点,则斜率k满足的条件是k或k2,故选C. 2试题分析:如图所示:由已知可得kPA 考点: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11.已知直线l1:x2ay10与l2:(2a1)xay10平行,则a的值是(    ) A.0或1      B.1或111           C.0或       D. 444【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当a0时,两直线的斜率都不存在,它们的方程分别是x1,x1显然两直线是平行的.当a0时,两直线的斜率都存在,则它们的斜率相等,由 12a11a,故选C. 2a1a14考点:两直线平行于倾斜角、斜率的关系 12.已知点1,2和3,0在直线l:axy10a0的两侧,则直线l倾斜角的取值范围 3是(   ) A.      B.25      C.3       D.2 ,,0,,,43343633【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点1,2和3,0在直线l:axy10a0的两侧,所以 33,解得1a3,设直线l的倾斜角a213a10a1a30为,1tan3,0考点: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 3或3,故选C. 413.一条光线从点(2,3)射出,经y轴反射与圆(x3)2(y2)21相切,则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的斜率为 A.33544353或     B.或      C.或     D.或 22453435试卷第4页,总48页 【答案】D . 【解析】 A2,3试题分析:点(2,3)关于y轴对称的点坐标为,经y轴反射与圆(x3)2(y2)21相切可以看作为由点A向圆引得两条切线,设斜率为k,则切线 方程可为: ykx23,又因为圆心坐标为 3,2,半径为1,所以有 k3223k121解得k43k3或4,故选择D 考点:过园外点求圆的切线方程 14.两直线(2m1)xy30与6xmy10垂直,则m的值为 A.0         B.【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两直线垂直需满足:“ 666        C.     D.0或 131113A1.A2B1.B20”可得62m1m0,解得 m613 考点:平面直线的位置关系 ykx3(x3)2(y2)24MN23k 3,043,40, 33,33 【答案】A 【解析】 2 ,03试题分析:根据圆的弦长公式,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1,所以d为8k26k0,解得-3k1k121,整理3k0 4考点:1.圆的弦长公式;2.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16.若圆心在x轴上、半径为5的圆O位于y轴左侧,且与直线x+2y=0相切,则圆O的方程是(    ) A.(x5)2y25                    B.(x5)2y25 C.(x5)2y25                      D.(x5)2y25 【答案】D 【解析】 . 试题分析:设圆心Oa,0,a0,da55,所以a5,那么方程是 x52y25 考点:圆的标准方程 22xy2的位置关系一定是(     ) ykx117. 对任意的实数k,直线与圆 A.相离                  B.相切 C.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     D.相交且直线过圆心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直线过定点0,1,又圆心与定点的距离为12,所以为C。 考点:1.定点问题;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 18.从圆x22xy22y10外一点P3,2向这个圆作两条切线,则两切线夹角的余弦值为(    ) A.133               B.           C.             D.0 252【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圆心为C1,1,r1,x22xy22y10变形为x1y11,设 切 点 为 22A,B,所以直角PAC中 PC5sin123coscos22cos21 555考点:1.直线和圆相切的位置关系;2.三角函数基本公式 22xy20x1y21相交于A,B两点,则弦|AB|=(   ) 19.直线与圆 A.32        B.             C.3              D.2 22【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11222,所以AB212,故选D. 2211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0.已知直线3x4y150与圆O:x2y225交于A、B两点,点C在圆O上,且SABC8,则满足条件的点C的个数为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解析】 试卷第6页,总48页 . 试题分析:圆心O到已知直线的距离为d1532423,因此AB252328,设点C到直线AB的距离为h,则SABC18h8,h2,由于2,因此与直线AB距离为2的两条直线中一条与圆相dh325r(圆的半径) 切,一条与圆相交,故符合条件的点C有三个,选C. 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1.垂直于直线yx1且与圆x2y21相切于第一象限的直线方程是(    ) A.xy20        B.xy10 C.xy10          D.xy20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直线垂直于直线yx1,∴设直线为yxb,又∵直线与圆 x2y21相切, ∴|b|1,即b2,∵与圆x2y21相切于第一象限,∴b2,∴直线方程2是xy20. 考点:直线与圆相切问题. 22.直线l:yk(x2)2 将圆C:x2y22x2y0平分,则直线l的方向向量是(  ) (A)(2,2)   (B)(2,2)   (C)(3,2)   (D)(2,1)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圆C的标准方程为(x1)2(y1)22,圆心为(1,1),由题意,1k(12)2,k1,因此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与向量(1,1)平行的向量(除零向量) 只有B中向量与(1,1)平行,故选B. 考点:直线的方向向量. 2222 23.已知圆C1:(x-2)+(y-3)=1,圆C2:(x-3)+(y-4)=9,M、N分别是圆C1、C2上的动点,P为x轴上的动点,则|PM|+|PN|的最小值为(  ) A.52-4   B.17-1   C.6-22   D.17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做圆C1关于x轴的对称点C12,3,那么最小值就是圆心距减两圆半径,所以最小值是C1C213524. 考点:圆的性质 . 24.圆A:xy4x2y10与圆B:xy2x6y10的位置关系是(     ). A.相交    B.相离    C.相切    D.内含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将圆A的方程标准化可得x2y14,可得A2,1,R2,圆B的方程标准化 222222x1y3229可得B1,3,r3,所以 AB1231225,所以ABRr,所以圆A,B外切。故选C。 考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25.过点Pa,5作圆x2y14的切线,切线长为23,则a等于(     ). A.-1    B.-2    C.-3    D.0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x2y14的圆心为C2,1,r2,所以点Pa,5到圆 2222心的距离为CPa25122a2216,因为过切点的半径与切线垂222直,所以根据勾股定理,得切线长为23B。 考点:圆的切线方程 a2162a2,故选 26.直线3x4y50与圆2x2y4x2y10的位置关系是(     ). A.相离 B.相切 C.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 D.相交且直线过圆心 【答案】D 【解析】 2213试题分析:由2x2y4x2y10化为标准方程x1y,所以 242222其圆心为1,,31412150,所以圆心在直线上,所以直线与圆相交且过圆2心。 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7.已知圆C1:x32y121,圆C2与圆C1关于直线2xy20对称,则圆C2的方程为                                                    (    ) A.x12(y2)21                B.x2y121 试卷第8页,总48页 . C.x12(y1)21                D.(x2)2y121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圆C1:圆心为3,1,半径r1,设圆C2的圆心为 y121x1x3 x,y2x3y120y122所以圆C2的圆心为1,1,r1,方程为x12(y1)21 考点:1.对称点求解;2.圆的方程 28.若过点P(-3,-1)的直线l与圆x2y21有公共点,直线l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  ) A.(0,6]     B(,].       C.[,]         D.[0,] 63366【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设直线方程为y1kx3kxy3k10,圆心0,0到直线的距离dr 3k110k3,因此倾斜角的范围是[0,] 3k21考点: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29.直线ykx1与圆x2y22y0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取决于k的值[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直线过定点0,1,而定点满足0212-21-10,所以定点0,1在圆内,所以过圆内点的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是相交. 考点: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30.在圆x2y24x4y20内,过点E(0,1)的最长弦和最短弦分别为AC和BD,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 A.52        B.102          C.152         D.20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把圆的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得x2y210,则圆心坐标为M2,2, 22. 半径为10,根据题意过点E最长的弦为直径AC,最短的弦为过点E与直径AC垂直的弦BD,则AC210,MB10,ME2021225,所以 BD2BE25,又ACBD,所以四边形的面积SB. 考点: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 1ACBD102.故选231.已知圆O的半径为1,PA,PB为该圆的两条切线,A,B为两切点,那么PAPB的最小值为 A.322      B.32     C.422    D.42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如 图 所 示 : 设 OPxx01,x ,则 PAPBx21,APO,APB2,sin 2222x43x2222PA.PBPA.PBcos2x112sinx112x322322xxx所以当且仅当x22时取“=”,故最小值为322 考点:向量的数量积的应用 32.圆x2y22x2y10上的点到直线xy2的距离最大值是 A.2    B.12    C.1【答案】B 【解析】 2    D.122 2试题分析:将圆x2y22x2y10整理得:(x1)2(y1)21,圆心(1,1), 半径r1.圆心(1,1)到直线xy20的距离等于222,因此圆上的点到直线xy20的最大距离为12. 考点: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试卷第10页,总48页 . 33.已知点M(3,2),点P在y轴上运动,点Q在圆C:(x-1)2+(y+2)2=4上运动,则 MP+MQ的最小值为(    ) A.3              B.5              C.25-1             D.25+1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方法1:作y轴关于点M的对称直线x6,P关于M的对称点P在直线 x6上运动,PMMP,故MPMQMQMPPQ,则QP的最小值为523. 方法2:设 P(0,a),Q(x0,y0),M(3,2),MP(3,a2),MQ(x03,y02) 22MPMQ(x06)2y0a422C:(x1)(y2)4上的点(x0,y0),表示 22C:(x1)(y2)4上的点到定直线x6距离的最(6,4a)与的距离,可看作圆 小值,为523,故选择A 考点:圆上点到直线的最小距离 34.已知点A(-2,0),B(0,4),点P在圆C:(x-3)2+(y-4)2=5,则使∠APB=900的点P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APB=90所以点P在以AB为直径的圆上,所以交点的个数是由以 22()()C:x-3+y-4=5的位置关系,以AB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AB为直径的圆和圆 0x1y2225,圆心距离d25,等于两半径的和,所以有一个交点,故选择B 考点:1.圆的方程2.圆的位置关系 35.若直线ax2by20(ab0),始终平分圆x2y24x2y80的周长,则12的最小值为  (    ) abA、1       B.322         C.4         D.6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直线ax2by20(ab0),始终平分圆x2y24x2y80的周长,所以直线ax2by20过圆的圆心(2,1)则2a2b20,即ab1; . 则 12ab2a2bb2ab2.令t(0t1),则f(t)t3在(0,1]3abababat12上单调递减,fmin(t)f(1)1236,故的最小值为6 ab考点: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基本不等式. 22(x1)(y5)2的两条切线l1,l2 ,A,B为xy036.过直线上一点P作圆 切点,当直线l1,l2关于直线y-x对称时,APB=(   ) A.30       B.45        C.60        D.90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设圆心为C,因为过点P的直线l1,l2与圆相切且关于直线yx对称,所以直线l1,l2也关于直线PC对称且直线PC垂直于直线yx,故可求出P(-3,.在直3)角BCP中,由BC2,PC22得BPC30,又由对称性知APB60, 故选C. 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综合问题. 22xy1相交与P,Q两点,且此圆被分成的两段弧长之ykx137.若直线与圆 比为1:2,则k的值为(  ) A.3或3   B.3  C.2或2   D.2 【答案】A 【解析】 1试题分析:由题易知POQ120且圆心到直线ykx1的距离等于,所以21k211,解得k3 2考点: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直线与圆相交问题 22238.点M(x0,y0)在圆xyR外,则直线x0xy0yR2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 A.相切     B. 相交             C.相离          D.不确定 【答案】B 【解析】 22222xyR试题分析:由点M(x0,y0)在圆外得,x0y0R2所以圆心到(0,0)直线x0xy0yR2 的距离dR2x0y022R2R故相交. R考点: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试卷第12页,总48页 . 39.已知直线3x4y50与圆x2y24相交于A,B两点,则弦AB的长等于 A.33         B.23           C.3         D.1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圆心(0,0)到直线的距离为1,弦AB的长为24123选B. 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特征三角形. 40.已知x0,y0,2xy1,若4x2y2xym0恒成立,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m171717            B.m        C.m        D.m0 161616【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若4x2y2xym0恒成立,即m4x2y2xy恒成立,只需而 m(4x2y2xy)max, 4x2y2xy(2xy)24xyxy4xyxy14(xy)2xy1 171711174(xy)2,当xy时,取得最大值,所以m. 16168816考点:1.基本不等式;2.恒成立问题的转化;3.二次函数求最值 41.已知直线l:xky50与圆O:x2y210交于A、B两点且OAOB0,则k(     ) A.2            B.2        C.2        D.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OAOB0可知OAOB,且OAOB10,所以O到直线l: xky50的距离为52105,由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由:5,解221k得:k2. 考点:1.向量的垂直;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42.直线xysin10(R)的倾斜角范围是         . 【答案】[,] 344【解析】 试题分析:设直线xysin10的倾斜角为,当. 2时,则sin0,符合题 意,当1时,则tan(,1][1,),又0,∴或242sin33。综上满足题意的倾斜角范围是[,] 2444考点:1.斜率的概念;2.正弦、正切函数的图象. 43.在y轴上的截距为-6,且与y轴相交成30°角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____. 【答案】y3x6或y3x6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与y轴相交成30°角,所以直线的倾斜角为60或120,所以直线的斜率为 3或-3,所以又与y轴上的截距为-6,所以直线方程为y3x6或 y3x6。 考点:直线的方程 44.已知三条直线ax2y80,4x3y10和2xy10中没有任何两条平行,但它们不能构成三角形的三边,则实数a的值为____________. 【答案】-1 【解析】 试题分析:由已知三条直线ax2y80,4x3y10和2xy10中没有任何两条平行,但它们不能构成三角形的三边,则直线ax2y80必经过4x3y10和 x44x3y10解得,代入ax2y80可得2xy10的交点,联立y22xy10a1 考点: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45.直线xy1与直线2x2ym220间距离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 【答案】2 【解析】 m2试题分析:直线化简为xy10,平行线的距离是 2dm21122m2222,当m0时,距离取得最小值是dmin2. 考点:平行线间的距离 46.经过点P(3,1),且在x轴上的截距等于在y轴上的截距的2倍的直线l的方程是_____. 【答案】x2y10或x3y0 【解析】 试卷第14页,总48页 . 试题分析:设直线l在x上的截距为a,在y轴上的截距为b,当a0时,b0,此时直线l的方程为y1x3y0;当a0时,a2b,此时直线l的斜率x31b1k,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1x3x2y10. 22b2考点: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47.直线2x1y210经过的定点坐标为         . 【答案】1,1 【解析】 试题分析:整理2x1y210得:2xxyy210,即 x1xy20,解得:,所以直线过定点(xy2)(2xy1)0,则由y12xy101,1. 考点: 48.两平行直线2x3y80与2x3y180之间的距离d       . 【答案】213 【解析】 试题分析:由平行间的距离公式得d考点:平行线间的距离 49.已知角的始边与x轴正半轴重合,终边在射线3x4y0x0上,则 818223226213 13sincos     . 【答案】1 5【解析】 试题分析:在直线上取点(-4,-3),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得sin,cos所以sincos354,511,答案为. 55考点:三角函数的定义 50.圆心在直线2xy70上的圆C与y轴交于两点A(0,4),B(0,2),圆C的方程为___________. 22 【答案】(x-2)+(y+3)=5 【解析】 试题分析:圆心到AB的中垂线y3上,又圆心在2xy70,所以圆心坐标为 2,3,圆的半径为点A到2,3的距离,d2 5,因此圆的方程为(x-2)2+(y+3) =5 考点:圆的方程 . 22C:(x2)(y1)1切线,切线长的最小l:yx151.过已知直线上的一点作圆 值为___________. 【答案】1 【解析】 试题分析: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可知直线与圆相离。设切线长为d,直线上一点为P,则d2PC1,所以当圆心与直线上一点的连线距离最短时切线长最小,又最小值即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PCmin221122,所以切线长的最小值为1。 考点: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最值问题; 52.圆C:x2y22x2y20的圆心到直线3x+4y+14=0的距离是          . 【答案】3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可知,将x2y22x2y20化简为(x1)2(y1)24,圆心为(1,1),因此,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为|3414|3; 5考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53.圆心在直线x2上的圆与y轴交于两点A(0,4),B(0,2),则该圆的标准方程_______. 【答案】(x2)2(y3)25 【解析】 试题分析:设圆心为(2,a),因为圆与y轴交于两点A(0,4),B(0,2),即截y轴所得弦长为2,所以圆的半径为r22125,a213,故答案为 (x2)2(y3)25. 考点:1.圆的标准方程;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54.(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已知切线PA切圆于点A,割线PBC分别交圆于点B,C,点D在线段BC上,且DC2BD,则线段AB的长为         . PA210,BADPAB,PB4, PBDCA 【答案】23 【解析】 试卷第16页,总48页 . (210)2试题分析:由切割线定理得PAPBPC,因此PC10,所以BC6, 42从而BD2,DC4,又由CPABBAD,所以CABADB,所以 ABCB,ABBDCB23. BDAB考点:切割线定理,相似三角形. 【名师点睛】平面几何中与圆有关的性质与定理是高考考查的热点,解题时要充分利用性质与定理求解,本部分内容中常见的命题点有: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角形的相似与性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相交弦定理与切割线定理. 55.直线3x4y150被圆x2y225截得的弦AB的长为       。 【答案】8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得:圆心0,0到直线3x4y150的距离d153422 3,所以被圆x2y225截得弦长为252328。 考点:圆的性质. 56.如图,AB是圆O的直径,P在AB的延长线上,PD切圆O于点C.已知圆O半径为3,OP2,则PC______;ACD的大小为______. D C A • O B P 【答案】1;75 【解析】 试题分析:由切割线定理可得CP2PBPA23231,所以CP1.连 1COP15,2接OC,Rt△OCP中,OP2,CP1,所以OPC60,OAC所以ACD75. 考点:切割线定理. 57.如图,从圆O外一点P引圆O的切线PA和割线PBC,已知PA22,PC4,圆心O到BC的距离为3,则圆O的半径为_____. . C O • B P A 【答案】2 【解析】 PA2(22)2试题分析:由切割线定理知PB2,所以BC2,所以 PC42r()2(3)22. 2考点:切割线定理,垂径定理. 58.若圆C:x2y24x2ym0与y轴交于A,B两点,且ACB90,则实数m的值为__________. 【答案】-3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C:xy4x2ym0,所以x2y15m,圆心 2222C2,1,因为ACB90,过点C作y轴的垂线交y轴于点D,在等腰直角三角 形BCD中,CDBD2,5mCB244,解得m3。 考点:圆的方程的综合应用 59.若圆B:xyb0与圆C:xy6x8y160没有公共点,则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4<b<0或b<- 【解析】 试题分析:圆心B0,0,半径R距离公式,所以 2222b,圆心C3,4,半径r3,根据两点间 BC5;因为两圆没有公共点,所以 BCRr4b0或b。 BCRr考点:两圆的位置关系 60.若直线l:xy20与圆C:x2y22x6y20交于A、B两点,则ABC的面积为        . 【答案】23 【解析】 试卷第18页,总48页 . 试题分析:圆C:x2y22x6y20的圆心为1,3,半径r22,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132212,所以弦长为26S26223 2标 系 xoy考点:直线与圆相交的相关问题 61.在平面直角坐 中,已知圆C: x2y2(62m)x4my5m26m0,直线l经过点1,1,若对任意的实数 m,直线l被圆C截得的弦长都是定值,则直线l的方程为       . 【答案】2xy10 【解析】 试题分析:将圆Cxy(62m)x4my5m6m0化为标准式得 22x3m,圆心,半径,令,x3my2m9C3m,2mr3y2m222消去m得2xy60所以圆心在直线2xy60,又因为直线l过点1,1,若对任意的实数m,直线l被圆C截得的弦长都是定值,所以直线l与圆心所在直线平行,设l方程为2xyc0,将1,1代入得c1,直线l的方程为2xy10. 考点: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 62.圆x2y21上的点到直线3x4y250的距离的最小值是        . 【答案】4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点到直线距离公式d小值为dr514. 考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63.已知二次方程x2+y2+x+3y+tanθ=0(-值范围为              .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二次方程表示足条件为:1切函数图象可得(002555,所以圆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最ππ<θ<)表示圆在,则θ的取22,) 24324tan0,解得tan1,由正 ,) 242考点:1.圆的方程;2.正切函数图象 .若圆:(x1)2y2r2(r0)与线段:y个交点,则r的取值范围_________. 【答案】2r5或r. 1x1(0x2)有且只有一235 5【解析】 试题分析:圆与直线相切时,圆心1,2到直线rr1xy10的距离为半径235,当圆过点0,1时,半径为2,当圆过点2,0时,半径为5,结合53图形可知2r5,综上可得r的取值范围2r5或r5 5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及数形结合法 65.若圆(x2)2(ya)21与圆(xa)2(y5)216相交,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答案】1a2 【解析】 试题分 析 : 两 圆 2相交 2,则圆心距满足 r1r2dr1r23考点:两圆的位置关系 a2a551a2 66.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圆C:(xa)2y2a2,圆心为C,圆C与直线的一个交点的横坐标为2. (1)求圆C的标准方程; (2)直线2与1垂直,且与圆C交于不同两点A、B,若 l1:yxllSABC2,求直线l2的方程. 【答案】(1) (x2)2y24;(2) yx或yx4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条件,先求交点坐标,然后代入圆的标准方程,求出a;(2)根据条件设直线l2的方程是yxm,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点C到直线l2的距离,和根据AB1k2x1x2,或AB2R2d2,表示面积,再解m. 试题解析:解:(1)由 圆C与直线可知交点坐标为(2,-2) ∴(2a)2(2)2a2解得a2 所以圆的标准方程为(x2)2y24 (2)由(1)可知圆C的圆心C的坐标为(2,0) 由直线2与直线1垂直, 直线可设直线2:yxm 法一:设 l1:yx的一个交点的横坐标为2, lll1:yx lA(x1,y1),B(x2,y2) 试卷第20页,总48页 . (x2)2y24联立方程{,消去y可得2x2(2m4)xm20 yxm解 得 2mm24m42mm24m4x1,x222 22,其中 m24m40 m2x1x22m,x1x2222∴|AB|=1k|x1x2|1k圆心C到AB的距离d(x1x2)4x1x2=22(m2)216 |2m|… 2所以SABC11|2m|=2 |AB|d2(m2)216222令t(m2)2,化简可得2t216t322(t4)20, 解得t(m2)24,所以m0或m4 ∴直线2的方程为yx或yx4  法二:圆心C到AB的距离dl|2m| 2(2m)2 |AB|2Rd24222所以SABC11|2m|=2 |AB|d2(m2)216222令t(m2)2,化简可得2t216t322(t4)20, 解得(m2)2t4,所以m0或m4 ∴直线2的方程为yx或yx4 考点:1.圆的标准方程;2.弦长公式;3.点到直线的距离. 67.求斜率为3,且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6的直线方程. 4l【答案】3x4y120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的是求直线方程,设所求直线为y3xb,由此求出纵截距,4. 横截距x144 b,由已知bb6,解出b的值,由此即可求出直线的方程。 32334令x0,得yb;令y0,得xb,xb, 34试题解析:设所求直线的方程为y由已知,得 142bb6即2b2=6b26,  解得b3. 33233x3,即3x4y120. 4故所求的直线方程是y考点: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68.(本题满分12分)已知直线方程为(2m)x(2m1)y3m40,其中mR (1)求证:直线恒过定点; (2)当m变化时,求点Q3,4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 (3)若直线分别与x轴、y轴的负半轴交于A,B两点,求AOB面积的最小值及此时的直线方程. 【答案】(1)1,2;(2)213;(3)2xy40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察的是直线恒过定点,本题中直线含参数m,我们需要把直线方程进行化简,把含m的综合在一起,求出两个方程的解集即可得到定点. (2)本题考察的是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因为直线恒过定点,只需保证定点与已知点的连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时距离最大,所以距离的最大值即为已知点与定点的距离,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即可求出答案. (3)本题考察的是求直线的截距问题,由(1)直线过定点,根据点斜式方程写出直线方程,分别求出在x,y轴的截距,根据面积公式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出相应的斜率,从而求出直线方程. 试题解析:(1)证明:直线方程为(2m)x(2m1)y3m40, 可化为(2xy4)m(x2y3)0 对任意m都成立,所以x2y30x1,解得,所以直线恒过定点1,2. 2xy40y2(2)点Q3,4到直线的距离最大,可知点Q与定点1,2的连线的距离就是所求最大值, 即314222213 (3)若直线分别与x轴,y轴的负半轴交于A,B两点,直线方程为 y2kx1,k0, 则 2A1,0,B0,k2k, SAOB12122k1k21k22224 2k2kk2当且仅当k2时取等号,面积的最小值为4 试卷第22页,总48页 . 此时直线的方程为2xy40 考点:(1)两点间距离公式;(2)基本不等式 69.(本题满分15分)在ABC中,C的平分线所在直线l的方程为y2x,若点 A4,2,B3,1. (1)求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D的坐标; (2)求AC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 (3)求ABC得面积. 【答案】(1)D(4,2)(2)3xy100(3)10 【解析】 试题分析:(1)先设出点A关于l的对称点的坐标为D(m,n),根据点点关于直线对称列出方程组,求出m,n;(2)由于直线l为C的平分线,因此可知点D点在直线BC上,根据B,D两点的坐标求出直线BC的方程3xy100,再由C在直线y2x上得到点C的坐标,得到kAC1,因此AC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斜率为-3,且过点B,3利用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写出AC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3)可验证ACBC,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再求面积即可 1n2m4m42试题解析:(1)设点A关于l的对称点D(m,n)     n2n22m422D(4,2); D点在直线BC上,∴直线BC的方程为3xy100,因为C在直线y2x上,所 以3xy100x2所以C(2,4); y2xy41kAC,所以AC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的方程为3xy100; 3(备注:若学生发现ACBC,进而指出AC边上的高即为BC,AC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的方程为3xy100也可以) (3)SABC11ACBC2101010 22考点:1.点与点关于直线对称;2.直线的两点式方程;3.直线的点斜式方程;4.两 条直线垂直的性质; 70.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4,0,2,4,C0,2. (1)求C边上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要求写成系数为整数的一般式方程); (2)求C的面积S. 【答案】(1)x5y40;(2)14.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B,C两点坐标求出BC中点坐标,然后根据直线方程的两点式写出BC中线所在直线方程,再整理成一般式,然后按要求将系数按化为整数;(2)根据A,C两点坐标求出AC所在直线方程,再根据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求出点B到直线AC的距离,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出ABC的面积.解本题时注意直线方程的灵活使用,选择恰当的方程形式可以提高解题速度,注意解析几何中基本公式的准确运用. 试题解析:(1)由中点坐标公式有BC的中点坐标为:(1,1) . 又由两点式方程有BC边上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即x5y40 (2) 直线AC的方程为:x2y40  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有: y0x(4) 101(4)ABC中AC边的高h又AC22(4)4122145   5(04)2(20)225   ∴  S11145ABh2514  225考点:1.直线方程;2.点到直线距离; 71.(本题满分12分)已知两直线l1:mx8yn0和l2:2xmy10,试确定m,(2)l1l2,且l1在y轴上的截距为-1. n的值,使(1)l1l2;【答案】(1)m4m4m0,或(2) n2n2n8【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察的是两直线平行的判定,若 l1:a1xb1yc10,l2:a2xb2yc20平行,只需入相应的数值即可求出m,n的值. a1b1c1,根据已知条件代a2b2c2(2)本题考察的是两直线垂直的判断,若l1:a1xb1yc10,l2:a2xb2yc20垂直,则a1a2b1b20,根据已知条件代入相应的数值即可求出m,n的值. 试题解析:(1)l1l2,mm820, m(1)n20解得m4m4,或 n2n2(2)由题得m02m8m0,解得 n8m08(1)0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平行、垂直关系 72.(本题满分14分)已知点A(1,3),B(3,1),点C是直线l1:3x2y30和直线 l2:2xy20的交点. (1)求l1与l2的交点C的坐标; 试卷第24页,总48页 . (2)求ABC的面积. 【答案】(1)C(1,0)(2)5 【解析】 试题分析:(1)求两直线的交点只需将两直线方程联立方程组,方程组的解为交点坐标;(2)由A,B两点坐标可求出AB距离及AB直线方程,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得三角形的高,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得面积值 试题解析:(1)解方程组 3x2y30, 2xy20,得x1, y0.所以l1与l2的交点C的坐标为C(1,0) (2)设AB上的高为h,则  SABC |AB|1ABh   2(31)2(13)222, y3x1, 1331AB边上的高h就是点C到AB的距离. AB边所在直线方程为即xy40. 点C到xy40的距离为 h|104|12125 2因此,SABC15225. 22考点:1.直线方程;2.点到直线的距离 7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A,B,C,D按逆时针顺序排列),AB,AD边所在直线的方程分别是x4y70,3x2y110,且对角线AC和BD的交点为M(2,0) (1)求点A的坐标 (2)求CD边所在直线的方程  【答案】(1)A(3,1);(2)x4y30 【解析】 试题分析:(1)AB,AD边所在直线的方程联立求得点A坐标;(2)由A关于M的对称点为C,可求得C坐标,又因为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BCD,可得直线的斜率,由点斜式求得直线方程 x4y703x2y110试题解析:(Ⅰ) . x3y1解得 A(3,1) (Ⅱ)解法一: A关于M的对称点为C, C(1,1)  14 又kABkCD1y1(x1)4CD边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即:x4y30  (Ⅱ)解法二: A关于M的对称点为C, C(1,1) 设CD边所在的直线方程为:x4ym0 14(1)m0得m3 CD边所在的直线方程为x4y30 (Ⅱ)解法三: 设P(x,y)为CD边所在的直线上的任一点, P关于点M的对称点为P(x0,y0), xx022x04xyy00yy2则  得0 又P在直线AB上, (4x)4(y)70 即x4y30 考点:本题考查直线的方程,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点线对称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 运算求解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数学思想. 74.(本小题12分).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O为原点,AB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3x4y250,顶点B的纵坐标为10. 试卷第26页,总48页 . (1)求OA,OC边所在直线的方程; (2)求矩形OABC的面积. 【答案】(1)4x3y0,3x4y0(2)50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察的是求直线的方程,本题中给出了直线AB的方程,由题可以 OAAB,即可得到OA的斜率,又直线OA过原点,即可求出OA的直线方程.由题 OCAB可以得到OC的斜率,又直线OC过原点,从而求出直线OC的方程. (2)本题考察是是矩形的面积,只需求出矩形的长和宽就能得到答案.本题中已经给出了B点的纵坐标,代入直线AB的方程,求出B点的横坐标,然后利用B点到OA,OC的距离,然后就可以求出所求答案. 试题解析:(1)∵OABC是矩形,∴OAAB,OC//AB, 由直线AB的方程3x4y250可知,kAB∴OA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343,∴kOA,kOC, 4344x,即4x3y0, 33OC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x,即3x4y0; 4(2)∵点B在直线AB上,且纵坐标为10, ∴点B的横坐标由3x410250解得为5,即B(510),. |OA|∴S|030425|34225,|AB||4(5)310|4(3)2210, OABC|OA||AB|50. 考点:(1)直线的方程(2)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75.(本小题满分16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经过原点O的直线l与圆 C:x2y24x10交于A,B两点. (1)若直线m:ax2ya20(a0)与圆C相切,切点为B,求直线l的方程; (2)若OB2OA,求直线l的方程; (3)若圆C与x轴的正半轴的交点为D,求ABD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1)l:y2x(2)l:y31x(3)5(25) 4【解析】 试题分析:(1)由直线与圆相切,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可求得a值及切点B坐标,进而得到直线AB方程;(2)直线与圆相交问题,常采用弦的一半,圆心到直线 . 的距离与圆的半径构成的直角三角形求解(3)设出AB直线,与圆联立求得弦长,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求得三角形的高,将三角形面积用直线的斜率k表示出来,转化为函数求最值问题 试题解析:(1)由相切得3a2a245化简得:a23a40,解得a1或a4, 由于a0,故a1 由直线m与圆解得切点B(1,2),得l:y2x 111又OAAB,所以OMAM,设:OMx,AB,32331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为d,由勾股定理得:x2d24,9x2d25,解得d2,8(2)取AB中点M,则AM设所求直线的方程为ykx,d2k1k2,解得k31,l:y31x (3)设A,B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 y1,y2,易知 D(25,0),SABD1(25)(y1y2),易知y1y2y1y2,设AB方程为2xty22消元得(t1)y4ty10, xty,由22xy4x1020t24y1y221t1t2= 5t2122(t1)2设 x5t21,则 y1y2225x5,()当x4时取等号)ABD面积最大值为2x8x1625(25), 4考点:1.直线方程;2.直线与圆相交相切的位置关系;3.函数求最值 76.(本小题满分1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BC的顶点坐标为A(2,4),B(1,2),C(2,3). (1)求直线BC的方程; (2)求边BC上高AD所在的直线方程. 【答案】(1)5x3y10      (2)3x5y140 【解析】 试题分析:(1)已知直线过两点,可采用直线的两点式方程求解;(2)由BC直线斜率求得AD直线斜率,结合点斜式可得到直线方程 y3x25x3y10 231253(2)BC直线的斜率为,所以AD直线斜率为k,由点斜式方程得353y4x2,整理得3x5y140 5试题解析:(1)由两点式直线方程可得BC的方程为考点:直线方程 77.(本小题满分 13 分)已知点A2,0,点B2,0,直线 试卷第28页,总48页 . . l:3x1y40 (其中R)(1)求直线l所经过的定点P的坐标; (2)若直线l与线段AB有公共点,求的取值范围; (3)若分别过A,B且斜率为3的两条平行直线截直线l所得线段的长为43,求直线l的方程. 【答案】(1)1,3(2)13(3)x1或y【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察的是直线过定点,把直线的方程化为xy43xy0,此直线必过直线xy40与3xy0的交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得出交点就能得到答案. 直线l过定点1,3与线段AB有公共点,只需分别求出定点与A,B两点的连线段的斜率,再由直线l的方程,求出斜率,结合求出的斜率的范围就可以求出的取值范围. (3)本题考察的是求直线的方程,直线方程的形式有五种,一般式、斜截式、点斜式、截距式和两点式.本题中由(1)已经知道过定点1,3,根据条件判断直线的斜率是是否存在,不存在的话就是x1,存在的话根据点斜式求出直线的方程. 试题解析:(1)直线方程可化为:xy43xy0, 由33x3 33x1xy40解得即直线l过定点1,3.3分 y33xy0(2)方法1:由题可得得3x1y40有解, y02x23x3x12121232x2, 4x4x4x12因为2x2,所以24x6,所以26,即13. 4x44(注:也可以得到x,由22,解得13)8分 334方法2:①1符合条件;②1时,斜率k,由图可知k1或k3, 3代入解得:11或13.综上所述13.8分 (3)由平行线的斜率为3得其倾斜角为60,又水平线段AB, 所以两平行线间距离为d4sin6023,而直线l被截线段长为43, 所以被截线段与平行线所成夹角为30,即直线l与两平行线所成夹角为30, 所以直线l倾斜角为603030或90. 由(1),直线l过定点1,3,则所求直线为x1或y33x3.     13分 33. 考点:(1)直线恒过定点(2)直线的方程 7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点P2,1. (Ⅰ)直线m经过点P,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求直线m的方程; (Ⅱ)直线n经过点P,且坐标原点到该直线的距离为2,求直线n的方程 【答案】(1)x2y0或xy1(2)x2或3x4y100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察的是求直线的方程,结合题目条件求出待定系数,即可求出直线的方程.本题中,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又分为截距为0时和截距不为0时两种来求.本题的易错点主要在容易遗漏截距为0的情况. (2)本题考察的是求直线的方程,结合题目条件求出待定系数,即可求出直线的方程.本题给出的条件是求原点到该直线的距离为2,需要分斜率存在和不存在两种情况来求.本题的易错点在容易遗漏斜率不存在的情况. 试题解析:(Ⅰ)①当截距为0时,设直线m方程为ykx,代入点P坐标得k所以此时直线m方程为y1, 21x,即x2y0.2分 2xy②当截距不为0时,设直线m方程为1,代入点P坐标得a1, aa所以,此时直线m方程为xy1. 综上所述,直线m方程为:x2y0或xy1.(少一个方程扣2分)6分 (Ⅱ)①当直线n斜率不存在时,可知直线n方程为x2,该直线与原点距离为2, 满足条件.8分 ②当直线n斜率存在时,可设直线n方程为y1kx2, 2k1k21即kxy2k10,由题可得22k1k212,解得k3, 11分 433xy10,即3x4y100. 42综上所述,直线n方程为:x2或3x4y100.(少一个方程扣2分)12分 此时直线n方程为考点:直线的方程 79.(本小题满分8分)已知直线l:y(1m)xm(mR). ππ(Ⅰ)若直线l的倾斜角[,],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43(Ⅱ)若直线l分别与x轴,y轴的正半轴交于A,B两点,O是坐标原点,求△AOB面积的最小值及此时直线l的方程. 【答案】(Ⅰ)13m0(Ⅱ)2;xy20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问根据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得11m3,再求解即可,第二问先求11m(m1)22(m1)1的面积的表达式S|OA||OB|m再利用均值不等22m12(m1)式求的最小值及取得最小值时m的值. ππ试题解析:解(Ⅰ)由已知直线l的斜率k1m,因为倾斜角[,],由ktan, 43试卷第30页,总48页 . 得1k3, 所以11m3,则13m0. (Ⅱ)在直线l:y(1m)xm中,令x0,得ym,所以点B(0,m);令y0,得xm, m1所以点A(m,0),由题设可知m1, m111m(m1)22(m1)1因此△AOB面积S|OA||OB|m, 22m12(m1)111则S[(m1)2](22)2, 2m12当且仅当(m1)21,即m2时S取得最小值2, 此时直线l的方程为xy20.              ………………………………………8分 考点: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构建面积的目标函数利用基本不等式计算最小值. 2,B1,0,C1,4,求: 80.已知△ABC的顶点A3,(1)AB边上的高所在直线的方程 (2)AC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 (3)△ABC外接圆方程 2750【答案】(1)xy30;(2)x1;(3)xy. 339【解析】 试题分析:(1)AB边上的高过点C,并且与AB垂直,所以第一步,先求直线AB的斜率,第二步,求高的斜率,第三步,按点斜式写方程;(2)AC边上的中线过AC的中点和点B,所以根据两点求直线;(3)设圆的一般方程,然后将三点代入,待定系数求解. 试题解析:(1)直线AB的斜率k22201,那么AB边上的高的斜率就是-1,所以31方程是y41x1,整理为:xy30. 3,所以直线BM的斜率不存在,所以直线是x1. (2)AC的中点M1,(3)设△ABC外接圆方程是x2y2DxEyF0,代入三个点的坐标, 4D3943D2EF0141DF0,所以解得,整理为圆的标准方程是E3116D4EF01F3. 2750. xy339考点:1.直线方程;2.圆的方程. 81.(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方程x2y22x4ym0. (1)若此方程表示圆,求m的取值范围; (2)若(1)中的圆与直线x2y40相交于M,N两点,且OMON(O为坐标原点)求m值; (3)在(2)的条件下,求以MN为直径的圆的方程. 【答案】(1)m5(2)m【解析】 试题分析:(1)圆的一般方程形式为xyDxEyF0,当D2E24F0时表示圆;(2)直线与曲线相交问题常将两方程联系方程组,利用韦达定理,将所求的问题转化为用方程两根表示,进而得到所求的参数的值;(3)在(2)基础上求得弦长即得到了直径,求得弦中点即得到了圆心,从而可确定圆的方程 试题解析:(1)xy2x4ym0 D=-2,E=-4,F=m 22222284816(3)(x)2(y)2 5555D2E24F=20-4m0 m5 x2y40(2)2  x42y代入得 2xy2x4ym05y216y8m0 y1y2168m,y1y2 55∵OMON 得出:x1x2y1y20 ∴5y1y28(y1y2)160 ∴m8 5(3)设圆心为(a,b) ax1x24yy18,b1 252545 5半径r试卷第32页,总48页 . 圆的方程(x)2(y)2458516 52考点:1.圆的一般方程;2.直线和圆相交的位置关系 82.(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圆C:x1y29内有一点P(2,2),过点P作直线l交圆C于A、B两点. (1)当l经过圆心C时,求直线l的方程; (2)当弦AB被点P平分时,写出直线l的方程; (3)当直线l的倾斜角为45º时,求弦AB的长. 【答案】(1)2x-y-2=0 (2)x+2y-6=0 (3)34 【解析】 试题分析:(1)由直线过的两点坐标求得直线的斜率,由点斜式方程可得到直线l的方程;(2)弦AB被点P平分可知PC与AB垂直,由PC斜率可得AB斜率,因此可得到直线AB及直线l方程;(3)首先由点斜式得到直线方程,直线与圆相交问题常借助于圆的半径,弦长的一半,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求解 试题解析:(1)已知圆C:x1y29的圆心为C(1,0),因直线过点P、C,所以直线l的斜率为2,直线l的方程为y=2(x-1),即  2x-y-2=0. (2)当弦AB被点P平分时,l⊥PC,  直线l的方程为y2(x2), 即  x+2y-6=0 (3)当直线l的倾斜角为45º时,斜率为1,直线l的方程为y-2=x-2 ,即 x-y=0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为2121,圆的半径为3,弦AB的长为34. 2考点:1.直线方程;2.直线与圆相交的位置关系 83.圆心在直线l:xy10上的圆C经过点A(1,2),B(1,0); (Ⅰ)若过点D(0,3)的直线l1被圆C截得的弦长为23,求直线l1的方程; (Ⅱ)在x轴上是否存在定点M,使得圆C上任意一点P到点O(O为坐标原点)的距离与到点M的距离之比为常数,如果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并求出这个常数;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Ⅰ)x0或4x3y90;(Ⅱ)M(3,0);1; 2【解析】 试题分析:(Ⅰ)由题意可得,圆心一定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求出垂直平分线的方程与直线l方程联立即可得圆心坐标。再根据圆心三角形求解即可。此题按照斜率存在与否进行分类讨论。本题需要注意斜率不存在的情况;(Ⅱ)首先假设存在M(a,0)。可由两种方法解决。第一种,利用坐标系设点坐标求解;第二种,由三角形相似求解; 试题解析:(1)由题意得,圆心C一定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kAB021,线段AB中点为(0,1), 1(1)直线AB的垂直平分线为xy10, . 直线l:xy10与xy10的交点即为圆心C,坐标为(1,0)。 22(x1)y4,                         圆的方程为C(1)当直线l1斜率不存在时,方程为x0,此时圆心到l1距离为1,截得的弦长为23,满足题意;                                                当直线l1斜率存在时,设为k,则l1:kxy30,圆心(1,0)到l1距离   dk3k214(2324)1  k 23直线l1的方程为 x0,或4x3y90 (2)假设存在这样的点M,由圆的对称性,点M必在直线CO上,即在x轴上,不妨设M(a,0),PO, PM记圆C与x轴交于E,F两点,如图所示:则有13EOFO,即 EMFMa1a3解得a3或a0(舍去),此时PCFoEM1。 2 下面证明对于圆C上任意点P均成立, 22法一:设P(x,y)为圆C上任意一点,则(x,y)满足方程(x1)y4,即 y24(x1)2 POx2y2,PM(x3)2y2 PO2x2y2x24(x1)22x31 22222PM(x3)y(x3)4(x1)8x124PO1 PM2即存在定点M(3,0)使得圆C上任意一点P到点O的距离与到点M的距离之比为常数 1。 2试卷第34页,总48页 . y21P3MCF–3–2–1o–1–21E2x 法二:如图:当点P不在x轴上时, CO1,CP2,CM4 COCP1即有,又有OCPPCM, CPCM2OCPPCM            POCO1 PMCP2即存在定点M(3,0)使得圆C上任意一点P到点O的距离与到点M的距离之比为常数 1。 2考点:1.直线方程;2.定值问题; 84.(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半径为5的圆的圆心在x轴上,圆心的横坐标是整数,且与直线4x3y290相切. (Ⅰ)求圆的方程; (Ⅱ)设直线axy50(a0)与圆相交于A,B两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Ⅲ) 在(Ⅱ)的条件下,是否存在实数a,使得弦AB的垂直平分线l过点P(2, 4),若存在,求出实数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Ⅰ)(x1)2y225(Ⅱ)35,(Ⅲ)a 412【解析】 试题分析:(Ⅰ)求圆的方程一般采用待定系数法,首先设出圆的标准方程或一般方程,代入已知条件得到参数的值,进而写出圆的方程;(Ⅱ)直线与圆相交问题可采用几何法或代数法,即直线与圆联立方程求解或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小于圆的半径;(Ⅲ)由圆的几何性质:弦的垂直平分线过圆心可得a值,要注意验证是否满足(Ⅱ)中的范围 试题解析:(Ⅰ)设圆心为M(m, 0)(mZ).由于圆与直线4x3y290相切,且半径为5,所以 4m2955,即4m2925.因为m为整数,故m1. 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1)2y225. (Ⅱ)把直线axy50即yax5代入圆的方程,消去y整理得 a21x225a1x10,由于直线axy50交圆于A,B两点,所以 245a14a210,即12a25a0 . a0a55,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12121 a(Ⅲ)设符合条件的实数a存在,由于,则直线l的斜率为l的方程为y(x2)4,即xay24a0 由于l垂直平分弦AB,故圆心M(1,0)必在l上, 所以1024a0,解得a1a3335。由于,,故存在实数a 44412使得过点P(2,4)的直线l垂直平分弦AB 考点:1.圆的方程及几何性质;2.直线与圆相交的位置关系 85.(共12分)已知方程x2y22mx4y5m0的曲线是圆C (1)求m的取值范围; (2)当m2时,求圆C截直线l:2xy10所得弦长; 【答案】(1)m1或m4(2)213 【解析】 试题分析:(1)圆的一般方程的条件是D2E24F0,或者是配方,看配方后的r2计算取值范围;(2)根据弦长公式计算,l2R2d2,所以需要计算点到直线的距离. 试题解析:(1)m1或m4    -6 xm2y2m25m4    4m25m4>0 2(2)设m=-2时,圆心 C(-2,2),半径 R=32    -8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d42155      10圆C截直线l:2xy10所得弦长为 2R2d22185213     -12 考点:1.圆的一般方程;2.圆的弦长公式. 86.求半径为4,与圆xy4x2y40相切,且和直线y0相切的圆的方程. 【答案】x2210222y416或x221022y416 2x2262y416或x22622y416 2【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的是圆的方程,只需确定圆心和半径即可,本题中利用待定系数法,结合题目所给条件即可求出圆心和半径,从而得到圆的方程。 试题解析:由题意,所求圆与直线y0相切,且半径为4, 则圆心坐标为O1a,4,O1a,4. 试卷第36页,总48页 . 又已知圆xy4x2y40的圆心为O22,1,半径为3, 22①若两圆内切,则OO12431 即a2412212,或a24112. 22显然两方程都无解. ②若两圆外切,则OO12437. 即a2412272,或a24172. 22解得a2210,或a226. ∴所求圆的方程为 x226y4x221022y416或x22102216或x226y422y416 2216来源: 考点:圆的标准方程 8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直线l过点M(1,1),并且与直线2x4y90平行. (1)求直线l的方程; 22xyx6ym0相交于P,Q两点,O为原点,l(2)若直线与圆且OPOQ, 求实数m的值. 【答案】(1)x2y30;(2)m3 【解析】 试题分析:(1)由两直线平行可知斜率相等,可首先求出已知直线的斜率,进而点斜式写出所求直线l的方程;(2)将直线与圆的方程联立,转化为关于x的二次方程,求出根与系数的关系,将OPOQ转化为点的坐标,代入根与系数关系,从而求得参数m的值 试题解析:(1)∵直线l与直线2x4y90平行 11y1(x1)2∴直线l斜率为2, 其方程为  即x2y30 x2y3022xyx6ym0  消去x得5y220ym120    (2)由 y1y24m12y1y25(20)220(m2)0P(x,y),Q(x,y)1122设,则  ∵OPOQ  ∴ x1x2y1y20, . ∴ (32y1)(32y2)y1y20∴ 5y1y26(y1y2)90 ∴m122490    解得m3   满足0  ∴m3 考点:1.直线方程;2.直线和圆相交的位置关系 88.(本题满分12分)已知直线axy50与圆C:x2y29相交于不同两点A, B. (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的直线l垂直平分弦AB?若存在,求出a的(Ⅱ)是否存在实数a,使得过点P2,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Ⅰ)a44或a;(Ⅱ)存在a2. 33【解析】 试题分析:(Ⅰ)利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当直线与圆相交时,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小于半径;(Ⅱ)如果过点P2,1的直线l垂直平分弦AB,那么两直线的斜率满足 k1k21,所以根据斜率先求a,验证是否满足(Ⅰ)的结果. 试题解析:解:(Ⅰ)圆C的圆心C:(0,0),r3,C到直线axy50距离为 d5a12 直线axy50与圆C相交,dr 53a21,a44或a 33(Ⅱ)AB为圆上的点,AB的垂直平分线过圆心,lPC与axy50垂直 111,kABa,a1,a2 22244a2符合(1)中的a或a 33而kPC存在a2,使得过P(2,1)的直线l垂直平分弦AB. 考点: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两直线垂直. .(本题满分10分)已知点A(3,1)和点B(5,5). (Ⅰ)求过点A且与直线AB垂直的直线l的一般式方程; (Ⅱ)求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C的标准方程. 【答案】(Ⅰ)4x3y150;(Ⅱ)(x1)2(y2)225. 【解析】 试题分析:(Ⅰ)两直线垂直,当斜率都存在时,k1k21,所以根据两点先求直线AB的斜率,再求直线l的斜率,最后根据点斜式写方程并化简;(Ⅱ)AB的中点就是圆心, 试卷第38页,总48页 . AB2是半径,所以根据圆心,半径写圆的标准方程. 试题解析:解:(Ⅰ)由条件知kAB5(1)34,则kl 35(3)44(x3), 3整理得直线l的一般式方程为4x3y150. 根据点斜式得直线l的方程为y1(Ⅱ)由题意得C(1,2),|AC|(13)2(21)25 故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C的标准方程为(x1)2(y2)225. 考点:1.直线方程;2.圆的标准方程. 90.(本题满分16分) 已知圆O:x2y24,直线l:ykx4. (1)若直线l与圆O交于不同的两点A,B,当AOB= 时,求k的值. 2(2)若k1,P是直线l上的动点,过P作圆O的两条切线PC、PD,切点为C、D,问:直线CD是否过定点?若过定点,求出定点坐标;若不过定点,说明理由. (3)若EF、GH为圆O:x2y24的两条相互垂直的弦,垂足为M1,2,求四边形EGFH的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1)k7(2)x1(3)5 y1【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的是求直线的斜率问题,根据题目所给条件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求出点O到l的距离,然后求解k的值即可 (2)设Pt,t4,其方程为:x(xt)y(yt4)0,利用C,D在圆 O:x2y24上,求出CD方程,利用直线系即可求出所求答案 (3)设圆心O到直线EF,GH的距离分别为d1,d2通过d12d22OM积表达式,然后求解出最值即可. 试题解析:(1)∵AOB23,求出面2,∴点O到l的距离d2r 2∴4k21=2·2k7  2(2)由题意可知:O,P,C,D四点共圆且在以OP为直径的圆上,设P(t,t4). 其方程为:x(xt)y(yt4)0  即   x2txy2(t4)y0, . 又C,D在圆O:x2y24上, ∴lCD:tx(t4)y40  即  (xy)t4y40 由x1xy0  得 y14y40∴直线CD过定点(1,1) (3)设圆心O到直线EF,GH的距离分别为d1,d2. 则d12d22|OM|23 , 22∴|EF|2r2d1224d12  |GH|2r2d2, 24d2S122|EF||GH|2(4d12)(4d2)≤4d124d2835 26时取等号 22当且仅当4d124d2即d1d2∴四边形EGFH的面积的最大值为5. 考点: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 91.(本小题满分10分)设圆上的点A(2,3)关于直线x2y0的对称点仍在圆上,且与直线xy10相交的弦长为22,求圆的方程. x6y3【答案】 【解析】 2252x14或 2y72442 试题分析:设圆的圆心为(a,b),半径为r,因为圆上的点A(2,3)关于直线x2y0的对称点仍在圆上,所以圆心在直线x2y0上,即a+2b=0,由直线xy10相 2ab1r2222交的弦长为,可得联立可得a,b,r的值 22试题解析:设所求圆的圆心为(a,b),半径为r, ∵点A(2,3)关于直线x2y0的对称点A′仍在这个圆上, ∴圆心(a,b),在直线x2y0上, ∴a+2b=0① (2-a)2+(3-b)2=r2.② 1=0截圆所得的弦长为22, 又直线x-y+试卷第40页,总48页 . 2ab1r222∴③ 2解由方程①、②、③组成的方程组得: 或 ∴所求圆的方程为 b3a6r2522b7a14r21442 x6y352x14或 2y72442 考点:求圆的方程 22 92.已知点P(2,0)及圆C:x+y-6x+4y+4=0. (1)若直线l过点P且与圆心C的距离为1,求直线l的方程. (2)设过点P的直线l1与圆C交于M,N两点,当|MN|=4时,求以线段MN为直径的圆Q的方程. (3)设直线ax-y+1=0与圆C交于A,B两点,是否存在实数a,使得过点P(2,0)的直线l2垂直平分弦AB?若存在,求出实数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3x4y60或x2;(2)x22y24;(3)不存在,详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首先考虑直线斜率不存在时是否符合题意,再考虑当直线斜率存在时,设斜率为k,写出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整理成一般式,然后根据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列出方程,解出k值,即求出直线l的方程;(2)根据l1与圆C交于M,N两点,且MN的长为4,可以求出圆心C到直线l1的距离,经验证此距离恰好等于圆心C到点P的距离,因此P即为MN的中点,则所求圆以P为圆心,2为半径,即可写出圆的方程.(3)分析题意可知弦AB的垂直平分线必过圆心C,所以CP与AB垂直,求出CP的斜率,则AB与CP的斜率互为负倒数,即得到a的值,再根据直线AB与圆C相交,将直线方程代入圆C方程整理得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Δ必须大于0,求出a的范围,与之前求出的范围进行比对,发现互相矛盾,所以不存在符合题意的a值.本题充分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利用代数思想解决几何问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试题解析:(1)当l的斜率不存在时,l的方程为x=2,经验证x=2满足题意; 当直线l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的斜率为k,则方程为y-0=k(x-2), 即kx-y-2k=0.又圆C的圆心为(3,-2),半径r=3,由|3k22k|k12=1,解得3k. 4所以直线方程为y3(x2), 4即3x+4y-6=0. 因此所求直线l的方程为3x+4y-6=0或x=2.………4分 |MN|(2)由于|CP|=5,而弦心距dr5. 222. 所以d=|CP|=5. 所以P恰为MN的中点.故以MN为直径的圆Q的方程为(x-2)+y=4.………8分 22 (3)把直线y=ax+1代入圆C的方程,消去y,整理得(a+1)x+6(a-1)x+9=0. 22 由于直线ax-y+1=0交圆C于A,B两点,故Δ=36(a-1)-36(a+1)>0,即-2a>0,解得a<0.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0). 设符合条件的实数a存在, 由于l2垂直平分弦AB,故圆心C(3,-2)必在l2上.所以l2的斜率kPC=-2,而kAB=a=2 2 1, kPC所以a11.由于(-∞,0),故不存在实数a,使得过点P(2,0)的直线l2垂直22平分弦AB.………12分 考点:1.直线方程;2.点到直线距离;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93.(本题14分)设足:(1)截y轴所得弦长为2;(2)被x轴分成两段弧,其弧长的比为3:1,在满足条件(1)(2)的所有圆中,求圆心到直线l:x2y0的距离最小的圆的方程. 【答案】(x1)2(y1)22或(x1)2(y1)22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的是求圆的方程,圆被x轴分成两段圆弧,其弧长的比为3:1,劣弧所对的圆心角为90,设圆的圆心为Pa,b,圆P截x轴所得的弦长为2r,截y轴所得弦长为2,可得圆心轨迹方程,圆心到直线l:x2y0的距离最小,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圆的方程. 试题解析:设圆心为P(a,b),半径为r. 则P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为b和a. 由题设知:圆截x轴所得劣弧所对的圆心角为90,故圆截x轴所得弦长为2r. ∴r22b2(6分) 又圆截y轴所得弦长为2. ∴r2a21.又∵P(a,b)到直线x2y0的距离为 da2b5(10分)∴a2b5d.∴a24b245bd5d2. 将a22b21代入上式得:2b245bd5d210. 上述方程有实根,故 8(5d21)0, ∴d5. 5试卷第42页,总48页 . 将d5代入方程得b1. 5又2b2a21  ∴a1. 由a2b1知a、b同号. 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1)2(y1)22或(x1)2(y1)22.(14分) 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94.(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A(1,0),B(1,0)两点,且圆C 的方程为x2y26x8y210,点P为圆C上的动点. P (1)求过点A的圆的切线的方程; (2)求|AP|2|BP|2的最大值及其对应的点P的坐标. 【答案】(1)3x4y30或x1(2)(2128,) 55【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察的是过圆外一点求圆的切线方程,需要经过分类讨论.分斜率存在和不存在两种情况,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即可求出过点A的圆的切线方程. (2)设P(x,y),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表示AP,BP,代入所求式子中化简,整理后得出所求式子最大,即为OP最大,而P为圆上的点,连接OC延长与圆的交点即为此时的P点,OPmaxOCr,求出OP的最大值,即可确定出所求式子的最大值. 试题解析:(1)当k存在时设过点A切线的方程为yk(x1),圆心坐标为(3,4),半径r2,|3k4k|1k2解得k2,3,所以,所求的切线方程为3x4y30; 4当k不存在时方程x1也满足; 综上所述,所求的直线方程为:3x4y30或x1 设点P(x,y),则由两点之间的 距离公式知 |AP|2|BP|2=2(x2y2)2=2|OP|22, 要|AP|2|BP|2取得最大值只要使|OP|2最大即可, . 又P为圆上的点,所以(|OP|)max|OC|r324227, 所以(|AP|2|BP|2)max2722100, 94xx4yx5此时直线OC:yx,由解得(舍去)或312322yyxy6x8y21052128点P的坐标为(,) 55考点:圆的切线方程 95.(本小题12分)圆C的半径为3,圆心在直线2x圆C截得的弦长为25. 215 285y0上且在x轴下方,x轴被 (1)求圆C的方程; (2)是否存在斜率为1的直线l,使得以l被圆截得的弦为直径的圆过原点?若存在,求出直线l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x2(2)yy22x4y40; x1或yx4 【解析】 试题分析:先设出圆心坐标,依据题意列出方程,求出圆心坐标,从而写出圆的标准方程;(2)设这样的直线l存在,其方程为yxb,设出直线与圆的交点坐标,联立方程,利用韦达定理表示出x1x2与y1y2,再利用OA关于b的方程,求解出b再加以验证即可. 试题解析:(1)设Cx0,y0,则2x0OB得x1x2y1y20,可以列出 y00y00,又32y025,得 x01,y02,则C1,2. 2 所以圆C的方程为x1y229,即x2y22x4y40. xb,它与圆C的交点设为 (2)设这样的直线l存在,其方程为yAx1,y1,Bx2,y2, x2y22x4y40则由,得2x22b1xb24b40, yxb所 以 x1x2x2bb1,x1x2b24b42b2. .所以 y1y2由OA即b2x1bx1x2bx1x2OB得x1x2y1y20, 4b4bb1b20,b23b40,解得b1或b24. 容易验证b1或b4,方程2x2b1xb24b40有实根. 试卷第44页,总48页 . 故存在这样的直线l有两条,其方程是y考点: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综合问题; x1或yx4. 96.已知圆C:x2(y1)25,直线l:mxy1m0. (1)求证:对mR,直线l与圆C总有两个不同交点; (2)设l与圆C交于不同两点A、B,求弦AB的中点M的轨迹方程; (3)若定点P(1,1)分弦AB所得向量满足AP1PB,求此时直线l的方程. 2【答案】(1)详见解析;(2)x2y2x2y10;(3)xy0或xy20.  【解析】 试题分析:(1)整理直线l方程,分析可知,直线l恒过定点(1,1),经检验可知点(1,1)在圆C内,因此直线l与圆C总有两个交点;(2)由于直线l过定点(1,1),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知,定点、圆心、弦中点这三个点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设弦中点坐标为(x,y),根据勾股定理,列出关于x,y的方程,即为弦中点的轨迹方程.注意讨论弦中点为定点(1,1)的情况;(3)设A(x1,y1),B(x2,y2),把条件AP1PB用坐标表示,2得到关系x1,x2的等式,联立直线l与圆C的方程,整理得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韦达定理,得到x1,x2的等式,与前面的关系式联立,即可求出m的值.从而求出直线l的方程. 试题解析:(1)证明:由直线l:mxy1m0,整理得:y1m(x1),所以对任意mR,可知直线l恒过定点(1,1),而点(1,1)在圆C:x2(y1)25内,所以对mR,直线l与圆C总有两个不同交点; (2)当M不与P重合时,连接CM、CP,则CMMP,设M(x,y) 则x2(y1)2(x1)2(y1)21,化简得:x2y2x2y10 当M与P重合时,满足上式. 设A(x1,y1),B(x2,y2)由AP22221PB得x232x1.将直线与圆的方程联立得: 22m2.(*)x1x2 (1m)x2mxm50       . 1m23m2可得x1,代入(*)得m1 21m直线方程为xy0或xy20.                             考点: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弦中点轨迹方程. 97.已知定圆C:x2(y3)24,定直线m:x3y60,过A(1,0)的一条动直线l与直线相 交于N,与圆C相交于P,Q两点, (1)当l与m垂直时,求出N点的坐标,并证明:l过圆心C; (2)当PQ23时,求直线l的方程; . 【答案】(1)N(【解析】 33(2)x1或4x3y40.        ,),证明略;22试题分析:(1)通过直线m的方程求出斜率km,根据两条直线垂直klkm1,求出kl,写出直线l的方程,证明过圆心C,再联立直线l与m的方程求出N点坐标即可.(2)先考虑当直线l斜率不存在时的情形,此时直线方程为x1,经检验符合题意;再考虑直线l斜率存在时,设直线方程为yk(x1),由直线l与圆C相交所得弦长为 PQ22PQ23,根据弦长公式rd2(d为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求出d,列出点到直线距离公式,解出k的值,即求出直线l的方程.解本题时要注意讨论直线 的斜率是否存在,否则容易丢解. 试题解析:(1)由已知km21,由klkm1得kl3.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3y3(x1),由圆的方程可知圆心C(0,3),经检验,直线l过圆心C,联立 3xx3y602,所以N(3,3). ,解得22y3(x1)y32当直线l斜率不存在时,易知x1,此时经检验PQ23符合题意; 当直线l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1),由于PQ23,根据弦长公式 PQk3(d为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求出d1 ,即r2d21,解得22k14k.故直线l的方程为x1或4x3y40 3考点:1.两直线垂直;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98.(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直线l1:y2x3,l2:yx2相交于点C. 2(1)求点C的坐标; (2)求以点C为圆心,且与直线3x4y40相切的圆的方程; (3)若直线xyt0与(2)中的圆C交于A、B两点,求ABC面积的最大值及实数t的值. 2)(y1)2【答案】(1)(1,1);(2)(x11;(3)t1或t1. 【解析】 试题分析:(1)联立直线方程,解方程可得交点C;(2)运用直线和圆相切的条件:d=r,由圆的标准方程可得所求圆的方程;(3)方法一、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结合正弦函数的值域,可得最大值,再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t的值; 方法二、运用弦长公式和基本不等式可得面积的最大值,再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t的值. 试题解析:(1) yy2xx32, xy11, 试卷第46页,总48页 . C(1,1); (2)圆心C(1,1),半径r3(1)54141, 2)(y1)2所以圆C的方程为(x11. 1sinACB, 2ABC(3)方法一:因S显然当sinACBABC1rrsinACB2901,即ACB时,S取到最大值1, 2此时,直角ABC的斜边AB上的高为又圆心C到直线x由tyt0的距离为1. 2, 211t2t2, 2,解得t1或t22方法二:设圆心C到直线xyt20的距离为d,H为AB的中点,连结CH, 因弦AB的长为AB∴SABC2r2CH21d2, 1ABd22d1d2 d(1d)≤2d2(1d2)21,   21,d2当且仅当d2因h由t(1d2),即d2t22时取等号,S2ABC取到最大值1, 211t2, 2,解得t1或t1    22考点: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 9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直线l1:ax(1)求a的值; (2)求经过圆心C且与直线l:x【答案】(1)a2;(2)xy220经过圆C:(x1)y21的圆心. 4y10平行的直线l2的方程. y10. 4y0, 【解析】 试题分析:(1)将圆心(1,0)代入得直线l1,求a的值;(2)设所求直线方程x利用C(1,0)点在直线x4y0上,即可求出直线的方程. 试题解析:(1)将圆心(1,0)代入得直线l1,得a20, 则a2; (2)设所求直线方程x4y0, 1,  0上,C(1,0)点在直线x4y故所求直线方程为:xy10. 考点: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方程. 10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方程x2y2x6ym0 (1)若此方程表示的曲线是圆C,求m的取值范围; (2)若(1)中的圆C与直线x2y30相交于P,Q两点,且OPOQ(O为原 . 点),求圆C的方程. 【答案】(1)m【解析】 试题分析:(1)圆的一般式方程中表示圆的条件为D2E24F0,本题中由此得到m的不等式并求其取值范围;(2)中将OPOQ转化为相关点的坐标关系,将直线和圆联立方程组后得到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代入即可得到参数m的值,从而求得圆的方程 试题解析:(1)(x)2(y3)212537(2)(x)2(y3)2 244123737  m0m44(2)设P(x1,y1),Q(x2,y2),OPOQ即x1x2y1y20 x2y2x6ym0由 x2y30得5y220y12m0 y1y24,y1y212m  5x1x2(32y1)(32y2)96(y1y2)4y1y2 5y1y26(y1y2)90      m3(满足0) 圆C的方程为:(x)2(y3)21225   4考点:1.圆的一般式方程;2.直线和圆相交的有关问题 试卷第48页,总4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