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甘油法环氧氯丙烷生产技术进步

甘油法环氧氯丙烷生产技术进步

来源:九壹网
・126・ 山东化工 SHANDONG CHEMICAL INDUSIRY 2015年第44卷 甘油法环氧氯丙烷生产技术进步 张新合,卢兴玉,谭化平,潘永斌 (广西田东锦盛化工有限公司,广西百色531500) 摘要:环氧氯丙烷生产工艺对比分析,通过工程实例对现有工艺中存在的原料消耗高、氯化反应周期长、废水COD高等问题,针对 性的提出并实施技改方案,使得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关键词:甘油法环氧氯丙烷;生产技术改进;清洁生产技术 中圈分类号:TQ223.2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15)15—0126—03 环氧氯丙烷(ECH)别名表氯醇,化学名称为1一氯一2, 3一环氧丙烷,分子式c,H OC1,相对分子质量92.85,是一种 易挥发、不稳定的无色油状液体,能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可 与多种有机液体形成共沸物。 它的优点是生产过程灵活、工艺成熟、操作稳定;缺点是原料 氯气引起的设备腐蚀严重,对丙烯纯度和反应器的材质要求 高,能耗大、氯耗高、副产物多、产品收率低,生产过程产生大 量的含氯化钙和有机氯化物的废水,处理费用高,清焦周期 短 。 环氧氯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 品,用途十分广泛,主要用于生产环氧树脂、合成甘油、氯醇 橡胶、油炸药、玻璃钢、电绝缘制品;同时还可用作纤 维素酯、树脂和纤维素醚的溶剂,也是生产增塑剂、稳定剂、 表面活性剂及氯丁橡胶的原料…。 环氧氯丙烷最早于1854年由Berthelot用盐酸处理粒甘 油,然后用碱液水解时首先发现的uj。数年后,Reboul提出 1.2 醋酸丙烯酯法 利用醋酸丙烯酯为原料生产环氧氯丙烷的生产工艺由 前苏联科学院以及日本昭和电工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分 别开发成功 J。与丙烯高温氯化法相比较,醋酸丙烯酯法的 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稳定、不结焦、减少了原料的用量 和含氯化钙废水的排放量,工艺过程无副产物盐酸产生,可 以较容易地获得高纯度烯丙醇;主要缺点是工艺流程长,催 化剂寿命短,需用不锈钢材料防醋酸腐蚀,投资费用较高。 这一物质可由二氯丙醇以苛性钠经水解反应直接制取。在 此基础上,美国Shell公司于1948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丙 烯高温氯化法合成甘油的生产装置,环氧氯丙烷作为中间产 1.3新工艺一甘油法 近年来由于原油价格飞涨居高不下,各国大力发展生物 柴油产业,随之副产大量粗甘油(占生物柴油量的1/10)。造 成甘油市场过剩,价格大跌;而另一方面全球环氧氯丙烷十 分紧缺,在这种背景下,甘油法制环氧氯丙烷获得了新的生 物,开始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j。目前,工业上环氧氯丙烷的 生产方法主要有丙烯高温氯化法和醋酸丙烯酯法2种。当 前世界上90%以上的环氧氯丙烷采用丙烯高温氯化法进行 生产 引。 近几年,随着世界范围内生物柴油产业的蓬勃发展,相 机 J。甘油法工艺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反应单元:(1)氢 氯化反应单元;(2)皂化单元。甘油法的优点是生产过程灵 应的副产甘油也在急剧增多,价格随之下降。老工艺甘油法 环氧氯丙烷技术经济和环保上优势得到大力的体现,一度成 为市场投资追逐的热点。国际上只有陶氏、苏威2家拥有甘 油氯化法技术,其中,苏威2006年2月初在法国Tavaux建立 甘油氯化法环氧氯丙烷工厂,先后在泰国和中国泰兴投资建 设环氧氯丙烷项目并成功运行。 活,反应平稳,操作安全稳定,原料价格低廉,投资省,废水量 少;缺点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技术上还不是非常成熟,仍有 改进空间。随着我国对环境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项目的 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主要是在催化剂改进、连续氯 化装置、中间体二氯丙醇的精制、甘油及一氯的回收和废水 的处理等方面。 各工艺路线消耗等指标的对照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醋酸丙烯酯法单耗最低,但投资成本 高使得经济性变差,失去了竞争优势。因此,从成本水平来 看,甘油氯化法路线的成本最低,其次是丙烯高温氯化法。 甘油氯化法与丙烯高温氯化法相比,生产过程中废水量少; 国内先后有江苏扬农、连云港益海嘉里、福建豪邦、江西 全球、宁波环洋等多家建设甘油法环氧氯丙烷项目,并成功 运行。但是除前两家产能较大外,其余装置产能都较小,技 术水平参差不齐,还不具备产业优势。项目目前作为氯碱平 衡或者消化副产氯化氢还是个不错的选择,也更加具有资源 和价格竞争优势,如作为氯碱化工、氟化工、亚磷酸等项目的 配套。 甘油氯化法在副产甘油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将成为未来的主 流技术发展方向。 1工艺技术概述和比较 1.1 丙烯高温氯化法 丙烯高温氯化法是工业上生产环氧氯丙烷的经典方法, 收稿日期:2015一o5一l5 作者简介:张新合(1973一),江苏徐州人,技术总工,大专学历,研究方向:有机化工。 第15期 张新合,等:甘油法环氧氯丙烷生产技术进步 ・127・ 2甘油法环氧氯丙烷生产技术优化与进步 2.1 生产技术现状介绍 甘油法环氧氯丙烷生产技术简述:甘油法工艺是将甘油 与催化剂均匀混合,通入干燥氯化氢气成二氯丙醇,再 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乳液反应制成环氧氯丙烷。原有的 甘油法环氧氯丙烷工艺过程可以分为6个单元。 置利用效率较低,甘油转化率较低,且反应最终产物含量也 较低,很难达到要求的终点,造成单耗较高。 (2)反应釜产物虽然经过处理,但是未反应的甘油和一 氯丙醇没有回收装置,而是随重组分排出,不仅造成原材料 浪费且处理困难。 (3)环化废水的杂质多、COD较高,没有经预处理设施 处理,造成废水处理系统运行困难,换热管道结垢堵塞严重, 产能低,钙产品品质低。 (4)环氧精馏系统排出的轻重组分经分析,环氧的含量 (1)氯化氢的制备及干燥:氯化氢一般由氯碱厂生产的 盐酸或副产酸,经解析干燥后送氯化工段使用;另有公司用 三氯化磷水解制亚磷酸联产氯化氢气体,还有的是利用氯乙 酸项目和氟化工副产氯化氢气体。 (2)氯化:将精甘油和催化剂(按甘油质量的6%一7%) 加入连续氯化反应釜中,升温至80℃,即开始通人氯化氢气 体,保持反应温度在l1O一130℃;维持反应12 h后,可随时 取样测相对密度及分层率来控制反应终点;分层粗二氯丙醇 在30%一50%,一氯、二氯和甘油的总含量在40%左右,作 为废液处理较浪费。 2.3 生产技术优化和进步 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公司通过大量的技术比较和试验 做了如下工艺优化和改进: (1)通过原始的间歇氯化工艺可知(釜压0.5MPa、反应 可在6 h达到终点),提高反应釜的压力可大大加快反应速 度,缩短反应时间。反应过程不断靠反应放热,蒸出反应生 体积超过6 mL即为反应终点(相对密度达1.3以上);控制 通氯化氢和甘油进料量,连续出料冷却打入储槽。 (3)二氯丙醇精制:将氯化反应釜液泵去蒸馏塔蒸馏,实 现过量氯化氢的回收、二氯丙醇的分离及重组分的分离。 (4)环化单元:分离后的混合液同15%氢氧化钠或石灰 乳经管道混合器混合反应后,进入环化塔分离,环化塔(减压 成的水,有利于甘油转化生成二氯丙醇。改变催化剂为二元 羧酸,可解决醋酸带来的转化率低、沸点低、会同二氯丙醇一 同蒸出、进入皂化废水、重组分回收难等一系列问题。通过 与同行业的交流,发现公司现有工艺,存在动设备较多、能耗 大、故障率较高等问题。优选加压、五釜串联连续氯化工艺, 解决设备基数较大、电耗较高问题,减少设备维修故障率。 实际改造效果来看,设备投入大大减少,尤其是料液循环泵 减少很多,维护与检修费用大为降低,设备使用效率提高,反 蒸馏)控制在余压约为50 kPa以下,温度80'E左右;生成的 环氧氯丙烷在塔内被快速随水蒸气蒸出,防止发生水解反 应;收集此馏出物,待分去水分后即得含量大于9o%的粗环 氧氯丙烷。 (5)环氧氯丙烷精制单元:环化反应所得粗环氧氯丙烷 纯度较低(约9o%一95%),内含5%一10%水分和少量有机 杂质;为提高纯度,可采用精馏塔精馏;经脱低塔和脱高塔精 馏处理后,即可得到含量>99.95%环氧氯丙烷成品。 应较彻底,收率提高;且催化剂可回收循化利用,消耗降低。 工艺流程简图如图1。 由图1可见全线只有两台泵用于尾气吸收,设备数量减 少过半,运行效率高。 (2)二氯丙醇的精制和回收:老的工艺比较粗糙,氯化反 (6)废水处理单元:环化废水的含盐及有机物含量都比 较高,很难去直接生化,通过多效蒸发制取氯化钙,蒸馏出的 二次废水去生化处理达标排放。 应液直接去皂化,不仅造成原材料的浪费,而且造成废水有 机物含量较高,废水处理环保压力很大。现工艺增加了二氯 精制工序,不但回收了氯化氢、一氯丙醇和甘油,而且使皂化 废水的COD含量大幅下降。工艺流程如下:储槽的反应液 经泵入解析塔解析回收过量的氯化氢,同时在塔顶蒸出部分 2.2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就公司实际生产情况来看,生产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原材料单耗较高,由于采用常压连续氯化工艺,实际 生产效果不理想,氯化速度较慢,实际氯化时间远超12 h,装 山・东化工 128・ SHAND0NG CHEMICAL INDUSrRY 2015年第44卷 二氯丙醇和酸水的共沸液;塔底液泵去精馏塔精馏,塔顶出 二氯丙醇含量95%一98%,塔底液回连续反应釜继续氯化 (主要含有催化剂、一氯和甘油、高沸物等),当循环几次后, 片,二次干燥制取二水氯化钙出售。从公司中试设备实际生 产来看,运行状况良好,由于采用多项节能和优化措施,吨环 氧产生的废水控制在5t左右,原始废水浓度可控制在25% 一塔底高沸物经回收塔回收后外排,送焚烧处理。从某公司装 置实际运行来看,经改进后运行效果良好,物料及催化剂消 35%,吨环氧的废水处理费用在476元,综合二水氯化钙 (4)轻重组分的回收利用:通过小试确认,生产装置试 出售(500—600元/t)可做到略有盈余。 验,轻重组分经过多塔(回收塔、预分塔、精馏塔)配合并调整 操作条件,可以实现对环氧氯丙烷的回收,产品达到一级品 标准。回收后的残液经分析,含有较高的一氯丙醇、二氯丙 耗降低,装置运行取得了不错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3)废水处理系统优化技改:针对公司多效蒸发制取无 水氯化钙废水处理装置的问题,通过大量的小试研究,中试 验证,最终确认优选能耗低、产量大、技术成熟的多效蒸发制 取二水氯化钙工艺路线。通过实地考察确认,皂化废液经多 醇和甘油,还将要研究如何进一步回收利用。 项预处理和调整之后,可以多效提浓至70%左右,经冷却结 1、尾气吸收塔,2、甘油吸收塔,3、进料泵,4、冷凝酸水罐,5、冷凝器,6、进HCL气管,7、出料管 图1 工艺流程简图 3结论和建议 (1)通过技术创新,甘油法环氧氯丙烷项目生产中出现 的消耗高、收率低、废水处理难和废液回收等问题得到很好 地解决,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魏文德.有机化工原料大全(上卷)[M].2版.北京:化学 工业出版社,1999. [2]徐克勋.精细有机化工原料及中间体手册[M].北京:化 学工业出版社,1998. (2)由于国内环氧氯丙烷市场供需关系发生改变,新上 装置一定要经过严格论证,采用最合理的工厂化大生产工艺 [3]王晶.国内外环氧氯丙烷生产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的 技术,选用有项目生产装置运行经验的专门人才,确保技术 成熟和运行的正常。 研究[J].上海化工,2006(12):32—35. [4]徐伟箭,陈康庄.浅议环氧氯丙烷生产技术及其发展[J]. 氯碱工业,2006(9):29—33. (3)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改进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环氧氯丙烷生产厂家应对现有生产装置进 行节能降耗改进,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新技术改造,实现项目 [5]聂颖,燕丰.环氧氯丙烷的生产技术及国内市场分析 [J].四川化工,2005(1):23—27. 可持续健康发展。 (4)延长产业链,形成与氯碱项目、生物柴油、氟化工项 目一体化产业链模式,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避免环氧氯丙烷产能过剩引发的自杀式竞争,各厂 [6]孙尚德.生物柴油研究与开发进展[J].粮食与油脂,2007 (4):8—13. (本文文献格式:张新合.卢兴玉,谭化平。等.甘油法环氧氯 丙烷生产技术进步[J].山东化工.2015。44(15):126—128.) 家要努力开拓国外市场,以优质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充分利 用出口退税,给予环氧项目有力的支撑。 j - j 1I j r 鼍 j j , I;}j0 j0}j I-} ●-}-宣0 I‘ I‘ t嗣 - jk j‘ jk 妇 山东化工遇到新机遇 国家推出的“一带一路”,会给山东化工行业带来 新的转机。山东又有国际化的港口,东南亚等国家也是在 化工方面比较依赖中国,山东又是中国化工第一大省,可以 根据加剧山东地区的进出口贸易,从而可以减少山东 的库存积压,带动山东地区化工行业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