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策略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策略

来源:九壹网
2019 年 6 月中学教育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策略

王文阁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向荣学校 甘肃天水 741024)

摘 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继续深层次推进,初中音乐从传统边缘学科一跃成为了初中的关键学科。初中音乐旨在培养学生音乐感知和音乐素养,扎实学生基础音乐知识能力的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内涵发展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良好教学成效的实现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学设计,而教师教学设计又需要着重于围绕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调动为目标与抓手,以此来切实实现初中音乐整体教学成效的实现与提升。

关键词:初中音乐 学生 学习兴趣 激发 策略

引言

正如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所讲的:“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就是说,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调动,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兴趣,才会形成高涨的学习动机,才会更加具备学习的主观意愿,才能够向着最终教学目标而不断前进。换言之,如果忽略学生学习兴趣这一重要因素,学生学习起来不仅极为被动,而且也会无精打采,最终教学成效也就无从保障。[1]

一、用师爱感染学生

教师要转变“师为尊”的传统教学观念,着重于构建新型而良好的师生关系,用师爱去感染每位学生。由此一来,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喜欢上教师,才能激发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换言之,如果学生对教师心存畏惧,心存芥蒂,那么学生从主观上就会对教师及其科目教学存在强烈的抵制情绪。所以说,要想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必先用师爱感染学生。具体来讲,教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能够尊重并关心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个体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比如“你/你们学的真快(唱得真好)”。对于后进生给予充分的鼓励与引导的同时,还要保持耐心与信心,使他们发现老师对自身的关注、期待,从而提升对音乐学习的信心,逐步感知音乐的魅力,最终形成音乐学习的兴趣与动力。[2]

二、用作品激发学生

音乐教学过程当中,围绕音乐作品的学习是学生对音乐最直接的感知,对此教师为提升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进一步挖掘音乐作品当中的深层次内涵,用优秀作品激发学生,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视角去认识与感知音乐作品。具体来讲,比如在学习音乐作品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作者经历及其创作背景,再比如可以向学生介绍作品所描述的意境,以欣赏古琴曲《流水》为例,学生结合该曲旋律走向来自主感知该曲目所表达的意境,有的学生可能会感知到一股清澈的泉水从山崖上流淌而来,一边敲打的山石并发出“叮咚”的声音,另一边在阳光下又显得晶莹剔透。而有的学生则可能会感知到仿佛听到了水流的汹涌波涛,似山泉汇成江河,一泻千里。通过这样的主观想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及形式有个极为浓厚的兴趣,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深入理解与掌握,以学校兴趣调动学习成效的提升。[3]

三、用现代教学手段

现如今,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教学方式的更新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音乐是一门艺术,音乐教学方式必须保证多样性和灵活性,以此才能够适应艺术本身所具备抽象性特征的同时,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并保证良好学习成效的实现。具体来讲,音乐是一门艺术,而对于艺术的感知是很受主观影响的,可以说个体的不同也会导致学生欣赏口味及水平的不同,对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从互联网资源当中搜索和下载同一作者的

不同音乐作品,或者是教材之外的同样适合初中生欣赏的优秀音乐作品,以此来弥补现实教学当中教学资源不足问题的同时,也有助于扩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进一步培养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审美能力。

四、推进小组合作

学习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充满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相互激励、共同进步的过程。而传统学生个体间较为孤立的学习状态,并不利于个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也不利于个体兴趣的培养以及潜能的激发。对此,教师要合理设计并有效推进小组合作。基于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个体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带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具体来讲,要基于学生自愿成组,不论是在音乐欣赏课还是学唱课,都应该鼓励各小组展开讨论或者是教唱。举例来讲,比如学生跟着教师学唱之后,有的学生学的比较快,已经能够且准确地演唱,而有的学生掌握的可能还不是特别到位,对于某一句或者是某几句的旋律掌握还不够准确,那么小组成员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请教,最终以各小组为单位依次进行合唱。基于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带动每位学生切身参与到教学当中来,使每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学习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而学生也往往表现出极为浓厚的学习兴趣,最终学习成效也很不错。

五、优化教学结构

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及模式下,初中音乐教学结构的设计是围绕教学成绩的提升来最为唯一目标来进行的,而新时期随着素质教育观念及模式的不断推进,初中音乐教学结构需要重构与优化,以激发与保障学生学习兴趣为基准,以有助于学生音乐素养提升为最终目标来进行。具体来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美感能力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循序渐进地展开。尤其是初中年龄段的学生,可以通过对作品的初步比较、评价,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趣味,引导学生从真正美好的东西中得到美的享受,从劳动中、日常生活和艺术中去理解和创造美好的东西。教师要讲求教育艺术,用充满智慧的提问,给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一堂生动的课应充满艺术的力量,它的成功,不但在于教给学生知识,而且在于吸引、感染、鼓舞着许多学生为追求美、创造美而终身努力。

总而言之,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尤为重要,而围绕教学策略的思考与探索则是教师教研工作的重点内容。[4]

参考文献[1]韩凡花.初中音乐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戏剧之家.2018(12).

[2]赵晓花.激发兴趣,构建初中音乐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8(11).[3]谢玲.初中音乐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黄河之声.2018(07).

[4]陈子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8(05).

19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