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议桥梁立柱通病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作者:张薛林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年第07期
摘 要:桥梁立柱是现代桥梁建设中的核心组成,在当代的桥梁施工建设中,除了对桥梁的内在质量有所要求外,对其外在的形态和线条等要求也不断的提高,这是人们眼光开阔后的必然结果。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桥梁立柱通病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立柱;通病;产生原因;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全国公路的大规模兴建,为了提高投资效益,公路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混凝土施工中对混凝土外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在经济发展条件下,我国的建筑行业整体也在发展,公路建设施工人员素质也普遍有所提高,而人员素质的提升使得公路建设施工技术也在深入。因此建设要求的提高也是必然的,在桥梁立柱外观通病如气泡、蜂窝、麻面、色泽不一等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但是国内公路工程技术人员仍旧没能找到一个有效的办法来解决,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桥梁立柱通病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蜂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蜂窝是桥梁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是产生于结构表面的一种质量问题,一般产生蜂窝的混凝土结构在其配合比以及施工工艺上都存在问题,并且使用的混凝土质量也可能不符合施工质量要求。此外蜂窝的产生也会受到其他结构的影响,因此对于该类病害的防治应当对其产生原因做出根本分析:         1 蜂窝产生的原因归纳
A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等材料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B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均匀。
C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置串筒,或串筒底与砼面落差过大,造成砼离析。         D砂石料中混有粘土块等杂物。
E模板底漏浆或者桩顶、系梁、承台等表面没有充分湿润,出现蜂窝,俗称“烂根”现象。         2 控制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蜂窝的产生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综合考虑,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
A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经常校验计量器具,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B拌和时间要充分,以确保混凝土拌和均匀,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
C严格控制下料,下料高度超过2m必须设置串筒,串筒直径不能过大,一般为25~30cm,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离析。
D浇筑前必须严格检查模板支撑情况,特别是模板底的密封性,以防止漏浆。         E浇筑前下层混凝土表面要充分湿润或用水泥净浆找平一层。         F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块等杂物。
G出现蜂窝一般要先将松散的砂浆清除,再冲刷干净,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水泥砂浆的色泽要调配,以确保与立柱色泽一致。         二、气泡
在公路桥梁建设中,气泡的产生往往是不易发现的,施工过程中的多种因素都会造成结构出现气泡,而气泡对于结构稳定性和坚固性的影响较大。施工材料质量、配比以及振捣工艺的控制不合理都会使得结构产生气泡,且难以消除,其原因如下:         1 气泡产生的原因归纳         A砂石料级配不合理。         B石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过多。
C水灰比不合理,砼过于粘稠,振捣时气泡很难排出。         D脱模剂使用不合理。
E混凝土浇筑中振捣不充分,不均匀。         2 控制措施
由于材料级配问题、水灰比问题和工艺性问题导致结构中产生气泡病害,因此针对该类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有效的予以防治,避免桥梁立柱结构由于该类质量问题产生的不利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A严格控制原材料进场关,严格遵循原材料的自检,抽检规范,适当提高原材料自检、抽检频率,特别是针片状颗粒的含量。
B严格控制水灰比;砂、石料的含水量必须严格、认真的进行测定,不能凭经验估计。         C模板应保持光洁,刷脱模剂时要涂抹均匀,同时涂层不能太多太厚,防止涂层过粘,而阻碍气泡排出。
D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层厚,保证振动棒的振动效果,及时复振。         E加入优质的引气剂。         三、色泽不一
现代桥梁不仅仅是要求结构稳定性达到质量的标准要求,同时也对结构的外观做出了规定,优质的桥梁工程不但具有稳定结构,同时外表也需要美观。结构色泽统一便是其中的一点,在施工中影响结构色泽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 色泽不一产生的原因归纳         A模板表面的锈迹污染。         B脱模剂污染。         C水泥质量变化。         D混凝土拌和质量差。         2 控制措施
通过总结可以看出,各类污染是影响色泽统一的主要因素,水泥质量以及拌合工艺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结构色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针对该类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予以控制。         A模板表面清理干净,特别是铁锈要清除干净,脱模剂涂刷应及时,并且使用质量较好的脱模剂。
B采用优质脱模剂。如:液压油,环氧树脂等脱模剂。
C加强水泥颜色的控制,对不同批次水泥的颜色要进行检查,如与原本色差别较大的水泥要严格控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D严格控制水灰比,水灰比差异不能太大,同时也要严格控制拌和质量,确保拌和质量的稳定性。事实证明一般情况下水灰比小的砼干放后呈青灰色,水灰比大的砼干放后呈灰白色。         四、麻面、缺棱掉角
该类病害在桥梁立柱常见病害中的影响最为恶劣,造成该类问题的原因较多,但是多为认为因素造成。由于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根据规范性施工要求进行作业,使得同模板相关的操作质量受到影响,对产生该类病害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可以归纳如下:         1 麻面、缺棱掉角产生的原因归纳
A模板表面附着水泥浆过多,形成干硬水泥砂浆。         B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C模板表面刷油不当。         D拆模时间过早、用力过猛。         E养护不当。         2 控制措施
桥梁立柱如若采用了不当的工艺操作,以及后期的养护不当都会在表面出现麻面以及缺角的问题,而此类问题会严重影响立柱的外观。因此针对上述原因可以通过下面的措施予以防治:
A下料高度超过2m必须设置串筒,防止高差过大,水泥砂浆溅到模板上。         B模板拼缝必须密实,在拼缝时最好用双面胶带密封,严防漏浆。
C模板应保持光洁,刷脱模剂时要涂均匀,不能太厚,防止涂油过多,降低表面砼的强度。
D拆除模板时,必须保证砼达到足够的强度。         E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
F混凝土拆模后要加强养护,防止早期出现收缩裂缝、掉角。         五、表面冲蚀(俗称“挂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由于立柱所处位置的特殊性,因而对其结构质量要求较高,但是往往由于施工中的一些环节出现问题便会使得立柱质量受到影响,表面充实不急仅仅会影响到外在的美观程度,同时出现了表现冲蚀的立柱也代表了其质量具有问题。         1 表面冲蚀产生的原因归纳         A模板刚度不够。         B柱顶泌水没有及时处理。         C砼坍落度过大,振捣不密实。         控制措施
在表面冲蚀病害的治理中应当主要以预防为主,通过早期的施工作业的规范、合理对其进行预防。针对性的处理钢板、泌水以及振捣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A确保模板刚度。         B振捣要充分,密实。
C柱顶泌水及时处理,以防止砼早期收缩后泌水下流,冲蚀砼表面。         六、“软顶”和柱顶环形裂缝         1 产生的原因归纳
A水灰比、坍落度过大,浇筑速率过大,导致柱顶浆多、石子少,引发柱顶强度低、裂缝多等“软顶”现象。
B柱顶泌水没有及时处理。         2 控制措施
A严格控制砼配合比,水灰比、坍落度要合理,不能过大,以减少“泌水”现象。         B掺减水剂,减少用水量,增加砼和易性。         C适当放慢砼的浇筑速率。
D对较高的立柱,应分层浇筑,分层处理泌水,特别是泵送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E砼浇筑完成后,要进行多次收面,最好三次,每隔1~2小时1次,也可采用黄砂加压法。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材料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桥梁立柱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材料进场前就予以严格检验杜绝不合格材料入场,所有合格材料均应办法合格证书,并设有标志,防止混用。此外针对材料混合配比,均应当严格按照实验室中确定的数据要求,同时在施工前报批建立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每一个施工环节都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文件进行,并严格执行相关监督检查验收工作,在下道工序进行前需要得到监理工程师的同意。并完善工程施工责任制,采用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将责任落实到人,并完善质量管理,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进行质量检验,杜绝桥梁施工常见病害的发生,保证工程整体质量。         结语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立柱施工及其重要,尤其对其外观质量必须予以严格的控制,这是精品工程实现的基础。总之立柱施工中的各种通病,虽然有诸多原因,但导致通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施工管理不善,条件准备不足或材料不合格,有些施工人员不按操作规范施工,把一些施工恶习用于施工中。因此,要保证立柱的施工质量,消除施工通病,首先要从抓施工管理入手,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奖罚制度并认真落实,有效控制混合料的配合比以及规范的振实成型,并结合合理的模板制作方式,同时还要加强立柱施工内在和外在的共同重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通病。         参考文献
[1]吕勇.基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
[2]何国成.高速公路桥梁在施工和使用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其控制分析[J].广东科技,2007(S1).
[3]周雨超.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的问题控制及解决方法[J].科技创业月刊,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