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数的认识》 教学设计

《大数的认识》 教学设计

来源:九壹网
《大数的认识》 教学设计

武当山特区杨家畈中心小学 梁珊

一、【教材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本班学生已使用两年北师大教材进行学习,学习中初步形成搜集资料与自主探索的能力。为了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在活动中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大数的生活资料,课上充分放手让学生在估一估、数一数的实践活动中认识千、万的计数单位,了解它们的进位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体会学习的价值。 二、【学生分析】

本单元是把认数范围从百以内扩展到万以内,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数的认知。《数一数》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首先通过实例,使孩子体会生活中有大数,并结合具体情境,让孩子实际感受“千、万”的具体含义,知道“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之间的关系;再通过“摆一摆”“估一估”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因为本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孩子通过充分感受、体验身边的大数,贴近生活,所以学生的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学生已有了百以内数的基础,学起来比较轻松,但也由于孩子平时接触大数也不是特别多,生活经验可能也不够丰富,所以对“百、千、万”这些大数的具体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设计理念】

遵循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把学生以往对万以内大数的分散的、不规范的感性认识作为教学的基础,让学生在有趣的生活情境中将这一分散的、不规范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科学的,规范的理性认识,并在活动中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相互交流,相互评价,并通过有效的评价方式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

本课遵循这一理念,设计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更多的亲切感,接着又设计了找“生活中的大数”、说“生活中的大数”这一环节,让全体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进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对一千、一万有具体感受。在这一系列数学活动的基础上,顺水推舟,让孩子填写新的计数单位,

再以形式多样的练习进一步提高对“千、万”的灵活运用,最后通过了解身边白色垃圾的惊数,进行思想和环保教育。 四、【教学设计】

课 题 版 本 模 块 数学课程教材《生活中的大数—(数一数)》 北师大版 授课对象 二年级下册 1课时 感受-认识-运用-拓展-总授课课时 结 教学准备 1、 课前调查:生活中有哪些大数? 2、 学具 3、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教学要点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1、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教学情景,使学生对一千和一万有具体感受。 4、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 培养孩子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重点 难点 兴趣点 作业要求 通过数学活动,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1、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教学情景,使学生对一千和一万有具体感受。 4、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 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大数贴近生活,与生活密切联系 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准确感受“千、万”的具体含义 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 ①基本要求: ②较高要求: ③个性探究: 五、【教学过程】 (一)感受生活中的大数

1、谈话:你喜欢这所学校吗?为什么呀?那你对这个美丽可爱的学校了

解多少呢?知道吗?例如:共有多少名老师?占地面积多大?…… 今天老师就先做一次解说员!(课件显示)听了刚才的介绍,你有什么发现

吗?老师也找到了一些生活中的大数,想看吗?(显示:四幅图)读了这些说明,你有什么感受?把收集的资料先和同桌说一说,然后再说给大家听!(指名上台说,并及时评价)

3、揭示课题: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大数!那你们想不想研究它?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和探讨《生活中的大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出发,选择孩子熟悉的生活场景——校园引入新课,使孩子对数学有着更多的亲切感,以学生提出有很多比100大的数为引线,先展示老师提供的资料,再交流学生自己收集的资料,引出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大数,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数学。) (二)、认识计数单位 1、认识“千、万”:

(1)老师师今天带来了一个非常大的正方体!(出示积木图)一共有多少个小积木呢?这么多怎么数啊?(同桌说一说)

强调:(板书)125,怎么读呢?(从高位开始读,先读百位、再读十位、最后读个位)。它是由1个百、2个十、5个一组成的。

142是由1个百、4个十、2个一组成的。(一个一个数,有满十要向十位加一个十) (2)汇报数的过程

(3)小结: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板书,齐读) 2、教师指出:一、十、百、千、万叫做计数单位。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是十进关系。

4、补充数位顺序表: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设计意图:先让孩子充分观察、估一估,再引导孩子在小组里充分讨论交流并总结数法。在些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合作数数,由抽象到具体,突破重难点,同时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三)、作业实践 1、说一说:

老师心里想了一个数字,并把它用积木堆出来了,小朋友能猜出是多少吗?(课件说一说) 2、我说你摆:(同桌合作)

现在老师想请大家动动手,也来摆一摆,好吗?请同桌两人共同合作!(我说你摆——3个数:三百八0十四、七百零七、一千零五十)指名上台摆!! 3、我会填:10个一是( ),10个十是( ),10个( )是一千,( )一千是一万;千位的左边是( )位,千位的右边是( )位,百位的( )边是千位。

4、我会估: “十、百、千、万|”填哪个单位合适?

(设计意图:通过我说你摆,巩固对数位顺序的理解,同时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我会填,进一步巩固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和数位的排列顺序;我会估,帮助孩子灵活掌握“十、百、千、万”在生活中的运用;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方向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 (四)、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千、万 1、举例说明:一千、一万到底有多大? 2、感受生活中的千万:

显示100页的书;大约一千名学生的学校;万人天安门周年庆典图;万里长城;千人体操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让学生对一千和一万这两个数的大小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不但训练了学生的估算技能,更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五)、课后拓展:

1、国情教育——(显示)中国骄傲的大数 中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三; 人口数量:13亿,世界第一; 淡水资源:28000亿立方米,世界第四; 2、环保教育——(显示)惊人的大数

全球现在有11亿人缺水,每年排放的污水达4000多亿吨, 造成5万多亿吨水被污染…………

3、看到这些数据,你想说点儿什么呢?(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环境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爱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