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论坛 泰国学生学汉语的儿化偏误分析 梁蕊 j [摘要】儿化是现代汉语教学的难点,也是争议很多的一个教学点。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由于对外汉语教材版本 的不同,其中所介绍的儿化也差别很大,使得儿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难上加难。作者基于泰国法政大学中文专业四年 级学生的习作而建成的语料库,进行儿化的偏误分析,找出偏误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儿化偏误原因对策 引言 儿化在普通话中是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 中的儿化问题却是一个难点。儿化是指普通话中有许多词汇 的字音韵母因卷舌动作而发生音变的现象,也是汉语的一种 构词方式。在词根(一般为名词)后面加上儿尾以构成一个 新的名词,新名词的含义是对词根名词含义的拓展或者特定 化。由于“儿”的读音千变万化,导致出现儿化的表征亦有 所不同。在具有区别词义和辨别词性作用的语境中,该儿化 的地方一定要儿化,有些代词、副词、动词和重叠的形容词 也有儿化现象。语用方面,有的儿化表示细小、亲切、轻松 或喜爱的感情色彩。 对于儿化的掌握一直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个难点, 由于教材的版本不同,使儿化的教学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加深了儿化教学的难度。徐越曾选择几种版本的教材,对其 中出现的儿化词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有三个明显的差异:总 数的差异,前后用法不一致的数量差异,必读儿化词的数量 差异。这样的差异导致儿化教学的困难,所以出现的不同程 度的偏误。 对儿化偏误的分类 1.轻声词用作儿化 ‘轻声”没有一个固定的调值,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 调,而是一种特殊音变,即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 调子。现代汉语中大量的双音节词中不少都有轻声的现象。 由于轻声和儿化相似度很高,所以外国学生的轻声和儿化混 淆的现象很多。例: (1)既然你真的爱那家伙iJL,我们要见见他一次。 (2)她们俩iJl_,同时去国外做留学生:雪蕊到波利维牙 而卡特到纽西兰。 (3)最有意思的是,故事没告诉我们从那IJl,以来他们 俩iJL的关系怎么样的。 (4)那时候,螃蟹从狐狸的尾巴上爬下来,站在狐狸的 后面▲儿了。 例句(1)中的“家伙”和后三句中的“他们俩’都是轻 声词,而这里却当作儿化使用,使表达出现一定的偏差。而 例句(4)的 恬面”时表示方位的词,一般不读轻声,但是 在这个特定的语义中只能做轻声词,不能用作儿化。 2.儿化的构形和使用时的偏误 儿化词的构形有两种,一是带‘ L,’词缀的儿化词,二是 不带‘ L,’词缀的,但是按照语言习惯必须读儿化的词。这里 所说的偏误不是错误用法,学生基本上了解什么样的词应该使 用儿化,只是对于构词形还不明白,导致使用的误差。例: (1)她不跟男人说这件事情,她掩盖这件事▲儿,不要 被男人知道,但是世界上没有秘密。 (2)他们俩的生活很幸福,谁都说他俩是天生一对▲儿。 (3)花iJL,分根了,一棵分为数棵,就送给朋友们一些。 (4)如果他说他心窝▲儿的感觉,赵颖会更幸福。 3.语境、语义中的儿化 例:①我心里一真慢慢▲儿发扬一种怕感一怕有孩子, 怕将来自己成为‘母亲”的那一天。 ②“我可不可以跟你去?”那个乡下的小伙▲儿多次向 司机恳求。 ③那个小伙▲儿一边说一边爬车上:“没什么。” ④哪位先生看见胖一点▲儿的老女人约七十五岁,不太 高,穿着眼镜,白上衣,黑裙子,请打电话0667一XXXXXXX联 系,万分感谢。 例句①中的儿化词虽然是正确的,而且也是可以带“儿” 缀的儿化词,但是在语义方面却很牵强。例句②③中的小伙 儿一词也是儿化词,这个词一般都是口语中,呼喊称呼时才 使用,书面语中可以改成小伙子。例句④中的“胖一点儿” 更不适合出现在寻人启事文体中,儿化是轻松、俏皮的色彩, 寻人启事这样的文体显然是不适合出现儿化的。 偏误的原因 1.儿化本身 学生在学习汉语的时候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对汉语的 兴趣、对待汉语的态度,等等。汉语的儿化现象是中高级学 生才能学习和理解的语言现象。儿化本身并没有规律可循, 有的词因为组合不同、对象不同、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异、地 域差异等一系列的差异,都导致了儿化无法形成统一的标准, 没有规律可循。儿化的发音也不好把握,既不自成音节,也 不变成前一个音节的韵尾,而只是表示一种卷舌作用,使前一 个音节的韵母“儿化”。 2.教材与教师方面 教学方面,许多教师对其并不重视。因为它并不是对外 汉语教学的重点,学生来不及练习和实践,这种教学安排直 接影响了他们以后的学习兴趣。教材方面,儿化的内容更是 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北方版教材和南方版教材对于儿化内 容的收录有很大差异。无论是必读儿化词数量上,还是前后 使用差异数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儿化词的编排十分随意。 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这样更加大了儿化教学的难度。 总结解决对策 由于儿化不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儿化词在普通话词 汇中也只占很小的比例,所以对于儿化的教学就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很多语言学家都对儿化进行过深入地研究,也出版 过一些著作和发表很多文章。对于儿化教学的统一标准也在 积极的讨论之中。1992年,孙修章的《必读儿化词研究报告》 以《现代汉语词典》等词典为依据,筛选出一批口语和书面 语都儿化的词,按照在实际语料中的出现频率制订出必读儿 化词表。这不失为语言教学的一种积极方法,但是对必读儿 化词的确定在具体操作上仍存在难度。 对于儿化词不能任其发展,也不能完全放弃。我们只有 制定出一套对于外国学生来说又容易接受又实用的儿化词教 学方案。不但要制定定量定时的教学方案,还要重视转变教 学方法,尽量使学生多了解关于儿化的现象,对儿化多加练 习。首先老师要了解学生对儿化的兴趣,只有抛弃传统的死 板的教学方法,才能对儿化教学有质的突破。使儿化在对外 汉语教学中健康的发展而不是逐渐的倒退。 参考文献t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7. 【2]徐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儿化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5). (3】胡蓬.普通话中儿化词和轻声儿尾词的比较[J】.焦作师范高等专 科学校学报.2006,12. 【4】王理嘉.儿化规范综论[J】.语言文字应用.2005,(3). [5]戴晓雪观实语言交际与普通话 儿 ’教学田.语文建设,1990,(5). [6】纪正红.对外汉语中的儿化教学【J].语言教学研究,2007,7. 【7】杨刚.云南方言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儿化问题[J].楚雄师范学院 学报,2008,(4).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2007级在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