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专题  辛亥与君主制度的终结
选择题
1.要想参观辛亥遗址,最理想的去处应该是(     ) A.武昌 南京  B.天津 北京  C.上海广州  D.延安 遵义
2.孙中山领导辛亥的指导思想是(    )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马克思主义 D.三民主义
3.以下关于辛亥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4.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 D.新文化运动
5.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系列活动中,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 D.新文化运动
6.自 1912 年 1月至 1949 年9月38 年的历史上,先后共有8人出任总统,
他们是:孙中山(临时)、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 )、曹琨、蒋介石、李宗仁(代理)。  A.段祺瑞  B.徐世昌 C.王士珍  D.胡汉民
7.某年的1月1日,南京城内张灯结彩,民众欢庆孙中山就任中华临时大总统。这一年是(      ) A.l905年  B.l91l年 C.l912年 D.I915年
8.历史课上,围绕“孙中山先生一生中最主要的功绩”这一话题,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最赞成以下谁的观点。(      ) A.小宇:创建同盟会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B.小强: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资产阶级民主的指导思想 C.小华:领导辛亥推翻封建统治 D.小丽:推行社会改革促使社会文明进步
9.辛亥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这里“思想上的大”是指(  )
A.结束了 2000 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10.以下历史事件与现在的节日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大——党的生日  B.五四运动——青年节  C.武昌——建军节  D.开国大典——国庆节
11.孙中山领导辛亥的指导思想是
A.绝对平均主义 B.空想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三民主义
1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实现了 20 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 )
A.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B.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13.戊戌变法与辛亥的共同点是 A.都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
14.民权主义是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的核心,其基本内容是()。 A.实行社会  B.帝国主义  C.核定地价
D.推翻封建君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15.孙中山说“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之役并寿” ,所指战役是()。 A.黄花岗 B.惠州  C.镇南关  D.钦州
16.1911年5月,清借铁路国有名义,将已归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激起 湘、鄂、川、粤人民的反对,发展为()。 A.拒俄运动  B.保路运动
C.抵制日货运动  D.立宪运动
17.()被称作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法典。 A.《中华约法》  B.《中华临时约法》 C.《总统选举法》  D.《五五宪草》
18.1912 年,寓意为()的五色旗,被定为中华国旗。 A.天下为公,共建 B.弘扬传统,共创共和 C.民族团结,实现共和  D.各界联合,维护
19.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覆灭的标志是()。 A.1912 年 2 月 12 日清帝退位  B.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 C.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 D.湖北军成立
20.武昌后, 孙中山把大总统职务让给逼使清帝在优待条件下退位,同意建立共和政体 的( )。 A.陈炯明 B.汪精卫 C.袁世凯 D.段祺瑞
21.一百年前爆发的辛亥,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推翻君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 共和国为目的的,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 )。 A.新民主主义  B.农民  C.资产阶级民主 D.旧民主主义
22.要参观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会址,我们应该去( )
A.中国上海 B.湖南长沙  C.日本东京  D.湖北武汉
23.同盟会纲领: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平均地权” ,这里“鞑虏”指的是() A.西方列强  B.满族人民
C.满清贵族(清)  D.少数民族
24.某地拟建辛亥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年间首先发动的反清武装等事情,这一地点应该是( ) A.广东广州  B.江苏南京  C.日本东京  D.湖北武昌
25.中华南京临时成立时,被选为临时大总统的是( ) A.孙中山  B.袁世凯  C.黎元洪  D.段祺瑞
26.下列各项中,对辛亥的伟大意义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7.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是( ) A.谭嗣同 B.孙中山
C.  D.
28.12年,()在成立辅仁文社,以“开通民智,讨论时事”为宗旨。15年,他在加入兴中会,被推举为会长。 A.孙中山  B.陆皓东  C.杨衢云  D.谢缵泰
29.1901年7月24日,清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____,“班列六部之首”。 A.学部  B.商务部  C.陆军部  D.外务部
30.在清实行的()中,科举制度被最终废除,学校教育实现了与科举取士彻底脱钩。 A.戊戌变法 B.清末新政 C.洋务运动  D.预备立宪
31.1903年,()发表了传诵一时的《驳康有为论书》,明确指出以推翻清王朝, 实行民主共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A.严复  B.陈天华  C.邹容  D.章炳麟
32.1903年,()撰成《军》 ,号召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 A.陈天华
B.宋教仁  C.邹容  D.章炳麟
33.()之后,孙中山对军阀势力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得出了“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 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的结论。 A.反对张勋复辟 B.反对袁世凯复辟  C.护国战争发生  D.战争失败
34.1903年,清制造了压制民主的《苏报》案,逮捕了鼓吹的()。
A.章士钊、章太炎  B.邹容、陈天华  C.陈天华、章士钊  D.章太炎、邹容
35.1904年11月,党人在上海发起成立光复会,()任会长,这是江浙地区最早的反清团体。 A.蔡元培 B.陶成章  C.徐锡麟  D.章太炎
36.1907年7月,光复会成员()在安庆刺杀了安徽巡抚恩铭,并率领学生军攻占军械所,与清军激战被俘牺牲。 A.秋瑾  B.徐锡麟 C.陶成章  D.龚宝铨
37.党人()被孙中山誉为“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而牺牲者之第一人”。 A.徐锡麟  B.陆皓东
C.林觉民  D.喻培伦
38.宋庆龄曾为家()题词:“有‘秋风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马挟,曾东渡日本, 志在,千秋万代传侠名。” A.秋瑾 B.蔡锷  C.唐群英 D.林觉民
39.()是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此次牺牲了众多骨干成员,但扩大了同盟会的政治影响,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成为辛亥的一次重大预演。 A.镇南关 B.萍浏醴 C.黄花岗  D.广州新军
40.1911年4月27日黄花岗发动,()亲率敢死队百余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失败后 返。 A.孙中山  B.赵声  C.喻培伦  D.黄兴
41.1911年4月,()参加了广州,不幸受伤被捕,后被清杀害,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前他留下了感人至深的绝笔“与妻书”。 A.林尹民  B.方声洞  C.林觉民 D.黄兴
42.1911年5月,清宣布立宪,裁撤军机处,成立责任内阁。其13名成员中满族就有9 人,其中皇族7人,被讥为()。 A.君主内阁
B.人才内阁  C.好人  D.皇族内阁
43. 1911年10月10日晚, 驻武昌城内的新军第八镇工程第八营的党人()率新军,打响了武昌的第一。 A.张振武  B.熊秉坤  C.孙武  D.刘复基
44.1912年宋教仁把中国同盟会改组为,主要目的是()。 A.实行议会政治改组内阁  B.联合中间派造成第一大党 C.与孙中山争夺领导权  D.争取外国列强的支持
45.辛亥胜利后,列宁予以高度评价,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 A.派从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B.孙中山防止社会的分化  C.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 D.辛亥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
46.1913年3月国会召开前夕,党人()被人刺杀。孙中山为他题写挽联:“为流血,公真第一人”。 A.陈其美  B.宋教仁  C.徐镜心  D.陶成章
47.1915年12月,()由北京潜返昆明,策动讨伐袁世凯,组织“护”,发起护国运 动。 A.孙中山 B.李烈钧
C.蔡锷 D.唐继尧
48.辛亥后,()是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重要原因。 A.北洋军阀群龙无首 B.八旗兵力量削弱  C.帝制被取消
D.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
49.1917年6月,()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辫子军”入京拥溥仪复辟。复辟帝制活 动仅12天即破产。 A.张怀芝 B.张勋  C.张作霖 D.曹锟
50.()是初年两次帝制复辟失败的共同原因。 A.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B.西方列强的干涉  C.北洋军阀内部矛盾激化
D.经过辛亥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