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传感器课程设计

传感器课程设计

来源:九壹网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传感器课程设计

小型称重系统设计

姓 名:

专 业: 电子信息工程 学 号: 指导教师:

机器人学院

二0一七年六月二十五日

I

目 录

第1章 绪 论 ............................................................................................................................... 1

1.1 选题背景 .......................................................................................................................... 1 1.2 目的和意义 ...................................................................................................................... 1 第2章 设计方案及其论述 ........................................................................................................... 2

2.1 模型建立及电路原理 ...................................................................................................... 2 2.2 电路图 .............................................................................................................................. 4 第3章 数据图表及分析 ............................................................................................................... 6

3.1 数据图表 .......................................................................................................................... 6 3.2 数据分析 .......................................................................................................................... 7 结 论 ........................................................................................................................................... 8

II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机器人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第1章 绪 论

1.1 选题背景

称重技术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重视,作为一种计量手段,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科研、交通、内外贸易等各个领域,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电子称重器是电子称重器中的一种,称重器是国家法定计量器具,是国计民生、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内外贸易不可缺少的计量设备,称重器产品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各行各业的现代化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称重技术的研究和称重器工业的发展各国都非常重视。工业生产中,称重传感器已渗透到诸如工业生产、宇宙开发、海洋探测、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医学诊断、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护等等极其之泛的领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茫茫的太空,到浩瀚的海洋,以至各种复杂的工程系统,几乎每一个现代化项目,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本实验是利用金属箔式应变片设计一个小型称重装置。硬件部分是在Multisim中仿真设计,使用电压变化进行模拟测量物体重量从而达到实验效果。

1.2 目的和意义

1)掌握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全桥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2)学会建立仿真模型。

3)比较单臂双臂与全桥电桥的不同性能、了解其特点。 4)学会使用全桥电路。

5)了解物体重量与电压的关系效应。 6)了解电路原理。

1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机器人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第2章 设计方案及其论述

2.1 模型建立及电路原理

1.传感器模型的建立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阻应变效应,即在导体产生机械变形时,它的电阻值相应发生变化。应变片是由金属导体或半导成的电阻体,其阻值将随着压力所产生的变化而变化。对于金属导体,电阻变化率的表达式为:

R(12)R

k0通常把单位应变所引起电阻相对变化称作电阻丝的灵敏系数,对于金属导体,其表达式

为:

k0所以:

R/R

12

Rk0 R

在外力作用下,应变片产生变化,同时应变片电阻也发生相应变化。当测得阻值变化为△R时,可得到应变值ε,根据应力与应变关系,得到应力值为

E

式中: σ-应力,ε-应变(为轴向应变),E-材料的弹性模量。 又重力G与应力σ的关系为:

GmgS

式中: G-重力,S-应变片截面积

2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机器人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根据以上各式可得到:

Rk0mg RES

由此得出应变片电阻与重物质量的关系,即

k0RgR*m

ES

根据应变片常用的材料(如康铜)取 k02;E16300kg/mm2;S100mm2;R0348;G9.8m/s2R29.8348/16300100m0.004185m

所以在Multisim中可用建立以下模型来代替应变片进行仿真,模型如图2-1

图2-1

2.桥路部分电路原理

电阻应变计把机械应变转换成ΔR/R后,必须采用转换电路通常采用惠斯登电桥电路实现这种转换。单臂电桥,如图2-2

图2-2

3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机器人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当电桥平衡时,相对的两臂电阻乘积相等,即:

R1•R4R2•R3R4/R3R1/R1 U01R1/R1R2/R11R4/R3设桥臂比n=R2/R1 由于R1<U0nSVU12

R1/R11n从上式分析发现:

(1)桥电压灵敏度正比于电桥供电电压。

(2)电桥电压灵敏度是桥臂电阻比值n的函数,必须恰当的选择n的值,保证电桥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2.2 电路图

1单臂电桥

图2-3

4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机器人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2双臂电桥

图2-4

3四臂电桥

图2-5

5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机器人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第3章 数据图表及分析

3.1 数据图表

设置电路的输入端为15V的直流电源,固定电阻为348Ω,电桥端电压分别为0.08V——0.17V的十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如表3-1

电压(V)

单臂(uV)

双臂(uV)

0.08 4.151 8.302 0.09 4.67 9.339 0.1 5.1 10.377 0.11 5.707 11.415 0.12 6.226 12.453 0.13 6.745 13.49 0.14 7.2 14.528 0.15 7.783 15.566 0.16 8.302 16.603 0.17

8.821

17.1

表3-1

分析数据发现电压随着彼数增加而翻倍,如表3-2,表3-3

6

四臂(uV)

16.603 18.679 20.754 22.83 24.905 26.981 29.096 31.131 33.207 35.282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机器人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3.2 数据分析

柱状图

折线图

表3-2

表3-3

7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机器人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结 论

控制系统的开发和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严格按照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调试过程继续进行。从整个小型电子称重器的设计过程中可看出,高速,高灵敏度,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显示直观、测量精度高等特点。

在试验中使用三种电桥:单臂工作:电桥中只有一个臂接入被测量,其它三个臂采用固定电阻;双臂工作:如果电桥两个臂接入被测量,另两个为固定电阻就称为双臂工作电桥,又称为半桥形式;全桥方式:如果四个桥臂都接入被测量则称为全桥形式。当桥臂应变片的电阻发生变化时,电桥的输出电压也随着变化。当R<试验中使用的是金属箔式应变片,金属箔的一面涂胶形成胶底,然后在箔面上用照相腐蚀成形法制成的,所以几何形状和尺寸非常精密,箔式片有下列优点:1随着光刻技术的发展,箔式片能保证尺寸准确、线条均匀,故灵敏系数分散性小。尤其突出的是能制成栅长很小或敏感栅图案特殊的应变片2箔式片栅丝截面为矩形,故栅丝周表面积大,因而散热性好。这样,在相同截面积下,允许通过的电流较丝绕式片的大,使测量有输出较大信号的可能。另外,表面积大使附着力增加,有利于变形传递,因而增加了测量的准确性3箔式片敏感栅横向部分的线条宽度比纵向部分的大得多,因而单位长度的电阻也小很多,使箔式片横向效应很小。

总之,知识必须通过应用才能实现其价值!有些东西以为学会了,但真正到用的时候才发现是两回事,所以我认为只有到真正会用的时候才是真的学会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即学会了使用Multisim软件,也掌握了一些有用的知识,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非常的有帮助,也使得我们对自己的总体知识水平有了一个了解。懂得了知识的重要性。使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收集、归纳相关资料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加强了我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增强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