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 猪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 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热性 身体不同部位,尤其胸侧、背部、颈部至全身出现界 限明显,圆形、四边形,有热感的疹块,俗称“打火 传染病。临床上多呈急性败 印”,指压褪色。疹块突出皮肤2 ̄3ram,大小约1至 猪丹毒的诊断厦 血型或亚急性疹块型、慢性 数厘米,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干枯后形成棕色痂 王秀珍 型发生关节炎或心内膜炎。 皮。口渴、便秘、呕吐、体温升高,也有不少病猪在发 一黑龙江省海伦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海伦15 ∞00一 0o=0_3∞ ∞/J.Is∞Z..1① _l● 0 _20.1 _0.I_0∞⑦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危 害养猪业的一种重要传染 病。 1 病原 猪丹毒杆菌是革兰氏阳 性菌,为平直或微弯纤细小 杆菌,大小为(0.2—0.41xm)X (0.8~2.5 m)。本菌对盐腌、火 熏、干燥、和日光等自然 环境的抵抗力较强。一般消 毒药,如在2%、1% 漂白粉、l%氢氧化钠或5% 碳酸中很快死亡。对热的抵 抗力较弱,肉汤培养物于 50℃12—20min,70℃5min即 可杀死。本菌的耐酸性较强, 猪胃内的酸度不能将其杀 死,因此,可经胃进入肠道。 2流行病学 不同年龄猪均有易感性,但以3个月以上的架 子猪发病率最高,3个月以下和5年以上的猪很少 发病。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其次是临床康复 猪及健康带菌猪。病原体随粪、尿、唾液和鼻分泌物 等排出体外,污染土壤、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和 损伤的皮肤而感染。带菌猪在不良条件下抵抗力降 低时,细菌也可侵入血液,引起自体内源性传染而 发病。猪丹毒的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但夏季发生较 多,主要发生于有吸血昆虫活动的季节,冬、春季只 有散发。本病经常在一定的地方发生,呈地方性流 行或散发。此外,某些非传染性疾病的存在,饲喂了 有毒、霉变饲料,气温变化过大,饲料突然改变和猪 过度疲劳等,均可诱发本病。 3临床症状 3.1急性败血型以突然暴发为主,死亡率高。常 见精神不振,体温持续42~43℃,虚弱、卧地、不食, 有时呕吐、结膜充血。后期出现下痢、耳、颈、背皮肤 潮红、发紫。病程3~4d,病死率80%左右,不死者转 为疹块型或慢性型。 3.2亚急性疹块型的病情较轻,发病后1~2d,在 、 2014#-Tg 01期 病过程中,症状恶化而转变为败血型而死。病程约 1 ̄2周。 3.3慢性型 由急性型或亚急性型转变而来,也有 原发型,常见关节炎,关节肿大、变形、疼痛、跛行、 僵直。溃疡性或椰菜样疣状赘生性心内膜炎,心律 不齐,呼吸困难、贫血。病程数周至数月。 4剖检变化 4.1急性型皮肤上有不同形状,大小不一的红 斑,或弥漫性红色。脾肿大,充血,为樱桃红色。肾淤 血肿大,呈暗红色,皮质部有出血点。肺瘀血红肿。 胃及十二指肠充血,出血。淋巴结肿大,充血,有小 出血点。关节液增加。 4.2亚急性型 在皮肤上见有菱形,方形或圆形红 色疹块。内脏病变较急性轻。 4.3慢性型 多发性增生性关节炎,关节肿胀,有 多量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液,黏稠,呈红色。后期滑 膜绒毛增生,肥厚。慢性心内膜炎为溃疡性或呈椰 菜花疣状赘生性 tb内膜炎。 5诊断要点 5.1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尤其是体温升高,皮 肤上有红色红斑,疹块,剖检脾,肾肿大呈红色,疣 状心内膜炎、关节炎,可初步确诊。 5.2采取病料如肝、肾、脾、疹块渗出液,心内膜炎 疣状物及关节液等,涂片或触片,革兰氏染色,镜 检,可见革兰氏阳性、细长的小杆菌。 5.3采取新鲜病料直接接种于血液琼脂培养基,放 于37℃24—48h培养。可见真针尖大、透明、灰白色、 圆形;露滴状小菌落。同时,采取菌落,革兰氏染色, 镜检。 5.4采取病料制成悬液,给小白鼠皮下接种 0.2mL,或腹腔接种0.5mL,接种后l 4d,小鼠出现 症状后3—7d死亡。然后进行剖检和细学检查。 5.5血清学检查可用血清玻板凝集试验、血清试 管凝集试验、全血玻板凝集试验等检测本病,效果 均好。 6防治措施 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猪舍用具保持清洁,定 期用消毒药消毒。每年按计划进行预防接种,仔猪 45~60日龄时,肌肉注射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目 ・● ●・ 养 猪 断奶仔猪应激综合症是指断奶仔猪由于诸多应 肿病,断奶后7~10 Et龄,眼 激因素以及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断奶后2—15d内仔 睑水肿、转圈,一侧倒卧,四 猪腹泻或水肿,少数为内毒素休克等症状。断奶仔猪 肢颤抖。5 12周龄的仔猪易 应激导致仔猪发病、死亡或生长迟缓,延迟出栏时 引起猪圆环病毒病2型感染 问,随着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养猪生产方 所致的仔猪表现多系统衰竭 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断奶仔猪应激综合症发生频率 综合征,同时常常并发或继 也越来越高,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发副猪嗜血杆菌等其他细菌 1 断奶仔猪应激综合症发病原因 或病毒感染,使死亡率升高, 1.1 营养应激仔猪断奶前,主要能量来源于乳糖、 有时可高达50%以上。 乳脂,断奶后转为由谷物淀粉取代,由于饲料中植物 3防治措施 蛋白消化率低消化率较低,并且饲料中还有仔猪几 3.1加强饲养管理做好 乎不能消化的不溶性淀粉和纤维素。仔猪不能适应 保育舍的保温和消毒工作, 灶 断奶日粮导致饲料利用率低、消化不良并引起腹泻。 降低各种应激因素。在生产 敬 同时断奶后仔猪持续摄人低能量和豆粕的抗原性都 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减少猪 党 对断奶仔猪小肠粘膜造成损伤,消化道pH升高导致 群的应激因素,避免饲喂发 消化率下降,腹泻增多。 霉变质或含有真菌毒素的饲 1.2环境应激仔猪断奶后,从熟悉的环境转变到 料,做好猪舍的通风换气,改 陌生的环境,周围的环境、栏舍、温度、湿度、伙伴等 善猪舍的空气质量,降低氨 均发生了变化,都会导致环境应激。尤其仔猪皮下脂 等有害气体的浓度。保持猪 肪薄,保温能力和对体温的调节能力差。断奶仔猪的 舍干燥,使猪群具有合理的 适宜温度在l8~25℃。在寒冷季节,如果没有确实 饲养密度。保育舍应清洁卫 的保温措施,仔猪断奶后必会出现饲料利用率低的 生,最初3d内维持舍温 现象,甚至出现负增长。 21 oC~26 ̄C,保育舍应用护舍 1.3心理应激仔猪断奶后,脱离了母猪的呵护, 安干粉消毒带猪喷洒,一周 同时在新的群体中,必然会出现争斗,一口。三0-3∞①9/J_消耗体能,同 ls∽Z._I _l● 0 .次,直至转栏。 0_1 -01_0∞  时众多的应激因素可导致胃酸减少并增加小肠运 3.2及早开食补料哺乳 动,导致腹泻。 一辽宁省兴城市大寨动物卫生监督所,兴城仔猪应7d开始补料,12 00o一 力争在12~15d能补上料,断奶 1.4免疫力下降3周龄以后母源抗体逐渐消耗殆 后5~7d仍喂乳猪料,以后5~7d内由少而多逐渐换 尽,自身免疫功能尚未健全,其间正处于免疫空白期。 成断奶仔猪料。同时断奶开始添加2%护仔康1号 导致断奶引起免疫力下降,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l%抗腹泻急救包,连续使用15~20d。 2断奶仔猪应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断奶仔猪应激综合症的防治 3.3做好免疫预防工作为了更好的预防2型圆 断奶1周内主要表现采食量下降15%一20%,被 环病毒病,仔猪可在2周龄后给仔猪注射2型圆环 毛粗乱;腹泻,腹泻率30% 100%,平均可达50%, 病毒疫苗l头份一次免疫,直到出栏。或采用国产疫 部分发病严重的脱水,死亡率达15%;并发仔猪水 苗间隔2~3周,加强免疫一次。 ・+”+”+”+一+“+“ 前,用于防制本病的疫苗有弱毒苗和灭活苗。乳猪 猪丹毒血清,仔猪每头5~10mL,肌肉注射,3~10月 可能受到母源抗体的影响,应于断乳后进行免疫; 龄30 50mL/头,成猪50~70mL/头,隔日注射。 如在哺乳期做了免疫,则应在断乳后再进行1次免 将肥皂涂于疹块上,再用毛刷擦洗,2次/d。大 疫,以后每隔6个月免疫1次。 黄、石膏、玄参、知母、连翘、地龙各25g,甘草15g, 用抗猪丹毒血清和青霉素同时应用,效果最 加水煎汁,连服2剂。在山根、血印、耳劣、尾尖、百 好。也可用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治疗,也有一定 会等穴位处针灸,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疗效。青霉素1万Ulkg・bw,肌肉注射,2~3次/d。抗 ・● ●・ 2 年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