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作文审题方法

作文审题方法

来源:九壹网
D:\\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137578330.doc

小学生作文审题指导

小学语文“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的训练,其中“写”是至关重要的,叶圣陶说:“作文是一种综合性智力活动,是各科成绩、各项课外活动的经验,以及平时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在传统试题中,作文占总分值30%左右,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广,作文在考试中的分值比重有增加趋势,甚至,在某些地区还出现了以作文替试的现象。因此,写好作文在当今来看,显得格外重要。小学生的作文,在他们的写作心理、写作情感、写作习惯等方面尚存盲目、模糊、幼稚等不足,是一块璞玉,要我们精心去雕琢。 小学生作文是习作活动,是练习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许多专家提出,在小学生习作过程中应淡化审题,不应当过分强调审题。然而历次统考,都把审题摆在至关重要的地位。审错了题,出现偏题、跑题,这篇文章就无可救药了。对小朋友们来说,认真“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小朋友写作文接触最多的是命题作文,命题作文题目往往点明了中心、限定了范围、提示了文体,所以我们只有看清了题目,弄清了题意,然后动笔,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符合要求。好多小朋友没有认真审题的习惯,缺少正确审题的方法,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洋洋洒洒,却文不对题。

所谓“审题”,就是认真审察题目,细致分析正确,理解题意,弄清作文题目规定的写作目的、选材范围、写作重点、人称及其他具体要求、无论是哪一类型的命题作文,审题的步骤都是必不可少的。 作文审题的基本要求是:

第 1 页 共 5 页

D:\\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137578330.doc

1、 审题要周到。要仔细审察、体会题目中的每一个字。 2、审题要准确。特别要抓住题目中能鲜明体现中心的关键词,即抓住题目中的中心词。

3、审题要多做思辨,可以设想出一些近似的作文题,通过辨别其细微的差别,在比较中更好地把握这道题本身所特定的要求。 怎样审题呢?下面谈几种审题的方法。 一、抓文体标志词法

从作文题目的字面上看,常常带有一些提示性的词语,我们把这些词语称作题目“标志”。有些作文题有明显的文体标志词,显示了对文章的体裁有明确的限定,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是记人还是记事?是议论文还是应用文?

1、题目中有“记”字的,或涉及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应写成记叙文。如《记一个勤奋学习的人》、《我的老师》、《难忘的一件事》等。

2、题目中带有象征性,具有抒情色彩的,应该以记叙为主,适当结合议论、抒情。如《祖国,我的母亲》、《我爱我的故乡》、《新风赞》等。

3、题目要求对事物作介绍,或以物命名的,就应该写成说明文(或状物文)。《„的用途》、《介绍„》、《我心爱的玩具》等。 4、有些题目就说明了文章的体裁。如《读„有感》、《观„有感》、《给××的一封信》等。抓住文体标志词,有助于我们审清文章体裁的要求。

第 2 页 共 5 页

D:\\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137578330.doc

二、抓题目中心词法

审题时,要先仔细阅读,确定题目的重点和中心,把握题目的深层含义。要确定题目的重点和难点,就要读懂题目中每一个字、词,抓住其中的重点词。这个重点词,我们称它为“文眼”或“题眼”。作文题目中这类关键词也就是“中心词”。只有抓住了题目中的这类中心词,我们才能把握中心,恰当选材,突出重点。比如《第二课堂论趣》这一题目,限定了取材范围是第二课堂活动,但是不是记了第二课堂中发生的一件事就行了吗?不,文章要求突出的是一个“趣”字,就不符合要求。像这道题中的“趣”就是中心词。我们拿到作文题后,应仔细分析题目的语言结构,找出其中的关键词语,下笔时方能突出重点,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符合题意。 三、抓时间词法

作文题目一些时间词往往对所写内容的时间界限作了明确的规定,审题时要特别引起我们的注意。作文题中的时间词对作文内容时间的规定,大体有如下几种情况:1、规定了取材的时间界限,例如《寒假见闻》这个题目中的“寒假”二字就限定了所写的见闻应是发生在寒假中的事情。2、启示所写内容的时间跨度,例如《考试前后》,文章的内容既要写到考试前又要写到考试后,在时间上有一定的跨度。3、限定所写内容的特定时间背景,例如《课间十分钟》比起《下课之后》来,取材范围局限性更大,所写的内容必须发生在两节课的中间。又如《激动人心的一瞬间》。所写的应是发生在某一很短促的时间里的事情。忽略了标题中的时间词,作文很可能会出现偏题现像。

第 3 页 共 5 页

D:\\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137578330.doc

四、抓空间(方位)词法

作文题目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表示空间(方位)的词法,这类词对所写内容的地点背景作了明确的限定,因而在审题时,必须抓住这些词语,这有助于我们准确体会题目的要求。作文题目中的空间(方位)词能提示我们:

1、人事活动的地点背景,如《在烈士墓前》、《车厢新风》的背景分别是烈士墓前和车厢里。

2、故事发生的具体场合,如《居民楼里的新鲜事》、《故事发生在病房里》。

3、提示了动向轨迹,如《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所写的就应该是放学路上的所见所闻,而且应在文章中对从学校走向家里的先进动态作必要的交待,对作文题目中的空间(方位词)不能熟视无睹,以免发生作文所写内容与场景环境错位的现象。 五、抓数量词法

作文题目中的数量词往往对作文的取材范围作了数量上的限定。例如《我最难忘的一件事》、《我最尊敬的一个人》,显然是写一件事和一个人。至于《××同学二三事》、《我心目中的榜样们》,前者要求写若干件事,后者要求写的就不止是一个人物了。像以上几个作文题目有的出现明显的数量词,对取材范围作了明确的限定,有的并不出现数量词,如《我心中的榜样们》,但一个“们”字,就隐含对取材范围的要求,要求写出的是多个人物。 六、抓修饰词法

第 4 页 共 5 页

D:\\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137578330.doc

审题固然要抓中心词,但对于中心词前的修饰和词语,因为这类修饰词往往对取材的角度作了限定,能启示我们准确地把握写作的侧重点。例如《热闹的××商场》就不能停留于对商场作一般的介绍上,而应渲染商场的热闹场景,把商场热闹的气氛写出来。又如《让人高兴的变化》,文章不仅要写“变化”,而且要突出这个变化使人们感到高兴,至于像个别同学受商品经济的影响弃学从商之类的变化就不应该写。审题时抓住修饰词能让我们牢牢地把握题材选择的规定角度和特定要求。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好作文,也并非一日之功。作文环环相接,一篇精彩的作文审题、立意、选材、结构、顺序„„每一步都是关键。这还需要同学们多读、多思、多写,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神笔马良”。

第 5 页 共 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