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试验研究养殖与饲料2016年第4期利用同期发情技术提高奶水牛产犊率的研究
郑家堂1李建清1李天平2李乔仙2杨国荣2*1.云南省巍山县畜禽品种改良站,云南巍山672400;2.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昆明650212
摘要
在云南滇西利用同期发情技术共处理13个批次209头奶水牛。结果发情数202头,同期发情率
96.65%;母牛输精202头,受胎母牛头数122头,受胎率60.39%;产犊122头,产犊率60.39%。为云南开展奶水牛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同期发情;奶水牛;产犊率
云南省是我国水牛主产区域之一,
目前全省本基于这个目的省改良站决定在省内基础条件较好地水牛和杂交水牛数量累计269万头,存栏仅次于的大理、德宏局部区域示范奶水牛同期发情人工授广西(居全国各省区第二位)。2014年全省各地通过精技术应用,取得成效并经过总结以后再向全省范人工授精改良配种水牛累计16万头,平均受胎率围内进行大面积推广,既能促进全省奶水牛产业发为48%。由于水牛的生殖结构和生理特点的原因,
展,又能使奶水牛养殖提质增效,
增加养殖户收入。其人工授精受胎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为了提升水牛的人工授精受胎率,云南省家畜改良工作站在大1试验材料
理、德宏等地开展示范奶水牛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技本试验涉及的材料主要是试验牛群及同期发
术应用,探索提高奶水牛配种受胎率的途径。
情用品。牛群为云南本地水牛或部分摩拉/尼里拉人工授精受胎率低是水牛繁殖和饲养当中最菲与本地水牛杂交后代母牛。药品为阴道栓(孕酮大的困扰因素,养殖的母牛发情症状不明显、发情醛)和PG(氯前列烯醇)
。不规律难以掌握改良时间;母牛发情持续期长、配种员不好确定适时输精时间,导致母牛复配次数多2试验方法
甚至屡配不孕的情况发生。畜牧部门在这方面感到水牛同期发情是通过在母牛阴道内放入孕酮醛,
工作压力大,养殖户的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效益下逐渐释放孕酮,不管是对哪一生理阶段的母牛都能维降,大大打击了养殖积极性。
持血液中一定水平的孕激素,
从而延长黄体期,抑制尽管省、州、县各级改良推广部门不断开展技卵泡生长,推迟发情期的到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术培训,组织经验交流,加快人才培养,造就了一支后,天然黄体基本退化,第10天注射PG增加血液中技术过硬的改良人才队伍,
使得水牛的配种受胎率的前列腺素水平,溶解黄体,加速卵泡发育,第13天呈现逐年上升之势,但目前全省水牛的平均受胎率取出孕酮醛,外源黄体突然消失,
母牛随即同时发情。仅为48%,与黄牛相比仍然较为低下。水牛受胎率1)牛群组织。有一定数量的群体,10头以上即低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其本身的生理特点,
需要拿出可,达到繁殖年龄、健康、
正常、空怀,经过严格的检一些有效的办法和措施进一步提高水牛的受胎率。查,
排除先天不孕、患生殖道疾病、重度营养不良、收稿日期:2016-01-28
基金项目:云南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及三区技术服务基金*通讯作者
郑家堂,男,1967年生,高级畜牧师。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养殖与饲料2016年第4期试验研究窑17窑患有习惯性流产、配种后未确定受胎的牛只。
2)具体操作。先在选择好的水牛阴道内放入孕4分析及讨论
酮醛,第10天注射PG(氯前列烯醇),第13天取出1)从数据看,同期发情效果及稳定性较好,
开孕酮醛,并观察发情,
做好发情记录。始几次的发情率有点低,
据了解是因为养殖户在母3)配种。发情的母牛通过阴道检查,直肠检查牛发情时延误了观察,后面吸取了前几次的经验,综合判断确定适时输精时间,对适合输精的母牛进通过对养殖户再次强调细节,认真观察发情率均能行适时输精并做好记录。
保持100%。
4)妊检。配种2个月后对已经通过同期发情并2)同期发情处理的受胎率的参差不齐,有变异。配种的母牛进行受胎检查,
做好受胎记录。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分析了影响受胎率的原因。
3试验结果
①第1次2012年巍山选择了37头母牛做同期发情处理,发情34头,3头母牛未发情是由于养在云南滇西共处理13个批次的奶水牛,共处
殖户延误了发情观察,输精34头,受胎仅有14头,理母牛数209头,发情数202头,同期发情率受胎率为41.2%,根据对20头未受胎的母牛进一步96.65%;母牛输精202头,受胎母牛122头,受胎率跟踪检查发现,有10头母牛或多或少有生殖道疾60.39%;产犊122头,产犊率60.39%。见表1~4。
病;另外还有3头母牛体型较大,发情不是很正常,
持表1
2011-2015年大理州家畜繁育指导站奶水牛场同期发情结果
处理时间(/年·月)
处理数/头
发情数/头
输精数/头
受胎数/头
产犊数/头
同期率/%受胎率/%产犊率/%2011.12181717141494.4482.0082.002012.31111107790.9170.0070.002012.4212018141485.7178.0078.002014.122222100.00100.00100.002014.86543366.6775.0075.002015.510975570.00
71.00
71.00
合计68
58
45
45
平均
84.62
79.43
79.43
表2
2012年云南3个县奶水牛同期发情结果
地点处理数/头
发情数/头
输精数/头
受胎数/头
产犊数/头
同期率/%受胎率/%产犊率/%巍山幸福373434141491.941.241.2鹤庆波罗3737372020100.054.154.1云龙旧州10101055100.0
50.0
50.0
合计84
81
81
39
39
平均
97.3
48.2
48.2
表3
2013年巍山幸福奶水牛合作社水牛同期发情结果1)
组别处理数/头
发情数/头
输精数/头
受胎数/头
产犊数/头
同期率/%受胎率/%产犊率/%A组14141499100.3.3B组2828282020100
71.4
71.4
合计42
42
42
29
29
平均
100
69.0
69.0
1)A组为初产母牛及产后未发情的母牛,B组为产后配种既未受胎也未发情的母牛,
下同。表4
2015年巍山幸福奶水牛合作社水牛同期发情结果
组别处理数/头
发情数/头
输精数/头
受胎数/头
产犊数/头
同期率/%受胎率/%
产犊率/%
A组101010771007070B组55522100
40
40
合计15
15
15
9
9
平均
100
55
55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18·试验研究养殖与饲料2016年第4期续期较长,难以确定排卵时间;这是造成受胎率低的没有什么检测设备。
主要原因。由于巍山的奶水牛主要是农户散养,在选2)加强对养殖户的饲养管理培训,让母牛的生择母牛的时候有的农户饲养的母牛已经屡配不孕了长发育能够得到充足的物质条件。
(生殖道疾病原因),思想上有抵触,工作人员难以做3)发情诊断时是否应该触摸母牛卵巢来确定适通农户的思想工作,不合格的母牛也被选择进来。
时输精时间,卵巢复位的时间是否会影响受胎未得②从第2、3次的结果看,共有57头母牛做同期到确定。
发情处理,发情57头,发情率为100%,输精57头,4)在同期发情过程中注射PG时是否应该根据受胎38头,受胎率66.7%。这两次分为2个组
(A组、母牛的体重来确定注射剂量,统一剂量注射会因母B组),A组为初产母牛及产后未发情的母牛,B组为牛体重不同而造成体内激素水平不同,进而影响发产后配种既未受胎也未发情的母牛。从表中的数据情时间和发情持续期。
可以看到第2次示范的A组较B组低,似乎有点不5)基层工作条件差,设施设备简陋,生殖道疾合常理,后经过跟踪调查发现初产母牛中有4头属病的诊断和治疗困难,严重影响母牛的受胎率。
于发育不良类型,发情不正常,发情不排卵。
6)由于奶水牛的生殖特点,发情诊断时母牛排5存在的问题与注意事项
卵时间难以确定也是关键问题,
如果能够探索到一个在母牛排卵时有显著变化的生理指标或者其他在奶水牛养殖过程中,要想提高奶水牛的受胎
变化能显著提高配种率。
率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生殖道疾病是影响母牛受胎率的第一大因素,6结论
注重生殖道疾病的检测和治疗是母牛能否受胎的试验数据显示同期发情处理的209头奶水牛关键,在这方面不容忽视,
特别是人工授精开展得母牛的结果,发情期受胎率60.7%远远高于云南省比较早的地区,
有30%左右甚至更多的母牛有生殖48%的总受胎率,如果说在操作细节上进行技术创
道疾病,而配种人员在这方面的知识又相对缺乏,新,受胎率还有上升的可能。
怀孕母猪用药禁忌
怀孕母猪的用药直接影响到胎儿发育与健康,
要注意用药禁忌。1)利尿药物。由于利尿药物会引起子宫脱水,导致胚胎脱离,所以速尿(呋塞米)在母猪妊娠早期(45d以内)禁用。
2)解热镇痛药。保泰松(布他酮)毒性大,易造成胃肠道反应,肝肾损害。水杨酸钠、阿司匹林具有抗凝血作用,易促发流产,故应禁用。其他解热药物可按量应用,
不能随意加大用量。3)抗生素类药物。链霉素对胎儿毒性大,易导致弱仔,应尽量避免使用;星注射液对胎盘穿透力极强,易导致流产,
应禁用此类药物。4)激素类药物。如丙酸睾丸素、乙烯雌酚、前列腺激素、地塞米松等药物易导致流产,应禁用。但氢化可的松可酌情使用。
5)拟胆碱药物。如氨甲酰胆碱、毛果方香碱、敌百虫等药物易导致子宫平滑肌兴奋性增强,应禁用此类药物。
6)子宫收缩药。如催产素、垂体后叶素等药物可引起怀孕母猪流产或早产,应禁用此类药物。7)降压药。如利血平等药物胎盘穿透力极强,
易导致流产,此类药物孕畜应禁用。8)中药。红花、当归等,具有兴奋子宫的作用,易引起流产、早产;大黄、芒硝、巴豆可通过刺激肠道反射性引起子宫强烈收缩导致流产、早产,故不宜使用。
来源:养猪巴巴网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