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钢料广萄2006 ̄9期 35 畜禽养殖 L而es£。ck eding 嚣响奶车产奶量的主要因素浅折 袁进升 品质优良的奶牛是在优质饲料的供应下、在 科学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在健康无疾病和舒适的 生活环境中实现的。各国对于高产奶牛的定义有 所差异,以饲养和营养水平较高的美国为例。高 产奶牛是指305d产奶量超过ll O00kg的奶牛。 根据我国目前的饲养水平,由于饲养管理及饲料 组成的影响,年产奶量超过8 O00kg即可算高产 奶牛 奶量较低,原因是自身还在生长发育阶段。随着 年龄和胎次的增长,产奶量逐渐增加。待到6~9 岁,第4~7胎时,产奶量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10 岁以后,由于机体逐渐衰老,产奶量又逐渐下降。 2.2泌乳期 母牛从产犊开始泌乳到停止泌乳为止的这 段时期称为泌乳期,奶牛在一个泌乳期中产奶量 呈规律性变化,奶牛泌乳的生理过程,是在复杂 的神经一激素控制下来完成。产犊之后的一段时 1遗传因素 期,日产乳量逐渐上升。 这是因为此阶段生乳素的分泌正处在强化 不同品种、个体和体重均影响奶牛产奶量。 每头奶牛的产奶量若年递增大约2%~3%,那其 中来自于遗传因素为33%~40%,其余的60%~ 67%来自于饲养和管理。同一品种内的不同个体, 其产奶量和乳脂率也有差异。体重大的个体其产 的过程中。待到产后第20~60d左右,日产奶量达 到该泌乳期的最高峰,(低产母牛大约在产后20~ 30d,高产母牛大约在产后40~60d)。并维持一段 时间,但这一产期并不太长。从产后60~70d开始 又逐渐下降。原因是生乳素的分泌量开始减少; 同时本阶段奶牛又恢复了它的性周期活动,此时 分泌的动情素对泌乳稍有抑制作用。如果母牛又 怀孕,母体一方面要供给胎体营养,另一方面黄 体素的分泌日益强化,使泌乳量下降,一般情况 下,奶牛泌乳7个月以后,奶量迅速下降。泌乳1O 个月左右停止产奶。一般盛乳期产奶量是305d 产奶量的45%左右,是夺高产的关键时期,所以 特别要重视做好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 不同的泌乳时期,乳脂率也有变化。初乳期 奶量比体重小者要高。在一定限度内,体重每增 加lOOkg,产奶量大约提高1 O00kg左右。但并不 是体重越大产奶量越高,通常情况下,母牛体重 在550~650kg为宜。在众多的奶牛品种当中。目 前认为荷斯坦奶牛是产奶量较高的品种,但其乳 脂率相对较低。如荷斯坦奶牛的产奶量一般在 3 000~12 O00kg之问,乳脂率为2.6%~6.0%。高产 奶牛的培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受诸多主 观、客观、可控与不可控因素影响。 2生理因素 2.1年龄和胎次 内的乳脂率很高,大约超过常乳的1倍。第2~8 周,乳脂率最低。从第3个泌乳月开始,乳脂率又 逐渐上升。 2.3干乳期 奶牛泌乳能力随年龄和胎次增加而发生规 律性的变化。初产母牛的年龄在2岁半左右,产 从停止挤奶到分娩前15d这段时期称为干 袁进升: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乳期。母牛干乳期一般为40~60d。一般情况下,过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畜禽养殖 36 饲料广萄20065 ̄9期 L es£。ck edi 早干乳,产乳量减少,对高产不利;停乳太晚,则 胎儿发育受影响.下一期乳量也将受到影响。奶 牛的具体情况不同,干乳期时间长短也不一样。 低产、体弱、老龄母牛.产乳期较短,不到10个月 便自然的停止泌乳。这类个体的干乳期较长,大 都超过两个月以上。高产奶牛可根据情况,推迟 1~2周时间,再行干乳.干乳工作的质量.直接影 响奶牛下一胎产奶质量和数量。 2.4发情与妊娠 奶牛发情期间,由于性激素的作用,产奶量 会出现暂时性的下降,其下降速度大约为10%~ 12%。在此期间,乳脂率略有上升。母牛妊娠对产 奶量的影响因妊娠期时间长短而有差别。妊娠初 期,影响轻微;从妊娠第5个月开始,泌乳量显著 下降;第8个月则迅速下降,直至干乳。 2.5初产年龄 奶牛的初产年龄不仅影响头胎产奶量.而且 影响终生产奶量。初产年龄过早,小于24月龄. 产奶量较低,常因个体生长发育及泌乳器官的发 育受阻而影响健康。初产时间过晚,大于30月 龄,产奶量和产奶胎次减少。从饲养成本上来看 不合算。实践证明。育成母牛体重达到成年母牛 体重的60%(约340~360kg)时配种,在24~26月 龄产第一个犊比较合适。 3环境因素 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因素就是产犊季节.在我 国目前条件下.母牛最适宜的产犊季节是冬季和 春季。此期温度适宜.又无蚊蝇侵袭.利于母牛体 内激素分泌.使母牛在分娩后很快达到泌乳盛 期,提高产奶量。夏季虽然饲料条件好,但由于气 候炎热,母牛食欲不振,影响产奶量。实践证明. 在12、1、2、3月份产犊的母牛全期产奶量较高. 在7、8月份产犊的母牛全期产奶量较低。 4外界气温 奶牛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是0~20℃.最适宜的 温度是10~15℃。当外界温度升高到25℃时,乳牛 呼吸频率加快,食欲不振,自身消耗增加,产乳量 下降。气温达到30℃时,奶牛采食量和产奶量明 显下降,因此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对奶牛十分 重要。相对而言.奶牛不怕冷,在外界气温下降到 零下13℃时,产奶量才开始下降。只要冬季保证 供应足够的青贮饲料和多汁饲料,适当增加蛋白 质饲料,一般对产奶量不会有很大影响。 5营养因素 奶牛的饲料营养对奶牛的产奶量、健康和奶 牛场的经济效益有很大影响。据研究证明奶牛每 生成lkg乳,大约需要550kg左右的血液流经乳 房。这说明,牛乳的形成与奶牛的各种营养物质 含量密不可分 5.1精饲料对产奶量的影响 奶牛的产奶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能量 的供应。能量进食量如果不能满足泌乳需要.会 奶牛遗传潜力的发挥。在泌乳盛期.由于产 奶量处于上升期.而采食量的增加比产奶量的增 加缓慢,奶牛处于能量负平衡。如果精饲料喂量 不足,会延长奶牛的能量负平衡期,使产奶高峰 期缩短。影响整个胎次的产奶量。但精饲料喂量 也不能太多,太多会使奶牛发生代谢病(如瘤胃 酸中毒、酮血病等),并引起乳房炎和蹄叶炎等疾 病。因此要按奶牛的产奶量确定精料喂量.一般 奶、料比以2.5~3.0为宜。同时还要考虑精粗饲料 的干物质比例,一般以45:55~55:45为宜.泌乳盛 期可达到60:40。 许多研究表明,添加脂肪酸钙能够提高Et粮 能量浓度以增加产奶量,但有报道添加脂肪会降 低干物质采食量。刘艳琴(2000)研究表明,给产 后10~20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日粮中添加200g 脂肪酸钙,对干物质采食量没有影响,对干物质、 粗蛋白质、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的全消 化道消化率没有影响,但血糖含量显著升高,日 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了2.33kg。 5.2粗饲料对产奶量的影响 奶牛的产奶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干 物质进食量与粗饲料的品种和质量。粗饲料质量 差,采食量不足,不仅影响奶牛稳产、高产,乳脂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钢科广萄2006 ̄9期 37 畜禽养殖 率下降.而且会引发许多疾病.如胎衣不下、产后 子宫迟缓、子宫内膜炎、肢蹄病等。粗饲料中粗纤 维占日粮干物质的比例以17%为宜,不低于 l3%。粗饲料中干草与青贮的干物质比例以50:50 为宜。如果青贮喂量不足.粗饲料干物质采食量 达不到要求:而干草不足.粗纤维采食量达不要 求.这样都会影响奶产量。 肖化率高的粗饲料往 往适口性好.可促进采食量。奶牛对粗饲料的选 择性也影响采食量,试验证明.干物质的消化率 在65%~70%时采食量最佳.只有优质粗饲料才 能增加DMI(产奶量)的效果。 5.3多汁饲料对产奶量的影响 饲喂多汁饲料如青草、块根、蔬菜、瓜果及糟 渣料等.对提高奶牛产奶量有一定作用。但喂量不 宜过多.以5~10kg/a为宜.多汁饲料喂量过多,影 响奶牛干物质进食量.同时使奶牛对多汁饲料产 生依赖,制约奶牛干物质进食量和产奶量的提高。 5.4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为了维持奶牛的正常泌乳机能.日粮中需要 补充一定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特别是 牛奶中含量较高的矿物质。如钙、磷、镁.微量元素 铜、锌、锰、硒、碘及VA、VB 等。补充这些物质可 提高牛奶产量和质量。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的需 要量在NRC(加拿大研究中心)(2001)中指出,对 于高产奶牛来说,钴的需要量比较大。除了添加 VA、VD 和VE之外,在高产奶牛日粮中应添加 VB 、烟酸、生物素、叶酸和尼克酸等B族维生素。 5.5粗蛋白质含量 NRC(2001)认为反刍动物小肠的代谢蛋白 质(MP)主要来源于3部分,即瘤胃微生物蛋白 (MCP)、瘤胃未降解蛋白质(RUP)和内源蛋白质 (ECP)。奶牛维持高产要保持日粮能量和蛋白质 的比例,对于高产奶牛要提高过瘤胃蛋白质和可 消化必需氨基酸的数量.日粮蛋白质中适宜的 赖、蛋氨酸比为3.5:1。 根据我国奶牛饲养标准计算。体重650kg,乳 脂率3.5%,日产奶40kg,日需干物质为23.56kg、 粗蛋白质3.794kg、小肠可消化粗蛋白质为 2.162kg;日粮DM中粗蛋白质含量相当于 L 咖c ed 16.1%.日粮小肠可消化粗蛋白质占粗蛋白质的 比例为57%。因此.建议高产奶牛前期日粮粗蛋 白质含量为17%.后期为13%~15%。 6管理因素 饲养管理对奶牛产奶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影 响。挤奶前用热水擦洗和按摩乳房,能提高产乳 量和乳脂率。 试验证明.在不按摩乳房或按摩不充分的情 况下.乳腺泡中的乳只有lO%~25%进入乳池。而 在充分按摩乳房的情况下.乳腺泡中的奶有70% ~9O%进入乳池。试验还证明.乳池中的奶.脂肪含 量为0.8%~1.2%。输乳管中的奶.脂肪含量为 1.O%~1.8%。而乳腺泡中的奶、脂肪含量为10%~ 12%。因此.每次挤奶时按摩乳房,使乳腺泡中的 奶全部挤尽.能使泌乳量和乳脂率增加。机器挤 乳搏动频率为每分钟45~6O次。 另据研究.挤奶技术熟练.每天挤奶3次比 挤奶2次可增加产奶量lO%~2O%。一昼夜产奶 量在15kg以下的奶牛.可采用2次挤奶制。对一 昼夜产奶量在15kg以上的奶牛.特别是高产奶 牛,则应采用3次挤奶制。 奶牛的产奶量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不同的 产奶量相应的营养需要和管理措施也应随之变 化,因此建议采用阶段饲养法.该方法指根据在 不同产奶阶段给予不同的营养水平.使营养供应 和各阶段产奶量互相协调,达到高产和稳产的目 的。通常把泌乳阶段分为干乳期、围产期、泌乳前 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 7疾病因素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主要疾病有乳房炎、肢蹄 病、代谢病、消化系统疾病、产科病、消耗性疾病 和其他普通传染病。其中乳房炎对奶牛产奶量危 险最大。据统计,乳房炎病率为2%~3%.占奶牛 总发病率的2O%~25%;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为 38%~62%。因乳房炎淘汰的母牛占成年母牛淘汰 数的lO%~l5%。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