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歌唱祖国》教案

《歌唱祖国》教案

来源:九壹网


《歌唱祖国》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唱歌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 2、通过讲解音乐知识、分析歌曲,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二段体及三段体歌曲的方法。能够感受歌曲演唱的力度、速度、情绪、意境等方面的异同。

教学重点:

学习歌曲、掌握歌曲的情绪及演唱方法。 教学难点:

对歌曲情绪的处理、弱起节奏的掌握及演唱。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具:

钢琴、多媒体电教板。 板书设计: 1、《歌唱祖国》 作词、作曲:xx 2、国歌立法

1 / 4

一、教材分析:

《歌唱祖国》是由王莘于1950年9月作词作曲,歌曲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面貌,记录了刚刚的中国人民雄壮前进的步伐。创造了新时代的新风格歌曲有长度相等的主、副歌组成,主歌每段歌词不同,表现了同一主题的不同侧面;副歌歌词不变,是歌曲主题集中的体现,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性,又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祖国颂歌。

二、学情分析:

由于歌曲流行的年代与现在相隔较远,初一学生表达情感没有一定的深度,很难把握歌曲表现的场景和弱起小节。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比较淡薄等。

王莘,1918出生,江苏无锡人。青年时期再上海参加抗日救亡歌咏运动,1938年到延安鲁艺跟冼星海、吕骥、向隅等学习音乐,毕业后在华北联大文艺部音乐系任教。后入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主要作品有歌曲《边区儿童团》、《战斗生产》、《愉快的劳动》、《歌唱祖国》、《祖国颂歌》、等歌剧《义和团》、《煤店新工人》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放《歌唱祖国》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行进速度,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 2、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

如: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歌曲演唱有什么特点?等等。(二)歌曲学唱 1、第二边播放歌曲录音,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速度、演唱情绪。 2、学生听录音学唱《歌唱祖国》,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轻声哼唱。

2 / 4

3、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

如:第一乐段一字一音的旋律及弱起小节,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a--b--a”的曲式结构。 4、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5、教师的范唱调动了学生学唱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行进和抒情来表现,可以适当跟唱体会歌曲风格和意境,学生仔细聆听,引发思考。

(三)扩展学习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击拍节奏,在”三角铁”处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自信的演唱1-2遍。

(四)有关《国歌》立法相关知识

(五)相互评价、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哪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六)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歌曲《歌唱祖国》是一首充满激情,具有鲜明时代感的齐唱歌曲,歌词与旋律紧密结合,铿锵有力,突出了坚定果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课后反思:

这首歌曲有很多地方不规整,需耐心反复训练、特殊处理。

1)带附点的节奏型,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节奏型在这首歌曲中艺术表现力的优劣,指导学生将附点音符后面的十六分音符向下一拍靠拢是很必要的。

2)歌中一字多音的地方,学生常唱的软弱无力、缺乏感染力。如:“祖国”“家乡”“人民”。 3)歌曲中学生的节奏掌握不是很准,如:“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

3 / 4

三段都存在演唱第一个字时的八分休止符,每个字对准那一个音符一定要看清、听清、唱清。 4)要正确掌握歌曲的速度,应多练习歌曲中存在的容易出错的附点节奏和休止符节奏。 如何解决这些在课堂上出现的普遍情况,我们应该好好的设计和深深的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认为,音乐课不能单单的只是学习歌曲、欣赏名作、传授乐理知识,更为重要的应该是要参入多元文化,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吸取多方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精华充实到自己的音乐课堂上,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为了迎合学生的种种学习要求,作为教师应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知识面和艺术感,在不影响学生学习求知情绪之下,积极的引导让他们去学习优秀的音乐和他们所感兴趣的不同类型的音乐。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