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理念:把您的孩子当办成我们的孩子!龙文教育—中小学生个性化教育集团www.longwensh.com
给教师的几点建议
在已经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世界正在走向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民主化,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已在我国全面实行,祖国建设需要的外向型、复合型、合作型、创造型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求已迫使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全面深化改革并初见成效。新的时代背景给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工作在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胜任自己的教师岗位、怎样当一名新时代的优秀教师,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课题。带着这个问题,笔者有一些想法或者说有几点建议与教师们进行交流。 一、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含义
谈素质教育应首先对素质的界定搞清楚。素质一般包括:知识的素质、能力的素质、道德的素质、心理的素质等,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是使受教育者在以上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含义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应以学生为主体,积极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生动活泼的发展;其次,应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第三,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坚持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体化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对今天教师职业的理解要到位
人们把教师比做蜡烛,认为当教师就应该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实际上,教师不能只做烛尽火灭的蜡烛,教师应能成为有源源不断的电能作为动力的长明灯。 以前人们要求教师做到“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现在看,教师不可能只限于“一桶水”,而应该是“为有源头活水来”的长流水。
以前教师只要学科专业知识扎实就可以胜任教学工作,现在看教师的知识面必须宽厚。教师应该博识,不仅熟谙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还应该钻研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相关的科学和知识。“胸存万汇凭吞吐”。教师只有像蜜蜂一样不辞辛苦,博采众长,才能厚积博发,提炼升华。
以前教师的教学是单向的灌输式,要求学生整齐划一,但现在是绝对行不通的。今天教师的教学必须是双向的,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对学生的要求必须体现多元化,重视个性的发展。
三、明确今天的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今天的教师不应再是教科书的宣读者、不应再仅仅是教书匠,而应具有较高的教育素养、宽厚的基础素质和强大的精神支柱。 较高的教育素养主要表现在:要有坚定的信仰、崇高的精神追求;要有执著的敬业精神;要有现代的全新的教育理念;要有不断丰富的知识储备;要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 宽厚的基础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 强大的精神支柱主要指:求真务实精神、改革创新精神、敬业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合作精神)、敢于争先精神(竞争精神)。 四、有强烈的现代教师的角色意识
今天,教师的角色应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认识: 文化的传递者。这里需要清楚诸如“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谈做人的问题,因为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这
办学理念:把您的孩子当办成我们的孩子!龙文教育—中小学生个性化教育集团www.longwensh.com
一切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一般讲,教师应是效仿的榜样、优秀的化身。 管理者。这里主要指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 父母。从名称上看跟一般的观念不一样,这里主要指“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象父母对待孩子。并且,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和需要。 朋友。我们倡导的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也正是体现这一角色,这里主要指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达到知心朋友一样。
交际艺术家。这里主要指与人的交流,要善于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交流;要善于进行教师之间的交流;还要善于跟学生家长进行交流等。
半个心理学家。这里主要指现在的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五、积极完成教师职业所赋予的任务 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现代的教师必须意识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实践完成好教师职业所赋予的任务。现在看,教师的主要任务可以分成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二是教师要重视自身的终生学习;三是要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 (一)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关键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那么,如何教必须要研究。 首先,要明确构成学生的学习能力(简称学力)的构成部分。一种说法是由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创造型学力构成,笔者主要谈另一种说法即包括显性学力和隐性学力。显性学力以知识、技能、理解为代表,可以通过教学活动的过程和学业结果来衡量;隐性学力主要指学生的的学习动机、态度、关注程度、合作意识等。因此,教师的教学不应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教师”道理就在于此。 其次,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学生的知、情、意、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其中都有规律可循。我国的第一个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等哲言中就有规律存焉。作为教师,只有孜孜于学习教育理论,潜心于探索教育规律,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才能达到使无知者博学,使迷惘者清醒,使懒惰者勤奋,使落后者奋进,教会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选择、学会生存的目的。 第三,教师要善于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孔老夫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谈的启发式教学。教师在备课、上课等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定位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帮助者、组织者,要学会设置一些问题情境,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学生不断提高收集信息、提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特别是引导学生学会一连串的发问和答案的寻找:(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知道在哪里) 。
第四,必须善于研究、积极完善。只有研究型、创造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研究型、创造型的学生。教学必须要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真正使自己从苦干型变到巧干型,从经验型变到研究型。一般讲,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研究教材,而且要研究学生、研究社会、研究自己;在学习充电时就不仅要勤于读书,而且要勤于思考、勤于总结和勤于实践。一个研究型的教师不仅要做到德能正其身,才能称其职,而且能做到教能循其规、口能明其言、笔能述其文。在这方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堪为楷模。
办学理念:把您的孩子当办成我们的孩子!龙文教育—中小学生个性化教育集团www.longwensh.com
(二)教师要重视自身的终生学习
一方面,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我们倡导教师终身学习,教师的职业比任何其他职业都更需要学习。学习既为了谋生,又为了教师自身精神的成长。我们过去提“教学相长”,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得到了长进。我们还提师生互动,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关系,由原来师生单边的交往,变成了多边的多角度的多层次的交往。
另一方面,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学习。师生共同学习,是一种氛围。教师和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人一旦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就会激起很大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教师在学生主动学习的状态下,教学才会更有效。师生共同学习,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当然师生的共同学习对教师课堂控制方式是个挑战。我们要积极探索师生共同学习的形式,探索本身也是一种学习。
(三)要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
一个好的教师会影响和感染学生的现在和将来,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应是无私的、不图报答的。陶行知老先生有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一颗心”就是“一颗爱心”,爱事业、爱学生、爱他人。爱学生是核心、是基础,爱学生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特别要理解学生的苦衷。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这沉重的希望挤占了他们几乎所有的自由时间和空间。学校要提高升学率,希望也在他们身上,教师在瓜分着学生的课上、课间、放学后的几乎所有能瓜分的时间。他们经常遇到失败和挫折,或者出现困惑、焦虑、迷茫。很多的时候,他们渴望有人可以做他的知心朋友,分担一些痛苦和烦恼;他们希望教师的体谅和理解,得到教师的呵护和帮助。只有去体谅学生,以他的苦为苦,你才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体谅学生的苦衷,你才会尽力去除那些导致他苦衷的做法,构建一种健康轻松和谐的氛围。 其次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要有宽容精神。今天的法律社会,人们之间需要一种平等和公平,在学校更应该落到实处。在这里,主要的话题是教师必须学会使用宽容。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人生最珍贵的礼物是宽容。作为教师,要宽容那些有不同见解、标新立异的人;要宽容那些经常提出质疑或有批判性思维的人;要宽容那些个体存有差异的孩子们(笨孩子、脏孩子、调皮的孩子、被父母遗弃的孩子);要宽容那些纪律约束能力差、学业成绩低的学生。宽容的基础是对学生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宽容的内心是爱。宽容是一种智慧、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种高尚,也是一种教育艺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道理就在于此。
第三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促进学生地个性发展、主动发展。一方面教师要敬畏生命。生命是自然的精华,学生是一个个的生命体,有血有肉有灵魂,有智慧有个性有灵气,即使你看到个别的学生再厌恶,你也应把他视为生命。敬畏生命,才能真正地爱每一个孩子,理解他,与他沟通,引导他,促其得到健康发展。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心理学上讲人的认知、情绪、意志(知、情、意)的表现都存在着差异,具体讲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等都存在着差异。表现在学生身上,学生的情感意志、心理品质、学习态度、学业成绩、与人交往的方式等都会有很多的不同,作为教师,必须认同并善于使其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促进个性张扬,并能帮助注意改进不足不断向好地方面转化。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意义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让我们以此共勉,做一名新时代的合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