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师院发„2010‟43号
长江师范学院
关于进一步推进毕业设计(论文)改革的意见
为适应教学应用型大学建设的需要,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推进毕业设计(论文)改革,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校“131”发展战略为指引,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1+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创新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发挥各二级学院的自主性,实现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重心下移。加强分类指导,实现毕业设计(论文)的分层次、多样化,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改革思路
(一)坚持开门办学的原则,聘请校外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参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指导。
(二)以学科专业特点为依据,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分类指导,创新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实现毕业设计(论文)的分层次、多样化,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三)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指向,深入社会、企事业单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真题真做,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强化二级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以选题报批和最终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审核为重点,简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程序,精简毕业设计(论文)表格,加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指导和质量监控。
三、改革措施
(一)树立开放意识,促进毕业设计(论文)与毕业实习的有机结合
鼓励二级学院成立有行业、企事业人士参加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组,选聘专业技术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人员参与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指导学生在毕业实习中发现问题,形成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在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研究中解决问题,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实用性、实践性。
(二)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分类指导,体现学科专业特点 原有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对很多学科专业具有较强的指导和规范作用,对于适合原有毕业设计(论文)形式的选题,二级学院可继
2
续采用;二级学院也可根据专业特点创新毕业设计(论文)形式,从而实现毕业设计(论文)的分层次、多样化:
音乐学、舞蹈学、体育教育、艺术设计等艺体类专业,可突破以往书面论文的形式,采用专场音乐会、专场舞蹈演出、大中型运动会策划、艺术作品创作或会展策划等多种形式作为毕业设计。
英语、日语、汉语言文学等文学类专业,可以采用外文作品翻译、文学作品创作等形式作为毕业设计。
国际经济与贸易、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旅游管理等经济管理类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等社会科学类专业,可采用调研报告、项目策划书、市场研究与开发报告等形式作为毕业设计。
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工程技术类专业,可采用工艺流程设计、软件开发、技术发明、产品设计、模具制作等形式作为毕业设计。
以上毕业设计(论文)的各种形式,必须要有相应的主题,且围绕主题形成相应的成果材料(包括策划方案、成果、实施过程中的影音材料等)。
学生在校期间以我校为署名单位取得的成果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可申请免修毕业设计(论文),其成绩由二级学院学术委员会认定:
1.在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了与主修专业所属学科一致的学术论文或学术作品。
3
2.获得发明专利。
3.在省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挑战杯”等学科竞赛中获等级奖励。
4.艺术类专业在省级及以上文艺汇演或作品展中获单项(个人)等级奖励。
5.体育类专业在省级及以上综合运动会、单项体育协会组织的比赛中获1-3名一项(次)或4-6名两项(次)。
(三)以二级学院为主体,实现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重心下移 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的职责,确保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顺利进行:
教务处负责毕业设计(论文)的宏观管理,制定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编制毕业设计(论文)经费预算,审核二级学院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实施方案、选题和成绩评定办法,监控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实施,组织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抽查,对二级学院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进行评价。
二级学院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主体和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各个环节的具体实施。二级学院应根据本意见,在有行业、企事业人士参加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组的指导下,制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包括工作思路,组织管理,每种毕业设计(论文)形式的选题管理、过程管理、成绩评定办法、最终成果材料要求,经费使用等),并将初次制定或后期修订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报送教务处审核备案;组织学生开展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开题、答辩,及时将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材
4
料归档。
(四)切实做好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工作,确保真题真做,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选题报批是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真题真做的关键,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及报批工作。选题应以地方实际问题为导向,与社会、生产、教学、科研等实际相结合。理工科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应注重在具有实际应用前景、具有创新构思的课题中选取,实现选题来自于生产实践,研究结果服务于实践,鼓励理工科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文科及经管类的选题需注重分析解决当前经济改革、社会现实生活和理论研究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对于毕业设计(论文)安排在毕业实习之后的专业,学生可在毕业实习之前预选课题方向,带着问题到实习单位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通过调查研究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对于毕业设计(论文)安排在毕业实习之前的专业,二级学院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真题真做,杜绝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过大过空的现象。对未经审核、擅自选题开题的毕业设计(论文)不予承认。
(五)简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程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质量监控
逐步完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监控机制,改革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方式,“抓两头,放中间”,强化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报批,简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程序,精简相关表格,淡化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最终质量的抽查和监控,确保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
5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统一认识: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深刻领会本意见精神,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并非所有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都要改变原有形式,同一专业内针对不同的学生既可采用原有论文形式,也可采用毕业设计形式。
(二)加强宣传,认真落实:各二级学院应加大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改革的宣传力度,使全体师生学习并领会相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落到实处,全力配合学校向教学应用型大学转型。
(三)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应以教改项目为载体,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理论研究,不断提升工作队伍的素质,实现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不断创新,为学校的转型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教学工作  毕业设计(论文)  改革  指导意见 抄送:校领导
长江师范学院教务处                       2010年5月25日印
(共印10份)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