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苗岭的早晨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苗岭的早晨

来源:九壹网


《苗岭的早晨》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为音乐分段。

2.了解小提琴和口笛的音色。

3.了解作曲家俞逊发,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感受乐曲各段落不同的速度、旋律与表达的不同的情绪。

2、学生感受民族音乐,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听赏法、引导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多媒体设备、演示文稿、Flash画面、磁带。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播放《爱我中华》的歌曲,学生走进教室。

二、引入

知道我们刚才听的歌曲吗?

是啊,(唱)“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走进一个神秘的地方,去听听那里的音乐。

三、欣赏《苗岭的早晨》第一乐章

1.听的时候请你仔细思考,你想到了什么?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多媒体展示苗岭风景画面(播放第一乐章音乐)。

2.谁能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听了这段音乐之后的感受。

(很美……鸟叫……仿佛来到……)鼓励多种见解。是啊,我们有一个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珍惜。

3.这么美的音乐它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一遍在听的时候,看老师的手有什么变化吗?学生随教师一起用右手走旋律。

感觉到什么了吗?(音拖的长……很优美抒情……)(节奏自由、宽松)。

4.谁知道这么美的音乐是来自哪个民族吗?(苗族)这首乐曲就叫《苗岭的早晨》。知道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鼓励学生随意说出自己知道的乐器)。

教师小结并用课件展示出乐器小提琴,进行简单介绍。

5.现在让我们伴着《苗岭的早晨》第二乐章的音乐走进苗族。多媒体放映有关苗族服饰、居住、歌舞图片。

6.匆匆走了一趟苗族,谁来说说你对苗族的印象?你还知道哪些呢?(个别交流)

7.看来同学们对苗族的了解还真不少,那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具有苗族特色的歌曲,听……。多媒体播放苗族飞歌特点歌曲《小背篓》。

这首苗族歌曲给你带来的又是怎样一种感觉呢?(声音尖高……)。

8.这就是苗族的飞歌,它的音比较高、尖,节奏宽、自由(多媒体展示)。那么之前我们听的《苗岭的早晨》第一乐章的音乐和刚刚听的苗族姑娘唱的歌曲有类似吗?(有)所以它是一首具有苗族飞歌特点的乐曲。

9.多媒体播放:让我们再欣赏一遍用口笛演奏的具有苗族飞歌特点的第一乐章。演示文稿展示乐器口笛,向学生简单介绍乐器口笛。拓展有关乐器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四、欣赏《苗岭的早晨》第二乐章

1.听赏第二乐章。

你感觉第二乐章音乐和第一乐章音乐有什么不同吗?(节奏快、欢快、热闹)是啊,第二乐章的音乐甚至使我们有点想动起来的感觉。

2.你想跳一跳苗族舞吗?

(1)多媒体图文介绍芦笙、木鼓、板凳等舞蹈。

(2)再次欣赏第二乐章,看老师表演的苗族舞:示范苗族舞的扭跨、踢腿、跳跃。

(3) 教学生表演苗族舞的几个动作并加入“拍一拍”。

(4)跳一跳。

在第二乐章的伴奏下,师生同舞,也可拍手表示感受。

五、听全曲

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苗族,领略了苗族的风光,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由小提琴演奏的《苗岭的早晨》,说说你的收获。

六、小结

课件出示“笛子”:同学们听过笛子演奏的《苗岭的早晨》吗?

请欣赏:苗族舞蹈《苗岭的早晨》它的伴奏音乐是用笛子演奏的,注意倾听和观赏哟!(学生听赏)

下课!

教学反思:

第三课《久不唱歌忘记歌》

教学内容:

1、歌曲《久不唱歌忘记歌》

2、创编歌词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歌词创编,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能力。

3、能够知道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培养热爱祖国的朴素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从情绪表达和风格把握的角度加以引导演唱衬词。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唱山歌》)

提问:刚刚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唱山歌)它是我国那个民族的歌曲?(壮族)

二、导入:

1、(师)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识别并经确认的民族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人口较少,因此称作“少数民族”,布依族就是其中的一个民族。

2、介绍布依族:播放ppt

3、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贵州布依族民歌《久不唱歌忘记歌》,他还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名字叫做《咕噜山歌》

4、欣赏歌曲《久不唱歌忘记歌》

(1)聆听歌曲

(2)说出这首歌曲的情绪?

三、学习歌曲《》

1、学习歌曲节奏:

(1)节奏填空:

提问:通过观察节奏你发现了什么?(节奏型、填空)

听节奏,并将听到的节奏写到黑板上。

(2)完整度节奏

2、学习歌谱

(1)演唱歌谱

(2)复习民族调式:

同学们,请你们观察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没有4和7)

它属于那种调式?(民族调式or五声调式)

五声调式有那几个音组成?通过观察结束音看看这首歌属于什么调式,为什么?

再看看,这首歌曲还有什么特点?(合头换尾)

3、学习歌词:

(1)出示歌词:

填词演唱

提问:你能用概括出这段歌词的意思吗?

(2)衬词:

这首歌中的“阿是”“嘎拉拉子”“尖噜噜”“咕噜噜子”

(3)完整演唱歌曲

4、歌曲处理:

1、提问:同学们这首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答案:歌曲的节奏密集,表现出欢快的歌曲情绪。

过渡语:歌曲的节奏很密集,我们要把每个字都唱清楚。

2、你们觉得衬词怎么唱跟好听?

轻巧的演唱衬词。

完整演唱歌曲。

四、创编歌词:

歌曲中演唱的都是布衣族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很有意思。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肯定也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情。你们能不能也用这种方式唱给大家听呢?下面我们就分组进行创编,比一比哪组的同学创编的歌词最动听。

五、拓展;

同学们创造出这么多有趣生动的歌词,而且演唱得也非常棒,你们真是太聪明了,其实民歌当中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就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下面,我们就来一同欣赏由龚琳娜演唱的《咕噜山歌》(播放课件)

六、教师小结:

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民歌很多,我们今天学习的只是民歌

海洋中的几滴水,希望同学们能够多了解民歌,学唱民歌。

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