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莱阳市2021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
1. (2分) (2019九上·惠来期末) 美华同学为母亲过庆祝生日,下列庆祝活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干冰升华营造“仙境” B . 榨取果汁 C . 点燃蜡烛 D . 彩灯通电发光
2. (2分) (2019九上·罗湖期末)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 . 大气污染物:CO、SO2 B . 化学性质:沸点、可燃性 C . 可加热仪器:试管、集气瓶 D . 单质:干冰、氧气
3. (2分)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 . 食盐 B . 蔗糖 C . 酒精 D . 植物油
4. (2分) 被蚊虫叮咬后,涂些含有碱性物质(如NH3·H2O)的药水,可减轻痛痒。在NH3·H2O中的N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3 B . 0 C . +3 D . +5
5. (2分) (2016·六合模拟) 丁酸乙酯(C6H12O2)具有菠萝香味,常用作食品调香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丁酸乙酯属于氧化物
B . 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g
C . 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3:8
D . 一个丁酸乙酯分子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6. (2分) 化学的研究目的就是帮助人们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把金属矿物冶炼成金属就是人们利用化学方法实现物质改造的典型范例。下表中不同的金属被开发和利用的年代不同,从化学反应的角度看,决定这一年代
第 1 页 共 10 页
先后顺序的关键因素是( )
A . 金属的活动性 B . 金属的导电性 C . 金属的延展性 D . 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7. (2分) (2019·淅川模拟) 以下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A . 蒸馏水 B . 氯化钠 C . C60 D . 金刚石
8. (2分) 三聚磷酸钠(Na5P3O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已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 . +3 B . +4 C . +5 D . +6
9. (2分) 把100mL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50倍,稀释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 ) A . 减少50倍 B . 增加50倍 C . 不变 D . 减少5倍
10. (2分) (2017·孝感) 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 若某雨水的pH<7,则该雨水一定呈酸性
B .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因此过滤后的水一定是软水 C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 . 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可燃物就一定能燃烧
11. (2分) (2012·海南) 2012年4月15日,电视台曝光一些药企用工业明胶制作胶囊,引发了人们对铬元素的关注,在元素周期表中铬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第 2 页 共 10 页
A . 铬元素核内有24个质子 B . 铬元素是金属元素 C . 铬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r D . 一个铬原子的质量为52.00g
12. (2分) 下列对化学基本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微粒观:原子都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三种微粒构成 B . 分类观:干冰和冰都属于氧化物
C . 能量观:天然气做燃料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热能
D . 守恒观:在电解水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13. (2分) (2017九上·安平期末)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 两个氧分子:2O B . 三个二氧化硫分子:3SO2
C . 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H2 D . 一个钙离子:Ca+2
14. (2分) 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氧气的溶解度曲线
C . 等质量的Mg和Fe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第 3 页 共 10 页
)
D . 浓盐酸露置空气中
15. (2分) (2019九上·凤凰期末)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B . 制备气体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药品 C . 掏沼气池前,先进行灯火试验
D .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有连续气泡时才能收集
16. (2分) (2017·大庆) 下列关系曲线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加热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
B . 向Ca(OH)2溶液中通入CO2至过量
C . 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D . 将等质量的Mg和Al分别与过量等浓度的盐酸反应,则a为Mg,b为Al
二、 填空题 (共3题;共15分)
17. (6分) (2016·泗水模拟) 通过化学启蒙学习,同学们对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进一步了解.现有H、N、O、Ca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1;
第 4 页 共 10 页
②改良酸性土壤的碱2; ③含氧量最高的氧化物3; ④可作氮肥的盐4:
18. (4分) (2017九上·尚志期中) 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会消失的原因 是:________ ⑶氧化铜和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 ⑷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整个实验中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 ⑵防毒面具中滤毒罐填充的物质是________(填名称) 19. (5分) (2017·青田模拟) 小明学习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后,欲进一步进行实验探究,他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中,看到了下列现象:有大量气体产生,并出现了蓝色沉淀,但没有红色物质析出.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发现钠能与水反应,于是又补做了另一个实验,并记录如下:
操作步骤 ①将一小块钠放入盛水的烧杯中 ②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③将产生的气体收集并点燃 实验现象 金属钠在水面四处游动,并逐渐溶解,有大量气体产生 溶液变红色 气体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分析:由上述现象可知:金属钠与水反应后,生成物中呈碱性的物质是________(选填“NaOH”或“Na2CO3”),其理由是________.
结论:据上述现象,Na投入CuSO4溶液中产生的蓝色沉淀是________.
反思:按金属活动性顺序,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________(选填“能”、“不能”、“不一定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三、 实验题 (共2题;共5分)
20. (3分) (2016·雅安) 某学习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CO2的制取及性质探究实验.
资料卡片:20℃时,碳酸钠在乙醇中几乎不溶解,氢氧化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为17.3g.20℃时,碳酸钠、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别为21.8g和9.6g.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装置A是用大理石制CO2的装置,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在b处检验是否有CO2逸出的操作是________.
第 5 页 共 10 页
(2) 装置C中放有干和湿的pH试纸各一张,当通入CO2一段时间后,湿pH试纸显示pH约为6,干pH试纸显示pH仍为7,实验结论是________.
(3) 当通入CO2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观察到溶液中有白色沉淀(NaHCO3)出现,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 当通入CO2一段时间后,装置E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1. (2分) 配制并稀释一定质量分数的Na2SO4溶液.
(1)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2SO4溶液. ①计算:需要Na2SO4 3.0g,水 47.0g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3.0g的Na2SO4 . 天平调零后,分别在天平左右托盘放上质量相同的纸片,先________ ,然后________ , 至托盘天平恰好平衡.
③量取:用量筒量取47.0mL水.请在如图中画出47.0mL水的液面位置________ . ④溶解.
(2) 稀释溶液.(由于整个配制过程中溶液很稀,其密度可近似看做1g/mL) ①取1mL 6%的Na2SO4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得到溶液a;
②若用3.0gNa2SO4配制与溶液a浓度相同的溶液,其体积是________ mL.
四、 计算题 (共2题;共5分)
22. (3分) (2018九上·南山期中) 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如图为某种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
(1) 该口服液中含有的锌是指锌________(填:元素、原子、分子、离子);葡萄糖酸锌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元素。
(2) 一个葡萄糖酸锌分子共由________个原子构成。 (3) 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4) 每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5) 若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天还
第 6 页 共 10 页
须服该口服液________支,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
23. (2分) 测定大理石含CaCO3的质量分数,取大理石样品12.5g,加入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其他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变为108.1g.试计算大理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第 7 页 共 10 页
参
一、 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二、 填空题 (共3题;共15分)
17-1、
18-1、
第 8 页 共 10 页
19-1、
三、 实验题 (共2题;共5分)
20-1、20-2、20-3、
20-4、
21-1、21-2、
四、 计算题 (共2题;共5分)
22-1、22-2、22-3、22-4、22-5、
第 9 页 共 10 页
23-1、
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