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管理
1、企业概念:从事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取盈利、进行自主经营、实行核算,具备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
2、现代企业特征(三个)
(1)职业特征。企业是从事商品或劳务生产和经营的基本经济组织。
(2)行为特征。(从三个角度讲)。①消费者角度:企业满足了消费者所有需要,还为其实现生存价值提供了载体②国家角度: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繁荣③人类社会角度:促进人类文明的交流和繁衍。
(3)经济特征。以盈利为目的,实行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真正的经济实体。
3、企业的产生:企业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商品生产的产物。
4、企业发展历程(四个阶段) (1)15-16世纪手工作坊时期
特点:工厂企业萌芽,劳动,无明显分工,规模小,效率低(分工提出者:亚当.xx)
现代企业管理
(2)16-18工业手工业时期
特点:这是从封建社会家庭手工业到资本主义初期的工厂手工业时期。出现资本主义工厂制,有专业的分工协作基础,是现代企业的雏形。
(3)18-19世纪工厂制时期
特点:以工厂制建立为标志,大规模集中劳动,大机器,效率高,雇佣工人制,生产走向社会化。
(4)19世纪至今现代企业时期
特点:①生产规模空前扩大,垄断企业组织出现②技术革新,生产迅速发展③建立科学管理制度,产生科学管理理论④管理权与所有xx
5、管理:指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6、管理者技能:技术、人际、概念(全局,复杂问题) 7、企业管理概念:指企业依据所处环境,为实现企业经济、社会效益,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充分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等一系列活动总称。
8、组织概念:使人能有效共同工作,达成特定目标的手段。
现代企业管理
9、企业组织管理:指企业为实现一定共同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程序确定一种责权结构安排和人事安排,对组织的有限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确保以最高效率实现企业目标的管理过程。
10、事业部制 基本特点:“集中,分散经营”,即制定集权化,业务经营分权化
优点①企业最高层摆脱日常事务,致力于战略策划和长远规划。②核算,发挥经营管理积极性③各部竞争利于企业发展④事业部内“供产销”易协调。
缺点①公司与事业部职能重叠,管理人员浪费②核算使事业部只考虑自身利益,影响合作③对高管要求高,事业部难协调、控制。
11、矩阵制优缺点
优点:①资源共享,几种优势解决问题;②及时沟通,有效决策,行动灵活,集权与分权有机结合。
缺点:①员工卷入,双重领导;经常性会议和冲突消耗时间;③矩阵双方因意见分歧而产生冲突和互相推诿。
12、网络组织与虚拟组织概念
现代企业管理
网络组织:指保留关键业务机构部门,其他项目外包。优点:高度灵活性,企业内部盈利率达到最大化,人员少,费用支出降低。缺点:控制性差,难协调,员工忠诚度被削弱。
虚拟组织:由少数核心员工和临时外部专业人员组成的组织。优点:有限资源无限功能,柔性结构,快速反应。缺点:选择风险增加,外部依赖性大。
13、企业战略与战略管理:企业战略:指企业根据环境变化,据本身资源和实力选择适合的经营领域和产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通过差异化取胜的战略。
战略管理:指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战略目标,谋划,并将谋划付诸实施及控制的动态管理过程。
14、SWOT分析:S(sthengths)优势 W(weaknesses)劣势 O(opportunity)机会 T(threats)威胁(右左上下)
15、xx五力模型:xx认为,任何行业都在五中竞争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行业内现有企业竞争、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买方的
讨价还价能力、替代品威胁。
16、公司战略确定进入的经营领域,竞争战略解决在行业中如何竞争胜利。
(1)公司战略包括稳定型战略、发展战略、防御战略
现代企业管理
①稳定型战略:指谋求稳定而非快速,以以往大体相同的百分数增长。
主要原因有:a.管理层不愿承担风险
b.需要资源配置的改变
c.可能导致企业经营规模超出管理者管理资
源
d.跟不上产品市场变化
②发展战略:又称增长战略,指企业寻求比产品销售市场更快的成长,分为集中型战略、纵向一体化战略、多样化战略
a.集中型战略指企业集中生产单一产品或服务。最大好处是获得规模经济(平均成本或单位产品成本随产品或服务数量增加而下降)
b.纵向一体化战略指企业在经营前后向两个可能方向进行扩展的战略。
c.多样化战略指企业进入多个经营领域的战略。 ③防御战略:指调整、缩减企业的经营规模。分
a.收获战略:减少某一特定领域投资 b.调整投资:扭转公司财务状况欠佳局面,
提高营运效率措施。
现代企业管理
c.放弃战略:完全退出某一领域
d.清算策略:指拍卖资产或停止全部经营业
务,结束企业存在。
(2)竞争战略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 ①成本领先战略:指企业以最低总称本取得领先地位。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企业。
②差异化战略:指企业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服务。
③专一化战略:指满足特定消费群体或几种服务于某一有限区域市场。
17、市场营销:指个人或组织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自身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
18、市场营销管理:指为实现企业目标,创造建立和保持与目标市场之间的互利交换关系,而对设计方案的分析、计划、执行、控制,本质就是需求管理。
19、企业营销观念:(1)生产观念(2)产品观念(3)报销观念(4)市场营销观念(5)社会营销观念(6)大市场营销观念(7)全球营销观念
现代营销观念:(1)循环经济观念(2)xx消费观念
现代企业管理
20、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制造资源,实现按需要准时生产。
特点:①以物料为中心:要求上道工序应按下道工序需求进行生产,既不提前,也不误期。
②处理的是相关需求,将所有物料分成需求和相关需求。 ③MRP的提出解决了物料转化过程中几个关键问题:何时需要,需要什么,需要多少?
④MRP被看成一种新生产方式
21、物流:物流是包括运输、搬运、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的活动,它是由供应地流向接受地以满足社会需求的活动,是一种经济活动。
22、物流管理:指对企业内部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监督,在保证物流服务水平前提下,实现物流成本最低。
23、人力资源:指推动生产力发展,创造社会财富的体力劳动者和智力劳动者总和。
24、人力资源管理:指企业为获取、开发、保持、有效利用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通过运用科学、系统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各种相关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以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
现代企业管理
25、人力资源的五个特点:能动性、不可剥夺性、再生性、增值性、时效性。
26、学习型组织的“五项”:①自我超远②改善心智模式③建立共同愿景④团队学习⑤系统思考
27、JIT:指彻底追求生产合理、高效性,能灵活多样地生产各种高质量产品的生产管理技术。
特点:准时化生产系统、无库存生产方式、零库存。 最终目标:追求贯穿整个系统而平滑、迅速的物料流。 28、效绩评价方法(6种)
(1)排序比较法:指对同一部门员工进行排序,最常用方法。 (2)配对比较法:指将每一员工按所有评价要素(工作质量、工作数量等)与其他所有员工进行比较,一般用于不超过10人绩效评价。
(3)强制分步法:指实现确定评价等级,按效绩强制列入等级。 (4)关键事件法:指通过有关事件的特别表现进行评价。 (5)平衡记分卡法:指从客户角度、内部流程角度、学习与发展角度和财务角度反映企业整体效绩。
现代企业管理
财务方面:在股东眼里表
现如何 客户方面:表现 使命和策略 学习成长方面:创新、变化 内部运用方面:什么是关键成功因素?什么业务流程最佳? (6)360°效绩评价方法 自我评价、同事评价、下属评价、主管评价
29、招聘工作5程序:招聘决策、人员招募、人员甄选、人员录用、招聘评估。
30、亚当.xx:劳动分工理论,
xx.欧文 人事管理之父
泰罗(xxTaylor) xx管理理论代表人物,科学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
xx:“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xx.xx:《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一 “组织管理之父”
现代企业管理
xx(Mayo)xx实验,行为管理理论
xx:需求层次理论,
xxxx(xx)“X-Y”理论超Y理论 xx.xxxx约翰.xx(xx)Z理论:
xx(E.S.Buffa) :管理科学学派
xx(H.A.Simon) :决策理论学派
xx:权变理论学派。
xx:经验主义学派
现代企业管理
计算题 一、因素分析法
(1)列出与选址有关的各种因素; (2)评价各因素之间的重要程度,赋权重; (3)对于各种备选地址的各种因素评分;
(4)将每个因素的评分值与其权重相乘,计算出每个因素的加权分值;累计每个备选地址的所有因素的加权分值,计算出每个备选地址的总分;
(5)选择总分最高的备选地址作为最优方案。
因素 区域内能源供应情况 评分 权重 0.3 方案A 100 80 85 90 80 70 80 70 100 方案B 90 90 90 80 90 80 70 90 80 总分 方案A 30 20 8.5 9 4 3.5 4 3.5 5 87.5 方案B 27 22.5 9 8 4.5 4 3.5 4.5 4 87 动力的可得性与供应的稳定0.25 性 劳动力环境 生活条件 交通运输情况 供水情况 气候 供应商情况 0.1 0.1 0.05 0.05 0.05 0.05 税收与有关法律法规 0.05 根据因素评分法,总分最高的A地应被选中。 二、重心法
现代企业管理
一种定量方法,一般用于单个设施的最优位置决策。
d ix V i
Cx = Vi
Cy = d VViyii例:ABC公司现有的三个汽车销售分店A,D,Q,它们的坐标分别为(100,200),(250,580),(790,900),它们每月的汽车销售量分别为:1250辆,1900辆和2300辆。现打算建立一个地区仓库,由该仓库直接向三个销售分店供货,求该仓库的最佳位置。
100(1250) + 250(1900) + 790(2300)2,417,000C = = = 443.49 x1250 + 1900 + 23005,450
200(1250) + 580(1900) + 900(2300)3,422,000
Cy = = = 627.1250 + 1900 + 23005,450
三、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的总固定成本为6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1.8元,产品价格为每件3元。假设某方案带来的产量为100,000件,问该方案是否可取?
四、某企业为了扩大某产品的生产,拟建设新厂。据市场预测,产品销路好的概率为0.7,销路差的概率为0.3。有三种方案可供企业选择:
方案1,xx大厂,需投资300万元。据初步估计,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100万元;销路差时,每年亏损20万元。服务期为10年。
现代企业管理
方案2,xx小厂,需投资140万元。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40万元;销路差时,每年仍可获利30万元。服务期为10年。
方案3,先建小厂,3年后销路好时再扩建,需追加投资200万元,服务期为7年,估计每年获利95万元。问哪种方案最好?
一个多阶段决策的决策树 方案1:(结点①)的期望收益为
[0.7x100+0.3x(-20)]x1O-300=340(万元) 方案2:(结点②)的期望收益为: (0.7x 40+0.3x 30)x10-140=230(万元)
现代企业管理
方案3:由于结点④的期望收益465(=95x7-200)万元大于结点⑤的期望收益280(=40x7)万元,所以销路好时,扩建比不扩建好。方案3(结点③)的期望收益为:
(0.7x40x 3+0.7x465+0.3x 30x10)-140=359.5(万元) 计算结果表明,在三种方案中,方案
3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