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 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 陈爱菊程建政 湖北武汉430073) (武汉纺织大学电子与电气学院摘要:针对电子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电子产品快速更新,如何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电子类专业人才的现状针对我校电信专业学生现 状和地方电子信息技术企业的需求,提出了关于武汉纺织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 实践改革设课个性化培养 引言 进入21世纪,伴随着新理论、新器件、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尤其是与微电子技术的El益融合,电子信息技术作为信息产业和 传统产业之间的桥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 各领域中的应用不断得到拓展。我国是全球电子产品制造业大 国,电子信息产业总规模居世界第二位。然而,随着全球电子信 息技术的日益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升级,我国比较重视课 堂知识传授的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的“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 和社会适应能力强、能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具有创新 品质的应用型、复合型的技术人才”已经严重不相符合,在此, 针对我校电信专业学生现状和地方电子信息技术企业的需求,提 出了关于武汉纺织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内单元实验”、“课外开放实验”、 “课内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课程设计”、“大型综合实验,毕业设计”及各种校内、校外实习 等工程实训环节于一体,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大大加强。 2、实践方法改革 目前的大学生在学习中普遍缺乏严谨的作风,遇到困难比较 容易放弃,没有艰苦奋斗的思想和越挫越勇、迎难而上的信念。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对电子信息专业的研究历史以及科 学家精益求精的研究精神缺乏了解;对电信知识体系缺乏整体、 系统的认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培养学生兴趣,端正 学习态度。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配合多方面多层次的引导,帮 助有学习困难的学生,使之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步。除了学习的 主要因素外,也要帮助学生克服心里障碍,不能有畏难的情绪, 1、实践体系改革 要坚定信心,相信自己能跨越难关。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 通过1O多年的教学摸索和企业调研,提出了将一大批课程实 教,在教学中找到适当的点,积极引导,善于鼓励,让困难较大 验如“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 的学生找到自身的优势,增强意志力。 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信原理”等从理论课分离,实行实验 改进实践教学方法,促进技能和素质培养的“融合”。以工 设课,并根据内在联系,形成了一套相对的,按技能发 学结合、理实一体和就业导向为指导原则,创立以语言与商务、 育的实验项目体系。该实验教学体系由基础验证性实验、综合性 技能与素质、理论与实践、单项与综合、校内与校外有机融合、 和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为主线,将“基本实验/实习”、“课 相互促进的职场化训练模式。这种职场化训练模式把商务工作内 停,仿真时间可以自由控制,以便编程设计人员进行检查。模拟 仿真结束后,编程设计人员即可根据“刀具”运行的情况和“工 件”3a-r后的效果来调整加工工艺路线。这种虚拟加工技术,既 可减轻编程人员的精神负担,又可保证模具的制造质量。 将计算机仿真运用于数控人才培训的教学之中,产生了各 种数控仿真教学系统。比如:上海宇龙数控仿真软件、南京斯沃 数控仿真软件、广州超软数控仿真软件等,这些教学系统既能单 机系立运行,又能在线运行。运行即机床模型方式,其 培训设施只需一台微机,数控机床的模拟操作在显示屏显示的仿 真面板上进行,而零件切削过程由机床模型三维动画演示,用这 种方式进行初步学习是经济有效的;在线运行即机床工作方式, 这种方式下教学系统将与实际机床连接,由硬件实现零件切削过 程,这时除了操作者是用仿真面板操作外,其它则与实际机床的 真实情况一样,仿真平台包括刀具轨迹仿真、切削力仿真,加工 精度仿真、三维动画仿真、 ̄D-r m:时统计分析。操作者可以在虚 拟的环境中进行机床运动和切削过程等的仿真,从中获得相关的 加工数据。如进给轴的位移量、换刀状态、主轴转速、加速度、 进给量、加工时间等。通过加工过程的仿真,了解所设计工件的 司31-r性,验证NC代码的正确性以及评价和优化加工过程,并通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实践经验是数控编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 分,只能通过实际加工获得,这是任何一本数控加工培训教材都 不可能替代的。 我国是制造大国。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中,我国正逐步成 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 优势,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国家发展战略,应用高新技 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成 为今后一段时间制造业发展的主题之一。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新世纪 人才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成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 它需要我们知识的不断积累和进步,最终运用于实践。 另外,我希望同学们掌握书本上的知识的同时,也要走出书 本去看一看,多想想身边的事物,有什么是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 运用的,不断思考就会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1曾小惠,吴明华,潘铁虹.在线数控加工仿真教学系统的 】实现.1998. 【2】余勤科,岳应娟,刘宏.虚拟数控机床技术及其应用. 2000.口 过在线修改Nc代码来优化NC代码。 22 现代企业教育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 2012年・2月・下期 容作为语言训练的内容,把商务项目作为训练载体,用模拟或真 实的商务场景为语言训练营造氛围和环境,单项技能强化和综合 运用训练相结合,按照商务流程序化语言训练模块。通过实施这 学术・理论 现代衾等 养。美国学者卡罗尔认为,个性化教育是“学习者个性特征与所 学知识、概念、行为、学习环境、激励系统及习得性技能之间的 种合理匹配,而且是一种连续的过程”。因此,高校应遵循 一种职场化训练模式,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在商务环境 中得到有效提升,充分体现了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实 现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的有机“融合”;用产业发展引领 专业教学。 改进实践评价体系,使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 的“我要学”,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工科教学和文科教学最大 的区别就是教学内容枯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 趣的话,更加加重了教学难度,根据教学经验和调查结果,如果 实验中敷衍,人云亦云或过于注重实验数据的正确性,从而导致 “承认差异、发挥自我、崇尚自由”的理念,着眼于学生创新个 性的完美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构建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化培养 模式。 二是通过学生整体素质分类,强化阶梯式培训,全部学生 素质分层提高。主要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定不同的培训目标。 即基础好、技术能力强的学生以解决实践环节中的疑、难、险、 重问题为目标,通过深入钻研各项知识,使能力水平再上一个台 阶;中间层次学生在巩固和熟练实践技能上下工夫,努力向基础 好、技术能力强的看齐;实践技能相对落后的学生以保证实践 不注重对现象的分析,而致力于比对数据甚至编造抄袭数据,其 学习兴趣将荡然无存。实验评判中坚持结果错误但能够在数据分 析时找到错误原因不降低得分的原则,以及实验过程遇到不可预 见问题未能完成全部内容,但事后数据分析时对所见现象分析的 合理得当同样得高分的作法,将使得学生注重对过程的记录和剖 析。学生的能力逐渐提高了,实验内容自然会全部完成了,同时 由于有了实质内容,实验报告的规范性和完整性也有了保证,其 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可持续学习的动力就具备了。 制定~整套实验室管理规定。对创新实验室的管理提供有 力的制度约束。实验室由学生自主管理。将实验室日常管理完 全交给该校电子社团的学生,实验室的钥匙由学生管理,学生 可以全天候进入实验室学习和实践,甚至在参加暑期竞赛培训 期间,学生就搬到实验室,以实验室为家。实验室的仪器设备 使用在项目得到批准后签字领用,项目结束后归还,学生对 实验仪器负责;同时要求学生自己配置计算机和常用工具,实 现了部分设备的自主管理,并鼓励学生自己将计算机搬到实验 室,实验室提供实验条件。规范的管理机制为实验室的正常运 行提供了坚实制度保证。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国家各级各类项目申请和学科竞 赛。通过各个渠道多方面来筹措资金和资源,获得先进的实验开 发平台和工具。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可以培养学生对某 些科研方向的学习兴趣,竞赛以创新型科技课题为载体,以学生 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是一种有效培养学生科研实 践能力的活动。 通过举办校内专家教授、企业高层技术人员讲座等形式让 学生了解就业信息、行业动态、行业最新技术和企业对学生的最 新专业能力的要求。给学生以危机感,并指出学生应该掌握的知 识,使学生对所属专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形成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各种科学而有效 的实践教学方法,达到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增添学生探索未 知的内在动力, “引爆”和“释放”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创 造力和竞争力。 3、个性化培养与团体协作培养相结合 大众化教育下,学生数量的激增与学生的多样化,带来了从 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从培养模式到专业设置等一系列问题。如 何在这样的形势下,针对学生在大众化阶段下因数量增长而呈现 差异放大的现实问题,针对基于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保 证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开放的、弹性化的人才个性化培养是当前 高校急需解决的难题。 “人力资本是先于其他一切投资要素的第一资源,是企业发 展的决定因素,是企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作为企业生存 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才将如何适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当前 我国企业和教育共同面临的重要战略课题。 我们所提出的个性化教育培养理念一是以地方企业岗位需 求、学生兴趣为导向,增强培养的针对性,全面开展个性化培 现代企业教育能力的基本掌握为目标,加强实验基础培训。通过目标的合理设 定,实现了鼓舞一批、培养一批、推动一批的功效, “引爆”和 “释放”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竞争力。推动实践教 学的深入开展。 三是通过学生对不同实践课程选课的行为与自主学习,最终 达到形成不同的知识、结构、能力;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得 到相应的有区别性的发展;在多样的人才评价标准上,培养出多 样化的人才类型的效果。 四是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发现、开发学生潜在的个性。教师要 尽可能地关注全体学生,并在实践教学中体现对不同层次学生的 指导,发现其闪光点,引导学生成长。学会用“心”与学生做平 等对话,以达到师生的彼此真诚理解。 五是固定小团体加强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科研能力。 该教学模式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主旨展开,以团队合作方式 为激励,使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体 现,教师在完成基本实践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引导各固定小团体 自己去学习、去创新。改变学生团队精神淡薄、自我管理欠缺、 集体荣誉感不强、科研能力较差的现状。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 质,培养出社会需求的人才起到一定作用。 4、结语 高等院校教育的目标决定了实践教学必须探索与之相适应的 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交互式的、以就业为导向的 实践教学模式,从而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更多的具有综合实践能力 的应用型人才。 总而言之,现代高校的改革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最终目的 都是为了促进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获得更多的经 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武汉纺织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e杰班一武汉纺织大学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二:主打应用型人才.http://ei.wtu.edu.cn/ Ku_showa ̄. ̄p?id=340. 【2】田怡.电信专业学生学习困难的教育及转化策略成宁学 院学报,2009,(12). [3】荀延龙,郜继红,等.改进实验指导方法提高学生实践能 力.电气电子教学学报,第32卷(增刊). 【4]高智琛,王丽娟.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促进高校创新人才 的科学培养.2011,(8). 『51赵波,徐冬平,李俊霖.以个性化培养为核心 全面推进 学分制建设.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 (6). 【6】昊松飞.信息产业发展方向分析:基于生态环境效应的视 角.生态经济,2010,(10). 【7】胡习文.试"g ̄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与大学生发展.教育与 职业,2008,(33).口 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