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班故事《非非的小剪刀》教学反思

大班故事《非非的小剪刀》教学反思

来源:九壹网
大班故事《非非的小剪刀》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一、创设环境激发兴趣。我们都知道,环境对于人类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使幼儿更好地投入到活动中呢?我采取让幼儿自己观察和体验周围的事物,从而感受故事的情节。这个《非非的小剪刀》故事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天,“非非”正准备剪纸,可他没带工具,他想用妈妈做手术留下来的小剪刀,于是便跑回家问妈妈要。结果被妈妈臭骂了一顿。他又到邻居家去借,还被人拒绝,最后只好向奶奶求助,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小剪刀。可由于不会使用它,把窗户给剪破了。奶奶看见了很伤心,说:“如果你会用小剪刀就好了!”然后笑眯眯地走开了。在欣赏完画面后,老师请孩子谈谈自己听完故事后的感受。幼儿认为“非非”很可怜,竟连小剪刀也拿不住。老师引导幼儿说出在这件事上,非非有哪些不对的地方;哪些地方值得同情等。随即,引导幼儿进行讨论交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在整个活动中始终注意尊重幼儿的想法,并且尊重其中的合理因素。孩子的答案并不总是正确的,但老师都能够适当肯定幼儿的某些想法,引导幼儿寻找另外的解决办法,如: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忙或借别人的小剪刀等。二、层次分明突显特色。每位孩子都渴望获得成功,每位幼儿也都希望自己的表现能得到他人的赞许,尤其是本领较弱的幼儿,如何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呢?此活动主要通过三个层次的提问来实现的:首先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初步理解故事,接着让幼儿运用肢体动作表演,深化对故事的理解。最后让幼儿根据图片进行角色扮演,从而使孩子在游戏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 1 -

三、语言为辅引发思考。一段精彩的故事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比如故事的题目《非非的小剪刀》,“非非”就是孩子们常玩的小猫游戏,“剪刀”指的就是剪纸的一种材料。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孩子们自主探索,亲身经历故事情节,自主理解和掌握故事内涵,让他们在有趣、轻松的氛围里学习,真正体验阅读的快乐。

幼儿通过猜谜语的方式理解了故事内容,之后,老师让孩子们根据图片进行角色扮演,让孩子们模仿“非非”剪纸,让他们懂得用“剪刀”应该注意安全。在展示环节,让孩子将“非非”剪好的小房子给妈妈看,最后提醒孩子“剪纸”应注意什么等。总之,幼儿在学习语言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操作活动,利用多种形式帮助幼儿掌握生字词,加强对故事的理解。

- 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